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述了中西方实证研究中关于心理契约维度的相关理论成果,对中西方不同企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心理契约维度上的差异及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开展心理契约研究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将组织心理契约违背与雇员之间的关系置换为营销情景下服务企业心理契约违背与顾客的关系,通过对263位经常接受银行服务的顾客进行定量研究和结构方程验证,得出如下研究结论:服务企业交易型心理契约违背导致顾客退出、抱怨行为增加和顾客忠诚降低、沉默行为减少;服务企业的关系型心理契约违背导致顾客忠诚降低、抱怨行为和沉默行为增加,对顾客退出行为影响不显著.交易型心理契约是顾客更加关注的心理契约形式,顾客对关系型心理契约的关注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3.
互惠性视角下的知识型企业知识转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知识型企业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经验性地研究揭示了互惠性企业环境下心理契约对知识转化激励的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互惠性偏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性地重构了知识型企业的心理契约,从而促进了知识转化的实现,但这种激励机制存在片面性,有待改进和拓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的57个研发团队的调查研究,就心理契约对研发团队创造力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了研发团队成员心理契约各个维度的模型构思;然后运用相关文献分析提出假设模型;最后,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心理契约对成员个体创造力和研发团队创造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个体创造力在心理契约对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中部分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心理契约的管理有助于企业激发员工的激情和热情,提高企业凝聚力.通过对心理契约理论做系统的归纳,并以其对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的影响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使心理契约理论能更广泛地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终创造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郑红莉  吴绍琪 《科技资讯》2007,(29):185-185
文章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及内容入手,阐述心理契约的特点,提出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在招聘、培训、职业生涯管理、激励、薪酬和绩效管理方面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如何根据知识员工的特点管理知识员工的忠诚,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一大挑战,在这里,笔者引入心理契约概念,试分析心理契约对知识员工忠诚的影响,构建企业与知识员工的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IT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激励机制现状的分析,发现IT企业员工对心理契约的需求迫切,由此提出一个基于心理契约的IT企业员工激励机制,以期对现有激励机制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琛 《当代地方科技》2012,(7):16-16,18
心理契约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的形式,成为员工和企业之间维系情感的纽带。这种隐含的意义成为员工投身于工作的内部驱动力。在之前的研究结果中,关于心理契约方面的研究已经较为广泛,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基层员工方面的文章却少之又少,本文对中小企业基层员工心理契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裁员成为全球企业的一种普遍现象,由此带来的员工的动荡与忠诚度降低也成为困扰许多企业管理者的难题。当前以人为本的文化越来越盛行,心理契约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要议题。本人在对心理契约与人力资源关系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优势策略,以期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人才流失风险规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扩大,企业竞争的实质已变成人才的竞争。企业人才流失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威胁。本文研究了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心理契约违背。在此基础上,对心理契约的全程管理进行分析,探讨了规避人才流失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心理契约的理论和意义,并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分析了员工心理契约与企业员工培训的关系,并对如何结合员工心理契约提高员工培训的有效性,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心理契约是员工和组织对相互责任的理解和信念,良好的心理契约能有效保持员工与组织的雇用关系。从心理契约的定义、功能和形成过程来看,心理契约在新员工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该尽可能通过采用包括人员招聘、真实工作预演、组织社会化等方法做好组织中新员工的心理契约管理。  相似文献   

14.
我们企业经常与员工签订各种各样的劳动合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劳动契约,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企业与员工签订的不仅是劳动契约,还包括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15.
心理契约又称心理合同,其本质是员工个体与企业组织之间对责任和义务的相互期望。它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职业生涯管理的视角,探讨员工在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下降阶段等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心理契约的特点,以及对其实行的有效管理手段:指导、体现公平、开发和关怀。  相似文献   

16.
无形的心理契约不仅释放着有形契约关系的影响力,也存在其衍生价值——心理契约信用。在经济全球化重塑的非传统雇佣关系中,隐藏着普遍的心理契约信用危机。如果心理契约存在的主体回归至广义古典学派界定的政府、企业和员工,则集合了有形契约信用和无形契约信用双重内涵的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其信用品质的交互影响、辐射影响,无疑构成为分析政府、企业和员工三方心理契约信用互动规律的简约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今天,农产品电商企业不断涌现。在农产品电商企业中,活跃的90后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但是,这群90后知识型员工较高的流失现象也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道难题。以农产品电商中的90后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站在心理契约的视角探析这一群体的流失问题,最终得出心理契约从发展需要、物质需要和人际需要三个维度对90后知识型员工流失产生影响,并基于心理契约的视角提出解决农产品电商企业90后知识型员工流失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稳定的心理契约是企业不断发展的保障。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提高组织的竞争力,企业纷纷选择向学习型组织转变。但是组织的变革容易导致员工心理契约的违背。本文通过分析在传统组织向学习型组织转变过程中员工心理契约违背的形成过程,并针对形成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心理契约违背的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李敏 《华东科技》2007,(10):54-55
在知识经济时代,吸引并留住所需员工成为各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科技企业更是如此.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劳动契约(劳动合同),同时还有一种隐含的关系,即"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20.
王晓梅 《科技信息》2008,(22):131-131
许多组织行为学专家普遍认为,心理契约对组织内部人员的态度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心理契约也不断被赋予以新的内容。本文阐明了在现代经济社会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之下,实现员工心理契约管理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构建企业"心理契约"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