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伊拉克,西斯塔尼、哈基姆、萨德尔和达利等“精神领袖”的出现,填补了合法领导人产生之前的真空状态,“维护”了目前伊拉克混乱的政治和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2.
牛新春 《世界知识》2022,(16):72-73
<正>7月25日,伊拉克亲伊朗的政党联盟提名苏达尼为伊拉克总理,27日数千名支持“萨德尔运动”领导人萨德尔的抗议者冲击议会,反对苏达尼担任总理,此举标志着伊拉克政治进入了一个更为凶险的新阶段。此前,各派别按游戏规则争夺权力;此后,各派别将争夺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在伊拉克,什叶派占总人口约60%,逊尼派占约18%,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一个统治了24年的政权刚刚倒台,一场由美英发动的战争刚刚结束,这个国家的局势与海湾、中东及整个伊斯兰世界息息相关。所有这些使伊拉克人成为一个更为复杂的群体。几位专家谈到这个问题时,分析了目前在这个国家有着特殊意义的三类人———其中有两类还是外国人。选择这三类人来谈论,是因为:其一,8月29日,伊拉克什叶派圣城纳杰夫发生爆炸事件,伊拉克什叶派最高精神领袖哈基姆在爆炸中遇害。伊拉克有60%的老百姓是什叶派穆斯林,这个事件对伊拉克局势产生重大影响;其二,自8月以来的几次爆炸事件表明,伊拉克的抵抗运动越发严重,参与的人员越发复杂。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认为,阿拉伯“圣战者”已渗透到伊拉克;其三,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速战速胜,但没能速战速决,可以说美军在伊拉克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他们错过了收买人心的头三个月黄金时期,又将如何面对接下来的关键的三个月?—————主持人手记  相似文献   

4.
2006年11月29日,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原定要和突访中东的美国总统布什及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在约旦首都共进晚餐,可他突然失约了。至于为什么?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说法是,伊拉克国内有人反对马利基和布什会面。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穆克塔达·萨德尔——“伊拉克最危险的人”——美国《新闻周刊》12月4日一期将他评为封面人物。人们也许还记得,在处决萨达姆的现场,那些对萨达姆羞辱起哄的人正是高喊着萨德尔的名字“穆克塔达”。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4月30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数千名民众在举行示威抗议时,冲破"绿区"外围安保防线,进入这个伊拉克主要政府机关所在地,令近一段时间以来伊拉克的政治动乱局面达到最高点。为应对这一"罕见"局面、防止恐怖分子趁火打劫,伊拉克军方宣布巴格达进入紧急状态,所有进城道路暂时关闭。据报道,绝大多数示威民众都是伊拉克什叶派宗教人物穆克塔达·萨德尔的支持者。萨德尔是伊拉克什叶派重要人物,他本人虽不在政府内任职,但其领导的派系是议会第二大政党。最近几个月来,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一张新牌——“禁飞区”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总统曾在7月份扬言,对萨达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时隔1个月,“考验”果然来了。在经过几番舆论宣传和警告之后,布什于8月26日宣布在伊拉克南部建立“禁飞区”的计划。英国《独立报》评论说,这是“勒紧捆住萨达姆的绳索”。海湾地区局势再度紧张。机会来了当7月底伊拉克农业部大楼核查风波暂告平息的时候,美国国务卿贝克正在华盛顿同伊拉克反对派代表团进行会谈。代表团中有两名什叶派领导人。他们在美国游说,讲述萨达姆如何正在南部残酷镇压什叶派穆斯林。美国官员对伊拉克反对派说,美国准备对遭到伊拉克武装部队空袭和地面进攻的什叶派穆斯林居住地区提供保护。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更进一步透露说,美国准备要求安理会授权采取军事行动以阻止伊拉克政府对什叶派的镇压。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美国宣布在伊拉克南部建立“禁飞区”,该计划的目的据说是保护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不受萨达姆总统的镇压。那么,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为什么会遭到镇压呢?在公元7世纪,伊拉克的伊斯兰教派分裂为什叶派和逊尼派。在今天伊拉克1800万人口中,什叶派穆斯林占55%,集中居住在伊拉克的南部地区。什叶派穆斯林历史上在伊拉克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伊拉克两河流域的卡尔巴拉城和纳杰夫城至今仍是全球约1亿名什  相似文献   

8.
海湾战争后,在伊拉克南部什叶派地区出现了反对萨达姆政权的骚乱,它几乎蔓延到南部和中南部的所有城市,严重威胁和动摇以逊尼派穆斯林为主导的萨达姆政权。伊拉克两大穆斯林教派——什叶派和逊尼派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9.
6月1日,满目疮痍的伊拉克在萨达姆倒台后终于有了新总理和新总统。这一天,伊拉克临时过渡政府宣告成立。33名政府成员和总统、副总统出席了成立仪式。新政府将在6月30日正式上任,直至明年1月大选。新政府成员沿用美国建立临管会时所使用的党派、民族、教派权力分配模式(临管会分别由13名什叶派穆斯林、五名逊尼派穆斯林、五名库尔德人和两名基督徒组成),三名正、副总统由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分任。这种模式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继续影响伊拉克的社会和政治观念。在临时过渡政府的组建中,总理和总统的人选几经周折,他们的“亮相”格外引人关注。由于联合国的介入,临时过渡政府的组建具有了一定的合法性。当然,临时过渡政府的绝大多数人选更多的还是符合了美国的意愿,确保了美国在权力移交后在伊拉克的地位和利益。6月3日,什叶派精神领袖西斯塔尼发布声明,再一次显现了他的宗教权威。  相似文献   

10.
法国外长谢松2月11—15日访问了中东约旦、伊拉克和叙利亚三国,与三国领导人商谈“使这一地区感到不安的问题”,包括阿拉伯—以色列冲突与两伊战争问题。从日程的安排与商谈的内容来看,谢松此行的重点是伊拉克。由于约旦与叙利亚在两伊战争中采取了不同的立场,约旦支持伊拉克;叙利亚支  相似文献   

11.
正8月28日,法国高调参与伊拉克主办的巴格达合作与伙伴关系会议,马克龙总统同伊拉克、埃及、土耳其、约旦、伊朗、沙特等中东国家首脑齐集巴格达,商谈当前中东地区的重大问题。马克龙是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第一位到访中东地区的欧洲国家领导人,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法国在中东地区不愿完全听命于美国、独立自主的战略倾向,  相似文献   

12.
李明波 《世界知识》2012,(19):32-33
在一个特殊的时刻,一个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牵扯出了一段中东特有的"故事"。9月9日,伊拉克中央刑事法院的一纸判决震惊中东。当天这家法院以恐怖主义罪名缺席裁定伊拉克逊尼派副总统塔里克·哈希米绞刑,指认他操控暗杀小组清除安全部队官员和什叶派人士。但身在土耳其的哈希米拒绝认罪。随着去年年底美国驻伊部队全部撤离,历时  相似文献   

13.
6月8日~10日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正式推出改进版的美国“大中东计划”也就是要在中东和北非地区推行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所谓“面向进步和共同未来伙伴关系计划”,这与6月30日美国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权力的预定日期仅相差20天。谁都看得出,这两件事有密切的关联。有人说中东是一片热土,千百年来,它一直热度不减,沧海桑田,起起伏伏:庞大的帝国兴起了又崩溃了,殖民主义建立了又瓦解了,强人上台又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而最近几十年来,美国对这片热土一直“兴趣盎然”,目前它更是野心勃勃。有人说中东是一片焦土,战争、暴力让人们遭受了太多的痛苦。如今,伊拉克仍是爆炸声不断。但美国执意对这片焦土进行改造。人们怀疑,焦土之上能长出什么样的花朵。让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地区的历史和现实,琢磨一下美国“改造中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3月初,伊拉克的反叛分子发动武装起义。到3月中旬,从库尔德人聚居的北部地区到什叶派穆斯林聚居的南部地区,有将近30座城市和几百个村镇被反叛分子控制。北部的库尔德人武装力量控制了包括油城基尔库克、摩苏尔、苏莱曼尼亚、埃尔比勒在内的95%以上的库尔德地区;而南部的反政府什叶派穆斯林在巴士拉、纳西里耶、塞马沃、阿马拉、圣城  相似文献   

15.
中东风云多变。伊拉克—伊朗战争打了8个多月,久拖未决。最近两个月来,连续发生了黎巴嫩内战、叙利亚与以色列之间的导弹危机,以色列悍然轰炸伊拉克核设施,伊朗巴尼萨德尔被霍梅尼解除武装部队总司令职务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矛盾再度突出;阿拉伯国家正在重新组合;苏联企图乘机加强其在中东的地位;美国在阿以对抗中进退两难;苏美在中东地区的明争暗斗更为激烈。一连串的重大事件和多种多样的矛盾,使中东国家普遍受到影响。处在这样错综复杂的中东局势下,两伊战争的一方的伊拉克,情况如何呢?下面我们从两伊战争形势、它的经济状况、国内政局与对外关系的动态等几个方面,作一简介。(编者按:关于两伊战争中的另一方的伊朗情况,本刊今年第11期上《伊朗政局为何难以安定》一文可供参  相似文献   

16.
海湾战争已告结束,但产生了一系列“战争效应”。效应之一就是伊拉克国内发生全国性骚乱。除了伊拉克南部的什叶派  相似文献   

17.
<正>2021年12月9日,美国国防部宣布,美国军方正式结束在伊拉克攻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作战任务,转而担任培训和顾问角色。此前2021年4月,据多家外媒报道,美国承诺从伊拉克撤出剩余作战部队。撤军是美国中东战略收缩的重要“里程碑”,但这个碑不是光荣的标志,而是美国的中东甚至全球战略的“心头之痛”。伊拉克堪称美国中东战略的缩影。  相似文献   

18.
胡欣 《世界知识》2020,(3):74-74
中东是从欧洲中心主义视角诞生的地域名词,这个地区在孕育了辉煌文明的同时,始终难以摆脱动乱"魔咒"。21世纪第二个十年刚开启,就接连发生了美国击杀伊朗将军苏莱曼尼、伊朗发射导弹袭击美军驻伊拉克基地、乌克兰民航班机在德黑兰被误击坠毁等事件,地区局势骤然紧张。对于遍布"火药桶"的中东,人们很难抱乐观预期,这个地区要跨越历史和现实铸就的"四重门"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19.
王震 《世界知识》2013,(5):49-51
外部战略压力和内部经济利益等因素促使中东领导人更关注“东方”国家在这个动荡地区的外交作用。但是.中东国家的”向东看”还远未达到“向东转”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基地”组织似乎“死灰复燃”,在中东许多国家涌现出了一批新一代领导人。这些人利用阿拉伯各国人民的反美情绪,打着反对美国占领伊拉克的正义旗号,从事了一系列针对非军事人员尤其是外国平民的恐怖活动。近来,他们将多名平民人质活活“斩首”,然后在电视台和网站上公开播放实况录像,试图通过强烈的视觉震撼效果,达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目的。扎卡维:兴风作浪在伊拉克扎卡维是当今最有“名望”的“基地”新一代领导人,被媒体称为“基地老三”,原籍约旦,1966年10月出生。曾因私藏武器被约旦法院判处十年监禁,199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