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辞趣是积极修辞种类之一。与辞格不同,它是利用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法。辞趣作为超语言要素的手段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风格。  相似文献   

2.
一则广告是否能在它的受众心中引起兴趣,从而促使受众记住它,购买它所宣传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语言是否具有富有表现力的情趣。辞趣是一种极富修辞功能和审美情趣的修辞手段。文章从辞趣的音趣、意趣、形趣三大方面简要的介绍一下广告语言中是如何增添情趣的。它可以使广告语言表意含蓄、丰富,体现出形象、生动、简洁、幽默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3.
汉代昭显神仙意趣的古乐府,可分为贵族、民间和文人三类,它们主要分布于郊庙歌辞《郊祀歌》、鼓吹曲辞《铙歌》、舞曲歌辞以及相和歌辞中。因为帝王对神仙信仰的倡导,汉乐府通过对神仙形象的刻画、对人仙同游场景的描摹、对神仙生活的艳羡等,表现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列仙之趣,并对六朝游仙诗和文人乐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孔见  景迅 《泰山学院学报》2013,35(4):115-121
仿句是依据原句或原词组的结构,更换其中关键性词语,仿造出新的句子或词组,以表幽默、讽刺、哲理等辞趣.仿句可以认为是仿词的扩展,因而内容也比仿词丰富.在鲁迅作品中,仿句虽然不像仿词那样普遍,但同其他作家相比,仿句却是鲁迅特有的修辞方式,它是鲁迅“峥嵘辛辣”(茅盾语)风格在语言上的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5.
反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格,由辞面和辞里两部分构成。长期以来,反语的辞里都被视为是言者所表达的真实含义,辞面只是一种形式,是为辞里服务的,辞面和辞里的语义呈现出矛盾性和逆向性。从语言事实出发,分析了反语辞面的多种作用,指出了传统理论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李忠芝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410-1413
萨满神辞是萨满及其助手在祭祀过程中吟唱的内容,按祭祀活动的不同可分出类别,分别为请神前的准备活动类神辞,请、送神辞(包括安神辞)以及其他类别的神辞。本文以汉军旗两家神本所记神辞出发,对其神辞内容分类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7.
变异修辞的特点是辞面和辞内不吻合,具有离异性。辞面仅仅是言语现象,辞内才是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正因为这样,变异修辞具有含蓄美。也正因为辞内和辞面不吻合,它丰富的含义容易被歪曲。在对变异修辞的理解和欣赏中,应该充分借用特定的主观和客观语境,对其进行再创造,切忌受“实证”的束缚。  相似文献   

8.
宋著立 《科技信息》2011,(23):I0177-I0177,I0184
辞是荀子在论辩过程中一个重要逻辑单位。荀子在言辞问题上强调"辞当",反对邪说、辟言。其"辞当"的思想为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借鉴荀子的"辞当"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做到言辞恰当,避免"辞"不达意、言过其"辞"。  相似文献   

9.
李丽君 《科技信息》2009,(3):224-224
学习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本文针对职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授课的三个阶段对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作了初步的探讨:新课导入阶段采用故事激趣、猜谜激趣、设疑激趣;讲授阶段强调语言激趣、直观激趣、歌曲激趣;课后巩固阶段采用活动激趣、问题激趣。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思想政治课中,妙用激趣艺术,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实效。本文主要从笔者工作实践出发,总结了四种行之有效的激趣方法,即设疑激趣、幽默激趣、时政激趣、活动激趣。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丽辞》在丽辞的产生、丽辞使用的语言材料、丽辞的互文特色、丽辞激发的审美联想等多方面体现了鲜明的能指性。  相似文献   

12.
文化     
小易 《科技智囊》2007,(4):65-65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相似文献   

13.
按照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可分四步充分利用和谐教学法:课前设趣、导入激趣、课中提趣、下课余趣。总之,“和谐教学法”的宗旨是让每个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这是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反训”是指一个词同时兼具两种相反的意义,这样的词可称为“反训词”;“反训”可分为“正反同辞”、“美恶同辞”和“施受同辞”三类;词义引申、动作的特征、修辞等是“反训”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激趣在小学蒙语文教学中不可小觑,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的,利用教学媒体激趣、创设情境激趣、活动激趣、评价激趣。  相似文献   

16.
在逻辑学中,“真”和“假”是极为重要的概念。此外,“必然”、“可能”、“适然”(“偶然”)等概念也非常重要。这些概念叫做模态辞。引进了模态辞的判断,就叫模态判断。讨论模态辞的逻辑,就叫模态逻辑。亚里士多德对模态辞的讨论很重视。在他的著作中,论述模态三段论的篇幅远远超过论述通常三段论(实然三段论)的篇幅。但是,后来对模态辞的讨论却长期受到忽视。直到本世纪才略有起色。不过,现在对模态辞的研究还很不够,大家共同承认的结论也比较少。  相似文献   

17.
"反训"浅谈     
"反训"是指一个词同时兼具两种相反的意义,这样的词可称为"反训词";"反训"可分为"正反同辞"、"美恶同辞"和"施受同辞"三类;词义引申、动作的特征、修辞等是"反训"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巧字的机趣、巧比的机趣、巧对的机趣、巧构的机趣四个方面论述了存在于诗歌作品中的审美机趣,并进一步分析了诗歌创作和欣赏中机趣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以趣导入、巧设悬念、以疑激趣、运用多媒体技术、化简知识难度、以情激趣等各种方式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上古时期祭礼繁复,由祭礼而生的祭祀文辞迎来创作兴盛期,祝祷文辞应运而生。春秋之前,祝祷辞的创作权被官方掌握着,立足诚挚之心,呈切悫之辞。文辞随礼而变,祭礼文明的兴衰影响着祝祷文辞的创作。春秋以降,民间创作兴起,出现了大量的巫术性质明显的祝祷辞。祝祷辞的创作遵循一般的格式,先以语助词“皋”字开篇,再交代所祷之神、所祷事宜及所供祭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