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粉症属于环境性疾病,凡有植物生长的地方,均可能有花粉症病人。我国地域辽阔,植被种类繁多,空气中致敏花粉亦极为多样。调查掌握我国各地方空气当中致敏花粉的类别及其在一年四季的出现规律,对防止花粉过敏症将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我国对花粉致敏的研究已有了初步规模,为我国花粉过敏病症等一些异常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的研究和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花粉症属于环境性疾病,凡有植物生长的地方,均可能有花粉症病人。我国地域辽阔,植被种类繁多,空气中致敏花粉亦极为多样。调查掌握我国各地方空气当中致敏花粉的类别及其在一年四季的出现规律,对防止花粉过敏症将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我国对花粉致敏的研究已有了初步规模,为我国花粉过敏病症等一些异常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的研究和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小白菜与大白菜亚种间杂交及回交世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发现杂种F1花粉可染率90.7%,表现出较好的育性;回交BC1-3花粉可染率升高,表明育性逐步提高.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染色体行为细胞数占总观察数的89.1%,这解释了F1具有较好育性的原因.杂种F1减数分裂各个时期会出现不正常现象,如双核仁、配对紊乱、染色体桥、染色体片段丢失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杂种F1育性低于正常二倍体的原因.14.3%的BC1花粉母细胞会出现不正常现象,而BC2-3已经相对正常,极少观察到减数分裂不正常现象,表明在回交过程中染色体稳定是一个快速的过程,这与表型及育性调查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黎渊珠 《科技信息》2013,(8):279-280
[目的]探讨植物远缘杂交不育的原因,以期为后期作物远缘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常规的压片方法对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杂种F1加倍一代株系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进行研究。[结果]结果发现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杂种F1加倍一代株系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异常分裂现象,即发现在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杂种F1加倍一代株系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些染色体行为不规则的现象,出现如:单价体、四价体、多价体、染色体桥及染色体断片、落后染色体、微核等一系列异常现象。[结论]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杂种F1加倍一代株系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高频率异常现象的发生直接导致其大部分花粉发育异常,表现出远缘杂种的不育。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剥出后进行蛋白电泳,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其蛋白、过氧化物同工酶和酯酸都有差异,花粉在成熟过程中,伴随着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消失和种类的减少;在花粉进行第一次细胞分裂形成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之前,新的蛋白带和酯酶带的出现,尤其是近十种蛋白的大量合成提示这些蛋白在花粉成熟和以后的受精过程中可能有重要作用。对其成熟的花粉进行单花粉电泳表明,没有等位基因的分离现象,只是有约2%的花粉出现新的蛋白带,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4种驼绒藜属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和花粉粒的生活力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同一花药中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均存在分裂不同步现象,其胞质分裂方式均为同时型;北美驼绒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Ⅰ出现染色体桥的现象;4种植物花粉粒形态均为球形,花粉生活力均较低,生活力百分率分别为华北驼绒藜49.0%、驼绒藜53.3%、心叶驼绒藜45.6%、北美驼绒藜40.2%。  相似文献   

7.
以电镜观察甜菊花粉及发育的结果表明: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出现胞质融合以及线粒体和质体数量减少、结构简化的胞质重组现象。四分孢子的显著特征是细胞核和高尔基体呈活跃状态。花粉双核期,营养细胞内出现大量的淀粉粒和脂质体,细胞器丰富,核孔多,而生殖细胞胞质稀薄核孔较少见。本文中探讨了这二类细胞的功能。双核期花粉内淀粉粒和蛋白质开始大量积累。三核期花粉成熟时,蛋白质积累达高峰,淀粉粒转化为较小分子的糖类物质以供花粉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8.
马杰 《科学世界》2006,(3):51-55
在自然界,花粉是一种主要的致敏原。每当春暖花开之际,一些树木及花草特别容易引起花粉过敏,比如杉树、枸树、蓖麻、法国梧桐等,这些植物花粉量大体积小,空气中含量高,在风起的日子更容易传播,所以春天郊游时出现花粉过敏者更多。人为什么会得花粉过敏症?如何治疗花粉过敏?本文将根据最新的资料解答各种疑问。[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企业健康学     
<正> 短命本质——企业由人组成,是一个有机生命体。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由诸多问题构成,有正常问题和非正常问题之分。企业跟人一样,出现不正常的问题,就是不健康的病症,才会导致短命现象。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企业  相似文献   

10.
鬼剃头之谜     
40多年前,在我国贵州兴仁县回龙村里,开始出现一种奇怪的病症,患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一个星期内头发全部掉光,这在民间俗称“鬼剃头”。直到4年前,回龙村在40年间先后有700多人患此病症,60多人不幸死亡。究竟是什么导致这么奇怪的现象呢?回龙村红旗村民组,是发现“怪病”最为集中的地方,在这里有的一家人全都有发病现象,具体表现为:先是四肢疼痛、皮肤发干,一星期后头发开始脱落,严重者双目失明甚至死亡。据周正中本人介绍,有一天,他母亲从床上醒来后,看见枕头上放着一顶帽子,一细看竟是人的头发,她一摸头顶,发现自己已成了光头。没隔多久,…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为探索花粉哮喘的致敏原,初步报导了在上海地区用重量玻片法从两个取样点收集的三年(1962年5月-1965年4月)空中花粉的记录。对各类花粉进行了鉴定,统计了它们出现的时间和数量,分析了花粉含量的变化与当地气温、雨量、相对湿度、日照、风力和霜期等各气候条件的变化之间关系。对照野外有关植物花期的记录,发现空中花粉的消长情况与临床观察的本市支气管哮喘的季节性发作和加剧的一般现象是吻合的。最后,提出了本地区致敏值物构树、桑树、蓖麻等多种,可供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12.
经检测,在正常的一粒小麦(TriticummonococumL.)中有细胞并合发生.细胞并合仅存在于减数分裂的凝线期,核物质从一个花粉母细胞到邻近花粉母细胞的转移是通过胞质通道进行的.细胞并合的发生是自发的,且在花粉母细胞中有方向性.本次调查中未观察到花粉败育现象,具细胞并合的植株结实也未受影响.中期Ⅰ一些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有变化,这造成一些花粉母细胞在后期Ⅰ时出现非正常分离.由于异常花粉母细胞很少,孟德尔分离比例仍然成立.这被认为是在常规遗传分析中不能检测出细胞并合的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为探索花粉哮喘的致敏原,初步报导了在上海地区用重量玻片法从两个取样点收集的三年(1962年5月-1965年4月)空中花粉的记录。对各类花粉进行了鉴定,统计了它们出现的时间和数量,分析了花粉含量的变化与当地气温、雨量、相对湿度、日照、风力和霜期等各气候条件的变化之间关系。对照野外有关植物花期的记录,发现空中花粉的消长情况与临床观察的本市支气管哮喘的季节性发作和加剧的一般现象是吻合的。最后,提出了本地区致敏植物构树,桑树、蓖麻等多种,可供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14.
榛树花粉形成过程出现许多不正常现象,有核物质穿壁,有落后染色体,有染色体桥,有染色体早离队至极端。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数不恒定,后期两极染色体数分配不均等。四分孢子有不正常,有多分孢子,成熟花粉有不正常,有大小不一,有中空无内含物者。 不正常的花粉不能完成正常的受精作用,因此,结果率甚低,种子不饱满.这是内因,建议内外因结合,加强栽培管理及人工引变,以提高生产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黑河流域上中游地区43个农田表土样品的孢粉分析,探讨了该流域不同类型农田的表土花粉组合特征.结果显示:农作物花粉是农田花粉组合的主要成分,平均百分含量为43.6%;农作物以外的草本花粉平均百分含量为50.4%,其中旱生草本以藜科(平均21.1%)为主,湿/中生草本以禾本科(平均8.3%)、蒿属(平均6.6%)、菊科(平均5.2%)为主,也出现了少量豆科、毛茛科、唇形科等多种杂草花粉;农田中乔木(平均1.6%)和灌木(平均4.3%)花粉百分含量较低.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其花粉组合特征亦有差别:油菜地中油菜花粉百分含量平均为85.8%,占绝对优势,而其他草本花粉百分含量很少;苜蓿地、玉米地、小麦地以及混作地花粉组合以农作物以外的草本花粉为主,农作物花粉次之.农田花粉组合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表明:藜科花粉百分含量在2600m以下随海拔的升高而略有降低,海拔超过2600m以后快速降低,其变化可能与油菜花粉的高产量有关;蒿属花粉百分含量随海拔的升高呈增加趋势,海拔超过2800m以后降低;十字花科(油菜)花粉主要出现在2000m以上,峰值出现在2800m;人工禾本科花粉(≥40μm)则出现在海拔2000m以下,这与绿洲农...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气传致敏花粉调查及其与气候条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Burkard采样器于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对深圳市气传花粉浓度进行采样调查,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数据.深圳全年均有花粉飘散,每年出现2次花粉高峰期,在春季﹙2~4月﹚以木本花粉为主,在秋季﹙9~12月﹚以草本科花粉为主.调查的主要科属花粉种类基本相同,依次为禾本科、松科、木麻黄科、杉科、大戟科、桃金娘科等.气传花粉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每日花粉含量及分布规律与日照时数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和降雨量负相关.深圳全年都有花粉传播,出现春季和秋季2个花期,且花粉浓度、种类及分布规律与气候条件相关性很大.  相似文献   

17.
对11株榆叶梅花粉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1株榆叶梅花粉的形态、大小与外壁纹饰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榆叶梅花粉的形态出现了分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初次研究了油松花粉对成年及幼年小白鼠的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及过敏反应,结果表明:油松花粉在食品毒理学上属无毒范围,不产生过敏现象。  相似文献   

19.
经检测,在正常的一粒小麦(Triticum monococum L.)中有细胞并合发生,细胞并合仅存在于减数分裂的凝线期,核物质从一个花粉母细胞到邻近花粉母细胞的转移是通过胞质通道进行的.细胞并合的发生是自发的,且在花粉母细胞中有方向性,本次调查中未观察到花粉败育现象,具细胞并合的植株结实也未受影响.中期I一些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有变化,这造成一些花粉母细胞在后期I时出现非正常分离.由于异常花粉母细胞很少,孟德尔分离比例仍然成立.这被认为是在常规遗传分析中不能检测出细胞并合的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果树花粉直感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果树生产中花粉直感对果实品质及果实成熟期的影响,以及花粉直感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建议今后应加强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重点研究花粉直感现象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