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改造甲醇弛放气及焦炉回炉煤气管道,从设备角度保证甲醇弛放气回掺焦炉的可行性;通过实际改变煤气管道孔板,保证了焦炉按照周转时间制定的加热制度;通过改变甲醇驰放气的掺入量,研究其对焦炉标准温度的变化影响,通过跟踪测量焦炉焦饼中心温度,发现其对焦炭成熟情况没有影响;通过技术改造甲醇弛放气得以全部利用,能够在实现在焦炉中掺烧,对焦炉的正常加热制度没有影响,同时实现了更多的焦炉煤气制甲醇,实现了甲醇的增产.  相似文献   

2.
目前炼焦煤的供应日趋紧张,在现有设备下提高焦炉的单孔装煤量成为了研究重点。由于物理试验研究不仅耗费劳动力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建立了以离散元为基础的仿真模型,研究了焦炉炭化室的装平煤过程。结果表明,由于炭化室结构造成的壁面效应,不同区域的煤料配位数和散密度相差明显,导致了机侧和焦侧缺角严重,装煤不满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通过改变不同落煤口的装煤顺序,发现在靠近焦侧和机侧的落煤口先落煤时,煤料能够为两侧减少缺角提供支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总装煤量。关于平煤过程,研究确定了一种两次长平煤和两次短平煤相结合的方式,对炭化室内煤料起到了压实、压匀的作用,并明显改善了焦侧缺角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工程概况某钢厂焦炉为JN43-80型焦炉,该焦炉采用双联立火道复式加热方式,每个燃烧室有28个立火道,每个立火道对应1个砖煤气道。焦炉加热时,煤气沿砖煤气道进入燃烧室与经蓄热室预热的空气汇合燃烧,通过加热炉墙继而加热炭化室内煤粉形成焦炭。二、工艺要求及施工控制关键:  相似文献   

4.
新型热回收捣固式焦炉炼焦技术是为了适应环保要求,引进并吸收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和推广的一项技术,它既符合山西土焦改造的发展思路,也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该工程技术投资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可生产高质量焦炭,主要指标经国际权威机构SGS和C-NKKK检测,优于国家一级冶金焦标准,各项污染排放指标经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都已达到国家现定的标准要求。热回收焦炉采用的卧式炭化室与回收焦炉采用的直立式炭化室在结构上有很大区别,所以不能简单地将直立炭化室的入煤方式用于卧式炭化室,这也是美国人在热回收焦…  相似文献   

5.
曹子明 《科技资讯》2005,(22):69-69
煤气厂2号焦炉49号炭化室第18立火道,出现了炉墙变形,反斜洞,并且向相邻炭化室转化,使46号、47号、48号、49号、51号、52号六空炉室连成一片,连续出现难推焦,经观察发现47号、48号、49号、51号炭化室东西两面墙均存在10道以上贯穿整个前面的直裂缝,这个墙面出现大面积砌体变形,向外凸起部位最高达70-90mm,向内凹进最深处大100-150mm,立火道隔墙在机械力作用下掉砖,使不工作火道达8个以上,46号西墙、52号东墙墙面存在10mm以上砌体变形两处,46号东墙、52号西墙墙面存在大面积结瘤、结疤,根据47号-52号炭化室损坏状况,如不及时抢修,有可能出现大面积炉墙倒塌,导致焦炉停产。  相似文献   

6.
以石油醚和蒽油为原料,在炭化温度为1 000~1 300℃的条件下制备了两种气相炭化焦,主要考察了这两种高温气相炭化焦的物理结构和CO2气化活性,并与液相炭化焦和煤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石油醚气相炭化以裂解和缩聚反应并存,而蒽油气相炭化以缩聚反应为主;两种气相炭化焦的颗粒均为均匀的球形颗粒(粒径为0.1~0.5 μm...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辐射测温和比色测温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焦炉炭化室温度测量的光纤比色温度测量系统;利用双包层石英光纤解决工作环境温度高的难题,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MAX195AD转换器构成系统。该系统运用比色测温法克服外界干扰,提高了系统的温度精度和稳定性,达到了测温现场的指标要求,证明了理论研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陆恒 《应用科技》1999,(11):26-26
储藏技术豆饼耐藏性差,并且热榨过程中饼的温度可达130~150℃,下机后如不及时摊凉降温,温度能迅速升高到250~300℃至发生自燃,使豆饼烧焦炭化,丧失使用价值。因此,新下机的饼不能立即入仓储藏,应选择干净、凉爽场所低堆通风,使热饼冷却,并2-3天翻堆一次。待饼温降到10T以下,方可入仓密闭储藏。其贮藏技术措施为:做好仓库清洁消毒工作。贮藏豆饼用的仓库、器材用具,同对待贮藏其他粮种一样,保证清洁无虫。掌握火库油饼质量。热榨饼出机后很干燥,耐藏性强,故一般适于长期储藏;相反冷榨饼含油含水量较高,易发霉生虫,故一…  相似文献   

9.
张勇  白玉华 《科技信息》2009,(32):311-311
本文通过对连续直立内热式焦炉立火道损坏、炭化室变形以及炭化室窜漏和结渣的原因分析,并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炉体维护管理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焦炉燃烧过程的特点,提出了火道的控制系统,同时建立了烟道吸力与煤气流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并给出了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1.
热压铁焦是一种新型含碳复合炉料,高炉使用铁焦有助于降低热空区温度、减少CO_2排放.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热压铁焦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铁焦抗压强度随着铁矿粉配比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矿粉配比15%时取得较大值3 490.89 N;随着烟煤配比的增加而提高;随着热压温度的提高而提高,在热压温度350℃时取得较大值4 305.50 N;随着炭化温度的提高先降低后提高;随着炭化时间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在炭化时间4 h时取得较大值3 518.80 N.从抗压强度角度考虑,热压铁焦合适的制备工艺参数为10%~15%铁矿粉,60%~70%烟煤,热压温度300~350℃,炭化温度1 000~1 100℃,炭化时间2~4 h.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工况分析的焦炉加热过程火道温度模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焦炉加热这一复杂工业过程,提出一种包括协调层和优化控制层的多工况火道温度优化控制方法.协调层根据对焦炉加热过程工艺参数的分析,采用多信息融合的二次决策方法,由荒煤气的温度识别焦炉加热过程的实时工况,针对不同的工况选择合适的优化控制模型.基于工况分析,在优化控制层采用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控制方法,针对不同工况下的模糊控制器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调节困难的问题,采用精英保留和赌盘算法相结合的选择策略,以及具有自适应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遗传算法对模糊优化控制模型的参数寻优,有效地提高了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并且通过对控制精度、能量消耗和调节时间等各项指标适当加权,构造适应度函数,使优化后的模糊控制模型达到满意程度.采用具有多工况火道温度智能优化控制结构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为焦炉加热过程的优化控制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煤沥青为黏结剂,对焦粉型焦制备新工艺及其固结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助剂BJ可激发煤沥青中芳香烃等化合物的活性,使煤沥青常温下具有黏结性,实现型焦的冷压成型,其湿块2 m落下强度大于50次;超细磨填充料可填充煤沥青收缩产生的孔隙,充实煤沥青炭化骨架,强化型焦的炭化固结;煤沥青最大的热分解挥发速率和热缩聚速率分别出现在336℃和629℃,湿块经370℃挥发15 min及600℃炭化30 min后制备的型焦抗压强度达20 MPa;煤沥青在挥发和炭化中解脱除H和N等并吸收O缩聚形成C—C键的炭化骨架,其C与H的物质的量比由1.69提高至2.80,C与O的物质的量比由91.77降低至67.23;型焦炭化块主要由C及少量O构成,煤沥青形成的C—C键炭化骨架将焦炭颗粒牢固地黏结成块,使得型焦内部结构紧密、均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煉焦爐小烟道的作用是向蓄熱室中供入擬行预熱的加熱用氣體(高爐煤氣和空氣)和自蓄熱室中導出燃燒後的廢氣。氣體在蓄熱室中的分佈是否均匀,曾直接影巒到炭化室裝入煤的加熱是否  相似文献   

15.
用镇江焦做冲天炉熔炼效果试验,经过全面测量证明:在焦耗7.4%时可获得1500℃以上的平均铁水温度;焦耗10.6%时铁水平均温度可达1540.5℃。与同样焦耗的板铜焦熔炼相比,铁水温度提高80℃;比北京焦提高48℃。在铁水温度相同时,镇江焦比之上述两种焦的焦耗分别降低12.7~22.6%,渣中FeO含量小于4%,铁水的氧化程度减轻。由于铁水温度的提高,铸铁的RG及GZ指标有所增加,但铸件的成本并不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焦炉立火道温度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回归(LR)和监督式分布神经网络(SDNN)的立火道温度智能集成软测量方法。通过特性分析提出了典型蓄热室的选取原则,并利用级数验证了选取的有效性。为反映蓄顶温度与立火道温度的关系,首先分别建立了一元、二元和十二元LR模型,并通过智能集成将3个模型的输出进行有机融合;然后在对样本监督式聚类后,利用SDNN获得各个子网的综合输出;最后由专家协调器协调LR和SDNN的输出,得到立火道温度的软测量值。实际运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改进热平衡法,结合天然气燃烧的特点,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构建水平火灾实验炉的数值模型,进行混凝土双向板火灾试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燃料的供应速率控制燃烧机的输出热功率,可以实现水平火灾炉升温曲线与ISO 834的标准火灾升温曲线接近,模拟平均炉温与试验平均炉温最终误差为2.2%(22 ℃);水平炉烟道口温度高于平均炉温约87 ℃,与实际火灾实验炉烟道口频繁损坏现象吻合,因此,在实验炉设计中,应提高烟道与炉墙连接区域的设计耐火极限;FDS模拟得到的火灾炉内部及楼板受火面温度场呈不均匀分布,符合火灾实验炉各热电偶测点实测升温曲线不同的规律,温度场数据可用于研究非均匀温度场对混凝土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不同炭化条件下竹炭的电子顺磁共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SR)技术对竹材热处理至900℃的炭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00℃左右是竹材炭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热处理温度。低于600℃时,为竹材炭化的热解阶段;高于600℃时,为竹材炭化的过渡阶段,并且产生非常显著的硅效应。(2)竹材的热分解历程主要表现为自由基反应。(3)竹炭中的水分和炭化气氛对自旋中心的性质和弛豫机制都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并且在不同的炭化阶段产生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9.
刘冬野 《科技资讯》2014,(31):71-71
捣固侧装煤车是配合立式捣固侧装煤焦炉设计的专用装煤设备。运行在捣固焦炉机侧的轨道上,捣固侧装煤车上设有煤槽装置,当捣固侧装煤车运行到煤塔下,利用捣固锤将煤槽里的洗精煤捣固成煤饼,并通过装煤传动装置,由托煤板将煤饼运送至炭化室内。捣固侧装煤车的煤槽是由煤槽侧壁、托煤板、前挡板和后挡板组成的上部开口的矩形结构。煤槽侧壁可以向外移动,侧板壁的侧移装置有双侧活动壁平开侧移式和单侧活动壁侧后移两种形式。该文从捣固侧装煤车工艺流程、装煤稳定性、煤箱结构构成及成本分析等角度,对两种侧移装置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0.
程晓雷  马艳 《科技资讯》2005,(24):40-40
在这个问题上,先分析一下蓄热室和小烟道的压力分布情况:在上升气流均匀分配时,由于小烟道入口处的流速比里边的大,所以小烟道入吕处的静压力为P1小于在蓄热室中心隔墙上的静压力Pn。若蓄热室的静压力P,则有Pn-P〉P1-P,也就是说上升气流时,在靠蓄热室的中心隔墙处气体流入蓄热室的推力△Pn比在小烟道入口处的大;在下降气流均匀汇集时,由于在小烟道里边的气流速度小,在出口处的流速慢,所以,在小烟道里边的静压力分布是由里边往外边逐渐减小的,也就是说Pn〉P1,P-P1〉△P、即在小烟道出口处,气体流动的推动大,而且推动力沿小烟道从里到外逐渐变大。因此,如果沿小烟道长向箅子夸开度一致并均匀分布的话,那么,在上长升气流时,大部分气流会从小烟道内靠中心隔墙处上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