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含硫污水系统中使用的磁力泵充分发挥了其优势,含硫污水是具有高浓度硫化氢的污水,含有煤粉、油泥等杂质。本文通过磁力泵在污水汽提装置长期的实际使用,反复摸索经验,阐述了其在含硫污水(含有高度硫化氢和煤粉等杂质)中使用的优点和缺点,使其结构在技术改造后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张扬 《宜宾科技》2010,(2):18-20
使用单机微波频率:2450±50MHZ的微波炉产生的微波对工业污水经短时微波照射(以秒钟计)即可自流入沉淀池。30分钟后,清水即可达标排放。底部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经脱水后的污泥运抵简易堆放场准备外运。分离出的污水返回均质池。  相似文献   

3.
在高科技社会发展的今天,煤化工造气污水越来越严重。文章中针对该问题提出了采用一体化净水器作为净化处理煤化工造气污水。  相似文献   

4.
在充分考虑气固两相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利用修正后的κ-ε湍流模型对以CO2为输送介质的高压超浓相煤粉气力输送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于固相体积分数高达25%的高压超浓相煤粉气力输送,采用该模型模拟一体化管道(垂直管、弯管、水平管连接在一起),获得了水平管段中不同粒径的颗粒在截面上的速度分布、浓度分布,以及不同表观气速下水平管段中固相的径向浓度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输送条件下,大粒径煤粉的速度较低,更容易在水平管道沉积;煤粉粒径相同时,表观气速较大的颗粒在沉积区的浓度分布较小.将模拟结果与相同试验条件下的水平管电容层析成像(ECT)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煤粉高压密相气力输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输送压力可达4.0MPa,固体输送流率达840kg/h的仓式泵高压气力输送试验装置上进行粉煤高压浓相气力输送试验研究.考察了流化风量、充压风量、输送总差压对煤粉输送量、固气比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流化风量的增大,煤粉输送量逐渐增大,固气体积比先增大然后减小;当煤粉在发料罐内被充分流化后,再加大充压风量,固气体积比逐渐减小,而煤粉输送量略有增加;输送总压差对煤粉输送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总压差的增加,煤粉输送量呈线性增加.研究结果对高压超浓相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控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炉风口粉煤燃烧及回旋区焦炭燃烧过程中高炉工作环境的探讨,得出数值模拟的方法在喷煤高炉风口煤粉及回旋区焦炭燃烧研究中的必要性,回顾了前人应用数值模拟的实验方法在此方面的研究,总结出了煤粉喷吹过程气-粒两相湍流流动数学模型;煤粉挥发分热解及辐射传热数学模型;回旋区焦炭颗粒燃烧能量方程,最后提出了基于CCD技术的数值模拟边界条件设定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7.
气流床粉煤加压气化工艺中,煤粉颗粒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受颗粒间黏附力影响,煤粉在锁斗下料单元经常出现结拱架桥现象。本文以SE(Sinopec-ECUST)-东方炉气流床粉煤加压气化工艺为工业应用背景,以典型粒径特征的煤粉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介质模型与颗粒间作用力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模求解煤粉颗粒间的黏附力。通过对比不同样品的流动参数、颗粒间作用力及其与重力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平均粒径及细颗粒含量对煤粉流动性和下料过程的影响,并在实验室可视化下料平台和工业装置下料单元对上述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平均粒径降低、细颗粒含量增加,煤粉流动性减弱,下料逐渐从结拱架桥过渡至无拱自由流。本文为改善入炉煤粉流动性、提高煤粉供料系统运行稳定性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高达700kg/m3的高压气力输送试验台上,用氮气进行煤粉高压浓相粉煤气力输送试验研究.分别在不同的总输送差压、煤粉含水率、风量和压力等条件下进行了输送试验,考察操作参数对煤粉质量流量、固气比和单位管道长度的压损等气力输送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总差压和流化风流量的增加,煤粉的质量流量增大;当流化风流量较小时,煤粉质量流量受流化风的影响较大,随着流化风流量增大,流化风对煤粉质量流量的影响变缓.固气比随着注入速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总差压的增加而增大;其他输送参数相同的条件下,输送压力越高,煤粉的质量流量和固气比就越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煤粉的质量流量逐渐减小;在输送相图中,相同煤粉湿度下,输送压损随表观速度的增加先减小后略有升高;相同表观速度下,煤粉含水率越低,压力损失越大.  相似文献   

9.
煤层气井在产气之前需要进行排水降压作业,同心管气举通过在生产油管中加入小油管,可以为气举提供注气通道的同时,又不影响油套环空作为气井的产气通道。结合固相颗粒在垂直气液两相流中的运移模型,给出了同心管气举条件下,不同粒径煤粉颗粒排出井筒所需要的气液流速条件。通过同心管环空气液两相流压力计算,给出了同心管气举阀安装位置的设计方法,并结合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煤层气井的生产动态特征,给出了注气量的确定方法。对同心管气举排水工艺进行了现场试验,分析了试验气井的实际排采曲线,证明同心管气举排水工艺的可行性,以及气举参数设计的合理性。通过计算排采阶段同心管的气举效率,表明该工艺在整个试验阶段可以保持较高的举升效率。根据煤粉排出的临界条件,判断以及预测煤粉在井底沉积的可能性和时间。  相似文献   

10.
沉淀池是污水处理厂的重要构筑物,其施工是整个工程的关键工序。本文介绍了在污水处理厂工程沉淀池的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管理,认真操作,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省造气炉使用的自动控制机,有两种型式,一种为PN-4C型造气炉电子自动机,一种为晶体管结构自动机。这两种自动机都存在不少缺点,如:(1)控制制气循环时间不稳定。(2)由于拨叉、拨杆等执行机构易发生错位,而引起各种事故。(3)转动机械磨损严重,连接部分故障较多。(4)自动经常失灵。因此,仪表及机修工作量很大,操作不够稳定,容易出加氧及放空事故,对安全生产威胁很大。  相似文献   

12.
隆冬时节,走进安徽省天长市金集镇井亭村,绿化带里的残雪尚未消融,草坪下的一种新型景观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大罐高7米,直径5米,埋在脚下的草地里,污水通过沉淀池流入罐里,处理后就是达标清水。随进随出,每天可以处理150多吨。"井亭村党  相似文献   

13.
自1980年5月承担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还原性测定方法和测试设备的研究任务以来,经过三年多的研制工作试制成功一套测定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还原性的设备,包括制气及洗气装置,还原炉及还原反应管,还原度电测自动装置和还原气体成  相似文献   

14.
煤粉通气料仓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料仓通气技术具有成本低、噪音小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黏附性粉体下料过程中。为确定黏附性煤粉下料过程的最优通气条件,在自行搭建的有机玻璃料仓上进行煤粉的通气下料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气可以显著促进煤粉下料,但通气高度和通气气速对下料过程的影响存在耦合作用。以气泡运动理论为基础,结合气泡与颗粒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建立了煤粉通气下料模型。基于实验数据关联气泡尺寸与通气高度及通气气速间的关系,通过模型分别计算了最优相对通气高度H/D=12.25和最优通气气速U_g=2.4U_(mf)。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吻合效果良好,当5.56H/D18,U_gU_(mf)时,下料流率的计算偏差小于±20%。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原油蒸馏塔新的工艺设计方法,用侧线汽提塔再沸器代替汽提水蒸汽,实际算例证明,可以减少塔内气液相负荷、增加处理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水排放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确定了用文丘里(Venturi)法测量煤粉流量的可行性。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了3种不同管型参数、固气比Z和气体速度u与差压Δp1m、Δp2m的关系,从物理意义上分析了上述关系的合理性,并进一步分析了气固两相流流经文丘里管产生压力损失的机理。从测量精度、重复性和压力损失等方面对3种不同的文丘里管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了设计文丘里流量计的基本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标定了3种文丘里流量计的系数。实验表明,管径比为0.71的文丘里管测量煤粉流量的最大误差不超过5%。  相似文献   

17.
开磷集团都匀氮肥厂造气废水经沉淀捞渣,去除悬浮物后进入微涡流塔板澄清器中进一步澄清处理,经澄清后的水进入高效玻璃钢冷却塔冷却后,清水泵打入洗气塔内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8.
煤粉密相气力输送是气流床煤粉气化工艺中的关键单元技术。通过实验室装置(管径20,50mm)和半工业化装置(管径42mm)的煤粉密相气力输送竖直上升管压降测试,建立了可用于煤粉密相高压气力输送竖直上升管道的压降预测模型,总体偏差在±20%以内,可满足工业装置设计和优化操作的需求。固相静压降占总压降比例达35%~70%,体现了高浓度输送特性;且在管径一定的条件下,与固相弗洛德数近似成线性关系。在固相弗洛德数和管径一定的条件下,可通过竖直上升管压降估算出相应的固相质量流率,从而为工业装置上煤粉质量流率在线测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非完善油井流入动态方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tanding在Vogel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溶解气驱油藏非完善井的IPR方程;但这一方程并未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部分学者指出Standing方程计算结果不正确;并找到了Standing方程错误的原因;进一步建立了新的溶解气驱非完善井流入动态方程。由于油井完井方式(射孔完井以及打开程度不完善井),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出砂或酸化等多种因素,造成了大量油井为非完善井。基于新的溶解气驱非完善井流入动态方程,详细推导建立了非完善油井组合型流入动态方程以及油气水三相流入动态方程,油气水三相流入动态方程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得到了胜利油田试井数据的验证。为现场实际油井(非完善油井)的产能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尽管人们恨得咬牙切齿,但是这"地沟油"几个字显然不会明明白白写在人家的油桶上,而且人家"地沟油"的外表模样也同样黄澄澄的,十分可爱,一旦混在食用油中,你又安能辨我"地沟"出身?可见,地沟油在暗处,咱在明处,既然卫生部门都承认了,现有的检查无法杜绝地沟油流入餐饮环节,识别都成问题,治理还真是很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