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5,(5):50-51
自卑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的不利,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要时刻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而且应该多关注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自卑的心理,及时做好克服和纠正.那么儿童自卑的表现有哪些呢?家长们很有必要去了解下儿童心理学,以及儿童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2.
<正>用什么方法能让儿童拥有强健的体魄,远离疾病呢?中医食疗可为首选,其被称为"传统的营养治疗学",具有养生保健、未病先防及辅助治疗等作用,讲究人体自身与自然、社会的平衡,并可结合儿童体质进行个性化调理。因此,了解孩子的体质并掌握中医食疗保健知识应该是广大家长育儿方法之必备,对孩子健康的维护具有重要的功效。专家介绍,家长在开展儿童食疗保健时,必须首先了解孩子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4,(15):44-45
<正>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个家长都该做到的,究竟心理健康的宝宝是什么样的,本文列出3个特征供妈妈参考。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助他们做一个优秀的人。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同心理卫生专家共同研究,他们对此  相似文献   

4.
发育正常的儿童,一般在两岁半左右长完第1套牙齿--乳牙。此时就应该训练儿童刷牙,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些家长不太注意这一点,总想等孩子大些才开始学刷牙。曾经有一个三岁的小朋友,满口牙全是黑色的,牙齿基本都烂掉了,原来患儿的妈妈从来都是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很少清洁口腔。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4,(15):21-21
<正>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高高的个子,长得精神又帅气。一般来说,青少年是增高长高的黄金时期,而在这段年龄之前,供给足够的营养(指儿童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可以促进孩子快速增高。所以,趁着孩子还处于"飙高"时期,赶紧给孩子补补营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4,(3):22-24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的父母将更多的金钱、精力全部投入到孩子身上。怎样合理、科学地养育宝宝?有些家长盲目地给宝宝补充营养或各种微量元素,我们做父母的是否应该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让孩子们的生活远离成长误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这些问题是否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呢?误区1:宝宝一定要大量补锌?锌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14,(1):22-22
正经常说孩子笨蛋,孩子真的会变傻吗?专家表示家长措辞不当,会影响孩子心理!李女士有个儿子,这孩子在上学前就不太听话,有时出门特别丢面子,家长们好声好气的教育,但效果不好。没办法,家长就经常训斥他,暴力之下,儿子有所收敛,就是不能像人家孩子那样乖乖的。有一次,他因为要一件东西达不到目的,就睡在地上打滚,被孩子的爸爸打了一顿屁  相似文献   

8.
总会有家长称:孩子是自己家的,在父母面前不应有隐私。广州有关专家分析,维护儿童隐私权,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应转变观念,积极支持。孩子:防偷看备真假日记胡亘周是江门市景贤学校七年级学生,他提案呼吁维护儿童隐私权,保护儿童心理健康。胡亘周首先讲述了一个他所知道的案例:一位少女曾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性幻想,其实这只是青春期发育的正常反映,并非什么不正常的心理。可是她的母亲偷看到以后,不仅不认为自己偷看女儿日记是不对的,反而激烈地责骂女儿,还把日记交给了老师。那个女孩感到没脸见人,最后跳楼自杀。而据胡亘周介绍,如…  相似文献   

9.
成长的烦恼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使之成为品学兼优的栋梁之才,在孩子成长的学龄关键时期,父母和教师更应关注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注意掌握孩子的生活、心理、行为规律。适时的培养孩子,开发孩子的潜力,这种潜力体现在智力上的,体力上的,特长上的等,将使孩子们能健康成长,为孩子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成长的烦恼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使之成为品学兼优的栋梁之才,在孩子成长的学龄关键时期,父母和教师更应关注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注意掌握孩子的生活、心理、行为规律。适时的培养孩子,开发孩子的潜力,这种潜力体现在智力上的,体力上的,特长上的等,将使孩子们能健康成长,为孩子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成长的烦恼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使之成为品学兼优的栋梁之才,在孩子成长的学龄关键时期,父母和教师更应关注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注意掌握孩子的生活、心理、行为规律。适时的培养孩子,开发孩子的潜力,这种潜力体现在智力上的,体力上的,特长上的等,将使孩子们能健康成长,为孩子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成长的烦恼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使之成为品学兼优的栋梁之才,在孩子成长的学龄关键时期,父母和教师更应关注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注意掌握孩子的生活、心理、行为规律。适时的培养孩子,开发孩子的潜力,这种潜力体现在智力上的,体力上的,特长上的等,将使孩子们能健康成长,为孩子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亲爱的小孩,从现在起,你可以做生气的小孩、真实的小孩、走自己路的小孩。"懂事"和"乖"是家长、大人们对小孩子的最高赞誉?在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会有意无意地用"乖"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在学校"孩子平时听话吗?"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家里也总会对孩子说"你要听话,听话就会怎样怎样,  相似文献   

14.
儿童精神障碍与成人相比具有两个显著不同的特点:一是种类多,二是症状不典型。这给医生诊断带来困难,也给家长带孩子早期就诊带来麻烦。及时发现孩子不正常的精神状态,及时就诊和治疗,对孩子疾病的预后以及成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早期发现异常尽早就诊呢?通过临床观察,有下述几种情况可以为家长提供帮助。一、孩子是否比同龄孩子身体发育慢,如学走路、学说话晚,到四五岁时仍不会说话,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上学后出现学习困难,生活自理能力差。二、上课小动作多,不注意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学习成绩下降。三、性格异常变化,原来是个…  相似文献   

15.
让自己的孩子成才是每一对夫妻的共同心愿,可是有多少父母能如愿以偿呢?不少孩子令父母伤透了脑筋,最后走向父母期望的反面。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究竟存在哪些问题?问题一:有些父母完全以“家长”的身份发号施令,认为自己百分之百正确,儿女除了服从没有别的选择,也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机会。这种做法严重地遏制了孩子好问、好动、好思想的天性,实际上是在毁灭孩子。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视为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孩子有问题时,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启发,结合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特征,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6.
<正>单亲家庭与父母双全的家庭不同。单亲家庭的儿童同父母双全家庭的儿童相比,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教育单亲家庭的儿童,除了用一般的教育方法之外,还应该采用一些特殊的措施和方法。下面为单亲家庭怎么预防宝宝自闭症提出几点建议。给儿童充分的爱抚家庭的亲人与幼儿园老师都要给单亲家庭的儿童更多的爱护,以补偿孩子失去的爱,使孩子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09,(1):15-15
儿童须慎重使用氨基糖苷类、大环内脂类、氯霉素类、奎诺酮类四大类药品。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尤其各种器官、免疫系统发育不全,属于低免疫人群。儿童易患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疾病,正常情况下儿童患呼吸道感染每年二三次,甚至七八次。孩子病了,有的家长甚至自己决定给孩子吃什么药。专家提醒家长,  相似文献   

18.
常言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并非空谈,科学研究显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孩子3岁之前的生长发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变化.身为家长,只有把握好3岁之前的黄金期,孩子才会按照其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发挥出潜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09,(1):15-15
近年来。儿童牙齿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儿童食品越来越精细,孩子的咀嚼功能弱化。专家建议家长多给孩子吃牛肉干、烧饼等“坚硬耐磨”的食品,保证孩子的牙齿整齐健康。  相似文献   

20.
孩子在交往的过程中,相互的竞争往往会使他们产生嫉妒心理。嫉妒不能完全避免,但嫉妒过于强烈,任其发展,孩子则会形成一种扭曲的心理:心胸狭窄,喜欢看到别人不如自己,并喜欢通过排挤他人来取得成功。所以,妈妈应该让孩子从小懂得什么是正当竞争,并努力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成人不在孩子面前议论、贬低猜疑他人,这些都是预防、纠正孩子嫉妒心理的保证。不要凡事都把孩子进行比较。经常听到母亲说:“宝宝,你能不能争点气,像明明那样听话!”母亲的本意是想激励孩子,但实际上,这样比较会强化孩子间的竞争,导致儿童间接报复行为和冲突。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