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基金会于1997年12月19日在北京举行颁奖大会,奖励十名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我校机械学院史铁林教授榜上有名,获“国氏”博士后奖励基金.史铁林是我校首次荣获此项奖励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国氏”博士后奖励基金是为表彰和奖励在科学、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而设立的专项奖励基金.自1994年首届“国氏”奖励基金颁奖以来,此项基金评选已进行三次,每次评选竞争十分激烈.博士后奖励基金每次奖励十名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机械学院史铁林获“国氏”博士后奖励基金  相似文献   

2.
由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主持召开的全国优秀博士后表彰暨博士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我校地质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人事处董国强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管理工作者”。我校是受表彰的两个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之一。也是陕西省惟一获得两项殊荣的高校。  相似文献   

3.
学士、硕士、博士,一听就知道是“高校产物”。曾几何时,“博士后”也与“高校”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于是乎,街头巷尾我们可能听到过这样的问话:“读完博士,你还读博士后吗?”似乎博士后也是一种“学历”,是像前面的那么多“士”一样要经过“考试”然后来“读”的! 这真是天大的误会!博士后其实已经可以算是一种职业,他们是“博士后流动站”这种科研基地里的工作人员。“博士后流动站”并不天生就是“高校”里的东  相似文献   

4.
20 0 3年 10月 30日 ,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新设 4 3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国人部发 [2 0 0 3]38号 ) ,经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评审 ,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 :一级学科“科学技术史”被批准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有 3个。他们是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西北大学。各单位将按照博士后工作的有关规定 ,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科学技术史”学科新设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翟淑亭  相似文献   

5.
《广东科技》2000,(6):16-16
记者陈伟东认为博士后工作是“来势不小”,而“去势”则“更妙”!企业设流动站至今已有5年,5年的实践,“企业博士后”是否真的发展得“分外妖娆”?看看下面两个报告——  相似文献   

6.
 2001年9月,我到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读博士。科研上手后,陆续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由于挑容易实现的实验点子先“挖掘”,“挖”到后来,感到越来越难。导师显然不满足于在二、三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便催我研究一些看似不可能实现的实验点子。时间一天天流逝而没有新发现,我很难受。见此情形,导师希望我提前毕业。这又使我为难,因为妻子比我晚一年进该校读博士,我想等她一起毕业。我对导师说,想把博士论文做得更完整才毕业。导师说,想做完整,是没有止境的,时候到了,就该跳出去,这样他也算又产出了一个博士。我问:“跟你继续做博士后行吗?”他说,做博士后是为了学习新东西,我已经跟他研究了几年,很难再学到新东西,还是应该到别处去学。我问:“想跟从几位学术大师做几轮博士后,行吗?”他说,博士后不是正式工作,如果做博士后超过5年还没找到教职,就很难在美国找到教职,因为会被认为缺乏潜力。他建议找到博士后职位后马上申请教职,如果不中,以后每年都试。我问:“如果最后还是没有中怎么办?”他说,还有别的职位,比如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和工业界研发人员,最后总得接受现实,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问:在国外即将博士毕业,发表论文不多.要不要申请国内的博士后职位?博士后出站后有没有可能留校任教,并谋得更好的发展?答:只要你自己高兴、家人支持你,做国内的博士后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有些事,不是常人能够理解的,或者愿意、敢于做的.也许能“出奇制胜”也未可知.重要的是了解更多真实的信息,这才有助于自己的判断和决定.  相似文献   

8.
我校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目前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其中理科4个、管理1个、经济1个、工科11个、医科5个,与企业联合建立博士后产业基地15个,与20余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建站以来,我校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590余人,现在站236人。开展博士后工作以来,我校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博士后,他们当中有的成为企业家、科学家、管理学家.如全国优秀博士后获得者陈吉红,如今已成为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氏”博士后奖获得者,现任…  相似文献   

9.
一位成功的博士生在做了博士后以后,还会遇到另一种情况。由于你的成功,你的导师一见到你就会有意无意地问你是否有新的进展。“从上次见面后,你又做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对于刚做博士后数周的人尤其是一种不好的境况。即使你能够保持这种科研产出的水平(谁都会怀疑这是真的、可行的1。你也不大可能永远面对这样强烈期待的热情。你需要的是和博士后导师之间的一段平稳期待的相处,要和导师花时闻讨论一下研究计划。除此之外减少与导师见面的次数。即使在走廊上被导师碰上又问了这样的问题,就说“还没有”。  相似文献   

10.
 问:我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想去国外大学体验科研活动,博士毕业后,应出国重新攻读博士学位还是出国做博士后?答:在国内读了博士,一般不应到国外再读同一专业的博士学位,原因是浪费教育资源。如果你考其他学科的博士,倒是可以的。问题是,是否有必要再读1个博士学位?无论你将来准备在国内还是国外就业,都讲究博士毕业后的“工龄”的。你读了2个博士,“工龄”还是零。和“工龄”类似的是头衔(或职称)。博士后的头衔比博士的头衔高,而如果你在国外能有固定的工作(例如研究科学家、资深工程师),对你在国内还是国外找工作,都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杭州科技》2008,(5):F0003-F0003
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最近被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国家财政部、国家海关总署、国家税务局联合认定为第十五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这是继“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名牌产品”、“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一系列荣誉后,杭齿集团股份公司又获得“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这一殊荣,  相似文献   

12.
简讯     
我校博士后评估工作圆满完成省博管办领导充分肯定我校工作   9月 1 5日 ,人事处处长张七一在我校博士后工作评估汇报会上表示 :根据博士后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我校在博士后招收选拔制度、出站考核制度、奖励约束制度、后勤保障制度等方面自评为“好” .据悉 ,湖北省是此次国家博士后评估试点工作的四个省份之一 .省博管办领导在会上对我校的博士后工作进行了肯定 ,要求我校把握机遇 ,以评促进、以评促改 ,使建站质量进一步提高 .他们希望 ,我校以 2 0 0 5年全国博士后工作制度建立 2 0周年为契机 ,通过评估试点 ,为全国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提…  相似文献   

13.
《天津科技》2012,(1):14-14
“有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我们不但可以将最新的研究成果直接与生产企业对接,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研发,真正实现产学研的无缝隙接轨。”天津大学的刘朝辉博士通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系进入了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事博士后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日,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下发文公布了批准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名单。我校生物学学科名列其中,这是我校继物理学、化学、哲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之后,获准设立的第五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我校实现“十一五”发展规划相关目标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上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我国博士后制度的诞生为上海输送了一部分高层次人才。十年来上海共招收454名博士后,期满出站人员中有127名留在上海工作,其中3位已担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研究人员在流动站期间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至去年底,博士后在站共承担了国家、部级等重大科研项目384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了487篇论文,为上海的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上海地区每个博士后站平均在站人数在全国仅居第四位,低于北京、杭州和广州,与上海要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为此,根据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为适应科技、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将通过制订有效的措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多种培养和招收博士后的模式,积极推进博士后事业的发展”的精神,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具体指导下,  相似文献   

16.
 问:常听人说"(博士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只好做博士后",能否谈一下为什么做博士后,做博士后有什么意义?答:做博士后指的是,博士毕业后在科研院所从事临时性学术研究工作,美国也有少数工业界博士后职位.要说明的是:如果希望去工业界或商业企业工作,那么能直接去这些单位就直接去,没有必要做博士后.不同的人做博士后有不同的原因.有些在美国的博士毕业生暂时没找到工业界工作(这也许是因为那个专业不好找工作,也可能没把心思放在找工作上或者不熟悉求职方法),只好通过做博士后过渡一下.这样,暂时留在了美国,每年还有几万美元收入.有的人尚未想好将来究竟要从事学术研究还是工业研发,因此想先做博士后,把选择留到将来.还有的人博士毕业后留在课题组做博士后,或许是想延续博士期间的课题以多发些论文,或许习惯了大学"象牙塔"的氛围…….也有些人梦想着进入学术界,做自己喜欢做的科研,那么做博士后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7.
KAO  CK 《特区科技》1996,(2):32-33
“在我们的计划中,我们有许多外国学生和博士后学者,”一位以研究成果著称的大学学者说,“他们在我们的研究起步工作中做得很出色,没有他们,我们的研究进程将受到阻碍。”这是大学中,特别是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沿学科具有研究优势的大学内所持有的具代表性的观点。这种态势已经导致了研究人才和知识的输入国际化。外国学生和博士后学者是  相似文献   

18.
马臻 《科技导报(北京)》2009,27(16):127-127
美国是盛产博士后的科技大国.很多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后接着做博士后,也有些是从其他国家到美国做博士后.对于当今理科博士来说,要当上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助理教授或者被国内一流大学引进为教授、副教授,一般需要有博士后经历.本文从申请博士后、科研生活和职业发展三个方面做些介绍.  相似文献   

19.
 我2009年1月于东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当时已留校的我选择到清华大学做博士后。即将博士后出站时,我面临多种选择:① 回东北大学工作;② 到其他“985工程”大学当副教授;③ 去普通大学做教授;④ 出国工作。每一种选择都有利有弊,难以取舍。然而随着博士后工作越来越接近尾声,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决定。  相似文献   

20.
“想把成果带回自己的国家” 想把成果带回自己的国家是韩旭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毅然回国的原因。“2001年,博士后研究结束后,我留在了新加坡工作。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发表,我萌生了想回国的想法。在新加坡的第六年,也就是2003年,我发表了28篇论文。我感觉在新加坡一天也呆不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