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君  张学臣 《甘肃科技》2006,22(6):39-40
采区巷道布置,应从煤层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确定采区生产能力,进行高瓦斯煤层群采区上山布置及采区内风向的稳定工作,确定开采顺序,采用无煤柱开采技术,选择科学的通风方式,预防和治理采区瓦斯突出和积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结合桃山煤矿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开采煤层群的高瓦斯矿井采区巷道布置应首先确定合理的煤层分组和煤层开采顺序,采区通风系统力求稳定可靠等观点。分析了高瓦斯矿井中采用沿空留巷技术的优越性,并对煤层群高瓦斯工作面的通风方式和采用泄排瓦斯巷、尾巷布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清河门矿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清河门矿231采区3-3煤层上行开采的可行性,利用相似材料模拟方法分析了下部3-2煤层开采对3-3煤层的影响,在此通过布置巷道和钻孔进行现场探测,分析了3-3煤层下伏采空区的充实程度、3-3煤层下沉变形及围岩采动裂隙、顶板离层状态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成功对231采区3-3煤层N3路的近距离煤层实行上行综合机械化开采.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近距离煤层同采时回采巷道的布置方式与参数,分析了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不同布置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根据泉店煤矿东翼11采区的地质赋存条件及矿井生产现状,确定其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采用混合布置方式。依据上煤层开采后采空区边缘与下煤层巷道之间的弹塑性分布区与应力梯度分布状况,以及巷道围岩表面变形量,分别确定下煤层上巷相对上煤层上巷向上平错20m,下煤层下巷相对上煤层下巷向上平错10m。在泉店煤矿东翼11采区首采面进行近距离煤层同采巷道混合布置的应用与实测,现场实测表明巷道变形量得到有效控制,说明其同采巷道布置合理。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群上部煤层开采时对下部煤岩层产生的应力分布影响效应,以潘二矿西四采区B组煤层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为背景,采用UDEC软件建立近距离煤层群下向卸压开采模型,获得了8-1煤层开采过程中下部煤层群围岩应力场分布特征及高应力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下向卸压开采下部煤层群的卸压效果与岩层结构、开采参数、煤层位置等密切相关,随着开采距离的增加,卸压范围成非线性递减,并受岩层岩性影响,卸压煤层支承压力峰值及卸压范围呈梯级演化.对于确定近距离煤层群下行卸压开采方案提供了合理依据并对回采巷道合理布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玉华矿矿井采区布置方法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该矿矿井首采区为1、2号煤层一采区,矿井生产能力为0.913Mt/a,可满足矿井0.9Mt/a设计生产能力的要求;一采区东西长1.99km,南北长1.58km,采区面积约3.15km2,为单翼开采采区,采用伪倾向长壁开采。  相似文献   

7.
张文国 《科技资讯》2005,(22):13-13
一、采区概况本采区位于建矿西部,开采煤层91层,属原二采区一水平F8号断层下部,F8号断层上部87层已由二采区开采完毕,本采区开采范围:上部以F8号断层为界,右部与阿城矿边界线为界,左部与一采区为界,91层开采标高为+38m ̄-92m走向平均100m,倾斜长度520m,煤层平均厚度0.75m,倾角14。,地质储量46万t,可采储量40万t。单一煤层结构,开采范围内地质构造简单。二、改造的依据.本采区主井已形成,井底车场与二采前石门相连,付井送至F8断层以下+38m标高处,91层采掘工程布置原设计(第一方案)为付井延深,两翼片盘布置,开采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落煤方…  相似文献   

8.
夏仕方 《科技资讯》2014,(4):141-142
目前国内煤炭市场形势严峻,如何降本增效是每个煤炭企业必须面临的课题。文章针对淮南潘谢矿区C组煤层实际赋存状况,改变设计思维定式,从创新瓦斯治理模式入手,采区系统巷道布置与瓦斯治理方式相适应,联合布置,减少了采区系统巷道,降低了成本,为淮南潘谢矿区C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9.
下组煤的开采直接影响着上组煤及其顶底板的稳定性,层间岩层厚度及岩层垮落特征是能否进行上行开采的关键因素。以山西省吕梁某矿4号煤层与42采区煤层层间岩层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方法,研究层间岩层厚度变化对层间岩层及其垮落特征的影响,以便确定42采区上组煤层开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层间岩层厚度为18.2~28.2 m时,42采区煤层位于4号煤层裂隙带,顶底板较完整,可进行上行开采,同时在4号煤层采空区边界上方出现悬空结构,上行开采时应采取底板充填、调斜工作面等措施以避免矿压灾害的发生;当层间岩层厚度为10.2 m时,42采区的煤层位于4号煤层规则垮落带与裂隙带的交界处,42采区煤层及其顶底板遭受严重破坏,不建议开采;当层间岩层厚度为10.2~18.2 m时,42采区煤层处于4号煤层裂隙带,但裂隙较发育,需采取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或延长间隔时间,方可进行开采。该研究可为类似条件下的上行开采可行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与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志勇 《山西科技》2013,(6):141-143
通过对华盛煤矿矿井501采区布置的探讨,得出结论:501采区胶带运输巷和轨道运输巷均沿5号煤层底板布置,采区回风巷沿5号煤层顶板布置;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和开切眼均沿5号煤层底板布置。矿井移交生产及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井下5号煤层共布置1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和2个综掘工作面,采掘比为1:2。  相似文献   

11.
许永溪 《海峡科学》2000,(1):30-30,33
浅谈永春县煤矿紧密褶皱煤层的地质情况,以及根据这样的地质情况,进行合理的采区巷道布置,合理确定区段垂高,合理确定区段石门间距,合理布置区段内各煤层的采准巷道.  相似文献   

12.
根据凤山煤矿煤层赋存条件、一、二采区开拓布置及M19与M26层间距等资料分析,结合一采区瓦斯治理取得的经验对二采区采空区瓦斯治理方法进行比选,在M26和M34煤层瓦斯地质资料不详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一采区低负压抽放系统对二采区开采时的采空区瓦斯进行抽放,投入少、便管理、效果好,确保二采区开采期间采空区的瓦斯抽放效果,实现煤矿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安全生产形势和经济效益。使瓦斯治理从局部治理向区域性治理转变。从而形成采空区治理瓦斯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法,达到实现有效治理采空区瓦斯的目的,为同类地质条件的煤矿采空区瓦斯治理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高文龙 《科技资讯》2007,(24):14-14
采区巷道布置有其基本要求,影响因素有煤层层数、间距,煤层倾角、厚度等;采区联合布置有利于集中生产、掘进及维修费用低、占用设备少、采区服务年限长、回采率高;采用联合布置方式应考虑石门长度是否经济合理、煤层埋藏条件、生产能力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薄煤层群井田的采区划分及采区巷道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状态由煤层群为主的井田所进行的采区巷道布置实例,阐明在薄煤层群井田中合理加大采区尺寸、优化采区巷道布置,有利于降低采区掘进率,提高采区生产能力,增加采区服务年限,保证矿井生产采区的正常接续。  相似文献   

15.
赵伟  张圣才 《科技信息》2011,(6):337-337
采区内地质构造较复杂,单斜为主,断层发育,且有古河流冲刷带,水力联系较广泛。根据物探、钻探具体资料及采区的区域地质资料,在充分分析第四系、煤层顶板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开采上限,钻探防水钻孔及布置排水系统等措施,进行采区防治水工作。  相似文献   

16.
张珉 《山西科技》2014,(1):142-144
通过对铁炭窑沟煤矿井田开拓的探讨,得出结论:该矿井田地质构造、老窑范围、煤层及水文条件、资源整合矿采空区等对井田开拓开采均未造成影响;井田开拓方案是将井田内的15号煤层划分为一个开采水平,+1142水平。15号煤层分为3个采区,先开采一采区,然后依次开采二、三采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荣福煤矿建立地面永久抽放瓦斯系统,利用采区回风上山作专用瓦斯抽放巷,从底板穿层布孔预抽煤层瓦斯,合理选择采煤方法,优化巷道布置,摸索出一套适合其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条件的小煤矿瓦斯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采区内通常开掘两务上山:①运输上山:用于运煤、行人、回风;②坳,道上山:用于运料、下放矸石、进风。近年来由于瓦斯事故,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13条规定,高瓦斯矿井必须设置至少1条专用回风巷,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设置1条专用回凤巷;在采区行人问题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365条规定,同时考虑减轻职工的工作强度,应采用机械运送人员。因此采区巷道布置就发展为四条上山,这样工程量大,投产慢费用高,因此进行设计优化,减少采区上山数量,减少成本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9.
露天煤矿采区转向接续期间剥采工程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水平煤层露天煤矿划分成多个采区按顺序开采,上一个采区开采即将结束转向下一个采区开采时,需要做好两个采区在转向过渡期间的剥采工程优化安排,以保证转向过渡顺利.本文以平朔安家岭露天煤矿首采区向二采区转向开采期间剥采工程为例,提出了缓帮L型转向方案、缓帮扇形转向方案、重新拉沟开采转向方案,采用方案比较法分析比较了3个转向方案的生产剥采比、转向过渡时间、剥采运距及经济效益等,确定采用L型转向方案.在采区接续工程位置确定研究中,提出了多种两个采区V-P曲线接续方案,分析不同接续方案的生产剥采比、过渡时间等的变化规律,综合分析确定合理的转向过渡方案,并对两个采区的逐年剥采工程量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20.
郭杉 《山西科技》2013,(6):64-65
介绍了华盛煤矿井田开拓方案及其原则,通过对方案一和方案二优缺点的分析,得出结论:本矿井井田开拓方案采用方案一,即设一个水平开拓井田范围内的5号煤层;全井田共划分为2个采区,即5号煤层的501和502采区,501采区为单翼开采,502采区为双翼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