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泡桐叶甲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苏云金杆菌、2 .5%敌杀死、50 %甲胺磷、4 0 %氧化乐果、杀虫威等几种药剂进行不同施药方式、不同药剂林间对比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药对泡桐叶甲防治效果差异显著 ,注射法和喷雾法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甲胺磷 氧化乐果 (1:10 0 0 )混合农药注射防治效果较好。苏云金杆菌 (5× 10 7孢子 / ml) 敌杀死 (1:50 0 0 )喷雾防治泡桐叶甲幼虫比单纯使用化学农药效果更好 ,菌药混合液防治后 2 5d林间虫口明显低于化学防治 ,林间天敌种类和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2.
使用4种农药,对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和防治成本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霉克威是防治黄瓜霜霉病最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3.
胡俊贤  严飞 《遵义科技》2006,34(6):49-50
为探索蕃茄晚疫病不同药剂防治效果,特进行了烯酰吗啉锰锌、甲霜灵锰锌、杀毒矾、疫霜灵四种农药的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棉蚜防治上使用的农药种类繁多,为了比较啶虫脒和吡虫啉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特做此试验,为今后选择防治蚜虫药剂提供理论依据,以便在大田植保工作中可以用来轮换用药,以减少防治过程中棉蚜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5.
郭莹  刘长明  吴梅香  杨广 《武夷科学》2012,28(1):102-105
为有效地控制橘臀纹粉蚧Planococcus citri(Risso)发生,测定了6种农药在田间使用浓度下对该虫的致死效果.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吡虫啉、烯啶虫胺、啶虫脒、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对1龄若虫的防治效果较好,用药后72 h校正死亡率均在80.0%以上,而杀扑磷仅74.8%.在防治应用中,建议推荐吡虫啉,烯啶虫胺,啶虫脒3种药剂,同时应针对不同虫态适当调整用药浓度和施药时间,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防治小麦药剂大区试验示范总结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军  伍梅芳  黄盛 《科技信息》2010,(33):I0383-I0383
防治小麦蚜虫是通过不同类型药剂、不同剂量防治小麦蚜虫的对比试验示范,掌握和展示其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为防蚜高毒农药甲胺磷的替代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是保证小麦稳产高产的主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防治烟草青枯病杀菌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农药-菌悬液混合”杀菌法结合盆栽试验,测定了烟茎青等3种药剂对烟草青枯病菌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供试药剂中,以烟茎青的防治效果最佳,Ecso为9.9gg·mL^-1,其有效浓度稀释80000×时抑菌率达100%,盆栽防治效果为60.3%;青枯灵次之,EC50为140.3ug·ml^-1,防效为29.2%;农用硫酸链霉素防治效果最差,EC50为6068.8gg·mL^-1,防效为12.1%。  相似文献   

8.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25%甲霜灵·烯酰吗啉叶面喷雾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25%甲霜灵·烯酰吗啉有效剂量为281.25 g/hm2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达81.85%,与对照药荆25%甲霜灵和50%烯酰吗啉的防治效果相当.生产中可以选用该药剂与对照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6种颗粒剂对月季蚜虫防治效果及持效期,以期筛选出对蚜虫防治速效性及持效期优良的新型颗粒剂,替代高毒农药颗粒剂。调查根埋施药后7 d、16 d、24 d、44 d对月季蚜虫的防治效果;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吡虫啉颗粒剂1.5 g、4.5 g处理和0.5%阿维菌素颗粒剂9 g处理,在防治月季蚜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期方面,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可以作为高毒药剂3%呋喃丹颗粒剂的替代品。综合防治的速效性、持效期、经济性和药剂安全性方面,2%吡虫啉颗粒剂每株施药1.5 g最优,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防治红火蚁并筛选出适用于海南的高效化学药剂,本研究采用撒施法施用药剂,同时采用火腿肠诱捕法来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所供试的化学药剂中,茚虫威和阿维菌素毒饵对工蚁、活蚁巢、蚁群的综合防效均在90%以上,尤其是含量为3%和5%的阿维菌素毒饵,其防治效果均可达100%.总体来看,茚虫威毒饵见效快,持效性好,阿维菌素毒饵见效虽慢,但其后期防效突出.所以,茚虫威和阿维菌素纳米毒饵均可很好地防控红火蚁.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北疆日光温室冬春黄瓜霜霉病的发病条件与防治技术,重点阐述了以生态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半监督模糊聚类的黄瓜霜霉病受害程度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义一种新的半监督模糊聚类算法,提高聚类算法的运行效率和可解释性,结合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对黄瓜霜霉病的受害程度进行识别研究.针对7个关于叶片色调信息的统计特征,利用判别分析提取出2个主分量.结合一部分叶片的类别属性,对所有叶片的这2个主分量,进行半监督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类别属性已知的叶片,聚类结果与已知类别的一致率达100%,而对于类别未知的数据,一致率也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黄瓜霜霉病、番茄灰霉病和温室白粉虱等是保护地蔬菜栽培中主要发生的病虫害,具有危害损失大和防治难的特点.对这3种病虫害的药剂防治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72%克露WP、72%霜脲·锰锌WP和72.2%普力克水剂对黄瓜霜霉病,40%嘧霉胺SC、40%施佳乐SC和50%多·霉威WP对番茄灰霉病均有较好的效果;但部分药剂如75%百菌清WP对黄瓜霜霉病、50%多菌灵WP和50%速克灵WP对番茄灰霉病等已产生抗药性.70%阿克泰WG和10%吡虫啉WP采用喷雾和灌根防治温室白粉虱均有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多光谱成像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取光谱有效特征信息,优化光谱编码条件,对4个等级的黄瓜霜霉病害叶面光谱进行融合编码分类识别,可以有效地降低光谱的相似性,增强可分性,实现了4个病害等级的较好分类。在编码识别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权衡性较强的评价方法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估,这种评价方法实现了把病害分类由4个离散的等级扩展到从0到1的连续量化的评定,并且可以精确到对单个像素点的等级评估。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观测对菠菜抗霜霉病种质资源的植物学特性、生育周期和抗病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59份菠菜种质资源的10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分布在0.25~1.23之间;8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在24.25%~42.80%之间,平均29.54%.霜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菠菜材料S1~S36为高抗材料,S37~S41为抗病材料,S4...  相似文献   

16.
明确我国不同区域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霜霉病菌(Peronospora effuse)生理小种的类别,是筛选和鉴定抗病菠菜种质资源和选育抗病新品种的基础.对采集于上海的2份菠菜霜霉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根据内部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对其ITS序列进行克隆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地区的菠菜霜霉病菌为9号生理小种,属于Peronospora effusa.本研究明确了上海地区生理小种类别,为菠菜抗霜霉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叶盘漂浮法室内测定拮抗性多粘类芽孢杆菌PB 2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PB-2含菌量为108 cfu/mL的发酵液和过滤除菌的无菌发酵滤液对葡萄霜霉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到了77.21%和60.24%。制备了PB-2可湿性粉剂,田间试验表明,PB-2可湿性粉剂稀释50倍和1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1周后相对防效分别为46.91%和36.99%,2周后分别为46.44%和42.10%。该研究表明PB-2可湿性粉剂对葡萄霜霉病具有良好的田间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球上第二大可再生自然资源壳聚糖(Chitosan)作为丰富的无毒、无污染的生防农药,在抗病诱导、杀菌杀虫、抵御逆境、种子包衣、农药增效、土壤改良、地膜降解、促进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苍耳轴霜霉菌(Plasmopara angustiterminalis Novotelnova)侵染三裂叶豚草( Ambrosia trifida L. )叶片木质素沉积变化和叶绿体结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苍耳轴霜霉菌能够导致寄主叶绿体膜破损,内含物外流,从而影响叶片光和能力,抑制豚草生长。叶片中木质素因霜霉菌的侵染其沉积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采用平板观察法,获得到6株对葡萄霜霉病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对其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发现菌株BMJBN02在纤维素平板、几丁质平板和β 1,3 葡聚糖平板上产生的水解圈半径最大。通过对菌株BMJBN02的形态、生长特性、生理生化反应、16S rDNA 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spp.)。叶盘法检测发现,经菌株BMJBN02粗提液处理的叶片,霉层的面积明显减少,叶片发病率从100%降低到42.3%,病情指数从65.3降为18.6,抑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