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借助E-views统计软件建立1993-2011年间的山西省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模型.通过对影响旅游业发展因素的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因变量,以接待旅游总人数、省内公路里程、铁路里程、省内星级宾馆数以及国内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国内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等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和共线性检验,为山西省"十二五"期间发展旅游业、增加旅游收入在政策方面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以山西省2001—2012年的相关数据着手,利用Eviews统计分析软件,研究影响旅游收入的相关因素,建立了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以旅游接待人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以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参数检验和估计。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1993—2008年间的湖南省旅游收入因素的计量模型。通过对旅游收入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因变量,以接待旅游总人数、高速公路里程、省内星级宾馆数以及国内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国内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支出等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影响省内旅游收入因素进行数量化分析,为湖南省以后发展旅游业、增加旅游收入在政策方面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明确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内旅游收入为因变量,以国内旅游接待人次,人均GDP,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均旅游支出,农村人均旅游支出,公路、铁路、内河航线、民航航线里程数,旅行社数量和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为自变量,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在2002年之前,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状况是影响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003—2007年和2008—2014年两个阶段的旅游经济主要影响因素均为国内旅游接待人次,这表明在今后旅游发展的政策制定中,仍要以满足大众需求为重点,同时适当提供满足因经济发展而产生的高层次旅游需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安徽省房价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将众多影响房价的因素简化为几个少数的且相互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经济因素,构建安徽省房价经济预测模型,分析影响安徽省房价的具体经济因素指标,针对建立的经济模型分析说明经济因素对安徽省房价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对安徽省房价上涨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的有安徽生产总值GDP,各种价格总指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货币供应量,国内旅游经济指标;负方向变动的是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水平。  相似文献   

6.
采用2011—2016年安徽省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安徽省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演变、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旅游经济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人均GDP、公路里程、旅游总人数对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本地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对邻近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建议要因地制宜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方向;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区域合作机制,由旅游发展型城市带动旅游增长型、落后型城市。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2007年~2016年的数据,对安徽省国内旅游市场的分析选取了国内游客到访率和旅游区位熵的指标,对入境旅游市场的分析选取了入境游客到访率和游客的动态指标,分别从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上全面分析了安徽近十年的旅游市场变化情况.选取了2014年、2015年、2016年三年邻近六省的截面数据,对七省区的旅游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结果表明:安徽省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虽有一定差距,但是不太大,而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各市差距较大,尤以黄山、池州为甚,皖南—皖中—皖北梯度递减.最后又从游客量、旅游收入、旅游资源丰度及社会经济等方面,对七省进行全面比较分析,安徽省各项指标在七省中排名都不高,处于中下等,表现出落后的状态.据此,提出了发展安徽旅游业的建议,为区域旅游的平衡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空间计量分析原理,选取2000-2009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作为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被解释变量,运用普通计量回归模型(OLS)和基于地理加权的空间计量经济回归模型(空间滞后模型,SLM),对广东省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加入了地理权重,空间计量回归模型较普通回归模型能更好地解释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均对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国内旅游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入境旅游弱,且呈不断弱化趋势,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不断加强的趋势;最后就广东省旅游业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国内旅游接待数量、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交通三方面对广西国内旅游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选取2000—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人均GDP、区内旅客周转量、广西旅行社数量和广西消费者物价指数为变量,建立关于广西国内旅游需求的双对数线性模型,再采用EViews8.0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广西旅行社数量和2003年的非典疫情对广西国内旅游需求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刺激和人民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然而如何让旅游业对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产生更大的贡献,即如何增加我国的旅游消费需求,是我们应该注重的问题。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黄金周制度三个变量建立VAR模型,得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与黄金周制度对旅游消费支出具有直接、长期持续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强居民旅游消费观念、建立合理的假期制度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