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我国现代新文学的艺术巨匠之中,老舍是少数兼顾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他创作的个性非常鲜明,最擅长表现北平城里"老大的不长进的民族".那么,表现新加坡儿童的<小坡的生日>的创作动机又源自何方呢?本文就此问题从童年经验的角度来论述其儿童文学创作动机,并分析老舍儿童文学观的得失.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代新文学的艺术巨匠之中,老舍是少数兼顾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他创作的个性非常鲜明,最擅长表现北平城里“老大的大长进的民族”。那私,表现新加坡儿童的《小坡的生日》的创作动机又源自何方呢?本文就些问题从童年经验的角度来论述其儿童文学创作动机,并分析老舍儿童文学观的得失。  相似文献   

3.
老舍早期小说的创作动机是什么?至今,还是一个未被揭开的谜。老舍在一些文章中说,他写小说有的是“写着玩的”,有的是为了给某一刊物“凑字数的”,有的是为了应付编辑朋友的,有的是为了混稿费的。艺术心理学告诉我们,作家的创作动机必然掺入诸多复杂的因素,具有多元性特征。但是,作家对自己创作动机的表白,往往只是选择其比较直接、比较表面的一点.如果我们仅仅囿于老舍自己的表白,显然是狭隘的,甚至是错误的。本文试从老舍早期小说的创作动机作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抨击封建儿童读物 ,建树儿童文学理论 ,创作和译介儿童文学作品等三方面 ,评价鲁迅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5.
孙幼军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他的创作活动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跨越了40多年,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童话作品,塑造了许多为儿童读者喜爱的艺术形象,体现在其中的儿童观也经历了从创作前期的教训主义的儿童观到向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观的过渡、确立这样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对孙幼军儿童观发展演变的考察,对审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儿童观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对老舍早期创作的研究中,长篇《二马》始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较之前作,《二马》在创作心态上有显明的发展和超越,这便是创作动机的明确而深刻;忧世伤生作为其创作心理的主导型因素,已牢牢锲入其创作心态,成为推动写作进程的恒定力量。《二马》创作动机和心态上的“新变”趋向,不但意味着文学观念的提升和成熟,而且深深制约着《二马》的文本操作方式,使之在叙事方法和技巧上出现了空前的“革命”色彩:在这个意义上,《二马》应该作为老舍小说创作历程的第一座“界碑”而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儿童文学读者的双重结构和读者特点,阅读动机的分析,廓清儿童读者的特质对儿童文学的要求和作为儿童阅读引导者的成人应履行的责任,强调了成人在儿童阅读过程中应“慧眼识珠”,站在儿童的角度“为儿童”甄选优秀作品,期望儿童阅读能在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的交互配合下得到健康发展,引导健康的儿童文学创作导向。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在他的小说研究中并未明示其受动于易学的依据.但是,善用易者不言易,因为易已如盐化水融入他的思想了.细究起来,易学思想在他的小说理论中起码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苦痛--解脱的创作动机理论;二是"观人生"的创作储备理论.  相似文献   

9.
老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又是一位出色的演说家,创作了大量的演讲辞。其演讲辞服从和服务于演讲这种口头表达形式的需要,在选词用句、开篇艺术、对现场因素的把握等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是老舍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儿童文学一旦产生,它面临的不仅仅是儿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老少皆宜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成人也有读儿童文学的习惯,成人阅读儿童文学的原因总的说起来有两种:外因与内因,外因即教育儿童的需求,内因即内心精神慰藉的需求。成人阅读儿童文学除了因为指导儿童阅读的必要性-~-J'h,还有成人自己内心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老舍是中国20世纪的伟大作家之一,但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涉及老舍建国后创作及思想转变的文章却相对较少。从话语范型转变的角度出发,结合老舍的创作和当时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认为他在建国之后与革命话语范型的关系可以较为清晰地划分为认同、反抗与疏离三个阶段。其中,从1950至1957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自觉认同阶段;从1958年至1962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不自觉反抗阶段,也即老舍的创作与思想对革命话语范型开始质疑,进入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审父"阶段;从1963至1966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疏离阶段,并开始对古典话语范型趋同,表现出一种文化上的"恋母"倾向。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于中国现代文学中革命文学对未来理想的展现,老舍和沈从文在其二三十年代创作的小说中对社会理想的表述消解了线性历史观。老舍对理想的表述受传统循环时间观念的影响,充满了实用主义色彩。沈从文对理想的表述受神话时间观的影响,充满了浪漫回忆色彩。  相似文献   

13.
梁上泉的儿童诗可分为抒情短章、小叙事诗、寓言童话诗和微型诗四类,且常以军人视角和孩提视角描摹儿童生活.其前期诗作多写童年苦难和血与火的斗争经历;后期诗作转向对游戏和大自然的歌吟,兼及环保观念的大力弘扬.梁上泉坚持与时俱进地从事儿童诗写作,他能以当今儿童文学游戏学派的创作特色来丰富弥补自己固有的社会学派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力求把老舍的戏剧创作和小说创作“打通”了来研究,找出老舍戏剧与其小说在现实主义、幽默、京味、史诗性等美学层面上的联系和沟通,从跨文体创作角度更加深入地把握和理解老舍戏剧的风格特点,同时也利于全面地了解老舍整个创作的流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创作动机、童年经验等方面对《风筝》一文进行重新解读,认定此文的忏悔乃鲁迅替他的父辈们所做的忏悔而并非鲁迅的自我忏悔。  相似文献   

16.
童年经验作为一种独特而深刻的生命体验,因其最接近人的本性,表现出天然率真的人性内涵,从而成为摄影家艺术创作"基本选择"的题材源泉。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不仅在题材、体裁、语言、结构等外在形态上,而且在艺术手法的运用、创作原则的确立等深层意识上都无形中受到其特有的创作个性的规范和制约,并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作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往往有自己的“接受模型”,并且得依靠一定的“接受模型”来创作。关于儿童文学创作的“接受模型”、儿童文学作品的接受对象,目前的理论研究是比较模糊,这将导致儿童文学创作陷入误区,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在更新的文艺科学观念的启示下去观察中国现代文学时,我们的注意力首先被老舍所吸引。老舍,属于这样一种作家,他的作品不无表现时代主调的时候,但其创作个性所在却显然是倾向于对一个民族性的历史主题的执着表现。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创作不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但问题的实质却在于,其作品的魅力恰恰是来自时代色彩中所透出来的沉静的历史反思,是一种基于强烈的生活质感之上的历史深度与理性远见。老舍创作个性的实质,应当透过幽默的感象表层去寻找,应当通过对其创作历程所体现出的贯穿性主题的宏观剖析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执着于剖析和批判国民奴隶心理性格的现代作家,老舍在抗战时期的小说和话剧创作中塑造了众多汉奸人物,既是其在市民形象上的新发掘,也成为其笔下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系列。老舍细致刻画了不同类型的汉奸,客观上呈现了这个阶层所代表的民族劣根性。并且,老舍抗战文学中的汉奸书写对于其笔下的异国形象塑造也具有重要意义。老舍对汉奸形象的充分关注和表现,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具有开拓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唐结玲 《科技信息》2007,(24):112-114
本文认为老舍的《月牙儿》在其小说创作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老舍前期小说创作与后期创作的转折点。笔者以此为基点对《月牙儿》、《骆驼祥子》进行了比较,从作品的社会性、文学意蕴、人物的设置等方面重新做了综合性的分析和探讨,论证了《月牙儿》是老舍在创作发生转折时,具有先兆性、带头性的作品,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