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未来的榆林科创新城,将是一个宜生活、宜工作的生态性的科技研发创业新型城市。通过科创新城的打造,引领榆林的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发展工作。"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榆林市市长李春临在全国"两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榆林未来的定位。2017年底,榆林市委、市政府对标国家战略需求,提出建设"榆林科创新城",目标是培育世界一流的高端能化产业集群,吸引国内、引导省内高校一流学科、科研院所、创新人才等创新资源,形成综合性科学中  相似文献   

2.
<正>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引领榆林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实现榆林追赶超越的根本之策。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新摆在重要位置,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市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产业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城市发展进步的灵魂。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文化环境非常重要。文化环境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是潜移默化、根  相似文献   

4.
<正>习总书记来陕西时提出追赶超越的发展目标,同时也对陕西提出五个扎实推进的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三区一高地"发展战略,结合中省对榆林的战略定位,我局提出实施"三新"科技创新工程,支撑榆林"追赶超越"的几点建议。一、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2009年8月,科技部等部委批准榆林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市均为实验区,全国罕见。目前,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考核的27项指标我市大都实现,榆林经济总量连续10年居陕西第二,社会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业机构调整步伐加  相似文献   

5.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河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学宝 《创新科技》2009,(11):22-23
<正>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了精辟论述,强调指出:这是国家发展  相似文献   

6.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不发展就没进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哪一个民族和国家重视创新、善于创新,就充满活力,就会发展,就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部队实践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从改革教育目标、更新教育模式、丰富校园文化三方面阐述了培养学员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正如江泽民主席1995年5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报告中讲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高等学校不仅是知识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加强科技创新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神圣使命,在构筑国家创新体系和增强创新能力中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8.
李锐 《科技信息》2007,(23):268-26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已知识的创新为中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知识经济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计来,就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然而很多人认为创新教育就是让学生进行什么样的发明创造,这是对创新教育的认识误区,创新教育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如果单就基础教育而言,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为日后创新能力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原初性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0.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支撑和推动创新的根本是人才。2019年,为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上海市全力推进科改"25条"及其配套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为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2019年,上海市进一步推出一批外国人才政策创新举措,高水平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全球科学家"理想之城"调查报告》显示,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目前,职校的计算机教学计划基本上是照搬高校的教学计划,然后删除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和减少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人认为,在国内学校,大学本科以下的层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教学计划,所谓的计算机专业实际上是在学习计算机科学,这话讲得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12.
<正>创新的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要用历史主义的眼光来对待它。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主要是通过不断创新来实现的。创新不仅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因素,而且也是保护和传承文明的主要动力。历史经验表明,在寻求富强的征途中,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往往决定了社会兴衰和国家强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能力,既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谋得生存和发展,同样也无法保护和传承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可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相似文献   

13.
正为支持榆林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有效发挥带动作用,近日,陕西出台《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榆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该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榆林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省市共建榆林科创城,吸引国内、引导省内高校一流学科、科研院所、创新人才等创新资源布局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和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基地,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创  相似文献   

15.
卢明华 《遵义科技》2007,35(2):35-35
创新精神,是一个人、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精神,社会就不能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就不会得到提高,科学技术就不会得到发展。有了中国的四大发明,世界文明才有了质的飞跃;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社会才进入了工业时代;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才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明亮;计算机的问世,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说:没有创新,国家就会贫穷,民族就会落后;没有创新,社会也就没有了生机与活力。创新精神,极大地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创新活力之城。"互联网+"时代,杭州是一个筑梦的城市,迸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无限活力。2014年阿里巴巴的上市成功地将杭州推到了全球"互联网+"的最前端,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了杭州的创新力。成功启航2015年8月25日,杭州正式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继3月国家批复杭州建设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后,在杭州落地的第二个国家战略。这对杭州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  相似文献   

17.
东海之滨,创新潮涌.创新台州,首位战略. 在台州,每一个创新节奏都是追赶的力量,每一个创新成果都是活力的绽放. "十三五"期间,从"科技新长征"到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台州各项科技创新目标向纵深持续推进,8个县(市、区)入选中国创新百强县(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均较"十二五"...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清徐县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机制,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相似文献   

19.
<正>铁路是经济的动脉,从中华民国成立伊始《建国方略》中就有铁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铁路事业得到迅猛的发展,铁路通车里程跃居世界第一。我市自从建设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以来,交通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铁路方面,地方先后建设的有靖神铁路、榆横铁路和国家神延、太银、蒙华铁路。以榆林为中心城市形成了榆靖、榆蒙、榆神、榆佳、榆绥高速公路的5岔枢纽和"米"字型低速公路(榆乌、榆补、榆佳、榆古余、榆马横、旧榆神、210北、210南)。太银、神朔分别是我市南北两条向东出省的铁路,但中部榆林没有向东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强大的创新人才队伍是关键。从"创新"及"创新人才"的内涵出发,研究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时期创新型人才的作用,通过分析创新型人才影响因素,研究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和道路轨迹,同时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并做出相应的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