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过去的几十年,人类对于整个宇宙的认识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逐渐累积的大量天文观测数据表明了大量暗物质的存在。我们的宇宙中,已知的基本粒子只占整个宇宙的不到5%,约25%是不发光的通过引力效应观测到的暗物质。但暗物质的属性是什么仍然是个未解之迷。描述微观粒子相互作用和运行规律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里却没有暗物质粒子的候选者。对暗物质的研究将极有可能孕育出新物理的重大发现,对于未来的基础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正因为如此,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暗物质属性的研究。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等发展规划中也都把暗物质问题列为重要的科学前沿问题。科技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相关部门都对暗物质的探测和研究给予了高度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中原学将《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和《史记》《资治通鉴》作为自己的"二史三经",侧重的是传承方式,因为它们构成了中原学研究的思想文化土壤.《道德经》研究了人类和宇宙的根本性问题,被称为"万经之王",是中原学的"智慧"宝藏的源头活水,在中原学研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对于中原学的思想框架和核心范畴的搭建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混沌"在东西方原始神话宇宙观中最初是以"人格神"的形象出现的。《老子》以"混沌"神话为具象原型,"混沌"在《老子》中衍化成一个带有哲学意义的概念。《老子》哲学中"混沌"概念作为一个描述性的概念,不仅关涉宇宙,用来描述宇宙起源的图景,而且也用来描述《老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精神状态和风貌。从宇宙万物的理想状态和理想人格的精神状态和风貌的描述出发引导和规范人类个体及群体的生存方式,"混沌"概念同时也是作为一个范导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正"外星人",是一个我们很感兴趣的话题。有人说,宇宙中没有外星人,人类是唯一的高级生命。也有人说,宇宙浩瀚无边,肯定存在更高级的文明,只是人类现在的科技还没有达到发现它的水平。其实,"外星人"并不是随着当代科技发展而出现的话题。阅读古书、欣赏古代艺术作品时,我们能找到一些似乎与之相关的内容。那么,你相信它们和外星人有关系吗?东晋人王嘉在神话志怪小说集《拾遗记》  相似文献   

5.
正创新与生命一样,是宇宙中非常不可思议的现象,因为它是"逆熵"的,它能从混乱中衍生出秩序,从简单演化出复杂,是整个宇宙避免热寂的希望。尽管除了熊彼特和索洛以外,主流经济学家很少研究它,但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承认,创新才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可创新又是如何产生的?人类历史的伟大创新总被人们包裹在一层神秘主义的面纱下,瓦特、达尔文、牛顿、巴斯德、乔布斯,创新总是与个体的成就相关。但本书认为,这不是事实,即便这些聪明的个体不幸夭折,蒸汽机、进化论、万有引力、疫苗和苹果手机仍然会出现。  相似文献   

6.
地球不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相信所有的科学家对此都不持异议。然而茫茫宇宙,人类何时才能与另一星球的生灵联系上呢?《神秘的太空来客》正一步步向人类走近—是凶是吉,只待时间评说。  相似文献   

7.
变易思想是《易传》中最重要的哲学思想。《易传》作者认为运动变化是关于世界的普遍原则,指出宇宙万物都是在变化中生成与发展的,在究明宇宙大自然的法则与精神之基础上,人类面对森罗万象,无数纷繁杂乱的问题时,就能知变、应变、适就,从而得以促使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全人类造福。重新审视《易传》的这些思想仍然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书评     
《华东科技》2014,(7):79-79
大家都在看些什么?我们常常思考一些关于宇宙和人类的问题,诸如:宇宙从何而来?它将如何终结?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无中生有的宇宙》我们常常思考一些关于宇宙和人类的问题,诸如:宇宙从何而来?它将如何终结?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本书是一本关于宇宙和人类的书,对于这些问题,作者提供给我们一种耳目一新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人类对宇宙的好奇是与生俱来的,对宇宙的思考研究可以说是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终极目标.毕竟宇宙的命运与人类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你还保有童年的好奇心,对神秘的宇宙充满求知欲,如果你想了解现在宇宙研究的热点,对"黑洞""暗物质和暗能量""引力波""宇宙大爆炸"等名词一知半解,那么,张双南教授撰写的这本《极简天文课》,将会回答...  相似文献   

10.
《华东科技》2014,(12):79-79
大家都在看些什么?与三体文明的战争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寻友的篝火,在暗夜中发抖。《三体Ⅲ》与三体文明的战争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寻友的篝火,在暗夜中发抖。自以为历经沧桑,其实刚刚蹒跚学步;自以为悟出了生存竞争的秘密,其实还远没有竞争的资格。  相似文献   

11.
元宇宙的起源 元宇宙(Metaverse)由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 1992 年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提出,是Meta (超越)和Uni-verse(宇宙)的组合词,当时被译作"超元域".《雪崩》描述了一个由电脑、光纤网络和软件构成的虚拟空间,现实人类通过"化身(...  相似文献   

12.
《潍坊学院学报》2015,(6):109-110
大爆炸理论和佛教经典都认为宇宙是无中生有,是由一个点(奇点)或自性变现而来的;宇宙大爆炸之前和佛教认为的宇宙起源前的"常寂光"阶段是相同的,是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整个宇宙一片空寂;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各星体,暗物质、黑洞等都来自于同一个"奇点",所以化学成分相同。佛教认为一切众生、植物、矿物、山河、大地是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有情无情同园种智,因为他们来自同一个自性;量子纠缠现象与佛教认为物质是有意念波组成的理论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手稿》中没有直接做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论,主体实践美学认为一切美都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学理上极为牵强附会。马克思主义主客体实践美学的新本原论认为,美根源于宇宙自然的本质力量的客体与客体之间的对象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也就是自然化和人化;美的本质就是宇宙自然的非自觉自在的客体实践自由和人类社会的自觉自为的主体实践自由而形成的无限永恒创化的自由。人与自然本质上的双向互动的物质变换关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在掌握主客体辩证互动规律的基础上而向无限永恒的宇宙自然的自由渐趋靠近的终极关怀性的学科。  相似文献   

14.
书评     
正大家都在看些什么?与三体文明的战争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寻友的篝火,在暗夜中发抖。《三体Ⅲ》与三体文明的战争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寻友的篝火,在暗夜中发抖。自以为历经沧桑,其实刚刚蹒跚学步;自以为悟出了生存竞争的秘密,其实还远没有竞争的资格。使两个文明命悬一线的黑暗森林打击,不过是宇  相似文献   

15.
黑洞是宇宙中最奇怪、最神秘的物体。它们像宇宙中的吸尘器,吞没靠近它们的任何东西,甚至体积是太阳1亿倍的星体,黑洞都能吞没。它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在时空中穿梭。宇宙中人类所认知的星体有2000亿,天文学家相信在宇宙中有无数个黑洞,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将揭开宇宙形成的奥秘。  相似文献   

16.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5):1-1,12
曾经想像过吗,二十世纪的地球人类,并不是宇宙间唯一的知性动物?因为没有从另一个星球来的人体,陈列在博物馆中供我们参观,所以,“地球是唯一有人类星球”的这一说法,仍然颠扑不  相似文献   

17.
正说到外星人,几乎每个人都会很感兴趣。大家都很关心外星人在哪儿,长啥样,如何联系到它们。我们该如何与之交流?是像《三体》中那样"不要回答",还是友好地"say hello"?外星人不仅在科幻作品中大量出现,也是科学家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地球上为何会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生命形式?宇宙中是否还有其他生命?是否与地球生命息息相关?为了探究这些未解之谜,我们努力寻找宇宙中的各种生命,以及生命的组成物质。寻找外星生命,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宇宙。遥望太阳系中那些色彩斑斓的星球,人们曾经认为,太阳系也许是一个遍布生命的伊甸园。他们坚信,火星人在火星上修筑了运河,建立了  相似文献   

18.
正人类憧憬宇宙,在科幻的世界中尤其如此。几乎大部分科幻作品都与宇宙有关:在宇宙中冒险,在宇宙中打仗,在宇宙中拯救世界……不过,科幻创作者与开展太空探索的科学家一样,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一宇宙太大了,大得超乎人们的想象,大得常常引发尴尬,比如,对《星球大战》的主角们而言——达斯·维德:投降吧,卢克·天行者!你不是我的对手!卢克·天行者:哼,地球上的伙伴一定会来救我的!达斯·维德:地球距这里有20光年远,以地球人现在的科技到这里来,黄花菜都成化石了。  相似文献   

19.
刘胤 《青年科学》2009,(10):12-13
黑洞是我们宇宙中最奇怪、最神秘的物体,它们像宇宙中的真空吸尘器,能吞没靠近它们的任何东西,不论是大头针还是体积是太阳1亿倍的星体,黑洞都能吞没。它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在时空中穿梭。宇宙中人类所认知的星体有2000亿个,天文学家相信在宇宙中有无数个黑洞,通过对黑洞深处的研究将揭开宇宙形成的奥秘。  相似文献   

20.
欧文·拉兹洛在《微漪之塘———宇宙进化的新图景》一书中提出第五种场"Ψ-场"———宇宙量子真空零点能全息场。这很可能预示着21世纪将发生的新的物理学革命,进而改变人类对宇宙本原的认识,并促使我们在哲学上重建本体论。继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获得实证之后,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道论也将获得实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