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科技创新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对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关于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的C2R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天津师范大学2001-2007年理工类学科的科技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实践表明,该模型是评价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为高校科研活动制定合理化决策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高校信息化的特点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适合中国高校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灰色理论的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高校信息化水平进行了算例分析,为高校信息化评价探索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悖论源于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尤其是企业没有从战略的高度全面考虑信息化风险。区别于现有研究偏重于项目层面,基于高层管理者的视角,从信息化战略层和项目层两个层次将风险因素归为六类:信息化战略规划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内部环境风险、项目因素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和项目相关人员风险。从而建立信息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云南能源投资公司为例,运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其信息化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风险评价模型能够有效反映其信息化风险的总体状况,可以为企业信息化风险管理提供一种分析模型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基于DEA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评价企业在行业中竞争地位的重要指标。在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输入的C2R模型和单纯评价技术有效的C2GS2评价模型,对哈尔滨10家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获取了评价信息和管理信息,并提出了提高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选取12个客观指标构建了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指标体系。首先运用粗糙集属性约简理论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约简,去掉其中的冗余指标,然后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C2R模型和BC2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的公路交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从规模和技术上分别对公路交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只有11个省市是规模和技术整体有效的,其中绝大多数省市的规模收益处于递减状态,说明我国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效率不高,特别是规模效益不高。在以后公路交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公路网的利用效率,还要注重并加强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乔静  曹灿  姚青 《科技信息》2010,(22):I0234-I0235
本文在研究了国内外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医学院校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医学院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旨在推动我国医学院校信息化的良性发展,促进我国医学院校信息化工作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的提升,推动医学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高校信息化三级指标评价体系设计及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高校教育信息化二级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与设计中的不足,结合高校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的制约条件,对指标要素集合中的定性元素及重要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运用三层综合模糊评判方法对高校教育信息化要素的主成分特征及各从属层指标进行整理后导出第三级指标,并采用方根法和MATLAB数学软件对模型进行校度检验,设计出均衡的可降低评价过程中主观随意性、提高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信度与效度的三级指标评价体系框架模型,为提高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熵权系数法在煤炭企业综合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全面、科学地评价煤炭企业的综合效益,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结合煤炭企业的特点,建立了多层次的煤炭企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系数法进行煤炭企业的综合效益评价.应用实例的评价结果表明,煤炭企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合理的,基于熵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适合煤炭企业的综合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9.
交通信息化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出发,对交通信息化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与探索。根据交通信息化发展评价的内容和特点,从交通信息化组织建设、交通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效益指数、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化基础设施5个方面建立了交通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标,采用模糊识别方法和诺兰阶段模型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西安市交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很好地反映交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用诺兰阶段模型能准确地衡量信息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特点,从信息基础建设、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安全和信息化产出效益4个方面选择14个指标构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对某高校工科学院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学院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水平总体上为"优",但在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化产出效益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从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过程出发,对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益进行研究,根据相应的原则以及实际考虑,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回顾国内外技术创新及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现状,建立基于投入和产出指标的江西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经典模型C2R和BC2测算2001—2009年江西技术创新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利用超效率(SE-DEA)模型对技术有效决策单元进行排序。最后,根据江西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情况,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梳理当前党建信息化问题表征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建立高校党建信息化风险度量指标体系,凝练了潜在风险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模糊集和熵权理论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规避人为主观因素,解决了风险度量中各部分权重分配的问题,为高校党建信息化潜在风险的识别和量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模糊层次分析法与大学生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的数学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瑞娜 《科技信息》2011,(5):I0186-I0186,I0401
本文依据模糊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高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并计算出了相应的结果,更科学、更合理的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且便于实际应用,此模型对客观有效的评价高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前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信息化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建立适合教育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建立系统的模型有助于建立全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Rational Rose是一种可视化建模工具,可以用来先系统建模再编写代码,因此本系统采用Rational Rose进行系统建模,并取得较好成效. 通过该模型已经实现了完善的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跨境教育质量评价的相关理论,构建了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应用层次分析(AHP)法来分析和量化质量评价指标.基于MATLAB对AHP算法的系统解决方案,使AHP运算过程简单准确,从而获得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并根据AHP算法结果,修正了评价指标体系,使之更加合理和完善.最后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对3所有代表性的陕西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了试评价和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校公共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以人为本"的观点构建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值,确保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以期为正确、合理地评价高校公共体育课提供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建立,标志着高校经营性资产由行政性管理转为市场化的产权性管理,盘活了高校经营性资产;作为高校投资风险隔离的"防火墙",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起到了重要作用。界定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资产的产权关系、理清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划转关系、规范资产经营管理、建立合理的资产评价体系,对加强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对资产的规范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首先建立了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处理,最后利用C2R模型和BC2模型对河南省2002—2011年的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评价与比较.结果发现:河南省在2003年和2007—2011年的科技创新投入产出不仅是综合有效而且是规模有效的,在2002年和2004—2006年是综合无效且规模无效的;在技术效率方面,从2002—2011年,除2004年外的9年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将高校资金使用效率DEA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与高校公益投资回报SROI模型相结合,可以组成高校公益投资价值的综合量化评估体系。再利用近7000余所高等教育机构2017年到2019年的经验数据,对这一体系进行应用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评估效果,以及其对各主体的引导作用进行探讨。结论表明,这一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拓展性,能够引导高校和投资主体关注高校的长期价值,为高校公益投资价值综合量化评估提供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