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探索制定正确而成熟的基本纲领 ,处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曲折历史 ,对于我们深刻理解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分析,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不能属于“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就是由不够格到够格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当长,今天我们只处于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邓小平初级阶段理论及江泽民总书记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有关初级阶段长期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系列观点,揭示了这个特殊中间阶段的规律,无疑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次伟大创新。《讲话》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观点,为全党科学地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提出“正确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新发展和新贡献;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之间关系的论述,对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是有伟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球两制”条件下现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决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实现过程的漫长性。但是这种漫长性决不等于其最终实现的渺茫性,坚持和强调党的最高纲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三大”文件明确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九年来的改革,已充分证明:正确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正确的理论,又给予实践正确的指导。多年来的考察、追踪、探索、寻求,并总结三十几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我们党已经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的特点是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乃是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理论问题.如何加速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既是我党的一个奋斗目标,又是我党的一个工作中心任务。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纲领中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工作和任务都有明确的规定。认识和了解党在不同时期围绕构建军和谐社会的工作重心,对我们当前和今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立足新时代,我们党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8.
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是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方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党制定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和根本出发点.在新形势下,强调从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的角度认识国情,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从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科学含义、实现路径,为党和国家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确立了根本价值遵循。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目标,我们应以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南,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政策措施,认真实践,把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的伟大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如何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这种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呢?本文拟谈几点粗浅看法,以求与经济理论界的同志共同探讨。一、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基本依据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这个历史阶段的实际状况,是我们制定和执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根本依据。从总体上说,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比较起来,现在我国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还是比较落后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总结党的80年历程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跨越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世纪的关键时刻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它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社会进步标准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这个根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指引我们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伟大思想武器。可谓是“卓越的理论创新,伟大的政治宣言”。  相似文献   

12.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实现社会主义有两个途径:即经过资本主义阶段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和直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来的社会主义。现有社会主义大都建立在跨越“卡夫丁峡谷”之上.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历史局限性,因此,我们必须客观辩证地来认识这个问题,科学地认识和看待当代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当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新形势下,如何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一、正确认识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重要性;二、准确把握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三、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及其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对东西方“诚信”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运行机制;其次在对国际上采用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策略,实证分析后认为我国信用体系模式应采用由“央行主导”逐步向“市场化”过渡的模式,最终仍要采用“市场化”的模式为旨归。  相似文献   

15.
中国2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首先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解放思想的进程。以真理标准讨论、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五大为标志的三次思想解放高潮,不仅深刻反映了改革开放20年历史性转变的基本线索,而且也为我们面向21世纪推进全面改革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示:冲破教条主义的禁锢,是解放思想的首要内容;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是解放思想的客观依据;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解放思想的根本途径;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是解放思想的关键环节:排除右和“左”的干扰,致力于防“左”,是解放思想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国都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笔者认为,“三个代表”是高校办学的方向,高校有责任率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持之以恒。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是高校办学之本,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高校育人之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高校为师之魂。高校要通过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努力成为先进生产力创新的源泉、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国为民服务的智力库。  相似文献   

17.
《诗经》的悲态美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诗经》具有高度的悲态审美价值。其悲态的主体往往是普通人,悲态的表现往往是深层心灵的隐蓄吟唱,悲态的根.源来自相应的社会道德审美判断方式,这与西方悲剧理论有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科学地揭示了发展的本质,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标志。“以人为本”全面规定了发展的内容。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确立了协调发展的原则。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作到协调发展。没有协调发展,就难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以人为本”指明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3):108-112
从空想社会主义诞生至今已有五百年,其分期的划分是研究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划分的标准不同,在一定历史阶段下社会主义呈现的特征与中心内容也就有所不同。在工业科技发展视角下,可以将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从早期的简单协作手工业到机械工业阶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起来;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并进行实践;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空前进步,社会主义事业也蓬勃发展,但后来遭受严重挫折;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国抓住机遇,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经验、反思历史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高度的理论概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只有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才能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