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导言当前在进化理论中的一场论战是围绕着中断的平衡(punctuated equilibrium)和系统发育的渐变论这两个概念而展开的。中断平衡概念是由一批较年轻的古生物学家积极提倡的,其中有些人把它视为一场科学的革命。就我所知,迄今还没有一个团体积极反对过中断平衡。可是,许多进化学家对它持怀疑态度或不同意其中的某些方面。总的说来,坚持传统的宏观进化观点的进化学家被迫采取守势。无一定方向的  相似文献   

2.
<正>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西方经济持续恶化,社会矛盾凸显。2011年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爆发和蔓延,更是引发了一场关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国际对话。不平等是好是坏?如何产生?不平等在所难免吗?科学中存在不平等吗?未来将如何选择?自由派和保守派各执一词,论战不休,学术界则基于事实和数据,深入探讨世界各地不平等的起源、影响和未来。本期"科学与社会"栏目一组选自《Science》的文章对此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3.
"两种文化"背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钝 《科学》2003,55(4):55-57
1956年,英国人斯诺(C.P.Snow,1905-1980)在<新政治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两种文化>的文章.三年后,他将文中的思想加以扩充,在剑桥大学作了一个著名演讲,讲题是<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按照剑桥大学知识史教授科里尼(S.Collini)的说法,斯诺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至少做成了三件事:发明了一个词汇或概念,阐述了一个问题,引发了一场争论.词汇是"两种文化";问题是存在于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之间的文化割裂,即所谓"斯诺命题";争论就是围绕着"斯诺命题"展开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思想论战--令人感到意外和兴奋的是,这场争论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化自身,它的政治、经济乃至生态学内蕴在今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得以重新彰显.  相似文献   

4.
冯诗齐 《世界科学》2010,(10):11-11,4
<正>在互联网上,科学家们正在为赢得预测希格斯这个难以捉摸的粒子的诺贝尔奖而掀起了一场论战——颁奖困境尽管令人难以捉摸的希格斯粒子直到现在还未被发现,但是已经引发了一场论战。不久前在法国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在对于哪些理论物理学家应该受到褒奖的问题上  相似文献   

5.
早在1877年,德国人凯泼(E.Kapp)写了《技术哲学纲要》一书。1914年,德国的斯基默(Z.Schimmer)又写了《技术哲学》的专著。本世纪二十年代,日本出现了“技术论”这一名称,并且进行了从四十年代延续到今天的有关技术论的论战。近三十年来,技术哲学的研究更为人们关注。在美国召开了技术哲学的讨论会,发表了一批论文和专著。德国的技术哲学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出现  相似文献   

6.
绵羊的故事     
1999年,我们将庆祝应用科学中伟大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赞歌之一、由JamesCaird撰写的书籍──《自由盟为下的高农场:保护最好的代用品》出版150周年。当英国人首次进行自由贸易试验时,这场论战从19世纪中叶就开始了,人们并不鼓励农民依靠进口税收,而是鼓励农民转向科学以增强生产效率和利润,开创新技术的农业则被称为“高农场”。1997年,这一年的科学成就──多利,在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诞生了,那里是Caird的家乡,他是与高地和农业社会相关的农业改革的开拓者。在18和19世纪,这个在地貌上起伏不平的国家成了科学、技术和人类之间的…  相似文献   

7.
一本名为《中国不高兴》的书目前正在中国各大知名网站、大小媒体引发论战。 论战各方都挥舞爱国大旗在春风里猎猎作响,场面相当混乱,波及阶层甚广,从精英到草根个个引经据典、口水四溅,成当今中国社会一景。有人说:中国伟大的80后有权替全国人民说不高兴。有人反击:口水爱国主义误国误民。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宇宙的好奇无意中成就了我们最伟大的事业——科学。当我们反观历史的时候,会惊奇地发现,在历史上的任何阶段人类都具有强烈的宇宙意识。《宇宙图志》用上百幅精美壮丽的图片证明,从古至今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从未止步。作者选取的图片按照时间顺序,表现了从古老的神话猜想、地心说与日心说论战、天文现象的观测与理解、宇宙大爆炸的发现,一直到如今的深空探索,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令人震撼。  相似文献   

9.
Pinker与大脑     
Steven Pinkcr不因害怕而远离战斗多年以来,他同女权主义者、浪漫主义作家和同行语言学家(包括Noam Chomsky)进行了较量。不过他最有名的论战也许是同古生物学家Stephen Jay Gould所进行的,这两个人之间的理智较量,还牵涉到其他最重要的进化理论家,最终登上了《波士顿环球报》的头版。  相似文献   

10.
一本名为<中国不高兴>的书目前正在中国各大知名网站、大小媒体引发论战.  相似文献   

11.
沈铭贤 《科学》2013,65(2):29-32,4
正在纪念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的伟大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50周年(1962—2012)的时候,科学共同体问题又一次引起我们关注和思考。什么是科学共同体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意指社会人群中具有特定的共同利益或共同职业、共同兴趣、共同语言并遵循某种共同规范的群体、社团。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community)是科学家的组织和团体。像其他社会共同体一样,科学共同体也必须:第一,有共同语言或研究  相似文献   

12.
《知识就是力量》2006,(9):79-79
"走近科学"科教系列丛书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与"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联合制作,内容新颖(都是近年来科学研究、科技进步的新成果)、学科全面(包含了生物、医学、能源、环境、考古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趣味性强(精选彩色图片,配合生动的文字说明,每一章都是一个小故事)、立足科学(书中所有内容均经过专家审定,严格保证其真实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STS教育: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铁权 《科学》2003,55(3):32-35
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是STS研究在教育中的实践运用,是在当代社会与文化范式转型过程中,对当代科学教育危机进行理性反思后,采取的一种文化策略.作为科学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范型,STS教育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理念.  相似文献   

14.
复杂巨系统科学——一门21世纪的科学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戴汝为 《自然杂志》1997,19(4):187-192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简称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系统科学加以开拓。于80年代末总结和提炼出来的。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些极其复杂的事物,从系统学的观点来看,可以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来描述。处理这种复杂巨系统,在目前只能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metasynthesis)。以此方法为基础,开创了复杂巨系统科学。80年代初,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圣塔菲研究院(Santa Fe lnstitute.SFI),以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致力于发展他们称之为“复杂性科学(science of complexity)”的一场科学革命。复杂巨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都是当前国内外关注的、以多学科交叉与整合为特点的前沿科学。本文对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与区别作扼要的比较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科学时报》上近期不断出现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科学研究(支持科学)与反科学的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和发展,又提出了历史上的索卡尔事件……简洁地说,一些人认为国内已经形成了两大阵营———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前者唯科学是瞻,后者反对把科学绝对化、神圣化和真理化。在前者的意见中,似乎有一种比较担心的(也许杞人忧天)观点,认为在一个还没有真正走上科学的道路、科学理念和科学素养还相对较低的国度形成了“反科学主义”的思潮以及更为可怕的“反科学”现象,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情,非常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些文章还把一…  相似文献   

16.
中橄子和*宙 [李启斌,‘百科知识一,6(1981)46]引力浪裸, [‘世界科学一,4(1981)15]大统一:明天的物理学 卜世界科学,,5(1982)11恤二扭系·宇宙 [‘世界科学,,6(1981)11天休.理的1,80年 [方励之,‘百科知识,,7(1981)461矢文学发舰的三个里粗碑 [王荣川,《天文爱好者,,6(1981)4]空间班感的国际动向 [‘国外空间动态一,6( 2982)2]太阳系.唯一的吗? [一世界科学》,6(1981)9]姗尔伯特的23个向皿 [张奠宙,《百科知识一,7(2981)50]马可尼和波波夫 [松鹰,一自然辩证法通讯一,3,3(1981)64]魏国太阳能利用的现状与发舰前. [王补宣,‘新能源一,3,3(198…  相似文献   

17.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内涵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内涵2004年1月,在英国《自然》杂发表一篇题为“M apping Oppor-unities”的论文中认为,地球空间息科学(Geo-spatialInform atincience,简称Geom atics)与生物科和纳米技术三者一起被认为是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发展最快三个领域。1996年国际标准化织(ISO)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对玻尔,是科学上最著名的较量之一。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他们为物理学的未来而展开论战。爱因斯坦不能接受量子力学荒谬绝伦的无序性和不可知性,因此他设正了一连串精巧的思维实验来攻击这个理论。但是每当他似乎揭开了量子论核心问题上的不一致性时,玻尔(NichsBohr)却证明爱因斯坦是错误的。尽管量子力学有那些不尽如人意的成分,它还是获胜了。玻尔是用海森伯(WernerHeisedberg)的测不准原理来不断挫败爱因斯坦的进攻的。按照海森伯的原理,测量一电子或任何别的量子粒子的位置,就会扰乱它的动量Z而测量它…  相似文献   

19.
估计和展望     
林鸿荪 《科学通报》1960,5(3):71-71
苏联在1960年1月20日和31日两次按照预定的计划,成功地发射了强大多级弹道火箭。这是苏联科学的又一光辉胜利。根据公报,这两次的发射是属于科学试验性质的,目的是为发射重型人造地球卫星和实现太阳系星际航行作好准备。这两次试验的巨大科学成就可以从三方面来加以估计:(一)大型火箭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二)控制系  相似文献   

20.
章宗穰 《科学》2003,55(5):11-14
2003年3月上旬,美国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下属的化学科学与技术委员会(Board on Chemic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BCST)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分子科学前沿--化学与化学工程面临的挑战>(以下简称<分子科学前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