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20世纪的最后15年中,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数千名专家学者经过艰苦的努力,审定公布了50多种名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建立起了较完整的科技名词体系,翻开了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史上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正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是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一项支撑性系统工程,对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自2010年成立第六届全国委员会以来,已新组建或换届28个分委员会,审定公布49种科技名词。目前,审定分委员会总数达到95个,公布科技名词总数达到125种,科技名词体系日臻完善。这些成果是广大科技名词审定专家集体劳动和共同智慧的结晶。为此,在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之际,决定表彰一批在全国科技名词  相似文献   

3.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自1985年成立以来,已经公布66种规范科技名词,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科技名词体系。这些成果是参加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2000多位各学科名词审定委员和我国科技界广大专家、学者集体劳动和共同智慧的结晶。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文化传承、社会进步起到了奠基性的推动作用。为此,全国科技名词委决定在召开第五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之际,表彰一批为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  相似文献   

4.
在 2 0世纪的最后 1 5年中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 )组织数千名专家学者经过艰苦的努力 ,审定公布了 50多种名词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初步建立起了较完整的科技名词体系 ,翻开了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史上新的篇章。审定和统一科技名词 ,实现科技名词的规范化 ,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是一项配套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长期性任务 ,是实现科技现代化的一项支撑性的系统工程。审定和统一科技名词 ,就是将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科学概念起一个科学的恰当的名字 ,并给以正确的定义 ;就是将已混乱的和不一致的名词进行规范和…  相似文献   

5.
1985年4月25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记载着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诞生,也预示着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开创了新的纪元。2005年4月25日,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这一天,标志着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走过了20年光荣的历程,也昭示着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的发展和成熟。回首往事云烟,仍然声闻于耳,依旧历历在目。1978年3月,中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祖国大地迎来了一个科学的春天。科学发展事业的蓬勃兴起,也唤醒了沉寂多年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当年,中国科学院原自然科学名词编订室的几位工作人员,联名拟写了恢复和建立科学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的书信,送呈至当时主管中国科学院工作的方毅副总理的手中,很快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国务院领导的亲自关怀中,在中国科学院和原国家科委的直接领导下,经过了几年的辛勤筹备,全国科技名词委终于迎来了这一天,把自己的名字与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永远联结在了一起。回溯20年走过的道路,我们有理由引以骄傲和自豪:20年来,我们建立了61个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2000多位科学家加入了我们的行列,科技名词规范化园地早已是满园春色;我们陆续公布了66种科学技术名词,已初步建立了科技名词体系,为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开展了20多个学科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两岸专家的辛勤工作已结出累累硕果;我们一直保持同国内外有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在各相关领域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20年来,我们经历了几度风雨,也迎来了无限春光,更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岁月的历练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科学文化,她包含着科学民主、求真务实、开放创新、敬业奉献的文化理念和深刻内涵。这一科学文化成为广大名词工作者的理想和信念,成为我们涓涓不竭的力量源泉。在纪念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深深地怀念为名词委的建立和发展呕心沥血、擎旗领航的老一代领导人严济慈先生、钱三强先生、卢嘉锡先生,我们深深地怀念为科技名词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作出卓越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我们心里也时时思念着那些正在为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默默耕耘、辛勤工作着的广大专家、学者。我们20年来取得的成就中,将永远铭刻着他们的名字,闪烁着他们思想和精神的光芒。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年了,我们带着20年的丰硕成果,也带着更加宏伟的奋斗目标,正在迈向新的里程。我们相信,明天将更美好!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 8月 2 9日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中国通信学会和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的共同努力下 ,“通信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了。全国科技名词委是经国务院授权 ,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和推广的权威性机构。国务院明确规定 ,经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 ,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国家与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名词审定这项工作 ,全国科技名词委历届主任都由我国著名科学家担任。在他们的关怀和领导下 ,迄今全国科技名词委…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科技术语研究》名誉主编卢嘉锡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6月4日20时45分在福州逝世,享年86岁。卢嘉锡同志为我国的科技名词统一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领导我们在这一工作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就。我们要继续卢老的未竟事业,把科技名词规范和统一工作推向前进,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1年6月6日我们的主任卢嘉锡与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三届常委会委员合影会见台湾学者李克让先生会见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主任加林斯基先生全国科技名词委工作人员贺卢老80寿辰  相似文献   

8.
动态     
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本刊讯2007年2月6日,“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教育学名词委主任吴启迪和有关方面负责人、教育学领域专家等30多人参加了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原副主任潘书祥宣读了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名单,并由吴启迪副部长和顾明远顾问向委员颁发了聘书。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和我国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总体情况,以及科技名词审定的重要意义。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室主任邬江作了题为“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的报告。顾明远顾问认为这项工作将…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2007年2月6日,“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教育学名词委主任吴启迪和有关方面负责人、教育学领域专家等30多人参加了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原副主任潘书祥宣读了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名单,并由吴启迪副部长和顾明远顾问向委员颁发了聘书。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和我国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总体情况,以及科技名词审定的重要意义。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室主任邬江作了题为“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的报告。顾明远顾问认为这项工作将对教育科学的发展起到推动、规范作用,同时也指出审定工作的难度很大,希望各位专家积极做好这项工作。吴启迪副部长发表讲话指出,由于教育学是一门非常大的综合性学科,因而教育学名词审定工作异常艰巨、繁重,离不开广大教育学界专家、学者的参与和支持。教育学名词审定工作必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科研的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等发挥重要的作用。 (才磊)  相似文献   

10.
记者:请您谈一下科技名词规范化对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 路甬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名词工作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根据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需要,1985年由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建立了我国专门负责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公布工作的机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9月20日,韩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申珍夑博士到访全国科技名词委,专题讨论中医药学名词中韩英对照工作进展。随同到访的还有韩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金泰中博士、姜武荣博士,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科技信息服务中心方明洙研究员。中国中医药科学院洪梅研究员应邀出席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温昌斌、王琪、才磊、王小辉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全国科技名词委张晖主持,方明洙担任翻译。张晖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近年来在名词审定、两岸名词对照、规范名词的推广普及、学  相似文献   

12.
值此新世纪钟声即将回荡全球之际,我谨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名义,向全国科技工作者,向参与科技名词审定的广大专家学者,向本刊热心的作者、读者以及一切关心和支持科技名词统一工作的人士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贺!在即将过去的1999年中,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华诞。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共和国的经济繁荣和民族昌盛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也包含着科技名词工作者的一份艰辛和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名词规范化这一基础性工作,于1950年4月6日批准成立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任命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主任委员。到60年代中期,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审定公布了一大批各学科名词术语,对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和国内外学术交流起到了重要的奠基和促进作用。在十年动乱中,正常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被迫中断,使我国的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受到很大损失。“文化革命”之后,我国采取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内外经济、文化、科技交流规模不断扩大,统一科技名词工作势在必行。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198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开辟了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新的历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至今,已按学科成立了53个学科分委员会,分别进行所属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全国1800多位一流的科学家应聘成为各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委员,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关心和支持我们的事业,唯有如此,才使得我国的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迄今为止,全国名词委已公布出版了40多个学科名词,共计53种。基础科学的所有学科和技术科学领域大部分学科已完成了第一批名词的审定工作,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科技名词体系。纵观历史,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科技飞速发展,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一支主导力量。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中,全新的观念不断出现,作为科技概念载体的术语也不断产生和变化,因而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随着新科学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也必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事业需要我们掌握时代脉搏,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在名词审定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学理论,并应用高新技术使名词规范化工作与国际接轨,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实现新世纪中的经济腾飞,作出创新性的贡献。为更好地开展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全国名词委自1985年起编辑出版了内部刊物《自然科学术语研究》,此刊成为我国第一个交流名词工作经验、探讨术语学理论的园地。1998年正式创办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科技术语研究》。本刊自创办以来,努力贯彻全国名词委科学、民主、严谨、认真的作风和精神,使刊物在反映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进展和成就,交流审定工作经验,研讨术语学理论,以及促进审定工作与广大科技人员的沟通,促进各种传媒搞好名词统一和促进知识传播等方面都取得了初步的成绩。许许多多关心和支持科技名词工作的人士成为本刊热心的作者和读者,并为共同办好此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环球同庆的2000年千年之禧即将来临。可以预言,在新世纪中我国的科学技术现代化事业必将迈向新的辉煌。作为与现代科技发展相配套的一项系统工程,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也必将以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为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出光和热。抚今追昔,展望未来,倍感任重而道远。科技名词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她将伴随科技发展的前进步伐,继续书写新的篇章。全国名词委将与广大的科技名词工作者一道,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担负起肩头的重任,为祖国在新世纪中的振兴,作出更卓越的贡献。1999年12月20日  相似文献   

13.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代表们、同志们:值此全国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之际,我代表全国名词委,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欣逢新千年的来临,欣逢我们国家经济繁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今天,各方专家、各界朋友和同志们相会在京西宾馆,共商科技名词统一大业,作为一名老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名词工作者,我感到由衷的高兴。科技名词统一工作是贯彻落实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科技现代化的一项支撑性的系统工程。历史将表明,做好这项工作将对中华民族的进步起到奠基性的推动作用。全国名词委成立15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部以及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协、国家基金委、新闻出版署、国家广电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语委等单位的共同领导、积极配合、大力支持下,组织广大专家、学者,经过艰苦努力,使我国的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科技名词规范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我国的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的工作是光荣的,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自豪的。这里,我衷心地向你们和所有为名词统一工作作出贡献的人们表示诚挚的感谢!这次大会是全国名词委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这标志着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和兴旺。尤其令人高兴的是全国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中增加了7名港澳地区委员。他们的参与,必将对港澳地区的名词统一和推广工作,以及海峡两岸的名词统一和科技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到会,但我的心和大家在一起。祝大家身体健康,祝大会圆满成功!卢嘉锡2000年6月14日  相似文献   

14.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名词委)于1997年8月21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发布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更名的消息及全国名词委成立十二年以来的工作成果。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名词委主任卢嘉锡,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名词委副主任路甬祥,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国家语委副主任傅永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全国名词委副主任孙枢,全国名词委副主任章综,国家科委基础研究高技术司副司长邵立勤,国家教委科技司副司长谢焕忠,广电部副总编、全国名词委副主任张振东,国家技术监督局总工程师、全国名词委副主任丁其东,中国科学院出版委副主任李廷杰,全国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科学出版社副总编吴瑰琦和全国名词委各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代表五十余人。此外,全国六十余家出版社的代表,在京三十余家新闻单位的记者也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节目、北京电视台在北京新闻及中国教育电视台在教育节目里都分别作了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对此作了专访及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二十余家主要报纸也作了报道。会议由全国名词委副主任孙枢同志主持。卢嘉锡主任发布新闻。新闻内容包括:(1)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经过十二年的艰苦工作,已建立了51个学科的分委员会,已基本完成基础学科名词的审定工作和一批技术学科名词的审定工作,并开始增补新词和加注定义工作;(3)全国名词委计划大力开展对已审定公布名词的推广应用工作。最后,卢嘉锡主任重申了1990年6月23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四部委联合通知精神,要求各新闻单位要宣传名词统一的重要意义,并带头使用规范名词。各编辑出版单位应把是否使用已公布的规范名词作为衡量该书质量标准之一。在编写各类教材时应使用已公布的规范名词。会上,宣布了全国名词委十二年来成立的51个学科的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名单及审定公布的39本科技名词书目。新闻出版署梁衡副署长发表讲话,对全国名词委及各学科专家十二年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并就新闻出版界推广规范科技名词工作提出两点明确要求,一是做好宣传工作,让社会各界多了解统一科技名词的重要意义;二是带头使用,并在新闻出版署的评奖和年检活动中,把是否使用规范词作为衡量出版物质量的标准之一,促进规范科技名词的推广应用工作。广电部副总编张振东同志在大会上强调了宣传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重大意义,指出统一科技名词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科技和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他提出要加强广电部与全国名词委之间的密切合作,并希望全国名词委在广播电视业使用规范科技名词方面提供支持和监督,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传媒、辐射作用,共同做好这一工作。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李国栋教授、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周诗健教授及信息科学新词审定组组长陈太一教授分别介绍了本学科名词审定工作的情况及体会。最后,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名词委副主任路甬祥院士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科技名词统一和规范化工作是经济建设、科技发展的支撑性工程,必须下大力量搞好。过去十二年中,全国名词委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今后要保持过去好的传统并根据当前的形势,开展新的工作。他指出名词委今后工作的思路:一是要坚持一贯传统,坚持严谨、科学的学风;二是确定电子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新工艺领域、新能源和环境科技、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管理科学等作为开展工作的重点;三是开展好两岸和港澳地区的工作;四是审定工作要坚持全面规划、依靠专家、统一协调、科学审定、正式发布的原则。路院长最后强调指出,名词术语工作是一项应当长期坚持下去的工作,因为这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全国名词委应当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与各方面人士一道,共同搞好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会议开得极为成功,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而热烈的反响。本次会议必将对科技名词的统一和推广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为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白春礼院士提出的名词工作要服务于国家大数据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指示精神,2020年7月14日下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举行交流座谈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秘书处执行主任曹京华,高级事务主管贾波,助理执行主任聂晓伟、艾丽坤,项目专员赵敏燕、王卓、周睿洋,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裴亚军,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秘书长张玉森,全国科技名词委事  相似文献   

1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是负责审定科技名词的权威性机构,从2002年的语言学名词审定工作开始,至今已陆续开展了十多种社会科学类名词(以下简称社科名词)的审定工作,为社科名词审定工作积累了很多的成功经验,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为在新闻出版领域推广普及规范科技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16年7月25—29日在银川举办了第二期"科技名词规范与语言文字规范培训班"。来自全国90家科技期刊、图书出版单位的124名骨干编辑,接受了科技名词规范应用的培训。迄今,全国科技名词委已开展科技名词规范应用培训达20期,来自1100多家出版单位的2100多名相关从业人员参加了培训。科技名词在新闻出版领域的推广普及工作,始终得到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人事司等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尤其是近年  相似文献   

18.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名词委”)于1997年8月21-22日在北京召开科技名词推广应用工作会议。全国60余家科技、新闻、出版部门的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全国名词委副主任章综同志致开幕词。他说,全国名词委成立十二年来已经向社会正式公布了39本科技名词。已规范的科技名词达12万余条。这一大批规范化的科技名词对科研、教学、科技成果交流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为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和规范化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国名词委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在推广规范名词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社会各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规范科技名词的推广应用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常抓不懈,把广大科学家精心审定的科技名词推广到社会中去。章综副主任还重申了1987年国务院对《天文学名词》公布出版的批示,和1990年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对使用规范名词的联合通知。与会代表就如何推广应用规范化科技名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很多代表认为全国名词委应加强宣传的力度,让全社会更多地了解全国名词委,了解规范名词,这是规范名词推广应用的关键和基础。要加快审定公布的速度,特别是新词审定的进度,以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在使用规范名词方面应有相应的行政措施和制约机制。全国与名词工作有关的部门应加强相互间的协调和统一,为使用者提供方便,同时希望全国名词委加强出版工作,出版综合本及光盘,以利于使用。最后,全国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做了总结发言,向与会者全面地介绍了全国名词委和全国名词委的工作,特别是对推广应用规范名词工作的设想。同时希望新闻、出版部门利用自己的优势,支持全国名词委规范名词的推广应用工作。本次会议是全国名词委首次就规范科技名词推广应用而召开的会议。通过这次会议,加强了与新闻、出版部门的联系,听到了使用者对规范名词的意见和建议,为全国名词委今后的推广应用工作开拓了思路、打下了基础。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9.
简讯     
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会议研讨医学名词审定工作本刊讯2006年8月30日,全国科技名词委就医学名词审定工作问题召开研讨会。会议认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大大提高,汉语和中华文化也在迅速走向世界。当前,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工作成为支撑科技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基础工作,继续开展好医学名词审定工作是医学领域基础性工作中的一项迫切的重要任务。会议总结了医学名词审定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安排意见。医学名词包括了近90个分支学科,审定工作十分艰巨,目前已公布出版了7…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2006年度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常委会上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的精神,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经过充分酝酿和筹划,与《光明日报》合作,于2006年4月27日在《光明日报》上刊出专版。专版旨在深入宣传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20年来所取得的工作成就,让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