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新冠疫情暴发三年多来,国内外出现多种有关新冠病症的名称,如国内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国外有世卫组织命名的2019冠状病毒病以及倡用的新冠后症状,此外还有长新冠、新冠后综合征、新冠后遗症等较为常见的名称。目前已出现一定的混乱,需要正视。通过辨析,提出取舍意见,认为目前应与世卫组织一致,统一使用2019冠状病毒病、新冠后症状。根据术语学有关要求,同时提出规范名词的建议,为进一步审定新冠病症名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冠病毒疾病自发现以来,其术语名称不断发展完善,最终汉语名称确定为“2019冠状病毒病”,简称“新冠”,英语名称确定为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简称COVID-19。文章通过阐述英语、汉语新冠疾病术语的命名发展过程,梳理出新疾病名称的命名大致经历范畴化、信息回避与综合三个发展阶段,这种动态的命名机制对新传染性疾病命名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为更好地服务病人,并且避免影像检查环节中患者之间、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发生交叉感染.现结合文献,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检查流程及医务人员防护、消毒措施方案及经验分享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病毒是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的专营细胞内生存的无细胞结构的一类病原体,亘古以来就严重地威胁着人的健康与生命,但是因为病毒极其微小,不仅肉眼不可见,甚至在光学显微镜下都观察不到,所以人类真正意义上对病毒的研究仅有一百余年的历史,而直到20世纪30年代,随着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科学家才最初观察到病毒的形态,冠状病毒(coronavirus)即因其形态而得名。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术语学理论为出发点,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过程展开分析。文章认为,术语集和系统术语集是科学语言的两个功能性子系统,作为系统术语集要素的名称需要借助术语或属概念名称进入学科概念系统之中,名称的命名需要找到所指称概念在相应概念系统中的位置,进行跨学科和跨语种的协调,尽量采用中立的语词。随着新名称在科学语言、日常语言的传播,它们都将归为统一,科学命名的最终结果难以改变“新型冠状病毒”被大众接受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对SARS中文命名的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2年末在广东省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传染性极强的肺部的疾病。当时医生对这种怪病不十分了解 ,暂定名为“非典型肺炎”也情有可原。回过头来看这种命名是不科学的 ,与国际上的SARS命名不相一致 ,容易产生混乱。这是特定历史时期 ,特殊情况下的产物 ,将其重新命名无可非议。SARS这个词是WHO的正式命名 ,已在全世界学术界广泛应用。我国是否可以沿用 ,说法不一。个人认为沿用也有其一定道理 :一是可与世界接轨 ,便于学术交流 ;二是纪念为SARS献身的意大利籍传染病专家卡洛·厄巴尼 (CarloUrbani)。但是此命名也不是尽善尽美 ,不是一…  相似文献   

7.
疾病的定名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项重要议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增强,现今疾病新名词的定名不再是单纯的翻译实践。文章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非典型性肺炎”为例,对照两者的定名过程,并对相关术语的语义关系及语义成分加以分析,提炼出疾病新名词定名需注意的四方面问题,为疾病定名工作提供些许线索。  相似文献   

8.
建议把113号元素的中文名称命名为"鈤"(读音为/rì/,声调为去声)。不赞成把113号元素命名为"鉨"(读音为/nǐ/,声调为上声),因为这样的命名不仅存在严重的同音问题,而且还会引起严重的多义冲突和多音冲突,违背了科学技术术语的单义性原则,在使用中容易产生歧义和误解。  相似文献   

9.
人兽共患病由来已久,对人类健康、全球经济和生态平衡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本文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主要依据,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发为逻辑起点,就人兽共患病概念、起源、主要危害和治理发展等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就我国未来如何科学治理人兽共患病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病毒与人类共存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寄生与对抗、共存与依赖的关系.以积极进取中的必要妥协策略来对待病毒是人类的理性抉择,由此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相应的人类生存观念和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1.
运用数据统计、定性分析、文献分析等方法,讨论我国传染病的命名方式、命名原则与命名过程,并对新冠肺炎的命名进行评析和给出建议。研究发现,我国法定传染病命名方式有病原学命名、流行病学命名、临床病学命名、借词命名、编序命名等,其中临床病学命名数量最多;我国法定传染病名称多由几种命名方式组合或交叉构成。传染病命名应遵守准确性、层次性、能产性、单义性、简明性、稳定性等术语学既定原则,另需重视和谐性、得体性两个原则。通过回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命名过程可知,传染病命名应允许名称的合理变动,区分不同命名主体的作用,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慎重确立法定名称。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与“新冠肺炎”有关的各个术语译名,建议根据术语的专业性和约定俗成性的原则,使用“新冠肺炎”这个术语作为COVID-19的中文译名。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关病毒和疾病的命名与传播在中国国内和国外呈现出不同的状况,值得思考。文章基于术语应用的过程性特征,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视角,侧重新冠肺炎相关术语在西方的命名、传播和建构过程,指出由于相关术语在命名过程中没有及时将学理、人文以及语言原则有机结合,在西方出现了消极传播和建构,有损中国的文化安全。在今后的病毒与疾病术语应用中,应该从文化安全视角进行密切观察和积极介入,以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4.
认知术语学是认知语言学与传统术语学的整合,代表着术语学研究的最新方向。从认知术语学角度来看,术语不仅是专业信息的载体和存储形式,更是人们基于范畴化、概念化后认知加工的结果。认知术语学顺应了语言学从规定性、描述性到阐释性的发展路径,新冠肺炎的命名充分说明了认知语言学主流理论如概念隐喻理论、概念转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框架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在术语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术语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完美契合。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合成和确认的过程,以及IUPAC关于新元素的命名指南。介绍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英文名、符号及其推荐理由,并根据新元素的中文定名原则,提出了4个新元素中文命名的草案。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相关俄语术语构成,既遵循现代俄语构词规律,又体现出与国际通行术语表达相一致的特点。对新冠肺炎的命名产生了新词汇,而围绕疾病病因、诊断、治疗、预防等问题的探讨,则沿用或重组了既有术语词汇。在形态构成、语义构成和句法构成三种基本构词方式框架下,相关术语构词大量采用缩略法、复合法、词缀法、隐喻法和借用法,以及英俄语混合使用的术语表达方法。俄汉术语表述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词义筛选、词类转换和同义反复等方面。了解俄汉术语表述差异,有助于推动文本信息的有效传播,保障俄汉双向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的迅速蔓延,让我们深刻意识到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中应急医疗和社会治理之外,应急知识和语言服务的重要性.以词表开发和术语管理等形式提供的术语支援是应急语言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是保障精确沟通、顺畅传播的必要条件.文章从应急语言服务视角出发,利用Sketch Engine语料库工具,从COVID-19...  相似文献   

18.
医学英语词汇的命名方法众多,比如人名地名命名、神话典故命名、会意命名、音译命名、隐喻命名。隐喻法借助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代指深奥复杂的医学词汇,让人从熟知事物的特征上推知医学疾病或解剖结构的含义,具有简单直观的优势,所以自古以来医学研究者通过隐喻机制拓展出大量医学英语词。文章从隐喻视角出发,搜集挖掘了一系列医学英语词,希望对医学英语研究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