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扁管管片每单元4个涡产生器强化板芯进行了传热传质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板间距一定,涡产生器高度一定时Nu数和f数随涡产生器攻角的增大而增大。当板间距一定,涡产生器攻击角一定时Nu数和f数随涡产生器高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H/tp的比值小于一定值后,Nu数增加的不太显著。作了涡产生器式强化板芯与东风4B型机车中冷器板芯,在相同泵功率及相同温度条件下换热强度的比较,结果表明,换热增强20%左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偏角变化规律的摆线式潮流能水轮机尾流场的生成、演化与轮机能量利用率及其载荷变化的关系,发展了涡面元法用于变偏角轮机的载荷预报及尾流场分析。通过选取具有不同偏心率的摆线式轮机和固定偏角为零的轮机为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轮机的平均载荷、瞬时载荷及尾涡演化历程。模拟结果揭示了尾涡形成的原因:处于叶片尾流场上方的涡由启动涡演化而来,下方的涡由叶片在轨迹圆底部附近翻转脱落产生;随着偏心率的增大,尾涡下方区域新生涡涡团半径减小,涡-叶片干扰现象严重,加剧了尾涡结构的非对称性,使得双涡配对的现象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3.
对四排圆管非对称间断环面槽翅片的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获得了翅片传热、阻力和所产生二次流的特性。结果表明,间断环面槽能够有效地抑制圆管尾部流动分离,产生较强的二次流,上游环面槽远离圆管增强了二次流强度与传热性能,下游环面槽靠近圆管减弱二次流强度,对强化换热起着反作用,虽然间断环面槽翅片具有减少尾涡区域面积与重新发展边界层的功能,但是流体流经环面槽时产生较强的二次流才是其强化传热的主导机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四种不同的粘度模型计算纳米流体粘度,对二维U型封闭腔内Al_2O_3-水纳米流体的自然对流换热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粘度模型、瑞利数Ra和纳米颗粒体积分数φ对纳米流体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数值模拟时参数变化范围为:Ra=10~3~10~6,φ=0.02~0.08。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粘度模型时纳米流体自然对流换热效果相差较大,特别是在瑞利数Ra=10~5和Ra=10~6时,采用粘度模型Ⅱ和粘度模型Ⅲ计算得到的纳米流体平均Nu数变化趋势与采用粘度模型Ⅰ和粘度模型Ⅳ得到的平均Nu数变化趋势完全相反。  相似文献   

5.
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锗芯光纤的CO_2激光退火温场分布进行仿真,比较了不同的光纤轴向移动速度和激光功率对锗芯光纤加热区温场分布的影响,初步得出了在不同光纤轴向移动速度条件下对应的较合适的激光功率.对于内径和外径分别为80μm和300μm的锗芯光纤,当轴向移动速度为4 mm/s、8 mm/s、12 mm/s、16 mm/s、20 mm/s时,对应较合适激光功率分别为1.5 W、2.0 W、2.5 W、3.5 W、4.0 W.该仿真工作为CO_2激光退火优化锗芯光纤性能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磁流体密封压力与结构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磁流体密封压力主要由间隙的磁通密度决定 ,结构参数对密封压力也有影响 .介绍了旋转密封结构按二维空间简化 ,并忽略足够远处的磁感应影响 ,导出密封压力公式 .通过实验 ,求出磁流体密封主要结构参数的选取范围 :磁隙 lg=0 .1~0 .3mm,磁极角 α=30°~ 4 5°,磁极宽 w=0 .4~ 1 mm,磁极高 h=1~ 2 .5mm.永磁体、导磁体的性能、体积和形状一定时 ,磁流体密封的结构参数在此范围选取可提高密封装置的密封压力  相似文献   

7.
确定SIMPLE算法中压力松弛因子的自适应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力松弛因子的选取是SIMPLE(Swrni-Implicit Method for Pressure-Linked Equations,SIMPLE)算法在数值求解流体流动及对流换热问题的难点之一.针对非稳态流动问题,提出了一种SIMPLE算法中压力松弛因子的自适应方法,有效地避免了松弛因子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对两...  相似文献   

8.
飞机尾流雷达探测的时-频-空域联合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相参多普勒雷达,提出了一种表征飞机尾流时-频-空域特性的雷达回波信号模型. 导出了飞机尾流最佳似然比检测器及其在大脉冲数、小信噪比条件下的准最佳形式,证明了后者为时-频-空域联合处理结构,并具有不依赖于信号功率的恒虚警特性. 导出了准最佳检测器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的解析表达式及其近似形式. 实验结果表明,时-频-空域联合处理技术可有效增强飞机尾流的雷达探测性能.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邻苯二甲酸根桥联多核铜的配位聚合物{[Cu(Phth)(Phen)(H2O)]*(H2O)}n,(Phth邻苯二甲酸根二阶阴离子;Phen1,10-邻菲咯啉),并得到了它的单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学数据如下经验式为C20H16CuN2O6 ,Mr=443.89,晶体属正交晶系,Pca21,a=1.115 9(3) nm,b=1.164 0(2) nm,c=1.406 6(5) nm;Z=4,V=1.827 0(9) nm3,F(000)=908,Dc=1.614 mg.m-3,μ=1.238 mm-1.晶体结构由直接法解出,数据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进行修正,最终结构偏差因子R=0.035 1,wR=0.089 1,吻合因子S=0.991,晶体中每个Cu(Ⅱ)离子配位数为5,这5个配位原子形成一个畸变的四方锥结构,配合物分子通过邻苯二甲酸根桥联呈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燃磷塔内辐射换热的双区模型,依据该模型把塔内沿流动方向分为燃烧区和冷却区2个区域.以此为基础推导出了磷燃烧塔的计算公式.用实际检测数据对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发现二者相符得很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化工企业高温重油泵机械密封经常出现的2种失效形式,从多方面进行分析计算,找出了失效的原因及变化规律,进而针对不同失效形式及介质提出几种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2.
管壳式换热器在石油、化工、动力、医药、冶金、制冷、轻工等行业的应用非常普遍.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连续肋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和阻力特性.实验介质管侧为水,壳侧为机油.测试了不同机油流量下换热器壳侧的平均努塞尔数和阻力系数.拟合出了所测参数范围内的传热和阻力关联式.为连续肋管壳式换热器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确判别理想气体在任意准静态过程中吸、放热问题,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导出理想气体任意准静态过程的吸、放热公式.  相似文献   

14.
在换热管内通以含颗粒旋流,一方面旋流颗粒有效地搅乱了边界层,起到强化传热作用;另一方面,流态化颗粒相对管壁面存在相对滑动,可以有效擦除管内壁已存在的污垢,起到除垢作用.设计了一试验装置,反复试验结果表明:管内流态化颗粒除垢速度快,传热系数远高于各种非流态化螺旋流,且传热系数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5.
户用热表的原理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用于住宅分户计量采暖耗能的热能计量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介绍了一种用户用热表的软硬件设计思想,给出了原理框图。  相似文献   

16.
分析热管的特性与发展前景,探讨热管在余热回收和采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建立包含多种不可逆性的Miller热机循环模型,导出Miller热机的输出功和热机效率的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循环的一些重要的性能特性曲线,得到了循环的一些重要参数的优化判据.  相似文献   

18.
阶梯轴热传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机械设计中的传动轴温度分布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对不同直径,不同型号轴承的温度分布状况给出了理论计算公式.对实际中安排合理的传动件位置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给以解决,以利于设计中直接引用.  相似文献   

19.
对积雪表面不同乱流热经验计算式的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雪表热量平衡是诸多研究领域的基础。乱流热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其乱流性质,也是最难以精确计算的部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缺乏资料而采用经验公式。本文利用实测资料通过7个经验计算式进行计算,并将结果与实测融雪量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文献KUZ‘MIN的经验式最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性能计算集群设备密度大、作业量大、机房环境温度高、功耗高的特点,在分析高性能集群机房设计特点及高性能集群运行情况、空调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计算高性能集群机房的冷负荷,提出了特定环境下高性能集群的作业调度方案,为较低功耗下合理维护并最大化利用特定环境下高性能集群的运算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