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心电信号(ECG)是临床诊断各种疾病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基线漂移等噪声的存在影响了其诊断的准确性.根据基线信号的特点和固有模态函数(IMF)的性质,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结合形态滤波的自适应滤波方法.该方法先对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然后对所选择的IMF分量进行形态滤波处理,将滤波后的结果作为自适应滤波器的参考输入信号,最后得到的输出误差信号即为去除基线漂移后的心电信号.通过与普通的EMD方法、基于EMD的自适应滤波方法对比,并采用MIT-BIH数据库中的心电数据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去除心电基线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并根据coiflet小波在各个尺度上的不同的带通滤波特性,利用小波变换多分辨率的特点对心电信号进行滤波.文中利用不同的阈值函数及自适应阈值对MIT/BIH国际标准数据库中的ECG信号进行了仿真与验证.通过实验证明,该算法能较好的抑制信号中的基线漂移、工频干扰和肌电干扰.  相似文献   

3.
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滤波器消除ECG中基线漂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滤波器,其参考信号选择原始信号经小波分解后的高频部分。该滤波器可有效消除心电信号中基线漂移。经MIT/BIH心电数据库检验,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通过心电监护完成对多种生理信号的检测, 降低监护设备的复杂性, 根据呼吸运动对心电信号的影响, 提出一种由心电信号提取呼吸信息(EDR: ECG-Derived Respiratory Signal) 的算法。首先, 根据Pan&Tompkins 算法从心电信号中提取R 波; 然后使用自然三次样条插值算法对心电信号的基线进行估计, 去除基线漂移, 得到干净的心电信号; 最后获取干净的心电信号R 波, 利用自然样条插值算法得到R 波幅值调制信号, 提取出呼吸信息。通过Matlab 软件对该算法进行验证, 并进行相关的分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能从心电信号里提取呼吸信息。通过与数据库中同时记录的呼吸数据进行比对, 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心电信号中存在基线漂移、工频和肌电干扰等噪声对后续的分析和诊断带来干扰的问题,提出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改进阈值函数的心电自适应去噪方法。运用EEMD将含噪心电信号分解得到一组由高频到低频分布的固有模态函数(IMF)。采用过零率自适应判断各IMF的噪声类别:若IMF包含高频噪声,采用结合软硬阈值优缺点所提出的改进阈值函数以去除IMF分量中的高频噪声;若IMF包含低频的基线漂移,则采用中值滤波器抑制基线漂移。最后将处理后的IMF分量叠加,即可重构去噪后的心电信号。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的小波阈值法去噪后的信噪比(SNR)和均方根误差(RSME)对比,所提方法对心电信号去噪效果更加显著,而且能完整地保留波形特征。  相似文献   

6.
从基线矫正的样条函数拟合方法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基线矫正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快速、有效、简单,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以解决梯度法为基础的算法在进行多参数拟合时因各参数之间相关性较高而带来的拟合上的问题.该粒子群优化算法采用自适应变异和动态自适应调整搜索范围、惯性权重相结合的改进策略,数值模拟了将该算法应用于测量薄膜热物性时的多参数拟合,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函数y=y0+Aexp(Bx)是非线性的,因此其中参数y0,A,B的拟合较线性回归要复杂得多,并且难以唯一确定,因为它们往往与所给的初始值有关。本文提出了黄金分割与线性回归相结合的迭代方法及其算法。该算法能确保参数的唯一确定,而与拟合时所给的初始值无关。通过对两个常见实例的计算已证明了这一点,并且表明该算法简单、快速而有效。  相似文献   

9.
基于矩阵线性插值的说话人自适应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识别技术中说话人快速自适应技术受到普遍关注。最大似然模型插值 (maxim um likelihood model inter-polation,ML MI)算法是一种有效的快速自适应算法 ,它的主要缺点是需要存储大量的特定人模型。为克服这一缺点 ,该文提出一种改进方法——矩阵线性插值自适应算法。该算法用表示说话人特性的矩阵代替 ML MI中的特定人模型进行线性插值。而插值系数由测试者提供的语音数据按照最大似然准则确定。插值后的线性矩阵与非特定人模型相作用得到最终的说话人自适应模型。该算法大大减少了计算存储量 ,且自适应性能基本与 ML MI相当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应用光电传感器检测人体脉搏信号时存在工频干扰和基线漂移的问题,提出使用自适应相干模板算法和小波变换算法,分别对工频干扰信号和基线漂移进行滤除,避免了单纯使用硬件滤波电路时的抗干扰能力差、不稳定、波形容易失真等问题,有效的保留了脉搏波信号中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对微弱的脉搏信号进行提取、记录以及对SER值的分析,快速准确的得出人脉搏波的频率、幅值,客观的得出人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针对ECG信号中存在的基线漂移和高频干扰,提出了一种传统线性组合形态滤波与自适应广义形态滤波相结合的新的去噪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传统线性组合形态滤波器滤除基线漂移,然后将无基漂的信号送入采用不同结构元素级联而成的自适应广义形态滤波器滤除高频干扰,最后得到无噪声的ECG信号。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幅相键控调制系统中,为消除码间干扰,并解决高阶调制信号多模值的匹配问题,本文基于均衡器输出功率的线性变换定义新的代价函数,使用抑制低误差函数项的方法构造新的梯度函数,进而提出了新的均衡算法。该算法通过解决信号多模值与算法散度常量的匹配问题,提高收敛速度和降低稳态均方误差;通过抑制低误差函数项的方法,保证收敛过程的稳定。仿真结果表明,针对16-APSK调制信号,本文算法在保证收敛稳定性的同时,其均衡性能较恒模算法也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弹性杆在压杆稳定实验中的Euler稳定性和临界载荷,提出了由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测算临界载荷的拟合算法,并利用Matlab进行实现.最后分析了拟合计算结果与Euler公式计算临界载荷的相对误差.  相似文献   

14.
在挖掘最大频繁项目集的过程中,通过改变最小支持度阈值可以挖掘更有用的最大频繁项目集,为此提出了一种最大频繁项目集更新挖掘算法UAMMFI(Updating Algorithm for Mining Maximal Frequent Itemsets)。算法基于改进后的频繁模式树结构,在更新挖掘过程中,不需产生候选项目集和条件模式树,并且充分利用先前已挖掘的最大频繁项目集中包含的信息,快速更新挖掘出最小支持度阈值变化后的最大频繁项目集。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高效更新挖掘最大频繁项目集。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采集到的脉搏波信号中存在基线漂移和高频噪声等干扰,导致后续病理研究分析困难、测量精度相对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变分模态分解和非局部均值降噪结合的滤波算法。针对变分模态参数选取不同对结果存在不同影响的问题,采取鲸鱼优化算法自适应选取合适的参数,并根据排列熵结果筛选模态分量,对噪声分量进行非局部均值滤波,最后将信号重构,实现对脉搏波信号的噪声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含噪信号经过改善后的滤波算法处理后,其信噪比与均方根误差均优于其他降噪方法,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滤除信号的噪声,有助于脉搏波的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分光镜的调节和用分光镜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的制作过程,从单个部件的制作到各个部件的合成,到仿真实验,详细介绍了应用FLASHMX软件完成大学物理仿真实验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Ad hoc网络的开放性、自组织、可移动等特点使其路由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然而,目前大多数的路由协议并没有考虑该问题.文章给出了一种基于DSR的安全多径路由协议(SMDSR),该协议采用简单易实现的独立多径路由算法,并通过信任机制和公钥密码体制使其能有效地抑制伪装、篡改和路由重放等典型的安全攻击.模拟实验结果表明SMDSR路由协议的路由性能要优于DSR,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较深入地研究采场热迁移规律,笔者在一些基本假设基础上制做了模拟采场热迁移规律的物理模型,在其温度测量方面采用计算机巡回检测的先进方法,并在不同边界条件下在此模型上进行实验。由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对矿井降温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放大电路中,基极偏置电阻Rb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为电路提供一定的基极偏流,从而确定合适的静态工作点Q,同时Q点的变化又会对电压放大倍数Av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典型的单管固定偏置放大电路,通过改变Rb的值,采用Multisim10仿真软件对电路的Q点和Av进行具体的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随机游走分析在股市价格模拟中的固定漂移率、后效性等缺点,提出了反馈式随机游走模型.基于反馈式随机游走模型,通过确定性与随机性因素对股价影响与作用分配模拟了1998~2000年的上证综指.进一步分析了模拟结果的标准差及其正相排序.统计分析表明该模拟有效.与现有股市系统分析方法相比发现,该反馈式随机游走模型具有更适于现实股价波动分析,可确定出对股价影响较大的因素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