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杨丹  宋萌 《科技信息》2009,(18):67-67
本文对橙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取L9(34)正交试验,探讨了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和提取温度对橙皮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70℃,超声时间30min,料液比1:30。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橙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取L9(34)正交试验,探讨了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和提取温度对橙皮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70℃,超声时间30min,料液比1:30。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羊耳菊最佳工艺,试验采用超声的方法来提取羊耳菊中黄酮类化合物,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试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等四个因素对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60%,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10min、提取温度为60℃,黄酮含量可以达到69.82mg/g。优选提取工艺简单可行,速度快,可提高葛花人参中有效成分的收率。  相似文献   

4.
以灵芝菌糠为原料,利用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对灵芝菌糠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以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L_9(3~4)正交试验探讨乙醇浓度、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及料液比这四个因素对灵芝菌糠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黄酮得率因素的影响力大小为乙醇浓度超声温度料液比超声时间,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提取温度为60℃,超声时间为55 min,料液比为1∶40;提取率为2.972%。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对灵芝菌糠中总黄酮的提取和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选光石韦叶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波提取工艺,以芦丁为对照品,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萃取温度为影响因素设计正交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得率。最终确定光石韦叶片总黄酮超声波提取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40,时间40min,温度70℃。在此工艺条件下,超声波提取总黄酮平均得率为16.16%,由此可见,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可以加快提取速度,提高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波法提取辣椒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探讨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pH等因素对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L9(34)正交试验提取工艺条件。微波温火力,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0,浸提液pH 6,微波辐射4 m in;辣椒叶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产量可达11.124 m g/g。对不同叶龄时期进行黄酮提取的含量由高至低分别为:中叶、嫩叶、老叶。  相似文献   

7.
探讨用醇提法提取竹叶中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为竹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竹叶为试材,以乙醇为溶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竹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试。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再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表明:影响黄酮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是: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实验条件为料液比1:20,60%的乙醇,60℃提取4h,竹叶中黄酮的含量为7.88mg.g-1。  相似文献   

8.
微波辅助提取贡菊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乙醇浓度及其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最佳工艺条件为:70%乙醇做溶剂,辐射功率480 W,料液比1 g: 75 mL,辐射时间20 s/次×6次.该工艺简单、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波乙醇法从云南沱茶中提取总黄酮类化合物,单因素实验分析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3个因素对沱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乙醇浓度φ=70%、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g/m L)1∶30为超声法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总黄酮得率为5.978 mg/g,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0.96%(n=3),旨在为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云南沱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浸提温度、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等因素对金银木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单因素水平。正交实验确定了以乙醇为浸提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体积分数为0.60的乙醇,料液比1∶30,70℃,浸提4h。金银木叶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颜色反应试验和紫外光谱分析初步表明,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和黄酮醇类。  相似文献   

11.
锁阳中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锁阳中多糖含量.用正交设计法对锁阳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温度94℃,料液比1∶15,提取时间为2h时锁阳多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锁阳不同生育期多糖含量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科学评价锁阳药材的质量和确定最佳采药期,采用硫酸苯酚法和硫酸蒽酮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生育期天然锁阳与人工栽培锁阳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天然锁阳和人工栽培锁阳不同生育期多糖含量均呈现规律性变化,出土前期的多糖含量最高,出士期的次之,结实期的最低.因此如以多糖作为指标性成分,出土前期和出土期所采集的锁阳药材质量最好.该结果同锁阳药材的民间采药期即5月初出土期采药相吻合.本项研究,为锁阳药材最佳采收期的确定和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测定中药锁阳中黄酮类化合物儿茶素、根皮苷的方法.用C18反相色谱柱梯度洗脱法成功分离了二者;以儿茶素和根皮苷含量总和为指标。以物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正交试验考察因素,优化了锁阳中黄酮的提取方法,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为:28kHz、50℃条件下,以药材量7.5倍的甲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30min.该方法提取效果好。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较好。用于11个不同产地锁阳样品的提取和含量测定。可作为锁阳及其制品中儿茶素和根皮苷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析及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锁阳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为锁阳科全寄生种子植物,多寄生于蒺藜科白刺属植物根部.本文探讨近现代关于中药锁阳的化学有效成分、药理活性、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总结,为今后合理开发锁阳药用资源、临床用药安全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为更深一步的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活性研究作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全寄生植物锁阳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与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不同萌发期种子内源自由态激素GA3、ABA、IAA、iPAs和ZRs进行了定量测定,并与不同萌发期莜麦种子内源激素动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锁阳种子萌发过程中IAA、iPAs ZRs以及ZRs都有所增加,而ABA明显下降,莜麦种子萌发过程中GA3启动萌发的作用较锁阳明显,而ABA、IAA、iPAs ZRs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东北铁线莲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索超声波辅助提取东北铁线莲总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东北铁线莲总多酚的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东北铁线莲中总多酚的最佳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提取液中总多酚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检测波长为766nm。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中乙醇浓度为55%(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为35min,料液比(质量比)为1︰30,提取次数为3次。没食子酸在质量浓度为1.116~11.160μg/mL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提取方法操作简单,结果比较可靠,适用于东北铁线莲总多酚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沙棘果渣中总黄酮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从沙棘果渣中提取黄酮的工艺,考察了提取溶剂和果渣脱脂与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沙棘果渣总黄酮的常规提取最佳条件:石油醚脱脂,质量分数为65%的乙醇溶液作为提取剂,提取温度为80 ℃,提取1 g果渣的每次溶剂用量为8 mL,提取次数为3次(每次为1h),在常规提取的最佳条件下沙棘果渣的总黄酮得率高达0.534 4%。尝试了超声辅助提取,结果表明提取前用超声预处理15 min,可以大大减少溶剂用量和提取时间,而黄酮得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微波提取法、碱液提取法、60%丙酮提取法、55%乙醇提取法提取庐山石韦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各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并比较它们的黄酮得率和含量。结果表明,60%丙酮提取法、55%乙醇提取法明显优于碱液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而且55%乙醇为提取溶剂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超声波和回流法两种不同提取肋果沙棘籽总黄酮方法进行了探讨,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肋果沙棘籽总黄酮的质量百分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所得肋果沙棘籽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73%,4.60%.超声波提取方法较回流法提取率高且省时.  相似文献   

20.
寄生植物锁阳种子萌发抑制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锁阳种子休眠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种子内存在抑制萌发物质,根据种子萌发试验和对春种子休眠物质进行提取,分离纯化,TLC及HPLC分析结果,确认该抑制物存在于种皮中,并鉴定为脱落酸(A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