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用户检测技术在光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多址复用光纤传输信道模型的同时,从最长似然检测的角度出发,推导了基于该模型的DCDMA最佳多用户检测器。该检测器可通过维特比(Viterbi)算法实现,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相关检测的原理,研究了一种较实用的次佳多用户检测器-多级检测器,在抑制多址干扰的同时,尽量降低检测器实现的复杂度,并分析了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传输环境的不同,DCDMA系统具有与无线CDMA系统不同的最佳多用户检测判决准则,而作为一种非线性多用户检测技术,多级检测器可以较理想地改善DCDMA系统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2.
分析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的基带发射、接收信号模型以及多径Rayleigh衰落信道模型。进而提出一种系统的矩阵分析模型。对两种模型的分析结果论证了它们的一致性。对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的理论误码性能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种新颖的误码率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有效提高宽带码分多址系统容量为目的,通过理论推导的方法,得出传统双速率系统与干扰对消双速率系统的容量极限。并运用MonteCarlo积分,对理论结果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上述两系统在不同的扩频比、数据速率差异和用户分布范围的情况下的系统容量对比。结果表明,应用差异功率控制的串行干扰对消宽带码分多址系统明显优于传统系统。  相似文献   

4.
在CDMA(码分多址)系统中由于多址干扰(MAI)的存在,使得CDMA系统成为一个干扰受限系统,而多用户检测(MUD)已经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从多址干扰(MAI)入手重点阐述了DS-CDMA的多用户检测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多址干扰的产生的原因,本文绍了两种基于干扰抵消的多用户检测。最后仿真了这两种多用户检测对于消除多址干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首先阐述了多用户检测的现状,并介绍了线性多用户检测算法、判决反馈检测器、盲多用户检测、盲多用户检测的子空间方法等几种主要的多用户检测技术.对几种多用户检测方法进行了误码率仿真分析,最后对多用户检测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光正交码是一种具有良好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的(0,1)序列,被广泛的运用于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由于光正交码中所有码字的码重都固定不变,使得码字的容量不大.我们提出了变码重光正交码,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给出了数值仿真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变码重光正交码的系统无论是在可接入用户数还是在系统误码率上都优于采用固定码重光正交码的系统.研究结果对OC-DMA系统参数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BCH信道编码对快跳频光码分多址系统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分析了单重合码的互相关性能,得出了未编码的快跳频光码分多址(FFH-OCDMA)系统误骊率性能的具体表达式。论述了BCH信道编码对FFH-OCDMA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将它和未编码的FFH-OCDMA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信息比特速率,切普间隔,有效波长数时,两个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基本,但使用BCH信道编码后,单重合码的长度将变短,这样不仅降低了光纤光栅的制作难度,且增加了单重合码的码字数,从而提高了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差拍噪声对快跳频光码分多址(FFH-OCDMA)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FFH-OCD-MA系统中的色散效应,并将色散效应等效为功率衰减因子,得出同时考虑差拍噪声和色散后FFH-OCDMA系统的误码率性能.结果表明,差拍噪声和色散效应严重恶化了FFH-OCDMA系统的误码率性能.指出了FFH-OCDMA系统地址码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
光码分多址系统中的远近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典型的直接序列光码分多址系统中的能量损耗,阐明了远近效应产生的原因,在考虑远近效应的情况下,引入光脉冲功率系数,对现有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并分析了远近效应对系统误码率性能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抑制远近效应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0.
码分多址系统中基于小波变换的多用户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多用户检测的特点,利用小波变换,在降维的同时对接收到的信号按用户进行了分组,然后对每一组信号进行多用户检测。用户分组使得多用户检测处理的用户数减少。这样,既使得多用户检测的性能得以提高,补偿了由于降维带来的性能损失,又使得有些检测算法的运算量得以降低。仿真结果表明,同满维的多用户检测器相比,在高信噪比下,降维算法的性能有所下降,在低信噪比或用户数较多的情况下,两者的性能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张帆  li  Jie  Su  Yuting  Zhang  Chuntian 《高技术通讯(英文版)》2008,14(4):377-383
A multiple watermarking algorithm is presented according to the multiple accessing technique of the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system. Multiple watermarks are embedded into digital images in the wavelet transform domain. Each of the watermarks is embedded and extracted independently without impacts to each other. Multiple watermarks are convolution encoded and block interleaved, and the orthogonal Gold sequences are used to spread spectrum of the copyright messages. CDMA encoded watermark messages are embedded into the wavelet sub-bands excluding the wavelet HH1 sub-bands. The embedment amplitude is decided by Watson's perceptual model of wavelet transform domain, and the embedment position in the selected wavelet sub-bands is decided randomly by a pseudo-random noise (PN) sequence. As a blind watermarking algorithm, watermarks are extracted without original image. The watermarking capacity of proposed algorithm is also discussed. When two watermarks are embedded in an image at the same time, the capacity is larger than the capacity when a single watermark is embedded, and is smaller than the sum of the capacity of two separately embedded watermark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mproves the detection bits error rate (BER) observably, and the multiple watermarks have a preferable robustness and invisibility.  相似文献   

12.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scheme based on 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OCDM) for the downstream traffics is propos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 In the PON, the downstream traffics are broadcasted by OCDM technology to guarantee the security, while the upstream traffics pass through the same optical fiber by the common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technology to decrease the cost. This schemes are denoted as OCDM/TDMA-PON,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an optical access network (OAN) with full services on demand, such as Internet protocol, video on demand, tele-presence and high quality audio. The proposed OCDM/TDMA-PON scheme combines advantages of PON, TDMA, and OCDM technology.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signed scheme improves the OAN performance, and enhances flexibility and scalability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13.
多用户检测问题的强化半定规划松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最大似然多用户检测问题,基于已有的半定规划模型,给出了一种新的强化半定规划模型。此模型不仅满足严格可行性(Slater约束规格),而且能提供原问题一个更好的界。根据这种模型,利用随机扰动算法,得到求解最大似然多用户检测问题的强化半定规划松驰方法。该方法简单、快捷,且能有效克服误码率较高的问题。理论和仿真试验均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CDMA是实现多速率最主要的多址接入技术。针对基于可变处理增益的 CDMA方案 ,分析了不同速率发射功率的控制、信道调制、多址干扰环境下的信噪比和误码率。在 SPW上对多种速率、多个用户的同时传输的误码率特性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5.
结合信号参数的估计,提出一种新的多址干扰联合估计算法--最大似然估计法,该算法复杂度不同,估计误差较小,对大功率用户产生的多址干扰的估计尤为准确,因而能有效地消除其对小功率用户产生的多址干扰,使总体误码率下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这种算法的性能优于传统的单用户检测器,并有更好的抗“远近效应”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移动通信环境中存在的多径衰落和多用户干扰问题,研究了基于并行相关累加器结构的CDMA同步捕获方法,给出了多径衰落信道的数学模型和同步捕获系统模型,采用状态转移函数导出平均捕获时间计算公式,在综合考虑多径衰落,扩频序列自相关,多用户干扰和背景噪声的基础上,详细分析检测器判决变量的统计分布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RLS算法的新的决策反馈串并混合型多用户检测算法.在衰落信道条件下。针对系统数据传输速率的不同分成考虑码间干扰(ISI)和不考虑码间干扰两种情形对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一个关于误码率的理论计算公式,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所得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误码率较低,成本较为低廉,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衰落信道中基于CMA的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能在多径下使用的基于CMA的多用户检测结构,实验仿真证明,在时延远小于符号时间的情况下,这种多用户检测算法能很好抵消多址干扰和克服多径衰落,算法的收敛性能稍弱于子空间自适应多用户检测,而稳态性能稍强于子空间多用户检测,算法的复杂度远低于子空间多用户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9.
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由于其简单的频域均衡原理在近年来备受关注,但是其频谱效率一直尚未明朗.该文从信息论的角度分析了MC-CDMA在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得到了当采用匹配滤波器(MF)检测子和线性最小均方误差(MMSE)检测子的渐进频谱效率的闭式表达,研究了可用于指导系统设计的频谱效率与发送天线数和接收天线数的关系.分析表明,MF检测子的峰值频谱效率与发送天线数无关,随接收天线数的增加而增大.线性MMSE检测子的峰值频谱效率与发送天线数有关,随发送天线数的增加而减小,随接收天线数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数据量的实时、长距离、准确传输的要求,基于光纤通信、FPGA技术和Aurora协议设计了一种数据高速串行传输方案,采用格雷码计数的异步先入先出(FIFO)缓存模块和可扩展的Aurora协议标准,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和误码率的测试。仿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基于Aurora协议的光纤数据传输方式,可保证光纤通信中高速数据传输信道的稳定性和时钟的同步性,实现低误码率、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