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银平 《科技信息》2010,(18):I0018-I0018,I0021
本文试图通过对黄源深所译《简爱》的中译本的语言特点,来分析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作用以及说明小说翻译中译入语文化再现的问题,旨在探索出翻译时译者对原文本语言和文化再现的决定性作用,并得出在小说翻译的过程中,中英思维方式和译者的语言风格两个方面制约着原文再现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广告是一门科学,也是艺术.作为广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告语言也是一门艺术语言,体现出浓厚的美学色彩.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广告语言的美学特征:音美、形美和意美.广告语翻译应该充分地再现广告英语的三美.许渊冲先生诗歌翻译的"三美"标准同样可以作为广告翻译的美学策略,对广告翻译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黑色幽默作品以黑色幽默为表现手法,其幽默语言悲喜浑融,兼有审美形态上的悲剧元素和喜剧元素,具有悲喜二重性,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翻译过程中需要再现其审美特征。文中从翻译的审美再现角度出发,对黑色幽默作品中幽默语言及翻译的审美再现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风格,文学作品的翻译如何再现原作的风格呢?本文从中英语言差异出发,强调译者应理解原作,尽量使用原文结构,在翻译活动中再现原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中医英语等值翻译研究——以《黄帝内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英语的翻译属于科技英语翻译范畴,但是在译法上有别于其他科技文章.中医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是两种文化的交融.医学语言文学化是中医语言的一大特点,译者在翻译时应力求等值再现原文内容,将翻译对等理论和合作原则运用到中医英语翻译中,使译文和原文尽可能达到翻译中的等效  相似文献   

6.
郝丹萍 《科技信息》2011,(16):I0147-I0147
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是翻译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文化翻译观"对翻译研究意义重大。她认为语言不是翻译的操作形式,文化信息才是翻译操作的对象和单位。这种翻译观点重视文化的交流和传递而不是字词的死板对应,因此对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旨在神韵和境界的再现。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语码转换,是文化的交流,亦是审美观的交流.因不同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经历和思维方式以及语言结构本身的不同,语言之美在译入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损失.为使译文忠实地再现原文魅力,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手段对这些损失进行补偿,如在汉英翻译中采用注释法、增益法、替换法、引申法等进行审美补偿.  相似文献   

8.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再创造性发挥着很大作用。本文指出语言层面的等值翻译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但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又对翻译者提出了难题,这就要求译者进行再创造。总之,文学翻译总是要最大可能地再现原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者对电影语言特点的研究已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即电影语言具有聆听性、综合性、口语化、大众化和无注性的特点.通过对<魂断蓝桥>和<泰坦尼克号>两部电影的描述性研究,认为译者在翻译国外电影时应充分考虑电影语言的特点,并在翻译中再现这些特点,这样才能让译制片在目的语观众中得到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10.
罗婧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3):105-106
随着国际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商务英语翻译的重要性也随之突出。在各种翻译策略中,尤金.A.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强调在不同的语言结构中尽可能完美再现源文意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从词法对等、句法对等和文化对等三方面探讨了商务文本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1.
翻译的实质是不同语言的口语、书面语意义的互相转换.异国情调的保存就是在翻译作品中保留、体现原语文化特色的一种异域感,即所谓的洋味.翻译中异域文化色彩的保留要遵守可接受性原则.要在异国情调的再现和确保译文的可接受性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2.
为了再现原文语言的文体特征,以达到最大近似等效的翻译效果,探讨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变异现象翻译方法。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在语言变异和方言等社会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文学作品《飘》中的不同译文的实例分析,成功地实现了从源语语言与目的语语言语篇之间的相互转化,为语言变异翻译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了再现原文语言的文体特征,以达到最大近似等效的翻译效果,探讨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变异现象翻译方法。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在语言变异和方言等社会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文学作品《飘》中的不同译文的实例分析,讨论了从源语语言与目的语语言语篇之间的相互转化问题,为语言变异翻译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文化与翻译有着紧密的关系,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同时也是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要让译文与原文既形似又神似,必须要求译语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再现原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深刻了解双方文化内涵、精通文化背景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本文拟从中西方文化的空缺性和冲突性角度探讨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从概念合成理论看翻译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之间的转换,更是译者积极的思维认知活动.运用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CBT) 概念合成理论这种认知语言学理论来研究翻译思维,有助于深刻理解和认识翻译过程,即原文本的解读、图式文本生成过程、译文文本生成过程,有助于再现翻译中意义转换的心理运作过程,为翻译思维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举例论证了翻译中语言的不可译现象,说明语言的不可译主要指其文字特点构成的形式美的不可译.同时又通过例证说明了语言的不可译也非绝对的不可译,在译者的努力下,可以以译文自身的语言形式美再现原文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17.
谷秀春 《科技信息》2011,(23):I0223-I0223,I0258
陌生化的本质就是反常化,前景化,偏离常规。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认为陌生化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特征。这一论断对文学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从陌生化的概念入手,分别从审美体验、视野融合和风格再现三个方面论述了陌生化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指出文学翻译应尽量保留或再现原文的陌生化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近代翻译家严复说过,译者有三难:信、达、雅。所谓“信”,就是对原文忠实;“达”就是语言要通顺畅达;“雅”是指文字古雅。看来,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选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准确而灵活地再现原文。直译和意译是翻译史上很有代表性,概括性的两种翻译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忠实地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再现原作的艺术效果。1、直译法所谓“直译”,是指在译文中采用原作的表达法,句子结构与原文较相似,但也不排除在短语…  相似文献   

19.
巧用翻译技巧,译出散文风格 --冰心散文的英译技巧拾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不同,张培基在翻译冰心散文时重视对原文进行归化处理,巧妙地运用标点符号的转换、句法结构的调整、得体选词和增减词等翻译技巧,译出了风格,译出了“神韵”,再现了冰心散文朴素自然、语言清新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翻译的标准是忠实、通顺;翻译的过程是正确理解原文并创造性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