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藏  傅苄 《科技智囊》2008,(10):48-51
以前一说到科普,主要是灌输讲解式的科学知识普及,但现在出现了“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的说法,强调科学家和专家与公众的平等、双向对话。强调交流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的社会作用,强调科普出版物的文化性、娱乐性、时尚性、探奇性、情感、审美、体验性。在这种形势下,科普出版业面对的不仅是科普观念的极大转变,而且在选题和运作方式上,更有着“惊险的一跳”。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中国科协举办"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15期,邀请专家、学者,为新闻媒体记者科学解读转基因技术、雾霾、洪涝、食品安全、核能、航空、气象灾害、园博会等社会热点问题,促进科普报道和宣传。大力开展转基因科普宣传,与农业部协定形成"走近转基因"重点科普传播活动方案,举办以转基因技术为主题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在线访谈、专家座谈,在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开通转基因专栏。  相似文献   

3.
韩霜 《广东科技》2010,19(16):53-54
中国元素是以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为背景的"语言"。中国元素作为一种符号,在科普传播领域,起着传递文化、传播科学的作用。中国元素,是符号化了的中国文化,是科普传播中的必要元素。  相似文献   

4.
该文针对当前“科学家”不再受崇拜这一社会现象,呼吁人们重视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升.文章认为,可通过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普创新活动、发挥社会各界和家庭科普教育作用、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方式来达到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参与科普创作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也是一种示范和挑战。可喜的是,近年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主编或亲自撰写科普读物的消息,不断见诸于传媒报道。不少著名专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成就的同时,一直关注、参与科普事业,成为科普创作、科学传播的领军人物。他们“加盟”科普创作,赢得了公众的信任,而且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要素构成的互联网异军突起,并以惊人的发展速度进入千家万户,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科普传播的重要渠道,基于网络的科学传播越来越成为一种有效的科学普及的方式和手段,科普网站已经成为科普传播的中坚力量。与传统科普设施相比,网络科普在信息数量、表现形式以及受众的参号性和交互性上均有较大突破。同时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网络科普将视觉性、互动性和娱乐性结合在一起,在质量、内容等方面均取得了快速发展,对科学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2006年3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建成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大众媒体科学普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大众媒体科学普及能力不足的社会原因,表明中国科普事业存在专业化科普力度不够、科学性和可读性难以兼顾、缺少对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传播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全社会对大众媒体科学普及事业支持力度不够、大众媒体话语体系和科学话语体系转换困难、部分大众媒体从业人员科学基础和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等。为提升大众媒体科学普及能力,建议多渠道加大对媒体科普的支持力度、加强媒体科普人才培养和培训、全流程提升媒体科学普及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面向社会公开招收2008年度博士后研究人员5名。1.招收条件科学传播、科技哲学、科学与社会、科技史、科技政策等相关专业、理工科背景并有科学普及工作或研究经验,品学兼  相似文献   

9.
科技馆是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面向公众开展科普展览及科技培训等科普教育活动的社会科普宣传教育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向公众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倡导科学  相似文献   

10.
<正>从传统科普,到公众理解科学,再到有反思的科学传播,是广义的科普(科学传播)经历的3个阶段。科普宣传工作渠道主要为电视、广播、平面、网络、移动终端等,电视、广播、平面等传统媒体都是固定的单向传播,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智能手机的迅速升级、微信广泛使用以来,科普传播由固定的单向传播、被动接收,如传统的科普传播,走向双向互动、主动关注、选择接收的模式。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科普  相似文献   

11.
 高士其是中国著名的科普作家,一生致力于科普创作和科普事业,是第1位到达延安的“红色科学家”,被周恩来总理赞誉“高士其代表科普”。回顾了高士其的科普创作生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文艺理论体系的内涵:科学和文艺应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相结合,科学文艺作品应兼顾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要尽力扩大与科学相结合的文艺体裁范围,不同体裁科学文艺作品的创作应遵循不同的规律。高士其科普创作思想对当前的科普创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科普研究》(双月刊)是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专业学术期刊。它的刊文范围包括科技传播、科学教育、科普展教、科学与文化等领域。本刊从"促进科学技术普及理论的研究,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为办刊宗旨,以"百家争鸣、求是创新"为办刊方针,坚持聚焦中外科技传播前沿动态,促进科技的传播与发展,为广大科技传播和科普工作者搭建一个活跃学术思想、发表学术论文的平台,努力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科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博览》:最近,全球变暖遭到了某些科学家的质疑,中国的转基因水稻、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充满了争议。这些似乎连科学家都搞不清楚的问题,更是让普通大众不知如何适从。面对此类关系到人类未来命运、民众生命的重大科学事件,公众到底应该相信谁呢?或者说,我们公众到底应该了解什么样的科学?请您从科学传播的角度,为我们解释一下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内涵。  相似文献   

14.
科界要闻     
正"典赞·2017科普中国"揭晓五大科普榜单1月29日,由中国科协、人民日报社主办,人民网承办的"典赞·2017科普中国"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揭晓了2017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十大网络科普作品、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十大科普自媒体。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  相似文献   

15.
周明敏 《科技馆》2005,(4):11-13
科普工作者承担着向社会普及传播科学知识的重任,如何使我们的工作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所喜爱和接受,提升国民科学素质,就成了我们搞好科普工作的关键。本文拟从科普工作者的角度对科普作品如何与艺术相融合这一课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分析近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相关数据发现,“与人交谈”方式是中国农村居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影响农村居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因素。“与人交谈”是人际传播的重要内容,人际传播在中国农村科普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决定了中国农村科普方式。分析了当前“与人交谈”方式影响下,中国农村在提升农民实用科学素质方面以“意见领袖”、“共同体”等为纽带的农村科普方式,提出应充分利用农村“与人交谈”方式,转变思维方式,通过扶持发展农村“草根科普力量”等进一步全面提升中国农民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7.
王有炜 《科技信息》2004,(12):44-45
科普,普及什么?我国《科普法》第二条指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我国科普在普及科学知识过程中,要大力倡导蕴含其内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使科普在注重“器物”层面时更加关注“精神”层面,做到既见“物”又见“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浙江省青少年科普杂志《科学24小时》为例,选取2020—2021年间国内外发生的科普性社会热点事件为研究素材,分析青少年科普杂志在嵌入社会热点事件进行选题策划、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的实践经验和具体作用,同时从提高编辑队伍能力、优化传播模式、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对科普杂志如何增强科学传播效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我国科普网站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认为我国科普网站当前主要存在传播资源匮乏、传播方式单调、传播内容缺少监管等问题。通过问题成因分析,对科普网站运营经费、科学传播资源、科学传播质量和科学传播队伍等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加强我国科普网站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新媒体的优势及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实验动物科普传播的重要性,并且以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打造的实验动物网络平台 、实验动物微信公众号平台 、数字化科普展览平台 、"趣味实验式""科学家直播式"、线上线下科普讲座与视频传播等新媒体形式开展的传播活动为例,研究和探析"互联网+新媒体+实验动物"的科普传播模式,以期能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