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悖论消失     
数学中某些最有争议性的问题与逻辑悖论有关。最深奥的悖论是一些自相矛盾的陈述,其中最有名的是下面这样一个陈述:“此旬是谎言。”为了分析这样一些陈述,数理逻辑学家们在定义它们的各项时必须非常谨慎某些悖论经严密推敲仍然站得住脚而如果它们真是如此的话,它们就揭示了逻辑思维的局限性。其它某些悖论一经仔细分析就不攻自破了。下面我将提出我对这样一些悖论的看法读者们可以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2.
<正>在阿尔卑斯山脉的地下深处,科学家们几乎无法抑制他们的兴奋之情。他们交头接耳,谈论着那些将彻底改变我们对于宇宙之认识的发现。“自从成为粒子物理学家以来,我一直在寻找第五种力,”山姆·哈珀博士(Sam Harper)说,“也许就是今年了。”在过去的20年里,山姆一直在试图寻找第五种自然力存在的证据,此前,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四种自然力:引力、电磁力和两种核力。他把希望寄托在大型强子对撞机的重大维护升级上。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粒子加速器——这台巨大的机器通过使原子相互撞击将它们粉碎,以探究它们内部有什么。  相似文献   

3.
半年前,一位朋友买回两条罗汉鱼,用玻璃把鱼缸一分为二把它们隔开。那天.我在他家做客,碰巧目睹了一场“武斗”:那条强壮的罗汉鱼一跃而起,跳到了玻璃的另一边,袭击另一条身体瘦弱的罗汉鱼。“分家了还打架!”朋友气愤地数落那条“挑事”的罗汉鱼,顺手把它捞出来扔回自己的领地。我很喜欢罗汉鱼,于是央求朋友:不如送我一条吧,省得它们老打架。朋友于是忍痛割爱,把那条受了轻伤的弱鱼赠给了我。  相似文献   

4.
天文学家们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类星体,类星体是“类似恒星的天体”的缩略语。类星体大约相当于太阳系的大小,可是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照亮整个星系,可以燃烧1亿年。然而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们不明白是什么创造了这些宇宙明灯。最明显的怀疑目标就是超大质量的黑洞,它们稳居在几乎所有星系的中心,可以吞噬大量的物质,  相似文献   

5.
近日,3头罕见的白狮子在德国中北部一家动物园里首次与游客见面。它们是今年6月30日由两头母狮所生的7只狮仔中的一部分,动物园员工们称它们是“一个巨大的惊喜”。虽然白狮样子奇异,它们实际上是非洲狮,只不过一种退化基因导致它们的皮毛成了雪白色。目前,全球各地人工饲养的白狮只有大约30头。  相似文献   

6.
陈育和  蔡岩 《科学之友》2007,(8A):54-55
古时候,一些经常出海的水手们称曾见过美人鱼,那是一种“有一个女人头和鱼尾巴”的神秘动物。 现在许多人相信那些“美人鱼”实际上是海牛。海牛根本不是什么美人鱼,它们在科学分类上为海牛目,并以Sirenia一词命名。  相似文献   

7.
刘彩英 《科学之友》2009,(12):94-95
小时候,大人们总爱不厌其烦地问我同一个问题:“长大后,你想干什么?”每每此时,我便会把头拾得高高的,一歪脖子说:“长大了,我要当一名科学家。”记得那时候,小伙伴们的理想好像除了当科学家,还是当科学家,甚至连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老师都不在我们的理想之列。  相似文献   

8.
大海中鲸的歌声使海洋科学家和海洋研究爱好者为之沉迷,鲸白勺声音在我们听起来很像是美妙的音乐。但是无论是陆地上的鸟儿,还是深海中庞大的鲸,它们的“歌声”是否也承载着某些情感信息,是否也表达了它们的喜怒哀乐呢?为什么我们管鸟儿、鲸,以及各种昆虫发出的声音称之为它们的“歌声”呢?因为在它们发出的声音里传送着某种信息,让我们感受到音乐之美,我们能感受到它们流畅悦耳的韵律,令我们为之动容。多年来,科学家们谨慎地求证着,试图解开动物的歌声之谜。人类逐渐认识到动物发声中内在的音乐特性,以及动物的“音乐”对动物互相之间的交流沟通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本期起,我要打开一个似曾相识、但又有点陌生的世界——科学与艺术。这里讲的“科学与艺术”,不是科学和艺术两样东西,而是讲它们的关联、关系和它们的结合,讲它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发展。我希望能同青年朋友们一起来培育“科学与艺术”这块园地,让更多的人成为“科学与艺术”这门新兴学科的爱好者、参与者及开拓者。 历来,人、们把科学和艺术看作人类文化的两翼,犹如车轴两边的一对轮子,人的左右两条腿,一个硬币的两面。现在让我们看一看从古到今,特别是眼前,在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在漫长的太空飞行中,宇航员们是否换自己身穿的内衣内裤呢?是的,他们每天要换下这些衣裤。但是天长日久,脏衣裤越积越多。俄罗斯太空站“和平号”上的宇航员们只能每年两次收到地球上用一艘供应飞船送来的干净内衣裤,并同时取走脏衣裤。“废物和脏衣裤的处理始终是这些宇航员们在太空所面临的最窘困的问题之一。”莫斯科国家研究中心的微生物生态学家维切斯拉夫·伊林指出。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俄罗斯科学家们正尝试收集一些能分解并完全“吃”掉棉织品的微生物。当宇航员把脏的内衣裤扔入微生物制成的“汤”中之后,它们几分钟就会被…  相似文献   

11.
乌干达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白蚁喜欢啃食废弃的塑料袋。它们的这一特性,或许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新科学家》杂志说,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制品往往需要很多年才能自然分解,如何解决这种白色污染,已成为当今环境科学的重大课题之一。乌干达马凯雷雷大学的克里斯·卡萨姆巴看到,大群白蚁聚集在他用来育种的聚乙烯塑料袋上,他本来担心这些“破坏分子”会毁了他的农业实验,但经过仔细观察,他惊奇地发现,小东西们正“专心致志”地大嚼这些塑料袋。由此,他意识到昆虫或许能对塑料废弃物进行生物降解。卡萨姆巴说:“我不再将…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07,(3):78-78
在遭受到强烈的疼痛和恐惧时,动物们除了会大喊大叫,有时也会“哭”,只不过它们的“哭”通常是无声的,只是眼泪顺着面颊流下来,大象、马、猴等就是这样。动物不仅会“哭”,还会表达高兴。比如,马为了表达喜悦,会高高地翘起尾巴在田野里奔跑;猴子为了表示温柔和喜爱,会互相蹭或舔身体,甚至拥抱接吻,有些猴子会咧开嘴角微笑,如果轻轻胳肢它们的腋下,还会发出类似笑声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正>20世纪90年代,天文学家们在太阳系之外首次发现了“飞马座51b”,这是一颗绕着和太阳相似的恒星运行的行星,天文学家们称之为“系外行星”。这一发现开启了人类寻找系外行星的探索之旅。截至目前,人类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4800余颗系外行星,它们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所呈现的万千姿态和神秘气象大大拓展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大洋深处,生活着一种外表十分凶恶的深海琵琶鱼。当这种十分珍贵的稀少鱼类第一次被人类用拖网捕获上来时,令科学家们感到困惑的是这些琵琶鱼只见雌性,没见雄性。在这个“女儿国”里,雌性琵琶鱼个个都像女王一般身体强壮,本领非凡。它们生活在水深370-110米或者更深的黑暗世界里,长着一张巨大的嘴和长长的针状牙齿,这使它们看起来十分凶恶,但这些有利的“装置”可以使琵琶鱼捕捉到游进其势力范围内的许多动物。在它们的大嘴前方,还有一个细长的角状突出物。这是它们的“钓鱼杆”,里面有一个生物发光器,能发出美丽光彩吸引大洋…  相似文献   

15.
徐新明 《科学之友》2007,(19):48-49
动物的自我意识 动物们在照镜子时会从中看到什么?过去,人们或许只会回答“看到了其他动物”。然而研究发现,它们会自我观察。以前它们经常会将映照在镜子中的自己的神态误认为是伙伴,并会向镜中的自己问候、行礼、求爱、恐吓或干脆对其不予理睬。  相似文献   

16.
谁都知道狗的嗅觉天下无人能敌,“闻香识女人”这句话用在它们身上一点也不为过。但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它们不仅可以“闻香识女人”,更可以“闻香识癌症”!目前,英国剑桥大学兽医学校正准备进行一项名为“狗鼻子”的科研项目———训练狗用鼻子来检测病人的尿样,以便及时发现前列腺癌。尽管许多医生对此心存疑虑,但研究者们依然信心十足,他们希望将来总有一天,狗会在检测早期前列腺癌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该训练计划的首席训狗师查理·克拉里可特斯说:“如果狗的嗅觉真的能训练到这么高水平的精确度,许多人的病情就能及时被…  相似文献   

17.
周闻 《科学之友》2004,(11):56-57
美洲印第安人中有一种古老仪式,每当玉米要结出棒子的时候,年长的印第安妇女,老人就到玉米地里跟“玉米妈妈”交流,用商量的口吻与一株株玉米谈话,以期达成友好共识:“啊!让你的孩子,玉米种子们养活我的孩子吧!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养活你的孩子,并且要让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种玉米。”  相似文献   

18.
聆声 《科学之友》2003,(2):19-19
在这个以“男性”占优势的世界上,一个由“女性”执掌大权的社会一定会让人感到耳目一新。让我们来看看狮尾狒狒(也叫棕狒)的世界,但切记千万莫去招惹它们的“女王们”,它们也许会咬你一口的哟!  相似文献   

19.
黑猩猩:能与人沟通心灵的动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0年,当我在贡贝河研究中心开始对野生动物的研究工作的时候,讨论动物心灵,至少在动物行为学界被认为是不合逻辑的。唯独人类才有心灵。讨论动物的个性也被视为不正当,虽然任何养过狗或别的宠物的人都知道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情。行为学家们力图使他们的学科成为一种“硬”科学,而回避对这方面的事实进行客观的解释。我是多么的天真啊。由于我没有受过大学的科学教育,我并未认识到动物是不应被没想为具有个性、能够思想和有情感的。我没有这样一种观念,认为给黑猩猩取一个名字,而不是只给一个妇号有什么不合适。我也不认为用动机…  相似文献   

20.
2006年,科学家重返“失落之城”,他们使用两相机器人潜入2000多米的海底进行考察。机器人将它们在海底所风到的景象拍摄下来,再通过电缆将图像传回停泊在水面的母船上,置身船上的科学家们可以通过控制室里的荧光屏清晰地看到“失落之城”中的那些白色塔形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