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权民歌的旋律发展方法在左权民歌中最具地方特色。色彩性乐汇是左权民歌旋律的编唱、演变过程中最为灵活、最不稳定的成分。左权民歌中乐句的组合以重复组合为主,并且通常出现在衬腔重复句与原乐句中,对整个左权民歌的旋律起到了稳定、巩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民族风格旋律的探究,发现其规律及其发展轨迹,探讨出它的继承与创新所必需的条件,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现代音乐如何继承民族风格旋律,叉如何进行民族风格旋律的创新,是音乐实践中的一个永恒话题。艺术的创新并不要求取缔过去的审美、艺术经验,而是要把这些经验最优秀的方面加以发扬光大,所以要把艺术的继承和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希望在与民歌的共存环境中,能获得某种情感交流,受到民歌本身的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的熏陶。  相似文献   

3.
左权古称辽州,穷乡僻壤而"比户弦歌,文风颇盛",因而素有 "民歌海洋,花戏之乡"之称,是山西久负盛名的歌舞之乡.左权小花戏就是活跃在那里的一种独特的、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它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展现了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风姿,光彩照人!通过从左权小花戏的起源、表演形式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对左权小花戏作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4.
徽州民歌作为中国民歌音乐文化中的一支,其艺术表征十分明显,在歌词、内容、旋律以及音乐架构方面凸显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徽州民歌具有内容丰富、体式淳朴且古韵悠长、旋律动人、形式多种多样等优点。文章分析了徽州民歌内容、旋律、歌词等方面的艺术特征,发现徽州民歌在传承上存在传承主体减少,传承环境改变等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要尊重传统,突破创新;同时艺术工作者要大力宣传。  相似文献   

5.
对民族风格旋律的探究,发现其规律及其发展轨迹,探讨出它的继承与创新所必需的条件,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现代音乐如何继承民族风格旋律,又如何进行民族风格旋律的创新,是音乐实践中的一个永恒话题。艺术的创新并不要求取缔过去的审美、艺术经验,而是要把这些经验最优秀的方面加以发扬光大,所以要把艺术的继承和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希望在与民歌的共存环境中,能获得某种情感交流,受到民歌本身的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的熏陶。  相似文献   

6.
满族民歌在历史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通过旋律、调式、曲式结构、节奏、节拍、诗词韵律特征,分析满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民族音乐在环境和本民族生活习惯的因素下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旋律,这在哈萨克族民歌和冬不拉乐曲中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8.
满族民歌在历史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通过旋律、调式、曲式结构、节奏、节拍、诗词韵律特征,分析满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9.
旋律是音乐的基本要素.旋律除了它最特殊的因素——音的高低线条外,还包括调式、调性、节拍、节奏以及结构上的动机、乐汇、乐句、乐段等.可以说,音乐的内容、风格、体裁、民族特征等等无不首先从旋律中表现出来.笔者曾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歌舞团当过十余年歌唱演员,唱过不少苗歌侗歌.当时已深深感觉到这两种民歌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截然不同,各具特色,对比鲜明.1984年转入高校任教后,即开始对其旋律形态和文化内涵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山歌》对研究中国民歌的发展以及明代社会生活均有重要参考价值。江南地区的山歌自古至今保留了曲调旋律的延续性。从《山歌》中可以看出明代南北民歌既分流又融合,既保持独立又互相渗透的发展轨迹和过程,突破了历代民歌的地域限制,形成民歌小调风行全国的局面。《山歌》把文学和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朝鲜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具有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以民谣作为基石发展起来的朝鲜族音乐,具有清新、柔美、婉转、明朗、轻快的旋律和丰富多彩的“长短”节奏之美。以民歌题材为分类方式,以下界面调式为研究视角,对朝鲜族民歌的结构进行研究,进而分析出以“下界面调式”为基础的朝鲜族民歌的结构特征及其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2.
民歌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民歌歌种繁多、风格多样。不同地域特点形成与此相对应的不同色彩风格。青海"花儿"作为西北地区民歌的代表,形成了节奏自由、旋律悠长、音乐宽广的独特风格特点与特色的唱词结构。从中分析可见地域特点对于民歌风格色彩形成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民歌,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民歌的教学是启蒙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和民族向心力的有效途径。激发学生喜欢和热爱民歌,使民歌的旋律响彻校园,使我们的民族精神和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继承和发扬。探索民歌教学,是当前中学音乐教学的共同课题。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到学习方法,都值得我们去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山东临朐、江苏淮安、海南儋州的本地区民歌音乐旋律形态与语言音调关系的研究.从理论上归纳出符合客观的、较科学的民族传统音乐旋律形态形成的规律,揭示出语言音调与本民族本地区音乐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对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民族音乐的创作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曲式是乐曲、歌曲的结构形式,拥有相对独特的艺术价值.由于乐思表达的需要,乐句自身存在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丰富的内在需求.巢湖流域的单句式民歌和双句式民歌是当地民歌的源头与基石.从由正规乐句到扩充乐句类型结构的单句式民歌,再到拥有重复、并行、对比等结构的双乐句民歌,尤其是旋律行进中穿插的灵活多变的诸多衬词、衬句,感悟...  相似文献   

16.
赵峻 《咸宁学院学报》2012,(12):116-117
几千年来,鄂南地区的劳动人民在这块丰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民歌就是这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民歌有号子、田歌、小调、风俗歌、灯歌、儿歌等体裁,这些民歌给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素材,这些富饶的民间资源是创作的基础.鄂南民歌是鄂南人民留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本文对鄂南民歌的旋律特征与调式调性及曲式结构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量查阅白族民歌资料及多种版本的白族民歌集,有选择地对描写女性的民歌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旨在在丰富多彩的白族民歌(调子)中,挖掘出白族女性内在的最本质、最完美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是舒曼最著名的声乐套曲之一,《戒指戴在手指上》是整部套曲中的第四首,常作为音乐会的独唱曲目。它的旋律象民歌那样亲切感人,极其细致地描绘了一个陶醉在爱情幸福之中的少女形象,人物形象生动而丰满。  相似文献   

19.
伊通于先秦时期便有满族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并流传着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满族传统民歌。近年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该地区的族民们又重新拾起昔日曾被冷落的本族群民歌,并于村头巷尾传唱。从民歌的旋律特征与唱词内容来看,这与伊通满族固有的民俗文化有着水乳交融的联系。本文以此为视角,探究满族民俗文化的深层意涵。  相似文献   

20.
左权民间吹打乐是左权基层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左权地域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左权民间吹打乐伴随着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而得以呈现,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决定着民间吹打乐的艺术形态,民俗文化的变迁影响着民间吹打乐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