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常言道:"人怕伤心,树怕伤根".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促进其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上"的基石,是其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上有的孩子破罐子破摔,失去自我控制,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正是因为他们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丧失了追求进步的力量源泉.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下诋毁或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是不明智的,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愚蠢行为.  相似文献   

2.
母亲 J:我孩子今年9岁,刚上二年级,在学校老挨别的同学打,家长问原因,孩子死活不说,你说这该怎么办?智云:看来这孩子个性有点过于内向。要想弄清情况首先要想法让他开口,直接问问不出来,可以采取先假设原因,再去"套问"的方法。我先为你提几种假设,你不妨按这一思路去问孩子;一种可能是孩子个性懦弱,逆来顺受,因此受到某些喜欢以强凌弱的孩子的戏弄和欺负;另一种可能是孩子平时说话不注意,嘴太贱,招人恨,因此挨打多。同时还应当向孩子的老师和同学了解一下情况,这样基本上可以弄清孩子在校常挨打的原因。当家长的一定要把这当成一件大事来认真对待。孩子常挨打,绝不仅仅是皮肉吃点苦,同时被打掉的还有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母亲 J:孩子前些天唉声叹气说"人活得真没意思",你说他小小年纪就产生这种想法,是不是心理健康受了影响?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问一个幼儿园的孩子,“你学习好吗?你聪明吗?”,不管这个孩子学习是否真的好,是否真的聪明,你得到的答案通常为“学习好!聪明!”。但是当这个孩子长大、进入小学之后,你再问他相同的问题,得到的答案将会有所变化。如果是一名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他通常很谦虚地回答:“还可以”;而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儿童则通常避免回答这类问题。在这个年龄阶段之后,很少会有儿童“不谦虚”地说自己“学习好!聪明!”。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首先可能想到的是幼儿园孩子不懂谦虚和对自己认识  相似文献   

4.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称为“得乐易得”(droid)的新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组装、甚至能自我毁灭、自我再生。每当这种机器人接受某种任务时,它都能够根据该任务的需要而设计自己的造型并很快自我组装起来,任务完成后又能自我熔化掉。下一个任务来临时它又能够进行新一轮的自我设计、自我组装和自我熔化、自我再生。如此循环不已。  相似文献   

5.
刘洪达 《科学之友》2009,(11):112-112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这句话说明了赏识的魅力。本文浅析了育人者不会赏识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教师,也是孩子的父亲。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不少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关爱的同时,已不知不觉地剥夺了孩子的一些合法权利。下面列举几种比较典型的情况,希望能够引起家长们的警醒。一、无自主吃饭权。在孩子小时,家长们非常疼爱自己的心肝宝贝,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生怕饿着孩子。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大人们端着饭碗追着喂孩子,硬往孩子的嘴里塞。等孩子稍大,犯了错误,家长们又走向另一极端———不准孩子吃饭,以示惩罚。二、无空间支配权。如今,独生子女的活动空间应当说很大,一般都拥有一个房间,但支配权…  相似文献   

7.
何颖 《科学之友》2004,(1):69-69
好多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是因为孩子不是读书的料,“随他去吧,长大能有口饭吃就可以了。”也有的家长见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对孩子放任自流的同时,自己也产生了自卑心理。这种认识不但对家庭教育不利,还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对此,笔者非常赞同日本教育学家江本二夫博士的看法:孩子的成长趋向与智商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众生活得到了改善。可能是几千年来我们这个泱泱大国,一直没有真正解决民众温饱问题之故,一旦经济好转、生活改善,便很快反映在饮食的改善上。不过,恐怕这也是人之常情。不然,怎么有个叫马斯洛的老外,创立了一个叫“层次需要”的学说,说人首先得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然后才有安全、交际、被尊重和自我发展的需求呢。连子L老夫子也说过“丰衣足食而后知礼乐”的话。  相似文献   

9.
吕明洁 《科学之友》2009,(9):158-158
爱是儿童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用爱护航,用真爱来点亮孩子的心,用爱去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用爱指引孩子生命的航程,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植物的一生中,经常会受到动物的伤害,因为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因此采取各种办法来进行自我保护。很多植物并不是干等着食草动物来吃它们的叶子,它们会反击,而且用的是致命武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素食的动物又“发明”出与之对抗的武器,而那些植物又会进一步采取防御措施……于是,人们在动物和植物之间发现了极富戏剧性的一幕。  相似文献   

11.
背景:娃娃相亲很火爆 刚满百天就准备私定终身?在电视、论坛上,“娃娃相亲”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某论坛“女人心情”版块推出《社区红娘》栏目,以“娃娃亲”为主题.相亲大会抛出“找对象从娃娃抓起”,号召“拒当寂寞宝”,强调通过相亲不仅给孩子找玩伴,也促进父母交流育儿心得,能让孩子扩大社交圈,还可以满足一些人“儿女双全”的愿望.一周之内吸引了1 000多人顶帖,200多个家庭参与,最终有40多对宝宝“配对”成功.其中,参与者年龄最小的“帅哥”才6个月,且与一个刚百天的女宝宝“两情相悦,互定终身”.  相似文献   

12.
青云 《世界科学》2005,(8):32-32
机器与生物的重要区别是生物可以繁殖后代,而机器只能靠人来制造。然而,在许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差别在慢慢消失,不少机器人学会了复制自己,最终有了取代人类的想法: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够进行简单自我复制的机器人,科幻的情节南此可能变成现实。虽然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将主要用于制造和自我修复,但是有专家担心会“繁殖”后代的机器人如果不加以控制,真的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05,(3):78-78
描述意识的表现并不是难事。当人完全清醒的时候,他总是可以感受到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能够清楚分辨出自身与周围世界的差异,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所谓“意识”。而所有想法、影像和声音交织在一起也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意识流,其中最重要的当然要算是人对自我的感知。  相似文献   

14.
机器与生物的重要区别是生物可以繁殖后代,而机器只能靠人来制造。然而。在许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差别慢慢消失.不少机器人学会了复制自己。最终有了取代人类的“阴险”想法.不少科幻故事由此产生。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够进行简单地自我复制的机器人.科幻的情节可能变成现实。虽然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将主要用于制造和自我修复。但是有专家担心会“繁殖”后代的机器人如果不加以控制,真的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位朋友带孩子从澳大利亚回国探亲,笔者发现这个从小在国外长大的孩子非常具有经济头脑,才5岁大的小人,在街头买小吃时就知道用不太流利的汉语问摊主“能不能钱少一点?”见到笔者惊讶,朋友说,外国  相似文献   

16.
孩子去年上了小学一年级,上学以来,我从来没有给过孩子零花钱。我觉得,给孩子零花钱弊多利少。给孩子零花钱,除了孩子买东西方便以外,起码有以下三个弊端。一是极易强化孩子的金钱意识,不利于从小培养孩子抵抗"金钱拜物教"的潜意识和能力。经常给孩子零花钱,孩子天天与金钱打交道,  相似文献   

17.
吴欣 《科学之友》2010,(2):100-101
文章通过对上虞市有典型的商业推销案例的阐述,结合上虞市图书馆现状的分析,从而认为图书馆可以有一套自我推销的实践之路,给出了一系列图书馆自我推销的大胆设想。  相似文献   

18.
不少家长给孩子拍照时,特别是节日期间,免不了喜欢让孩子穿上新衣、着新鞋、戴新帽,甚至还替孩子涂脂抹粉,打扮得一身珠光宝气。其实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9.
饮食不当 有些家长要求孩子与大人“同吃”,疏忽了孩子的特殊性,以致“株连”智力发育。例如味精,对成人是安全的,但儿童例外。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易与锌结合成不易溶解的谷氨酸钠锌,机体无法吸收,造成孩子缺锌而影响脑发育。再如素食,对成人很有利,可以防止多种“富贵病”。但儿童正处于脑发育的高峰期,而脑发育离不开脂肪,特别是一些特殊脂质只在肉类等荤食中含有,  相似文献   

20.
男孩子淘气、女孩子乖巧。当然也有例外。不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全家人不总是围着小孩子们在转嘛。大事小事都离不开孩子,钱也为了孩子花,可要说这地方就不那么容易给孩子们了。其原因主要是房间面积实在是太有限,限制了孩子们的父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