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菜篮子”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但想吃到反季节蔬菜,还有了对蔬菜品质的追求。几年来农村的保护地栽培面积越来越大,配套设施越来越全,其中保护地栽培的灌溉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早期的保护地灌溉常用沟渠引水漫灌以提高地下水位。这种方法往往适用于大面积的所谓“大棚群”灌溉,不但水的消耗量大、生产周期长,而且不能冲刷蔬菜叶面促进光合作用。也有用胶管引水浇灌,但生产率低,2~3人一天只能浇灌4~5亩。露地所用喷灌则不但雨滴大,不适用于苗期灌溉,而且在保护地里施展不开。目前国内也有用滴灌灌溉,这种方法有节水、节能等优越性,但铺设的管道影响耕作;同样不能冲刷叶面,对叶菜类作物并不理想。所以保护地内实施人工降雨——喷灌,确实是一种极好的灌溉方法。  相似文献   

2.
各种作物的光合率由于受塑料大棚的影响,其特性各不相同,包括其日变化现象及其与光照度的关系,且温度也影响着作物的光合率。塑料大棚隔绝了棚内与棚外的气流交换,造成棚内高温高湿的小气候效应。本文主要研究塑料大棚内辣椒叶片的光合特征,通过平行对比观测,对大棚内外不同的光强、温度两项环境因子对辣椒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生的影响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延安市甘泉县纪丰农业示范园温室大棚的土壤进行测试分析,探索含水率、容重、pH和速效磷等常见因子在规模化温室大棚作物生产中对作物的影响,为规模化温室大棚产业发展制定基本的技术指导规范。采用取土法和室内实验分析测定温室内土壤的相关理化指标,选定温室大棚65#(大樱桃)、82#(小瓜)、83#(辣椒)、88#(草莓)、110#(小樱桃)为供测温室大棚,在棚内随机选取三个点,每点取土深度为1 m,取土间隔0.1 m,阴干碾碎过筛后测定了各温室大棚中土壤含水量、容重、pH、速效磷。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各温室大棚的土壤含水量均低于作物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应增加灌水量;各温室大棚的土壤容重较大,应进行土壤深翻以增加其通气性;各温室大棚的土壤pH均呈现弱碱性,合理的土壤酸碱性有利于农作物更好的生长发育;各温室大棚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差异较大,应该合理的增施相应重量的磷肥。在规模化温室大棚产业种植当中,由于局部小气候的形成,所以需要更加注意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检测,灌溉和土壤翻耕应在深度和频率上高于大田种植,同时采用滴灌或喷灌及时补充作物对养分P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大棚蔬菜的生长特点,利用土壤湿度传感器接收到需要灌溉的信号,把这个信号通过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进行放大处理后,一方面给显示电路进行灌溉显示.另外一方面输出给执行电路,对大棚蔬菜进行喷灌.从而真正实现大棚蔬菜的按需、按时、按量的自动喷灌.  相似文献   

5.
许豪  孙吉林 《杭州科技》2000,21(4):34-35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 ,当其不足时 ,会降低作物光合作用强度 ,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从而影响其产量甚至品质。塑料大棚蔬菜栽培是在相对密封条件下进行的 ,容易引起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足。为配合拱墅区科委下达的1999年度示范课题“棚施CO2 气肥新技术推广”项目实施 ,在菠菜大棚中进行了施用CO2气肥增产效果试验 ,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试验将相邻的两钢架大棚的东大棚作喷施CO2 气肥处理 ,西大棚作常规对比处理 ,大棚体积均为540m3,实种面积225m3(7.5m×30m) ,土壤类型为小粉田 ,供…  相似文献   

6.
华北平原区地下水超采严重。面对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迫在眉睫。现在河北省选取一些试点区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来缓解农业灌溉用水压力,不断压减地下水超采量。为了得知节水灌溉技术在试点区的推广应用情况,在河北省沧州市14个县选择典型地块进行小麦灌水试验。灌水试验跨越整个冬小麦生育期,灌水试验采用超声波流量计和体积法进行相互印证;并结合小麦生育期内用电量及灌溉次数对灌溉用水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管灌的试验和理论灌溉用水均高于喷灌,分别为5.68%和17.68%。低压管灌试验灌溉用水量总体比理论推算灌溉用水量高5.3%,喷灌试验灌溉用水量总体比理论推算灌溉用水量低8.5%。喷灌相对管灌节水效果更优;但喷灌相对管灌普适性较差,推广难度大。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因地制宜;并增强灌溉设施建后服务管理。  相似文献   

7.
对普通塑料大棚内加盖中棚、以及用电热线加温条件下 ,棚内冬季的温度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测定 结果表明 ,覆盖中棚后 ,棚内白天升温加快 ,夜间保温效果提高 在中棚内夜间使用电热线 ,加温效果较好 试验表明 ,采用大棚内覆盖中棚 ,再辅之以电热线加温 ,是塑料大棚冬季栽培番茄等喜温作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温室采用无土栽培技术,需要营养液给作物提供养份,按照全自动营养液滴灌和喷淋系统的要求,营养液需要过滤,以除去不需要的固体杂质,防止喷头堵塞. 由上海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系和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联合研制的“温室营养液灌溉二次过滤装置”已于日前通过了由上海市教委主持的鉴定.该过滤装置是现代化温室灌溉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作物营养液的过滤.它不但可以防止设备的堵塞、维护喷灌系统的正常运转,而且还能滤除对作物有害的真菌等,有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长. 本装置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技术水…  相似文献   

9.
大棚覆盖和电加温条件下的冬春季温度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普通大棚内加盖中棚、以及用电热线加温条件下,棚内冬季的温度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测定。结果表明,覆盖中棚后,棚内白天升温加快,夜间保温效果提高。在中棚内夜间使用电热线,加温效果较好,试验表明,采用大棚内覆盖中棚,再辅之以电热线加温,是塑料大棚冬季栽培番茄等喜温作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棚蔬菜生产是在塑料大棚内人为地创造适宜的温湿环境条件,使其快速生产.达到蔬菜提早上市,填淡补缺,满足市场需求,获得较高效益的目的。近几年来,大棚蔬菜生产已经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大棚内湿度过高,光照不足,病虫害严重,管理不善,是我县大棚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此,特提出以下几条解决措施,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1.
华北平原区地下水超采严重,面对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迫在眉睫,现在河北省选取一些试点区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来缓解农业灌溉用水压力,不断压减地下水超采量。为了得知节水灌溉技术在试点区的推广应用情况,本次在河北省沧州市14个县选择典型地块进行小麦灌水试验。灌试验期跨越整个冬小麦生育期,灌水试验采用超声波流量计和体积法进行相互印证,并结合小麦生育期内用电量及灌溉次数对灌溉用水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管灌的试验和理论灌溉用水均高于喷灌,分别为5.68%和17.68%,低压管灌试验灌溉用水量总体比理论推算灌溉用水量高5.3%,喷灌试验灌溉用水量总体比理论推算灌溉用水量低8.5%。喷灌相对管灌节水效果更优,但喷灌相对管灌普适性较差推广难度大。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因地制宜,并增强灌溉设施建后服务管理。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近年来用开始采用塑料大棚进行西瓜生产,相对于露地直播和地膜覆盖的西瓜生产方式,西瓜上市时间提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大棚西瓜栽培普遍采用露地栽培的方式,即在地面上爬蔓,单位面积的秧苗株数少,产量低,加上塑料大棚造价高,投入产出比相对提高,不利于推广.为解决这些弊端,进行了两年的栽培实验--春季大棚内西瓜吊蔓立体栽培,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塑料大棚内外进行1、4、7、10月的气象对比观测分析,寻找临沧塑料大棚小气候特点及变化规律,对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建议,为大棚种植的发展以及开展大棚气象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今年,蚌埠市科委组织部分科技人员,对大棚西红柿和辣椒,做了人工释放二氧化碳增产效果的对比试验。场地选择在怀远县裔湾村菜农的塑料大棚内。菜园的面积0.4公顷,沙质壤土。西红柿品种为早丰,每公顷栽植  相似文献   

15.
基于Meta评价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CRDI)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_C)的作用,收集CRDI的相关试验数据,应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区域、气候条件、种植条件、灌溉制度和作物类型下CRDI对WUE_C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国范围内,CRDI提升WUE_C为28.9%,西北地区WUE_C提升最为显著达到了49.29%;年均降水量在200~800 mm的区域,CRDI能够使WUE_C提升29.92%,而在南方地区和年均降水量800 mm的区域,WUE_C提升不显著;在年均气温高于12℃的区域WUE_C提升更明显,可以达到36.98%;CRDI在温室大棚中WUE_C提升最为显著,达到了53.45%;CRDI技术应用到地面畦灌、固定灌溉、沟灌和滴灌后,其WUE_C分别提升37.03%,21.41%,16.59%和32.56%.可见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能有效提高WUE_C,但提升率会受到作物种植条件、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灌溉方法和作物种类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喷灌是利用管道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通过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到田间,对作物进行灌溉。作为一种先进的机械化、半机械化喷灌方式,具有节水、增产、节地、省工等优点的先进节水高效灌溉技术。从70年代初开始,我国发展喷灌技术。1976年,中国科学院将喷灌列为全国科技10年规划重点项目,1978年,原水电部将喷灌作为重点推广新技术项目。50年来,我国喷灌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引进、探索、发展、徘徊、提高等几个阶段,在我国农业生产和环境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随着农业各领域中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喷灌设备模式采用了工业化生产方式,即实行规模化生产,将喷灌设备生产销售服务全过程纳入产业化轨道,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促进我国喷灌设备上档次、上规模、增产增效。为加快我国喷灌设备的产业化,主管部门还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标,选择生产企业,安排一定的启动资金和低息贷款进行扶持,促进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联合攻关,使喷灌设备实现生产的规模化、工艺操作的规范化、技术产品的标准化,创出一批名牌产品。与此同时,各级主管部门也加强了喷灌设备产品质量监控工作,促进各地采用优质产品,保护名牌。应大力发展以科、工、贸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股份公司,集咨询、规划、设计为一体的技术服务公司,营销与培训相结合的经济实体等多种形式组成的喷灌产业化咨绚服务体系。 有资料显示,到2010年,我国喷灌面积将达到566.7万hm^2,2020年将达到666.7万hm^2。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农业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日趋迫切,喷灌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节水高效灌溉技术,将来一定会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四、喷灌技术喷灌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农田灌溉方法.它是依靠水泵或自然水头造成压力水流,经过管道、喷头等专用设备,把水喷射到空中,在空气的作用下,分散成小水滴,像降雨一样均匀地洒落到田间,对作物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  相似文献   

18.
李浪 《广东科技》2013,(16):189+172
随着大棚作物面积迅速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步伐加快,但由于大棚的施肥上的不合理以及独特的生产环境,使作物生理缺素和大棚土壤盐碱、酸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蔬菜瓜类作物产量、生长及品质,如何保证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和品质,在现有的农业生产条件下,提高设施的合理施肥水平,成为当前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阐述了大棚种植对农业土壤环境的危害,分析了土壤盐碱、酸化的危害,最后分析了大棚土壤改良措施以及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该技术应用于农业大棚灌溉中,模拟厂房吊车技术,用输水车代替吊车对大棚中任意位置处的需水作物进行灌溉,与传统管灌相比,无需在田间埋设任何管道沟渠,整个灌溉过程都是自动的,无需人工干预操作,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对作物按需供水,有效减少农业灌溉水用量,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因此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和推广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荷兰、日本、以色列等利用现代大型温室进行园艺作物的研究和生产相当普遍。有些国家设施栽培面积达80%,这是由于设施园艺能够创造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使原有条件下不能生长和生长不良的作物在设施内能正常生长并能提高产量和品质,实现全年供应,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设施园艺已成为优化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上海、沈阳、北京等大城市纷纷引入国外大型设施,率先建成了中国特色的日光温室,连栋大棚、塑料大棚等也纷纷建成,设施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据初步统计,截至1997年,全国设施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