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羌塘中部蓝片岩青铝闪石~(40)Ar/~(39)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羌塘中部蓝片岩分布于改则县的果干加年山、角木日和双湖办事处纳若、恰格勒拉等地,东西向断续分布300余公里。蓝片岩带北侧为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蓝片岩寄主岩石为晚石炭世的砂岩、粉砂岩、玄武岩夹少量灰岩,并夹多层冰海杂砾岩。  相似文献   

2.
西藏羌塘中部蓝片岩青铝闪石40Ar/39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才 《科学通报》1997,42(4):448-448
<正>羌塘中部蓝片岩分布于改则县的果干加年山、角木日和双湖办事处纳若、恰格勒拉等地,东西向断续分布300余公里。蓝片岩带北侧为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蓝片岩寄主岩石为晚石炭世的砂岩、粉砂岩、玄武岩夹少量灰岩,并夹多层冰海杂砾岩。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部岩石圈新生代岩浆作用与构造格局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荣龙 《科学通报》1986,31(19):1486-1486
中国东部岩石圈新生代最重大的地质事件,莫过于形成跨越一切次级构造单元的大陆板块边缘活动带(简称陆缘活动带)。此带呈北北东向纵贯中国东部,西界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雪峰山、苗岭及桂西山地的东麓,东邻西太平洋岛弧和边缘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诸内海及南海的一部分。东西宽度1000多公里,与中国东部重力异常梯度带的范围一致。后者不  相似文献   

4.
山东榴辉岩的生成时代——单颗粒锆石~(207)Pb/~(206)Pb年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来明 《科学通报》1994,39(19):1788-1788
山东榴辉岩带是秦岭—大别—胶南榴辉岩带的组成部分,被郯庐断裂切割并向北平移,沿海岸呈北东向展布,长600余公里,宽30—60km.其上分布着大小不等的数千个榴辉岩体,规模一般长数十米,宽数米,呈透镜状或扁豆状产出,长轴方向与区域片理、片麻理一致;主要分布于临沭、莒南、日照、诸城、青岛、文登、荣成及威海等县市(图1).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藏高原上的昆仑山区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那棱格勒峡谷,可是它在世界上却是名声显赫,为世界著名的五大死亡谷之一。它东起青海布伦台,西至沙山,全长105公里,宽约33公里,海拔3200~4000米。谷地南有昆仑山直插云霄,北有祁连雪山阻挡着北国寒风,整个谷地处在那棱格勒河的中上游地带。它周围分布着由紫红岩、砂岩等组成的中高山带屏障,冰雪皑皑的山峦巍峨多姿,湖泊  相似文献   

6.
张秋生 《科学通报》1979,24(16):751-751
东秦岭北部地区是中国东部南北两大陆块(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之间自晚元古代以来的一个长期活动的狭长高应变带。在这个长600公里以上,宽40—60公里的“条带”上,分布有前寒武纪变质岩、未变质的沉积岩和火山岩、晚期花岗岩等。前称“秦岭地轴”。它与南、北陆块具有截然不同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7.
彭立红 《科学通报》1984,29(2):104-104
内蒙古集二线地区温都尔庙群是一著名“哑层”,由一套海相火山浅变质岩系组成。温都尔庙群呈东西向延展,长达700余公里。宽约100余公里,被划分为南北两带。作者的工作区在南带。温都尔庙群的时代问题,争论数十年一直未获得解决,它的时代及地层划分问题长期为我国地质界所关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对蕴藏在温都尔庙群里的丰富矿产资源(金、铜、铁、铬……和石油)的勘探,南带的蛇绿岩套已被鉴定。南带蛇绿岩套产出位置极为重要,它是中  相似文献   

8.
1992年12月4日,当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类或在欢乐、或在忧患、或在平静、或在战火中度过这一天时,一些天体物理学家却被一场可能发生的导致地球毁灭的巨大灾难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这天,一颗名为斯威夫特一塔特尔的巨大彗星以每小时数千公里的速度闪电般地扫过地球轨道,当时幸好地球在一百多万公里以外。虽然一百多万公里在天体物理学中是个很近的距离,但总算是在该彗星的危险带之外。然而,133年之后,即2126年,当这颗  相似文献   

9.
地球的构成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里分校的科学家已鉴定出地球最富藏的矿物是硅酸镁钙钛矿,其化学式为MgSiO_3。几乎一半地球是由该矿物构成的。其大部分沉积物位于地幔的下部,从地下600公里一直到2800公里深处,在此深度的温度约为2000K到2500K。已发现此种钙铁矿能耐此高温,其熔点约为3000K。这一研究有助于测定整个地幔的温度并查明在45亿  相似文献   

10.
马巍  程国栋 《科学》2006,58(6):6-10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全长约1925公里,其中格拉段长约1118公里。海拔4000米的地段有965公里.最高点唐古拉山口为5072米。穿越多年冻土区长度为632公里,其中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长度约550公里,岛状不连续多年冻土区长度约82公里。在632公里的冻土带中,年平均地温高于一1.0℃多年冻土区275公里,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区221公里,高温高含冰量重叠路段约为134公里。高原、冻土和生态脆弱就成为青藏铁路修筑的三大难题,而冻土问题是青藏铁路成败的最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旗 《科学通报》1979,24(3):120-120
西藏地区变质岩广泛分布。作者在参加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过程中,有机会对它们进行了概略的初步研究,根据其分布的构造位置、可能的变质时代和压力类型,初步划分为七个变质带,由南往北为:喜马拉雅变质带、藏南变质带、雅鲁藏布江变质带、冈底斯变质带、怒江变质带、澜沧江变质带和金沙江变质带,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太湖古称“震泽”。横跨江苏、浙江二省,面积为2200平方公里,湖岸线长约400公里,南北长约65公里,东西宽约为40公里。平均水深为2米。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3 .3OC~15.7oC。气候温和宜人。是我国江南著名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3.
秦岭丹凤蛇绿岩带放射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崔智林 《科学通报》1995,40(18):1686-1686
秦岭丹凤蛇绿岩带沿商丹缝合带北侧分布,东西延伸400余公里.许多研究人员将此作为秦岭古洋盆存在与闭合的重要地质证据.在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龄、变形变质等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但一直缺乏放射虫硅质岩和古生物化石的证据.目前丹凤蛇绿岩的同位素年龄数据主要有:(447.8±41.5)Ma(Rb-Sr全岩),(402.6±35)Ma(Sm-Nd),914~1015Ma(Sm-Nd)(据张宗清,1994,未刊).  相似文献   

14.
车在一条宽阔的山沟中绕道行驶,继而,驶进了一片苍茫无际的梭梭林中。其间一条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戈壁小路牵引着我们驱向前方。在低矮的梭梭林中穿行约3个小时后,车终于停了下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高大的丛林。登高远望,这片丛林生长在一条东西走向的扇形冲击带中,宽约5公里,长约20公里。这,就是我们早已渴盼谋面的原始胡杨林了。这片原始胡杨林位于新疆奇台县城东面约2O0公里处,最东端是青驹驴山,属于北塔山的一部分,最西头与奇台县的盐池遥遥相望,东高西低,苍苍莽莽,举目远眺不可尽收。胡杨是世界最古老的杨树品种…  相似文献   

15.
假如“外星人”光临地球,他定会感到万分惊喜和无比震惊。惊喜的是他们在银河系终于找到了一个极宜于智能生物生活的“天堂”,震惊的是这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已经被其主人糟蹋得面目全非。 太阳系内寻天堂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根据精确测定,地球赤道平均半径为6378.139公里,两极平均半径为6356.755公里,两者相差约21公  相似文献   

16.
黄茂桓 《科学通报》1981,26(8):494-494
巴托拉冰川位于喀喇昆仑山系西北部,洪扎喀喇昆仑山北侧,长59.2公里,面积285平方公里,为一巨大的纵向山谷冰川。中巴两国合作修建的喀喇昆仑公路115—119公里处的洪扎河右岸在该冰川末端下方通过。为查明巴托拉冰川变化特征,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估计其排水道变迁的可能性,中国冰川工作者于1974—1975年对这条冰川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1978年再度考察了这条冰川的下部。本文为两次冰川末端运动学研究总结的概要。  相似文献   

17.
德国科隆市一位计算机专家科特,他每天大清早进行10公里跑步,他腿跑硬了,耳却鸣了。何故?因为他每天跑步必带收录机,戴上耳塞,开大音量;因为他信奉音乐的咆哮声会驱走睡魔。更有甚者,他每驾车外出,陪伴他的是震天巨响的收音  相似文献   

18.
据“小笠原研究”报导:在东京之南1200公里的硫黄岛,新近意外地长出了火山岛,象大家知道的那样,现在仍继续在向上隆升。火山岛的平面形状为三角形,其长边约为四公里。岛的北东端是山顶为浪蚀平面的馒头形圆山(最高点120米);而南西端为由火山碎届组成的破火山口山丘。在由火山碎屑岩组的圆山中找到的木  相似文献   

19.
西藏冈底斯带构造活动的裂变径迹证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袁万明  王世成  李胜荣  杨志强 《科学通报》2001,46(20):1739-1742
通过裂变径迹分析对冈底期带构造作用进行定量限制。15个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表明,冈底斯带曾经历两个构造活动期,其中南冈底期带约为37.2-18.5Ma和18.5-8Ma;中冈底斯带约为7.6-5.3Ma和5.3-0Ma,其特点是早期未发生明显的差异隆升,晚期为快速抬升期。但是,中、南冈底期带又有区别,其中查拉-甲错-日多断裂带与雅鲁藏布江断裂带类似,均有着重要控制作用。中、南冈底期带的抬升速率分别为70和180m/Ma;中冈底斯带快速抬升的起止时间均滞后于南冈底斯带。  相似文献   

20.
上官志冠 《科学通报》1985,30(17):1329-1329
北京怀柔水峪韧性剪切带(F_1)由怀柔县北河防口至密云县黑山寺呈北东50°—60°方向展布,倾向南东,倾角30°—40°,主要发育在中生代冷水峪片麻状花岗岩(γ_5~3)、石门山片麻状花岗岩(γ_5~(3-1))南部边缘、太古代片麻岩(Ar)和震旦亚代铁岭组碳酸盐岩(Z_(2t))之中(图1),并被后期相同走向的陡倾的山前正断层切断。残存的近中心地带的界线以F_1表示,带宽1—1.5公里。该剪切带的宏观、微观构造特征及古应力值已有报道。本文着重研究该剪切带内外长英质岩石和若干单矿物的氧同位素变异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