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丽 《科技信息》2010,(29):I0228-I0228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内容变为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内容的过程和结果。由于大部分的习语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有的意思一目了然、有的意思在外、有的有很多层的意思,翻译时必须根据上下问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它的意义。王佐良先生说过:‘翻译工作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译者在翻译习语的时候不仅要忠实地传达原文的语言意义,还要准确地阐述原作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两中语言文化的对比,尽可能的保持原文与译文的等效或等值,使得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如出一辙或大致相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王长羽 《科技信息》2012,(34):491-492
语境是翻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不但能使译者准确理解源语言材料的意思,还可以帮助译者重组译文的语言和结构。本文分别讨论了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等三类语境与翻译的关系,希望可以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减少对原文的误读.以便尽可能确切地翻译好原文。  相似文献   

3.
触觉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感知和理解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在构建我们的抽象概念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尖"的概念不仅能投射到"智能、情感、态度"方面,还能投射到视觉、听觉、嗅觉及味觉域;这一发现从一个方面说明了Sweetser对触觉隐喻投射的归纳不够准确、全面;与英语民族相比,汉民族更充分地利用"尖"这一具体概念来理解并扩展出更多的抽象概念。  相似文献   

4.
在翻译过程中 ,“准确”的原则应当遵守。一个小小的复合单词“self-study”又当如何准确地翻译成汉语 ?是望文生义地译成“自学”,还是另当别论 ?从 self-study自身的构词形式及其释义和对于 study ofoneself中虚词的理解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后 ,可以看出 self-study是“自我研究”之意 ,而 self-taught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目前广泛使用的“自学”。  相似文献   

5.
传统解释学是一种客观主义解释学。它认为文本意义的确定性,解释者必须消除并超越其自身的前理解历史性,才可以达到对源语文本客观准确的理解。这种观点和传统"忠实"的翻译原则相一致。当代解释学强调解释者的前理解、历史视阈在理解中的作用,它认为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以此为基础,一些译论者质疑翻译的"忠实"原则。在翻译中,源语文本中作者本意和文本本意是相对确定的,译者的阐发、创造是有限度的,夸大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夸大译者的作用会导致随意翻译。  相似文献   

6.
刘果 《广东科技》2014,(14):203-203
英语文学翻译不单单是对作品的单词以及词组进行准确的翻译,还包含了对文学的一种文化融合。在对英语文学进行翻译的时候,翻译者不仅要熟练应用翻译技巧,还要对中英的文化差异作出充分的了解,只有熟练应用翻译技巧、对中英的文化差异作出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把英语文学的作品比较准确恰当地翻译成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可读性高的汉语。众所周知,中英有着很大的文化差异,中西方的许多生活习惯习惯也不一样,这就造成了文学作品的差异。所以,翻译者在对英语文学进行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对这种中英的文化差异高度重视,并运用正确的方法对中英文化差异的问题进行解决。对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英汉翻译过程中最让译者困惑的问题之一就是词义的分析与处理。作为传递文章信息的基本元素,词汇促使译者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必须反复推敲单词与单词之间所包括的作者意图,否则,"假朋友"的现象就会误导读者并产生歧义。理解原文是翻译的第一步,而词义分析又是理解原文的开端,所以本文尝试从词义准确把握的角度来探讨英汉翻译。  相似文献   

8.
英汉翻译过程中最让译者困惑的问题之一就是词义的分析与处理.作为传递文章信息的基本元素,词汇促使译者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必须反复推敲单词与单词之间所包括的作者意图,否则,"假朋友"的现象就会误导读者并产生歧义.理解原文是翻译的第一步,而词义分析又是理解原文的开端,所以本文尝试从词义准确把握的角度来探讨英汉翻译.  相似文献   

9.
术语是特定学科或特定使用范围内具有准确限定意义的单词及各种短语。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海量的国际经贸术语仍然有增无已,它们是国际经贸领域各学科基本概念的载体和全球市场交流的重要元素。为掌握较困难的术语,可联系它在日用词语中最切近的等值词义,反过来再通过经贸实务语境理解其专门用法,即理出从日用英语词语到专业术语的"词义衍进"线索。这比在孤立、机械地记忆术语的基础上去大量阅读能获得更好的效果。现择经贸实务中最常用的一些词语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语言翻译时必须对当地文化进行了解,考虑发源地的思维习惯,考虑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在语言翻译中更加准确、合理地表达被翻译语言的意思,促进沟通。本文从跨文化视角的概念出发,进一步阐述文化转化的根源,从而提出准确翻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对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做出了几点论述,学生在学习词汇时要掌握单词的意思,单词的运用,单词构成和单词语法,同时,教师也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教授词汇。本文以如何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为重点,指出提高词汇量的最好办法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新单词。  相似文献   

12.
涂叙鹏 《科技信息》2010,(29):207-208
译者的对文本的解读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认识论角度,其实质是对客观文本实体的认识过程;根据翻译实践,它是实现翻译目标的前提。本文就"翻译解读和哲学认识论的结合"的阐释学提供"文本解读"的理论依据,加深译者"文本解读"理解,即译者对文本的解读无限性和具体历史性有机的结合。以为翻译实践及教学提供有益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孙艺楠 《科技信息》2011,(19):I0170-I0170,I0127
"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的提出,将翻译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而伽达默尔的阐释学所描述的理解过程真实地再现了翻译中的理解过程,也为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从解释学视角下,对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做了粗略的探讨,以希望对翻译研究的从事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张文 《科技信息》2008,(30):226-226
电影字幕的翻译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给电影字幕的翻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字幕既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又要让目的语观众理解接受,那么归化的翻译策略就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运用了归化翻译,让目的语观众接受电影的信息,才能使影片广泛传播。本文对比了《卡萨布兰卡》的两个中文译本,以便更好地讨论归化翻译法在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汉语形容词通常放在所修饰的名词的前面,而西语中的形容词则不尽然。它既可以放在名词的前面,又可以放在名词的后面,还可以放在其它的位置。西语形容词处于不同的位置所起的作用不同,所以仅仅对一个形容词本义的理解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应该把它放到那个位置才能正确说明要表达的意思。只有熟悉掌握西语形容词处于不同位置时的不同含义,才能准确地使用西语形容词。笔者在翻译工作中发现,西语形容词的基础含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处的语言环境,而准确地把握西语形容词本义和转义的关键是该形容词相对于所修饰的名词的位置。本文中,笔者拟从四个方面对西语形容词在句中的位置及所具有的含义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赵甲平 《科技信息》2009,(6):119-120
汉语形容词通常放在所修饰的名词的前面,而西语中的形容词则不尽然。它既可以放在名词的前面,又可以放在名词的后面,还可以放在其它的位置。西语形容词处于不同的位置所起的作用不同,所以仅仅对一个形容词本义的理解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应该把它放到那个位置才能正确说明要表达的意思。只有熟悉掌握西语形容词处于不同位置时的不同含义,才能准确地使用西语形容词。笔者在翻译工作中发现,西语形容词的基础含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处的语言环境,而准确地把握西语形容词本义和转义的关键是该形容词相对于所修饰的名词的位置。本文中,笔者拟从四个方面对西语形容词在句中的位置及所具有的含义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红 《科技资讯》2006,(7):183-184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像镜子一样从不同侧面反映着文化的内容;然而,文化是语言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语言发展的源泉,译者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文化差异,就很难准确地理解原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即其文化意义,也就不可能准确地把原作者的意图传达给译语读者,本文将主要讨论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这些问题或误解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接受理论关注人们长期以来忽视的读者与阅读接受的问题,认为只有当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视野"相融合,才能产生接受和理解。儿童文学的目标读者是儿童,儿童文学翻译要以儿童为本位,要求译者在准确理解原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儿童读者和其阅读接受的特殊性,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创作出易被儿童接受的译作。  相似文献   

19.
赵彦芳 《科技信息》2010,(20):I0035-I0036
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供良好的旅游翻译资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信"、"达""雅"翻译理论为基础,从语言信息角度分析了旅游景点介绍资料的翻译,指出在旅游景点介绍的翻译中应准确地传达出其相应的文化信息,美感信息和呼唤信息,以提高外宣翻译信息的保真度,促进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丽  储曦霞 《科技信息》2009,(31):I0192-I0192
本文总结了日文中与"虎"相关词汇的翻译情况。1.不能译成汉语的"虎"1.1翻译成醉鬼。虎になる意思是喝得非常醉。1.2历史事件:虎の門事件(とらのもんじけん):1923年12月27日摄政皇太子裕仁亲王(昭和天皇)出席第48届议会的开幕式,通过"虎ノ門"的时候,被行刺的事件,行刺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