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别名:貂、貂鼠、赤貂、黑貂、大叶子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紫貂体躯细长,四肢短健,体型似黄鼬而稍大,体长40厘米,尾长12厘米左右,体重0.5-1.0千克。雄性一般比雌性大;具5趾,爪尖利弯曲。耳大直立,略呈三角形。尾毛蓬松。体色黑褐,稍掺有白色针毛;头部淡灰褐色,耳缘污白色,具黄色或黄白色喉斑;胸部有棕褐色毛,腹部色淡。  相似文献   

2.
体长约200厘米,体重100(雌)~200(雄)千克,因其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而俗称四不象。仪雄鹿有角,颈和背比较粗壮,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能分开,趾间有皮腱膜,侧蹄发达,适宜在沼泽地行走。夏季时毛为红棕色,冬毛灰棕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红,并有白斑。  相似文献   

3.
四灵,是指我国传说中的四种动物,分别为:麟、凤、龟、龙。古人认为这些动物都是神灵之物,故称之为“四灵”。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这种信仰民俗,即所谓“象物”。《周礼·春官·大司乐》:“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郑玄说:“象物,有象在天……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这四种动物,除了龟以外,其余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物,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形状也都十分神奇,如凤,是由鸡头、蛇颈、燕颔和鱼尾等组成;龙,则是“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瓜如鹤,掌似虎”;麒麟则“其状如鹿,独角,全身生麟角,足象马蹄,尾象牛”。  相似文献   

4.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2,(19):I0004-I0004
别名:大头羊、大角羊分布:新疆、青海、甘肃、西藏、四川、内蒙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盘羊躯体粗壮,体长150~180厘米,肩高50~70厘米,体重110千克左右。雄性角特别大,呈螺旋状扭曲一圈多,角外侧有明显而狭窄的环棱,角基粗,周长约46厘米,角最长可达113厘米。雌性角短而细,弯曲度也不大,角长不超过50厘米。头大颈粗,尾短小。四肢粗短,蹄的前面陡直,适于攀爬于岩石间。通体呈灰棕色,耳内白色,臀部具白斑。栖息于海拨3000~6000米的高山裸岩地带,经常出没于半开阔的峡谷和山麓间,很少在雪线以下活动。通常集成  相似文献   

5.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2,(15):I0004-I0004
别名:西藏黄羊、原羚、小羚羊分布: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原羚体长不足100厘米,尾长6-10厘米,体重不超过20千克。雄性具角,向后弯曲呈镰刀状。耳狭而尖短,臀斑大,尾短,四肢纤细,蹄狭窄。  相似文献   

6.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1,(7):I0004-I0004
别名:乌猿分布:广西、贵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体形纤瘦,四肢细长。头小尾巴长,体长50~60厘米,尾长78~86厘米。头顶有黑色直立的毛冠;两颊至耳基部有白毛;成年猴全身乌黑色,体毛长而厚密,有光泽。手、足具  相似文献   

7.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别名:平顶猴分布:云南西南部和西藏的东南部豚尾猴体长54-62厘米,尾长约为身长的四分之一。通体浅黄褐色,头顶毛短,辐射排列成一棕褐色平顶区,似帽状;尾上的毛大部分短而稀,形似猪尾。脸侧及颞颥的毛斜向后方生长,耳周的毛侧向前生长,彼此相连似一围带。分布于西藏的豚尾猴,上体颜色较深,脸部橙黄色,体背至尾端黑褐色,颈和头后为赤黑色;头顶黑色,两侧土黄色染赤色;腹面黄白或灰白。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或海拔较低的针叶林内,善树柄生活,喜群居,以植物果实为食,也捕食昆虫和小鸟。珍贵濒危动物 豚尾猴@孙晓…  相似文献   

8.
<正>别名:石羊、蓝羊分布:西南、西北(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岩羊体长110~120厘米,肩高60~80厘米,体重45千克左右。公羊角特别粗大,长约60厘米;母羊角很短,长约13厘米。通体青灰色,有一条深暗色背中线。上下唇、耳内侧、颌以及脸侧面灰白色。腹部、臀部以及尾部和四肢内侧都呈白色。尾巴尖黑色。母羊毛色较浅。岩羊为典型的裸岩区栖息动物,生活在海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09,(11):I0004-I0004
貂熊外形介于熊与貂之间,体长80~100厘米,体重8~14千克,尾长18厘米。头大耳小,背弯曲,四肢短健,弯而长的爪不能伸缩,尾毛蓬松。体侧有一浅棕色横带,从肩开始到尾基汇合,状似“月牙”,故有“月熊”之称。  相似文献   

10.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4,(11):I0004-I0004
<正>别名:獐、牙獐分布: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河麂外形似麝而稍大,体长90~100厘米,肩高55厘米,体重约15千克。雌雄均无角,雄性獠牙发达,尾短被短毛,四肢较宽。冬毛粗而厚密,枯草黄色;夏毛细而较短,光润而微带红棕色;腹毛略呈淡黄色;全身无斑纹。初生仔麂暗褐色,有浅棕色斑点,随胎毛更换而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1.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2,(13):I0004-I0004
别名:赤鹿、八叉鹿、白臀鹿分布:东北、西北、西南(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马鹿是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因体形似马而得名,体长180厘米左右,肩高120厘米左右,雄性成年体重200千克,雌性约150千克。雄性有角,一般分6叉,最多分8叉,茸角第二叉紧靠于眉叉。夏毛短,通体呈赤褐色;冬毛灰棕色。  相似文献   

12.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2,(23):I0004-I0004
别名:猞猁狲、马猞猁分布: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猞猁体形似猫而远大于猫,体重18~32千克,体长90~130厘米。尾短粗,耳基宽,耳尖有黑色耸立簇毛,两颊有下垂的长毛,成为有鲜明特征的猫科动物之一。其冬毛长而密,背部呈红棕色,中部毛色深:腹部毛色淡呈黄白色;眼周毛色发白,两颊具有2~3列明显的棕黑色纵纹,全身散有褐色斑点。  相似文献   

13.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1,(17):I0004-I0004
别名:红面鹤分布: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繁殖;在长江下游及福建、台湾越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型涉禽。全长约140厘米。体羽多为蓝灰色。额及脸部皮肤裸露为赤红色;耳区有一簇黑色羽;头顶、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别名:亚洲野驴、饿驴子、野驴分布:甘肃、新疆、内蒙古大型有蹄类。外形似骡,体长可达260厘米,肩高约120厘米,尾长80厘米左右,体重约250千克。吻部稍细长,耳长而尖。尾细长,尖端毛较长,棕黄色。四肢刚劲有力,蹄比马小但略大于家驴。颈背具短鬃,颈的背侧、肩部、背部为浅黄棕色,背中央有一条棕褐色的背线延伸到尾的基部,颈下、胸部、体侧、腹部黄白色,与背侧毛色无明显的分界线。属典型荒漠动物,生活于海拔3800米左右的高原开阔草甸和半荒漠、荒漠地带。游荡生活,耐干渴,冬季主要吃积雪解渴。以禾本科、莎草科和百合科草类为…  相似文献   

15.
<正>未来士兵的性质是一个综合作战平台,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兵。他配属的数字化装备大致有5种:1、综合头盔。包括抗弹盔壳悬挂装置;眼前戴着一具夜间视频强化图像增强器,可与枪上瞄具配套使用;耳畔有一双电子耳,可监听到400米以内敌人对话,并能滤掉爆炸声浪以保护士兵不被音波击伤;防护面罩能够防生化核污染和防激光致盲;以及声音发送器、微型摄像机、视觉听觉呼吸保护装置等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09,(9):I0004-I0004
鼷鹿为偶蹄类中最小的动物,大小似兔,体长47厘米左右,体重仅有2千克左右。两性均无角,雄性有发达的獠牙。四肢细长,主蹄尖窄。喉部有白色纵行条纹,腹部为白色。背、腿侧及体侧等阳光能直射到的部位,毛色黄褐。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别名:牦牛分布:四川、甘肃、青海、新疆、西藏体型似家牦牛,但要大得多,肩部也特别高耸。体长200-280厘米,肩高160-180厘米,体重在500千克以上。雌雄均具角,四肢粗短,蹄大而圆,蹄甲尖小,但特别强硬。头和躯体背面的毛短而光滑,喉、颈、腹、体侧及尾部均具长毛,腹毛可长达70厘米。除鼻吻部周围有少许白毛以外,全身呈暗褐黑色。典型的高原动物,牛活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原地带。冬季到较低的地方,夏季回到高山地带。集群生活,数十头一群,有时甚至达几百头,晨昏活动。既耐寒,又耐饥,以草和地衣为食。9月份发情交配,这叫公牛…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10,(9):14-15
<正>眼皮经常跳,指甲上出现了白点,经常有针扎似的疼痛……我们的身体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奇怪症状,究竟为什么?症状1:紧张的时候手脚都会出汗原因:当我们处于很大的压力之  相似文献   

19.
<正>角蝉是半翅目角蝉科昆虫的统称,堪称世界上最为奇特的昆虫。它们演化出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长着突出而卷曲的头部,有的像是背着蚂蚁,还有的完美模拟了真菌侵入其他昆虫体内时的形态。这些形状的变化是来自角蝉高度特化的前胸背板一—前胸胸节上存在的背板。科学家现在还很难解释清楚这些前胸背板结构的确切作用。如此奇特的演化特征不仅不会对它们的生存造成困扰,还恰恰相反,这些看上去有点愚蠢的形状,实际上使角  相似文献   

20.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09,(13):I0004-I0004
马来熊是熊类中体型最小的种类,体长100厘米左右,体重约50千克。体胖颈短,头部短圆,眼小,鼻、唇裸露无毛,耳小而颈部宽。全身毛短绒稀,乌黑光滑;鼻与唇周为棕黄色,眼圈灰褐色;胸部有一棕黄色的马蹄形块斑。两肩有对称的毛旋,胸斑中央也有一个毛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