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转型期的社会结构分化、利益主体多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由此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与既定的社会政治规范相冲突,是一种不和谐不协调的因素。分析了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政治解决群体性事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为当代民族冲突创造了新的激励结构。全球化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国家能力分化以及权力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的分离。国家部门的、地域的以及社会的分化凸显对于某些民族的歧视性的经济政策和政治表达结构。民族冲突是治理和制度危机的信号,民族冲突管理应该把以国家为中心的干预策略转变成以治理为中心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危机事件的频发,危机管理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危机事件高发度和危害性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研究体系尚不完善,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大研究投入、改善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研究体系,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城市化水平在新世纪不断提速,这是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促使族体间发展差距和民族认同状态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在分析族际冲突中民族认同所扮演的角色、中国国家认同构建中的现实张力、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道路及其完善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中民族认同与公民身份构建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关注点。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性日益扩大的同时,社区居民的差异性日益突出,社会冲突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在这一背景下,通过社区建设,可以整合社区居民的差异性,弥合社会分歧,消除社会冲突.在一个多民族社区,社区建设可以使各民族居民凝聚于社区,形成共同的社区认同,产生社区归属感和安全感.遵义市“四民社区”的创建,通过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区居民的公共参与,以公共交往促进了族际交往、以居民身份整合了民族身份、以公民意识整合了民族意识、以社区认同整合了民族认同.“四民社区”的创建,是多民族地区族际整合的有益探索,也可以为我国其他多民族地区的族际整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少数民族城市化水平低、质量差、区域差异大,内部发展失衡的现状,阻碍着我国改革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解决,影响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制约着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不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体现了社会公平和正义,将大大推进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暴力攻击性危机事件是社会人际关系发生矛盾,社会机制运行出现故障,个人内心调节失败,社会调节失败后,矛盾的极端爆发形式。当前,我国社会进入大变革时期,矛盾冲突此起彼伏,导致暴力攻击性危机事件爆发频繁,对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公安机关作为暴力攻击性事件处置的主导部门,必须准确把握暴力攻击性危机事件处置行动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对暴力攻击行为及时化解,形成一定的威慑力,维系稳定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8.
前苏联的解体和华约组织的解散,将维持了四十余年的东西方军事对峙的均衡局面彻底打破,使得长期以来被两大军事集团尖锐对立所掩盖的各国内部民族分裂与反分裂力量之间的矛盾在国际社会的各种矛盾中得以凸现出来,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继北约提出了所谓的新战略并在科索沃危机中加以实践之后,美国军方又抛出了所谓的“内部冲突论”,这些都助长了民族分裂分子的嚣张气焰。可以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民族分裂活动有可能成为引发冲突乃至局部战争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非洲政治与安全形势加剧动荡,系统性危机开始显现。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非洲经济与社会危机凸显,并向政治与安全层面传导,固有的地缘矛盾、民族冲突和社会问题被激化。面对严峻复杂的政治安全形势,非洲国家的担忧加深,合力应对地区挑战的意愿和行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0.
周大鸣、马建钊主编的《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研究》最近由民族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入2004年11月由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及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研讨会论文26篇,共分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研究”、“城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西部村落生态智慧的理性阐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西方,提前消费观念的无限扩张和虚拟经济规模的毫无节制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在东方,人口快速增长给自然生态造成了不堪重负的压力。在虚拟经济泡沫不断破灭和持续发展推进艰难的现实峡谷之中,我们看到曾经被称为落后典型的"自给自足"乡村经济与民族文化的勃发生机。以"村落生态智慧"为代表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方式,其理论意义和承传价值理应成为支撑人类持续、健康、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智慧。  相似文献   

12.
《海牙规则》确立了海运承运人对航海过失造成的货损免责,航海过失可分为驾船过失和管船过失。但承运人对管货过失造成的货损应承担赔偿责任。区分航海过失,尤其是管船过失与管货过失,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近百的来,有关于此的争议不同涌现,国际上要求废除航海过失免责的呼声日益高涨,《汉堡规则》虽废除了航海过失免责,但亦未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文章探讨了航海过失与管货过失的区分标准,并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承运人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3.
纳米技术的发展正如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必然给人类带来“双刃剑”效应。政府与企业、科学家都肩负着建立一个纳米技术发展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约束的责任;在纳米技术开发中应坚持以人为本,这样才能保证纳米技术始终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14.
15.
光绪年间,黑龙江省漠河地区中俄金匪盗采现象尤甚,致使清政府损失了大量金矿资源。为了驱除金匪,保护本国矿产资源,清政府历经两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得以驱除以俄人为首的金匪。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反抗外国经济侵略的一次抗争,还为中国漠河金矿的开办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6.
乌兹别克人穆罕默德·昔班尼于16世纪初期率其部民从钦察草原南下,在中亚建立了昔班尼王朝.经过几年的征服,该王朝包括河中地区、呼罗珊和花剌子模在内的大汗国.在昔班尼政权之下,中亚乌兹别克民族开始形成.昔班尼王朝在中亚乌兹别克族形成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中学教师师德修养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中学教师应结合中学教师的角色特点,加强师德修养,诸如以身作则,以自己优良的品行教育和影响学生;热爱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伦理学意义上的尊严主要指社会行为主体人的尊严或者生命的尊严,与生命不可分割。人不仅是感性的肉体生命的存在,不仅是超越了自然理性的精神生命的存在,而且是牵涉肉体和精神的又赋予某种普遍性的社会生命的存在。在社会中,以人为主体便是生命尊严构成的必要条件,主体所承担的道德责任是人的尊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与职业道德质和高层次的现代化知识素质,并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阙门建筑是我国古代独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它的出现与我国早期社会的思想、阶级观念有关。陵墓前设阙的风俗是由早期的宫阙或城阙发展而来。始皇陵三出阙的设置对秦以后的陵寝制度特别是西汉各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终汉两世,陵墓前置阙成为时尚,加上受神仙思想及阴阳五行学说的强烈影响,其表征意义走向多样化、世俗化,等级观念趋于淡漠,当然其实用价值也渐渐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