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恒温加热方法合成了1个Mn(Ⅳ)配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该配合物的结构:分子式{[Mn(Hina)(Hdmg)(dmg)Cl].(H2O)0.5}(Hina,异烟酸;H2dmg,丁二酮肟).通过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及表面光电压光谱(SPS)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光物理性质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是一个中性分子型配合物,配合物分子由2个晶体学独立的Mn(Ⅳ)亚单元[Mn(Hina)(Hdmg)(dmg)Cl]和2个处于特殊位置的结晶水分子组成的.每1个Mn(Ⅳ)离子均为6配位(N5Cl配位模式).晶体中存在着丰富的分子间氢键,从而将配合物分子网连成了具有3D无限结构的配位超分子.采用表面光电压光谱(SPS)技术研究了配合物的表面光伏性能.同时对该配合物的UV-Vis和IR光谱进行了分析指认.  相似文献   

2.
过渡金属亮氨酸配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五种过渡金属(铁-锌)亮氨酸(Leucine)的固态配合物。用差热(DTA)、热重(TG)分析法研究了它们的热分解机理,并对五种配合物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简单计算。结果表明:金属配合物的失重活化能大小顺序为:ECo(Leu)2Cl2相似文献   

3.
将CuCl2的二氯甲烷溶液缓慢倒入含有N-(邻氯苯甲酰基)-N'-(2,3-二甲基苯基)硫脲的乙醇溶液中,得到一个对称单元C32H30N4O2Cu Cl3S2·CH2Cl2的二聚物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的单晶结构数据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2)。采用DSC/TG测试了二聚物和配体的热分解性能,发现配合物和配体的熔化和分解过程同时进行,且配体与Cu形成双核配合物后,热稳定性增高。  相似文献   

4.
在乙醇介质60℃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合成了铒(Er)-谷氨酸(L-Glu)-邻菲啰啉(Phen.H2O)三元稀土配合物,并利用摩尔电导、络合滴定分析、红外光谱(IR)、热重-差热(TG-DTG)等测试分析,测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Er(Ш)(Glu)2Phen]Cl3.2H2O.通过循环伏安测定了配合物在铂盘工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HAc-NaAc缓冲溶液(pH≈6.0)中配合物{[Er(Glu)2Phen]Cl3.2H2O}和ErCl3.6H2O在-0.3V~-1.0V(νs.SCE)电位范围内均表现出电化学活性,配合物的电化学活化中心是Er3+,该配合物为准可逆体系。在扫描速率:0.05V/s~0.2V/s范围内,配合物的还原峰电流与扫描速率呈现递增关系。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氯化meso-一〔邻-(4-二甲胺基丁酰胺基)苯基〕三苯基卟啉铁(Ⅲ)(meso-MDMBPTPP Fe(Ⅲ)Cl,以下简记PFe(Ⅲ)Cl)同咪唑、吡啶、三乙胺、哌啶等在轴向配位的配合物的ESR光谱,也测定了尾式卟啉铁(Ⅱ)与NO的配合物的ESR光谱。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新型稀土铒(Ⅲ)离子与2,2′一联吡啶形成配合物得制备经过元素分析确定其化学组成为[Er(bipy)2(H2O)4 Cl3(bipy2,2′一联吡啶),并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光谱(1H NMR)对上述配合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此配合物的可能的立体构型.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ntb)为配体的单核铁(Ⅲ)配合物[Fe(ntb)Cl2]Cl·THF·H2O,对配合物进行了IR、UV-vis和元素分析等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阳离子含有一个中心金属Fe(Ⅲ)离子,与一个烷基胺氮、三个苯并咪唑氮和两个氯离子配位,形成畸变八面体构型.配合物分子和外界阴离子以及溶剂分子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在0.8~-0.8 V (vs.SCE)电位扫描范围内,配合物呈准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在pH 8.2和40℃的条件下,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了配合物的拟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催化邻苯二酚氧化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其速率常数为0.32 min-1.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ntb)为配体的单核铁(Ⅲ)配合物[Fe(ntb)Cl2]Cl.THF.H2O,对配合物进行了IR、UV-vis和元素分析等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阳离子含有一个中心金属Fe(Ⅲ)离子,与一个烷基胺氮、三个苯并咪唑氮和两个氯离子配位,形成畸变八面体构型.配合物分子和外界阴离子以及溶剂分子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在0.8~-0.8V(vs.SCE)电位扫描范围内,配合物呈准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在pH 8.2和40℃的条件下,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了配合物的拟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催化邻苯二酚氧化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其速率常数为0.32min-1.  相似文献   

9.
以氯化镍、2-(2-吡啶基)苯并咪唑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通过自然挥发法自组装成新型的配合物[Ni(PBIm)2Cl2H2O]·(C2H5OH)(H2O)1;相同的原料通过水热法自组装成新型的配合物[Ni(PBIm)Cl2(CH3CH2OH)]22(PBIm=2-(2-吡啶基)苯并咪唑).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其配合物的结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两个配合物都能通过氢键的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并对其荧光及热稳定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2比配合物1的热稳定性好且荧光强度高.  相似文献   

10.
在非水介质中合成了六种轻稀土氯化物与配体 N,N′-二甲基 - N,N′-二苯基 - 3,6 -二氧杂辛二酰胺 (DMDD)形成的固体配合物 ,通式为 [L n(DMDD) Cl2 (H2 O) 2 ]Cl(Ln =L a~ Eu,不包括Pm) .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 TG- DTA分析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在这些新配合物中 ,配体 DMDD表现为四齿配位行为  相似文献   

11.
以1-甲基咪唑及氯代正丁烷为原料,采用无溶剂微波合成的方法,合成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代盐([Bmim]Cl),并对最优合成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550 W,反应时间50 min,反应温度100℃,1-甲基咪唑与氯代正丁烷摩尔比1∶1.1的条件下,离子液体的产率高达85.22%。与传统的有机合成方法相比,本研究反应条件易于实现,无需惰性气体保护,大幅度缩短了反应时间,对用微波技术制备其它咪唑类离子液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乙醇做溶剂,水合肼做还原剂,AgNO3为成核剂,由钴的氯化物经化学还原法低温合成了超微钴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方法对产物的物相、颗粒尺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分散剂种类及氢氧化钠和氯化钴的质量比等条件来探究超微钴粉的实验条件对产物形貌及相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得的钴粉对固体火箭推进剂高氯酸铵(AP)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在NaOH与CoCl2的质量比为1∶2,反应温度为50℃时制备的产物催化性能最好,可使高氯酸铵的高温放热峰向低温方向移动212℃。  相似文献   

13.
利用从头算方法,对多通道反应体系Cl CH2ICl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在MP2/3-21G(d,p)水平下,优化了反应物、络合物、产物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并对得到的平衡几何构型进行了简谐振动频率分析.在相同水平下,以过渡态为出发点,通过内禀反应坐标理论计算了反应的最小能量路径.并且在QCISD(T)/MIDIX高水平下进行了单点能量校正.结果表明:反应存在6条可行的反应通道,其中生成ICl和CH2Cl的通道为主反应通道,其他反应通道为次要反应通道.  相似文献   

14.
以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PECH)为原料,用直接合成法通过季铵化反应一步合成了聚醚N甲基咪唑氯盐([PECH-NMIM]Cl)、聚醚喹啉氯盐([PECH-QL]Cl)、聚醚吡啶氯盐([PECH-PY]Cl)、聚醚N甲基吗啉氯盐([PECH-NMM]Cl)等4种阴离子为氯离子的聚醚季铵盐。再以聚醚季铵盐和四氟硼酸钠为原料,用离子交换法通过置换反应一步合成了聚醚N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PECH-NMIM]BF4)、聚醚喹啉四氟硼酸盐([PECH-QL]BF4)、聚醚吡啶四氟硼酸盐([PECH-PY]BF4)、聚醚N甲基吗啉四氟硼酸盐([PECH-NMM]BF4)。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配比、反应时间、PECH的数均分子量对季铵化反应取代度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聚醚离子液体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 Due to the enormous quantity and renewable char- acteristic of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lignocellulose as food, livestock feed, and an energy resource has been receiving great attention. While the final sugar …  相似文献   

16.
报道用化学还原法在水溶液中用次亚磷酸钠,氯化钴,钨酸钠反应,制备了Co—W—P超细非晶合金微粒.研究了反应条件及钨酸钠的加入量对Co—W—P合金组成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SC)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微粒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低压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的F^—和C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压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的F-和Cl-,选择了最佳操作条件.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好、回收率高、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通过对比样品测定结果可靠,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mixtures of ionic liquids with different organic solvents,density,conductivity and refractive index have been investigated for binary mixtures of 1-all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 [AMIM]Cl) with acetonitrile,ethanol,and dimethyl sulfoxide( DMSO) at 298. 15 K. Density and refractive index were found to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AMIM]Cl concentration. Conductivity was found to increase initially by the addition of [AMIM]Cl. However,as the amount of [AMIM]Cl increases,a gradual decrease in conductivity of the mixtures has been observed. The resultant properties were caused by subsequent ion-ion and / or ion-solvent interactions depending on the extent of polarity,dielectric constants and miscibility of organic solvents being used.  相似文献   

19.
N-甲基咪唑与氯代正丁烷亲核取代生成产物氯化1-甲基-3-丁基咪唑盐([BMIM]Cl),其分子结构经FT-IR、13C-NMR、UV、MS等表征手段得以确认.用单因素分析法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含硫化合物种类、剂油体积比对萃取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剂油比为1∶1,萃取时间为30 min,萃取温度为40℃的温和反应条件下二苯并噻吩(DBT)的单级萃取脱除率为56.2%.多级萃取和萃取-氧化耦合脱硫操作研究表明:在最优单级萃取条件下,DBT经四级连续萃取脱除率可达97.6%;萃取-氧化耦合脱硫体系对3种含硫物质均能实现85%以上的脱除.  相似文献   

20.
在无水乙醇中,用1-氨基-4-甲基哌嗪缩水杨醛(L)与ZnCl2合成了希夫碱配合物ZnL2Cl4,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及固体荧光袁征,并用Xn射线衍射测定了其单晶结构.结果表明,Zn^2+与4个Cl-形成配位键,并与配体以分子间氢键形式联接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α=12.0757(12)nm,b-8.9859(8)nm,c-27.435(3)nm,β=98.9450(10)°,V=2940.8(5)nm3,Z=4,F(000)=1344,Dc=1.463g/cm3,μ=1.231mm^-1.该L及ZnL2Ck均有较好的发光性质,发出蓝色荧光.298.15K下,ZnCl2和L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焓及配合物液相反应生成焓分别为(7.150±0.022),(-32.587±0.307),(3.745±0.035)kJ/tool,热化学循环求得固相标准摩尔反应焓变为(-54.279±0.671)kJ/m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