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析艾略特的《荒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领导了整个20世纪诗歌创作的新潮流.全章以佛经引文结尾,重申皈依宗教的必要性.本文又分析了《荒原》所暗含的象征手法和所用的典故.一步一步引导读者去把握其深刻内涵的意义,最终达到人类认识世界和掌握世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艾略特创作《荒原》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内心的荒原。他的创作体现了他的“历史感”和“非个性化”文艺观。长诗隐晦深奥,内涵丰富。以接受美学的观点分析《荒原》,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长诗进行了再创造.赋予其深刻社会意义,使作品作者心灵荒原与西方社会荒原契合,表达了一代人的幻灭。  相似文献   

3.
1922年,历经战祸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欧洲“荒原”,同时出现了两部震撼西方文坛的力作,一部是艾略特的被称为西方诗坛“里程碑”的象征主义长诗《荒原》,另一部则是被人称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精神解体的“史诗”、“震惊西方世界的奇书”《尤利西斯》。如果说艾略特在其长诗《荒原》中以其独特的象征主义手法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批西方人的精神危机和情感的衰竭,整个西方世界犹如一片荒原,那么,乔伊斯则以其奇特的视角、如椽的大笔,在其长篇小说《尤利西斯》中真实地描绘了战后西方人格破碎、人性堕落、物质与精神都濒临崩溃的可怕图景,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相似文献   

4.
艾略特《荒原》不朽的艺术魅力借助其独特的语言运用技巧,尤其是语义模糊手法。《荒原》第一人称指代的模糊性和变化性建构了荒原意象思想内蕴的模糊与艰深,体现了诗歌的朦胧美和含蓄美。  相似文献   

5.
美英诗人艾略特作为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在30~40年代成为西方诗坛盟主,整整统治了半个世纪。他以深厚的哲学修养和文学基础,独特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在诗歌创作中开创了新颖独特的象征主义诗风。他的象征主义丰碑式作品《荒原》,完整地体现了他自己独特的象征体系,包括复杂的象征暗示手法,神话传说系列,玄学宗教思想体系,广博的典故征引,以及诗人为建立自己的象征体系而提出的“非个人化”、“客观对应物”诗歌理论。要读懂《荒原》是困难的,但读懂《荒原》,对于了解西方现代文明社会精神荒芜的本质,又是十分必要的。把握艾略特象征主义表现的独特性及其象征体系内涵特征,对于我们读懂理解《荒原》,不啻是掌据了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6.
熊海英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3):83-84,111
《荒原》以神话原型为主线,通过"异化"手法,营造陌生感觉。《荒原》进行陌生化表达所运用的神话原型主要有"死而复活"、"寻找圣杯"和"水与火"。  相似文献   

7.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步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圣经》不仅对世人有警醒训诫的作用,还对英美文献学作品有很深刻的影响,在很多英美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素材以及作品的名称等都来自于圣经。圣经的风格是语言简洁有力,寓意深刻,故事有内涵,写作手法也是非富多彩的,包括隐喻、夸张、象征、讽刺等。  相似文献   

8.
《荒原》虽然是一部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品,但是它更加指涉现代西方社会精神荒芜的文化现象,在《荒原》里,神话只是作为一种功能与结构而存在,充满现代性的社会里并没有诞生新的神话,神话已经被消解掉了,《荒原》折射出了现代社会精神世界的荒凉。  相似文献   

9.
康拉德是一位承前启后、伟大而深刻的作家。他在小说叙事技巧的革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尤其他运用的象征主义手法赋予小说丰富深刻的含义。《吉姆爷》是他的最伟大小说之一,象征主义手法在此小说中运用的淋漓尽致。从大海到丛林,再从白与黑到戒指与火光使得象征主义手法在这部小说中无处不在;更使得这部小说的内涵得到深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纳撒尼尔·霍桑由于受清教意识和神秘主义等时代特征的影响,其作品通常十分晦涩、模糊。《红字》充分地体现出了他作品的上述特征。本文从分析《红字》的写作手法入手,着重讨论了《红字》中象征、反衬与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内涵,再现出作者创作时的感情及深刻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1.
《荒原》是艾略特成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诗人的力作之一。这一名诗也奠定了这一时期欧美文学的基调,并被西方的评论家们认为现代诗歌的里程碑。艾略特曾在《荒原》的原注中说,这首诗不论是取题、规划还是象征手法都深受魏士登女士(Jessie L Weston)《从祭仪到神话》(“From Ritual to Romance”)一书的影响和启发.在这本书中,魏士登女士提到了一个渔王与圣杯的故事:渔王因触怒天颜而受到惩罚,患了阳萎。与之命运息息相关的土地因此变成了一片荒原不毛之地:牲畜不能繁殖,庄稼不能生长。为了拯救渔王和  相似文献   

12.
斯坦贝克的中篇小说《胜负未决》是一部寓意深刻的象征主义小说,作者运用大量的象征手法,赋予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生命力。作品的标题、颜色及场景的描绘中蕴含丰富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背后隐含着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3.
李奕 《科技信息》2009,(10):115-115
《红楼梦》中的人物姓名大都引自古诗或以谐音寓意,并能符合人物性格、身份和命运。《红楼梦》中姓名具有深刻内涵,不可漏译。本文分析了霍克斯在《红楼梦》中的人名翻译。在翻译中,译者依据不同情况采取了音译、意译、不同称谓、译音译义、用法语与拉丁语以及增词等各种手法,将《红楼梦》中众多人物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得一清二楚。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深刻分析了鲁迅《故事新编》之所谓“油滑”之处的内涵和意义,指出“油滑”的写法凝聚着作者作为先驱者的生命体悟和对中国现状、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深刻反思。并从形态学上对这种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托·斯·艾略特(ThomasShearnsEliot1888-1995)是西方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他的长诗《荒原则[1]、因推出触目惊心的“荒原意象”而引起巨大的反响。《荒原》问世的1922年,正值一次大战结束不久,社会一片破败萧条,劫后余生的西方人痛感生不如死,传统观念崩溃,新的信念无从建立,精神世界一片荒芜。艾略特的“荒原意象”逼真而传神地表达了人们这一心态,让人们从中看到了自己:荒芜大地上苟延残生的“荒原人”不正是现代人类的真实写照吗?人类世代努力建设起来的文明社会正变成一片荒原.“荒原意象”作为象征主义的产儿,…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部描写校园生活的学者小说,《小世界》被誉为西方的《围城》。它通过文本的指涉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夸张讽刺的笔法打造出一个学术界的"荒原",再现了当今西方学术界的不良风气,充分展示了在学术名利场中劳心者们的虚伪和世俗。  相似文献   

17.
李梓 《科技信息》2007,(18):201-202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久负盛名的小说家之一,他善于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深刻的社会内涵。其短篇小说名篇《献给爱米丽的玫瑰》通过爱米丽的爱情悲剧揭示了美国南北内战后社会历史的变迁。本文试图从时序颠倒、叙事视角、象征等方面简要分析福克纳在这篇小说中的创作特色,并由此来探讨该小说的深刻内涵及其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张金英 《科技信息》2008,(9):223-223
作为美国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阶段的文化寓言式故事,它的结构小巧玲珑,寓意深刻,他的创作手法多种多样,使他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有两方面是现代西方文学的先驱:一是象征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二是对人在精神与道德上的心里分析。在《红字》当中,对Hester Prynn的描写除了巧妙的运用象征手法揭示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以及对Hester Prynn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之外还运用了明暗对比分析法及舞台技巧等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9.
罗薇 《科技咨询导报》2007,(15):149-150
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的纳斯尼尔·霍桑,开创了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的新时代。他的创作大多以道德宗教为主,往往借助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淋漓尽致的心理分析,匠心独具的场景设置以及明暗对照等手法来突显人物形象,探讨灵魂的内部世界,从而揭示“人性本恶”这一古老而又永恒的主题。他的代表作《红字》是美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本文试从《红字》中女主人公对欲望的表现来探讨霍桑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诗经》的艺术范型,是《诗经》艺术手法的基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艺术符号系统,是先民在充满矛盾的人生中开放出来的心灵之花,是他们心灵世界的自觉表达,承载着民族的情感、精神、气质、心理等内在的东西。本文阐述《诗经》4类13种艺术范型以及对后代文学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以期对诗词艺术手法和内部结构,对民族心灵发展史以及《诗经》的美感效应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