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COM技术的开发式数控系统插补组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控系统正逐步向着灵活性、组件化、可重构的开放式体系结构的方向发展。用软件复用,软件重构等软件开发新技术对开放式数控系统进行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在系统阐述COM组件技术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COM技术下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特点,并对数控系统组件进行系统划分与分析。利用COM技术的二进制语言无关性,进程透明性,可重用性及接口规范性等特点,对数控插补组件的实时,插补组件接口设计,插补组件对象的创建进行了研究。将所开发的插补组件与其它数控组件进行连接,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对数控组件的实时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谷震离 《科技信息》2009,(14):221-222
本文对COM技术中的CoCreateinstance0中的参数的应用,进程外组件和客户程序的通信模型及客户调用服务器的数据传输过程进行分析,从进程外组件,从进程内组件,服务组件类型的COM的性能进行比较,指出了COM技术特点及基于COM应用程序设计过程。旨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时使用COM技术,选择相应的COM类型,实现软件复用,提高软件的开发质量和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3.
COM技术是一种优秀的软件组技术。主要说明COM技术体系结构。二进制标准、客户服务器结构、基本接口基本概念与原理,并详细介绍了用C^ 进行COM程序设计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COM技术及其程序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OM技术是一种优秀的软件组件技术.主要说明COM技术体系结构、二进制标准、客户/服务器结构、基本接口等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并详细介绍了用C++进行COM程序设计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CBD)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软件开发方法,它根据组件标准,将独立开发的软件组件组合成应用.组件对象模型(COM)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实现级组件软件协议,它是Microsoft关于如何建立组件和如何根据组件构造应用的一个规范,1995年公布的COM规格说明详细地定义了建立和使用COM组件应遵循的规则.然而该规格说明是非形式化的,这使得它缺乏逻辑的严密性,容易引起歧义.本文根据COM规格说明定义的规则,为其建立一个形式化的组件模型,模型反映了COM组件的本质,但省略了一些具体细节. 模型采用规格说明语言Z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6.
赵国宁 《科技信息》2008,(36):99-99
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ComGIS)是适应软件组件化潮流的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本文阐述了组件式GIS发展的几个阶段,指出组件式GIS的特点和结构,并简要介绍了MapInfo公司的组件式GIS:MapX;最后分析了基于COM技术的组件式GIS的不足以及组件式GIS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WEB数据库缓存的一种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件对象模型(COM)是创建软件组件的双态标准,它为软件提供了统一的、面向对象的、可扩充的通讯协议.首先讨论了基于组件的三层式数据库应用模型和利用COM开发软件的优势,然后通过一个实例,展现了COM技术在构造WEB数据库的缓存组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爱华 《科技信息》2012,(36):I0139-I0139
组件技术具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所要求的封装性、多态性、继承性和动态链接等功能。组件式GIS,是指基于组件对象平台,以一组具有某种标准通信接口的、允许跨语言应用的组件提供的GIS。以校园GIS为例,利用Super Map Objects嵌入VB组件式开发,实现GIS空间网络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组件对象模型技术的不断成熟及其优越性的显现,软件组件化已成为一种潮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也进入了组件化的进程,介绍基于活动模板库实现对MAPGIS路径分析模块进行COM封装的基本原理、设计思想以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孙朋德  李树彪 《科技信息》2007,(21):103-104
COM是一种与操作系统和语言环境无关的软件构架,它将各功能模块通过接口组装起来来构成软件系统,这种系统便于设计、维护和升级。本文简单介绍了COM接口的特点、概念,详细阐述了自定义接口的实现方法以及进程外组件如何使用自定义接口。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手机和通用计算机之间信息的共享,给出了通用计算机的红外线适配器的设计方案,并详细描述了基于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架构的红外手机管理软件的实现细节.该管理软件使用ATL(Active Template Library)实现松散耦合的COM组件架构,其优点是目标程序小,修改、升级、二次开发容易,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快速自动升级,能通过手机收发短信息,管理手机电话簿等资源.  相似文献   

12.
钟冠群  李佳伦  杜辉 《科技信息》2010,(3):I0044-I0045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Component—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 cBsE)是一种新型的软件开发模式,构件模型是构件化软件开发模式的核心。构件模型的集成性,可用性和可扩展性是评价构件模型的原则,随着构件化软件开发技术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多种构件模型。本文对各种主流的构件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它们的差异进行了归类总结。  相似文献   

13.
分布式计算技术在软件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使复杂的大型网络应用程序变得易于开发。基于组件对象模型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和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Distributed COM)的组件技术是微软的分布式对象技术。通过详细地分析基于OM/DCOM组件技术的分布式计算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开发COM/DCOM组件的基本方法和三层分布式应用程序的实现过程。最后,给出了一个用COM组件构造的三层分布式应用系统实例。  相似文献   

14.
线程模式是影响组件运行性能,资源消耗的重要因素.在简单介绍了COM 和COM 组件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COM 组件运行时的线程模式,分析了它们的资源开销,运行性能,并给出了一个COM 组件的设计实例.对基于COM 技术的高性能中间层软件开发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COM/DCOM是突破性的技术 .它是一种与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无关的软件构架 ,它将功能软件以即插即用的方式集成到应用中 ,便于软件系统的设计、升级和维护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DCOM是扩展了的COM ,能够支持在局域网、广域网甚至Internet上不同计算机对象之间的通讯 .使用多重接口是COM迈向DCOM必不可少的一步 .这里介绍了COM/DCOM中利用嵌套类实现多重接口的技术 ,并提供了一个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6.
在面向对象的基础上 ,引入了软件复用的概念 ,对软件构件的三个典型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利用其中的COM /DCOM模型 ,实现铁路轨道电路信息管理系统 .以软件构件理论为基础 ,本着开放性、可维护性、友好性、可扩展性的原则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在系统级上解决并实现了软件可重用性 ,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并在Windows 98操作平台上用VisualC + +实现了系统主要部分的编码工作 .在充分研究软件构件理论的基础上 ,利用面向对象技术来实现系统的各主要功能及数据的信息封装 .这使得本软件系统能与外部设备相适应发展 ,也能让用户对其进行二次开发 ,使延长软件的寿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Java/COM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在Java中引用COM对象和使用Java创建COM对象服务的方法以及实现Java与COM交互通信的类、接口。介绍了几种软件产品:Jintegra、Bfidge2Java,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组件对象模型(COM)和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是Microsoft诸多软件的基础,近年来获得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COM\DCOM的发展、技术内涵以及如何运用COM技术来实现软件重用以提高软件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