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半刚性振转靶(semirigid vibrating rotor target)模型和含时波包法对H+NH3→NH2+H2反应体系进行了含时量子计算,给出了该反应的基态和振动态下的反应几率以及散射截面,并给出了体系的热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2.
半刚性振转靶模型在H+CD4→HD+CD3反应散射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应用半刚性振转靶 (SVRT)模型和含时波包法对H CD4 →HD CD3反应体系进行了量子计算 ,给出了该体系基态的反应几率 ,散射截面和热速率常数等量子结果 ,并比较了H同位素D在该体系中的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3.
利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研究了与大气臭氧层损耗密切相关的自由基反应NH2+ClO的微观机理。在密度泛函B3LYP/6-311+G(d,p)水平上优化得到反应路径上的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并通过振动频率分析对过渡态和中间体进行了确认。在高级电子相关组态相互作用QCISD(T)/6-311+G(d,p)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计算,得到了反应体系的势能面信息,结果表明,该反应经过缔合、H-转移和离解等过程,最终可以得到五种产物,分别为H2NO+Cl,H2NClO,HCl+HNO,H2+NO+Cl和NH+HClO,由于形成产物H2NO+Cl的活化势垒较低,因而是主要反应通道,而形成产物NH+HClO的通道从动力学上看是最不利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B3LYP密度泛函理论对C3H7/NH2/Fe^+体系生成乙烯和丙烯的反应路径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G**水平上,优化了4重态势能面上的极小值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计算了它们的能量和频率等参数,得到了该反应的势能面以及反应基元过程的详细信息。  相似文献   

5.
采用B3LYP密度泛函理论对C3H7/NH2/Fe+体系生成乙烯和丙烯的反应路径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G**水平上,优化了4重态势能面上的极小值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计算了它们的能量和频率等参数,得到了该反应的势能面以及反应基元过程的详细信息.  相似文献   

6.
使用Gaussian 03软件,DFT密度泛函方法B3LYP和631 G(d,p)基组,研究和比较了异氰酸(HNCO)与NH3,H2O和HF分子的IRC反应路径,通过振动分析确认了过渡态的结构.计算结果表明3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反应中1个σ键和1个π键断裂,2个新的σ键生成;过渡态最显著的特征是H原子的转移;过渡态是四元环结构,由于NH3,H2O和HF分子中N,O和F原子电负性的不同,四元环形状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 ,在 6 311G 基组下 ,优化NH2 CH4→NH3 CH3 ;NH2 CH4→CH3 NH2 H反应各驻点的几何构型 .在QCISD(T) 6 311G 水平下进行了单点能的计算 ,得到了两个反应的能垒分别为 70 .16kJ mol和2 38.0 2kJ mol.同时我们又详细的讨论了反应途径信息 .采用传统过渡态理论计算了在 30 0~ 2 10 0K两个反应的速率常数 .  相似文献   

8.
在Poveda和Varandas构建的4 A″态势能面上,使用含时波包量子方法对反应H(2S)+NH进行了动力学的研究.首先计算了不同振动态和总角动量下该反应的反应概率、积分反应截面.计算中考虑了离心突然近似(centrifugal sudden approximation)和科里奥利耦合(Corioli coupling effect).然后计对同位素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对比该体系的同位素效应,并研究了科里奥利效应在同位素反应中的影响.最后用准经典轨线(QCT)法计算了反应H+ND和D+ND的矢量性质,分析了碰撞能和同位素对反应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MP2方法,6-311+G(d,p)基组,研究了反应Br+GH4→CH2CHBr+H的可能反应路径和过渡态以及中间体CH2BrCH2的分解过程.给出了最可能的反应路径及相应的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零点能修正后的能量.  相似文献   

10.
理论研究了H_2~+在不同振动态下辐射高次谐波的特点.结果表明,在低振动态下,谐波辐射呈现红移现象.随着振动态增大,谐波红移现象逐渐减弱甚至消失.通过分析谐波辐射时频分析图以及双H核辐射谐波的特点,给出了振动态对H_2~+谐波辐射频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四元体系MgCl2 _MgSO4 _CO(NH2 ) 2 _H2 O(不含硫酸盐脱水区 )在 2 5℃时的等温溶度及相应饱和溶液的密度值和折射率 .绘制了该体系的溶度图和性质图 .四元体系做出了 8支共饱线 ,3个四元无变点 .溶度图有 6个单饱和区 ,分别对应CO (NH2 ) 2 ,MgSO4 ·CO (NH2 ) 2 ·2H2 O ,MgCl2 · 4CO (NH2 ) 2 · 2H2 O ,MgCl2 ·CO (NH2 ) 2 · 4H2 O ,MgCl2 ·6H2 O和MgSO4 ·xH2 O(x =4 ,5 ,6,7) .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床反应器系统研究了CaCO3对于SNCR脱硝效果的影响,在650℃~850℃温度范围内研究了CaCO3对于NH3氧化、NH3分解、NH3还原NO反应的作用.研究了NH3,NO和O2a组分同时存在时,各催化反应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大小.采用FTIR气体分析仪测量NH3和NO组分的浓度.结果表明:CaCO3主要对NH3分...  相似文献   

13.
采用等温法测定了15℃时NH4Cl - CO(NH2)2 - H2O2 H2O四元体系及其子体系CO(NH2)2 - H2O2 - H2O和NH4Cl CO(NH2)2 - H2O的相平衡数据.依据所绘相图分析得知,在四元体系中氯化铵、过氧化氢和尿素不能形成新的加合物.15℃时CO(NH2)2 - H2O2 - H2O三元体系中合成过氧化尿素的适宜条件范围较宽,而NH4Cl在NH4Cl - CO(NH2)2 - H2O2 - H2O四元体系中对过氧化尿素析出没有盐析效应.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NH2CH2COOH-H3PO4-H2O体系的结晶行为,得到三个结晶相,并用X射线衍射法了磷酸甘氨酸新晶体和分子结构,晶体的空间群为P21/a;晶体学数据:a=0.9293(3)nm,b=0.788(2)mm,c=0.9623(4)nm,β=114.70(3),V=0.64078(40)nm^3,Dc=1.79g/cm^3.Z=4,F(000)=359.95(e),μ(Moka)=3.95cm^-1,并且探讨了从该体系不能得到DGP和TGP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用H2O2(w=30%)对含烯烃的模拟油品进行氧化,探讨了各种催化剂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催化剂都可促进H2O2氧化反应的进行,对降低油品中烯烃效果,有机酸条件明显好于碱性和中性条件,甲酸的催化效果优于乙酸。在H2O2甲酸氧化降烯烃的过程中,当3种样品的体积比即V(模拟油品):V(H2O2):V(甲酸)=4:1:1,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1h时,模拟体系中烯烃降低率为35.8%,流化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降低率达22.1%。  相似文献   

16.
用变分法估算氢分子离子H+2的离解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氢分子离子H2 是一种结构上比较简单的双原子分子,在忽略分子的零点振动能的修正情况下,用变分法选取两个参数的试探波函数估算氢分子离子H2 的离解能,给出了和实验值非常接近的估算值.  相似文献   

17.
组成为H4C2N^ 氮杂阳离子有烯丙基型和烯酮亚胺型两类,它们都有较强的亲电性和反应活性,通过环加成反应能导入一种含氮的杂环结构,生成新的氮杂环化合物,由于反应能在常温下进行,反应的原料容易得到,使得氮杂阳离子的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应用量子化学理论及其计算方法,从理论上研究这类体系的骨架原子在不同位置时的结构及其异构体的稳定性,以及它们与含双键的分子进行环加成反应的机理,寻找其反应规律,对于在有机合成中正确认识和应用这类反应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Hartree-Fock方法对氨水团簇(H2O)n(NH3)m(m n=6)的一些可能构型进行了结构优化和频率分析;进一步用MP2方法计算了这些优化结构的能量和结合能.通过构型体系能量和结合能的比较,得到了这些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在此基础上还计算了这些团簇的电离势、电子亲和势,对(H2O)n(NH3)m团簇体系的结构和性质的进一步研究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论研究了N H2→NH H反应的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该反应是一种吸热反应,并且在低温下不具有反应自发性.用3种方法计算了该反应在1 mbar的压力和在1 K和2 000 K温度范围内的动力学性质.通过研究发现这种反应在低温下反应机率很小,并且反应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急剧减弱.并将本文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研究表明:在低温条件下,反应物氢分子的转动动能对反应速率并不产生有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35℃条件下K2SO4-(NH4)2SO4-H2O三元体系的相平衡进行了测定,并绘制了等温相图,结果表明,该体系是一个含有(H,NH3)2SO4固溶体的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两种提高固溶体中K2SO4含量的方案,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