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鞣花酸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鞣花酸是国外正在开发的保健食品与药物,研究证明了鞣花酸具有抗癌变、抗突变作用,还兼备抗菌、抗病毒作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鞣花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鞣花酸及其衍生物的提取方法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水为溶剂浸提五棓子制取单宁酸,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单宁酸,经活性炭脱色,中试规模制备了高纯食品鞣酸。最佳工艺条件:浸提温度约70℃,萃取温度50-60℃.结果表明,高纯食品鞣酸的收率达64.1%,单宁酸含量达98.5%,五棓子单耗2.8 t.  相似文献   

3.
从中草药叶下珠中活性追踪、提取出具有体外抑制HCV NS3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先导化合物——鞣花酸,进而化学合成鞣花酸的衍生物并用NMR和MS确定结构;采用ELISA法测定了所合成鞣花酸衍生物体外抑制HCV-NS3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碳纳米管丝网印刷电极为工作电极,建立了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鞣花酸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鞣花酸在电极表面易发生氧化反应,不易发生还原反应,当鞣花酸浓度在4.381×10-6~1.309×10-4mol/L范围内时其溶液浓度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1.905×10-6mol/L.2种方法均可以在优化条件下实现快速检测鞣花酸.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一组血浆中分别加入不同pH 值的HEPES缓冲液,制备出一组pH 值呈梯度变化的血浆样本,以三种APTT试剂进行检测,三种APTT试剂分别以高岭土、硅胶和鞣花酸为激活剂.结果发现血浆pH在7.02~8.16变化范围内,对APTT的测定结果均有影响,其中对以鞣花酸为激活剂的APTT试剂测定结果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用溶剂法提纯工业单宁酸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溶剂法对倍子工业单宁酸进行了提纯研究,通过萃取温度,搅拌时间和粒度等条件的探索及对几种常用有机溶剂的对比和复配试验。结果所得工业单宁酸的纯度由78%-80%提高到92.76%,产品颜色变浅,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鞣花酸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种不同浓度的鞣花酸作用于斜生栅藻和铜绿微囊藻,探索了鞣花酸对这两种藻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同期生长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藻细胞数和OD值比较以及抑制率计算t、检验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表明:鞣花酸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最大抑制率都在85%以上,但对铜绿微囊藻抑藻效果更显著.鞣花酸浓度为0.9 mmol/L时,对斜生栅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0.6mmol/L时就对铜绿微囊藻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这些结果可为水华的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包封率为指标,考察鞣花酸柔性纳米脂质体(EA-FNL)的最佳制备工艺,验证其透皮效果.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鞣花酸柔性纳米脂质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鞣花酸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卵磷脂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药物质量浓度、水化时间对包封率和粒径的影响.经Box-Behnken效应面法得到最优处方,测定其粒径,以大鼠腹部皮肤为材料,进行24 h透皮扩散实验.结果表明: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处方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中,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7.83∶1,脂质体制备水化时间为2.1 h,卵磷脂与吐温-20的质量比为2∶1,平均包封率为75.66%,粒径为(178.60±4.59)nm,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DI)为0.15±0.01,电位为(-30.60±0.92)mV,EA-FNL稳定性良好;EA-FNL 24 h累积透过量为9.54 μg·cm-2,24 h后皮肤滞留量为13.77 μg·cm-2;文中方法制备的鞣花酸柔性纳米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粒径可控,在皮肤滞留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HNO3、NaOH氧化和负载食品级单宁酸等改性技术制备改性PAC,考察改性PAC对低温(2℃)水中低质量浓度Cr(VI)及Cr(Ⅲ)离子(0.500 mg/L)的去除性能,选择制备高效吸附低质量浓度Cr( VI)的PAC表面改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表面负载食品级单宁酸改性( TA-OC)为最佳改性方法,其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和表面极性大小最佳,正交试验确定的TA-OC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单宁酸质量浓度为15 mg/L,pH值为4,温度为40℃,时间为9 h.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石榴鞣花酸提取物(EAEFP)诱导人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途径,以A549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评估EAEFP对A549肺癌细胞的抑制效果。通过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法观察EAEFP对A549肺癌细胞形态的作用。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EAEFP对A549肺癌细胞分裂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榴鞣花酸提取物能显著抑制A549肺癌细胞的生长。随着石榴鞣花酸提取物质量浓度的增加,A549肺癌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期,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石榴鞣花酸提取物能抑制A549肺癌细胞增殖,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橡单宁属于水解类鞣花单宁 ,其降解产物主要是鞣花酸及其衍生物 ,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抗诱变及捕捉自由基的能力 ,对于多种癌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药物、化妆品、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 3] .目前有关植物单宁生物降解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结构较为简单的单宁 ,其降解过程是利用黑曲霉产生的单宁酶作用 ,单宁的转化率可达 80 %~ 89% ,明显优于传统的酸、碱等化学降解方法的转化率(2 3%~ 33% ) [4 ,5] .鞣花单宁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较单宁广泛 ,化学结构更加复杂 ,采用传统的酸碱法使其水解为鞣花酸的难度较大 ,目前有…  相似文献   

12.
采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提取中药材京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的化学成分,经硅胶、ODS柱色谱法等分离纯化,共得到7种化合物,分别为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木糖苷(1)、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2)、3,3'-二甲氧基鞣花酸(3)、阿魏酸二十八酯(4)、大戟二烯醇(5)、β-谷甾醇(6)和胡萝卜苷(7).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表明,除了β-谷甾醇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金花茶叶的HPLC指纹图谱,为评价其质量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使用Agilent ZORBA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版)"及SPSS软件对10个批次样品进行数据处理,并用UPLC-QTOF-MS对部分共有峰进行初步归属。研究结果表明:10批金花茶叶共标定共有峰10个,通过UPLC-QTOF-MS进一步分析,鉴定出其中5个多酚类成分分别为3'-甲基-鞣花酸-4'-葡萄糖苷、鞣花酸、Okicamellia、3'-甲基鞣花酸、3,4-o,o-次甲基-鞣花酸。10批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0。通过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将10批样品分为4类。本研究为金花茶药材的全面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三萜化合物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并与多酚物质绿原酸和鞣花酸的相应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质量浓度为1.0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3.09%和68.02%,二者的抗氧化活性近似,小于2种多酚化合物,但和稠环多酚鞣花酸的接近.  相似文献   

15.
化香果单宁及其有关化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60%丙酮水溶液室温浸化香果,使用几种凝胶柱层析,从化香果丙酮水提取物中分离了5种化合物。根据化学反应及真实样品共层析和氢核磁共振谱分析,其中四种化合物被鉴定为鞣花酸、没食子酸、英国栎鞣花素和木麻黄亭,另一种化合物待鉴定。  相似文献   

16.
鞣花酸开发前景看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仅以温饱为目标,而是在吃饱吃好的同时更加注重医疗保健。有资料表明,城市居民中有60%的人使用保健品、新药、特药,这为医药行业开发新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鞣花酸是广泛存在于各种软果、坚果等植物组织中的一种天然多酚成分,它是没食子酸的二聚衍生物,是一种多酚二内酯。近十几年来,人们就鞣花酸的抗突变、抗癌变效力及其对化学物质诱导癌变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很多研究。在对鼠和人体组织移植所做的体内和体外试验中,鞣花酸表现出对化学物质诱导癌变及其他多种癌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  相似文献   

17.
从植物中寻找农药活性物质:乌桕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乌桕叶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波谱鉴定为N-苯基-1-萘胺,正三十二烷醇,9,12,1-十八三烯-1-醇和十六烷酸乙酯。从乌桕茎皮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波谱鉴定为β-谷甾醇,十六烷酸乙酯和3,4,3’-O-三甲基鞣花酸。  相似文献   

18.
以五倍子制备的没食子酸和酒石酸锑钾为原料,研究了碱式没食子酸锑的合成条件。在筛选的合成条件下,产品收率(92%~95%)比文献收率(65%~70%)高。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等方法测定,证实产品纯度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Fe(Ⅲ)对单宁酸(TA)原位修复含水层Cr(Ⅵ)污染的反应机理及效能. 结果表明,Fe(Ⅲ)通过与单宁酸配合可有效提高单宁酸对Cr(Ⅵ)污染含水层的修复效率. 单宁酸分子中邻苯三酚结构中两个相邻的酚羟基与Fe(Ⅲ)配合并提供电子,因此修复1 mol Cr(Ⅵ)至少需要9 mol单宁酸;若使Fe(Ⅲ)达到最好的强化效果, 则要求n(TA)∶n(Fe(Ⅲ))=3∶5, 此时单宁酸-Fe(Ⅲ)结构最稳定, 储存容量最大. 在Cr(Ⅵ)污染被修复后, Fe(Ⅲ)在单宁酸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FeOOH, 对Cr(Ⅲ)进行吸附并形成共沉淀, 从而达到去除总Cr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二十一味寒水石丸中总鞣质、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干酪素作为吸附剂,碱性条件下显色,以磷钼钨酸为氧化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鞣质含量;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含量.使用迪马Diamonsil-2 C18(4.6 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分别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270nm,测定.结果:以没食子酸计的鞣质含量在0.5~5μ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5.77%,RSD为0.70%(n=6);没食子酸在0.32~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0%,RSD为1.01%(n=9),鞣花酸在0.372~.1.8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为0.75%(n=9).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具有较强专属性,可用于常用藏药二十一味寒水石丸中总鞣质、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