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防疫香囊在新冠肺炎中的应用浅析中药香囊疗法。检索并梳理中药香囊疗法在防疫方面的文献资料,结合防疫香囊在新冠肺炎中的应用,分析中药香囊疗法在预防疫情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中药香囊疗法应用历史悠久,有据可循,可用于新冠肺炎的预防和复后的辅助治疗,但因其缺乏客观的衡量标准等,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中药香囊疗法需要继承创新、规范应用才能更好地应用于新冠肺炎的防治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中医证治规律.方法:系统学习中医"温疫理论",参考新冠肺炎的最新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治疗新冠肺炎的经验体会,初步总结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性、病机、分期论治和治疗要点.结果:新冠肺炎隶属于中医温疫病的范畴,发生与五运六气有关,病因为"疫戾"之气,病邪特点为燥、火、毒、秽,病位在膜原、三焦、肺络,病机关键为疫戾之气蕴结于膜原,阻滞三焦,秽浊内生,上阻肺络,肺气失宣,甚则导致内闭外脱.新冠肺炎在临床上可分为初期、中期、极期和恢复期进行分期论治,润燥存津、散火解毒、芳香透秽和宣肺降浊是治疗的关键.结论:初步构建了新冠肺炎的中医防治理论框架,为新冠肺炎的临床诊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3.
2019己亥年底至2020庚子年初之际,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彼时正当新年将至之际,人口大规模流动导致病情迅速蔓延并波及全国,甚至境外也出现大规模相似病例,说明此次病情致病力强大、传染力强烈,可归属于中医"疫病"范畴。而在此次举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非常有力的改善了整个疫情局面。但是新冠肺炎的防控及治疗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因此综述中医从不同角度对新冠肺炎的认识以及不同的防治方法,以期为全面认识和战胜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一定的借鉴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抗病毒治疗用药现状,并探讨其中的药学监护点,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提升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20年1月26日至3月12日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用药、药物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考察,并探讨其中的药学监护点.结果:共有241例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占同期新冠肺炎患者的80.60%,治愈出院比例94.19%.初始治疗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阿比多尔和磷酸氯喹单药治疗为主,29.88%的患者需进行治疗方案调整.本研究期间,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比例逐渐下降,阿比多尔和磷酸氯喹用药比例先后上升.共71例(29.46%)患者出现了抗病毒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以抗病毒单药治疗为主,常用药物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阿比多尔和磷酸氯喹,后两种药物在临床治疗中逐渐被优选.用药过程中需注意监测胃肠道反应、心电图和肝肾功能等,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同时,应加强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郭姣团队联合武汉大学李红良团队,通过对湖北省21家医院的13981名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经过严格配比和校正的研究数据显示,使用他汀类药物组的28天全因死亡率为5.2%,明显低于非他汀类药物组9.4%的死亡率.这表明临床控制糖脂代谢性疾病对于新冠肺炎临床救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广东科技》2021,(1):14-15
2020年10月29日,在"广州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孙翔介绍,广州有4项科研攻关成果纳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分别是磷酸氯喹、血必净注射液、连花清瘟胶囊以及氢氧混合吸入气.其中,"磷酸氯喹临床治疗规范专家共识"获得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等采纳,在国内外抗疫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收集了近10年来国内有关中医药治疗脱发的研究文献,从中医理论角度对引起脱发的原因和各种治疗方案进行了总结,并统计了近10年文献中治疗脱发常用的中药使用频率,旨在明确中医药治疗脱发的有效方法和药物,为中医药治疗脱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痔疮治疗新方,联合整合药理学平台分析新方潜在作用分子靶点和信号通路.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基础汇编痔疮治疗中药方剂数据库,通过辅助系统软件计算获得药物使用频次并挖掘新方.以整合平台提供的功能模块进行靶标推算、网络布局等计算,建立新方的成分-靶标网络、新方-痔疮相关靶标网络,在功能分析和通路分析结果推导并揭示了新方作用的痔疮相关靶标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完成对痔疮组方数据库提供的295个方剂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方剂药物使用频次,获得3首新方剂,深入研究了新方剂的分子机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以及整合药理学平台,可以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痔疮的中药治疗挖掘新方并研究潜在分子机制,为研究中医方剂的计算推演提供了方向指导.  相似文献   

9.
针对新型新冠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提出了一种五仓室SEIRD模型,考虑了人口死亡、潜伏期可以自愈或接受治疗以及病毒变异或抗体消失对模型的不同影响,数据拟合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防疫部门可通过限制人员流动、及时筛查出病毒潜伏者,做到及时发现和治疗,可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0.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血常规指标NLR、LMR、MPV、RDWD对发热门诊患者初步诊断的价值。将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在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108例患者分为新冠肺炎确诊组、新冠肺炎疑似组、甲型流感或副流感病毒感染的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及细菌性肺炎组。回顾分析各组患者血常规初筛数据,统计分析主要炎症相关指标。新冠肺炎确诊组与其它病毒性肺炎组及细菌性肺炎组的MPV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较好的鉴别价值(AUC0.8)。NLR在新冠肺炎确诊组与支原体肺炎组间,新冠肺炎确诊组与细菌性肺炎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鉴别价值较大(AUC0.8)。MLR在新冠肺炎确诊组与其它病毒性肺炎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RDW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血常规参数MPV、NLR与MLR在新冠肺炎与其它感染原因肺炎的初步鉴别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联合作为发热门诊患者快速筛查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该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定量分析当前研究的热点主题和国际合作现状;利用VOSviewer软件可视化分析,绘制聚类图谱和合作网络图谱,总结归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热点,解析国际合作趋势和研究重点差异。研究发现,当前研究热点可归纳为9个方面:新冠肺炎的暴发与公共管理、临床特征与病理机制研究、疫苗和治疗方法研究、预防指南、流行病学传播模型、诊断方法、交叉症状研究、临床实践及信息技术的辅助应用。中国的新冠肺炎基础研究的发文量位于世界前列,但在国际合作方面略显不足。中国与美国的交流合作最为密切,在新冠肺炎的病理机制及管理方面有较多合作,关于诊断方法、临床实践及模型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积热证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 以“积热”为关键词,收集药智网、中国知网中药方剂知识库、方剂汇数据库中涉及的相关方剂。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究积热证治疗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 纳入160首方剂共涉及中药221味,治疗积热证的中药多属清热药、补虚药和解表药,且以性寒味甘入肺经、性寒味苦入肝经或性寒味苦入胃经为主。拓扑筛选得到甘草、大黄、黄芩、黄连、栀子等19味核心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组合20项,3味药组合8项;因子分析提取7个公因子。结论 通过对治疗积热证的方剂进行数据挖掘,发现了方剂中潜在的中药组方规律,明确了具有治疗作用的核心中药,为积热证的临床治疗和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归经分析发现,中药方剂成分简化而药效反可更强。从这一发现提出构建分子方剂取代中药方剂。从中医运用中药的经验与理论,提出构建分子方剂的方法与法则。从分子方剂基础上提出创造新的、先进的药理理论与药物——分子方剂学、网络药理学、网络调节药,并阐述了其前景与路线。  相似文献   

14.
万垚  刘红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9):1768-1775
本研究归纳了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阶段和特征,构建了基于政府责任的重大传染性疾病5阶段管理模型。研究发现,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历经了5个阶段且每个阶段具有其特殊性;5阶段管理模型的预防责任、控制责任和救治责任是政府应对重大传染病的主要责任,经济责任为政府维护社会秩序、推进疫情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研究表明,政府在应对重大传染性疾病时应该根据其阶段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而且细化政府责任,同时兼顾技术层面的责任和价值层面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青蒿配伍规律及应用特点,为临床使用中药青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收录的含青蒿中药方剂为数据来源建立青蒿方剂数据库,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21、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3.0等软件对纳入方剂进行分析,使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网络可视图。结果 最终纳入含青蒿的中药方剂50首,主治疾病为发热。涉及的189味中药累计使用564次,性多寒、温,味辛、苦,归肝经、肺经为主,功效分类上以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最为常见。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显示,药对组合中青蒿-柴胡,青蒿-黄芩的支持度较高;三味药组中青蒿-黄芩-柴胡的支持度最高。治疗发热时,青蒿常与柴胡、黄芩、金银花等中药配伍,高频中药关联规则45项,聚类分析得到5类治疗发热的基本药物组合。结论 本研究分析总结了含青蒿中药方剂的主治病证、配伍规律及应用特点,为临床科学规范使用青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9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如何科学合理计算新冠肺炎传播的基本再生数对疫情的控制尤为重要.目前,已有的计算新冠肺炎基本再生数方法大都基于数据辨识模型参数进而算出其值.给出一种利用数据结合模型直接计算新冠肺炎传播基本再生数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及峰值数据可以计算基于SIR模型、SEIR模型及SEIAR模型全国、湖北及广东新冠肺炎传播的基本再生数.该方法能反映基本再生数和新冠肺炎传播相关数据的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亲爱的朋友:您好!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谨在此送上《创新科技》杂志全体同仁对您的关切和问候,祝福您和我们的国家平安、健康,战胜疫情,度过劫难!创新驱动,逆势增长。危机也是机遇。丘吉尔曾说,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科学技术成为战胜疫情的硬核"武器":从科学救治到研  相似文献   

18.
<正>新冠肺炎疫情这场阻击战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方法是疫情控制的重要支撑。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病毒迅速扩散至大半个中国,随后确认该疫情的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后被正式命名为“SARS-CoV-2”。严峻的形势下,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之江生物”)第一时间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并产业化应用,通过试剂盒可以及时、准确地检测出新冠病毒,从而进行隔离和治疗,快速有效地控制了疫情恶性发展,成为防疫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9.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重大影响,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深入挖掘民众关于新冠肺炎的观点与看法,为疫情期间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提供参考.针对当前研究中将主题和情感孤立研究的缺陷,首先从微博上收集网络舆情的相关数据,然后通过LDA主题模型和基于Bi-LSTM的情感分类方法进行主题-情感的融合分析.结果表明,Bi-LSTM模型可以较好地识别出喜、怒、哀、惧4类情感,同时LDA主题模型在热门主题挖掘方面也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20.
《杭州科技》2020,(1):58-59
正重症监护智能辅助决策系统以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为主要使用对象,面对重症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患者主诉、症状、个人史等全方位数据的采集与展示并进行智能化分析、实时提醒和推送、辅佐甄别患者是否感染新冠肺炎以及病情危重程度评估等,辅助临床医生筛查患者,提升诊疗效率,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提升医院对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