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7年12月23日,由山东农业大学和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新型作物控释肥研制及产业化开发应用”项目通过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项成果为包膜控释肥在大田作物上的推广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居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最为难能可贵的是,采用该项目核心技术的生产企业2007年的年生产能力已达到85万吨,成为世界上包膜控释肥品种最多、生产能力最大的生产基地。包膜控释肥研制及大规模产业化开发应用,记录了海外学子、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12年科技创新的艰辛历程,传颂着产学研结合联手打造我国包膜控释肥名牌产品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2.
另辟蹊径发展我国控释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释肥是今后肥料发展的重大课题,是现代农业实现清洁生产和发展绿色食品的重要物质保证.然而,国外控释肥的生产工艺复杂、控释材料昂贵,使控释肥生产成本高,其销售价格高达万元/吨,即使欧美等发达国家也难以在农田推广应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使控释肥从草坪、园林走向大田应用,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衡量控释肥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一、主要技术内容 "SV高效有机无机复肥"是一种新型多功能复混肥料.富含N、P、K有机质和硅、钙、硫、镁、硼、铜等中量和微量元素.其主要技术特点为:(1)做到了四维复混:它使有机肥、无机肥、生物菌肥、缓释矿物肥巧妙结合,是一种多功能综合复混的高效肥料;(2)使用了矿物缓释剂,利用多孔矿物和有机矿物对NH+、K+、H2P04-、HPO4的吸附、络合作用,实现养分释放速率与植物生长需肥规律同步,提高了化学肥料的利用率和减少了化肥污染;(3)采用了生物工程技术组合筛选出固氮、解磷、解钾的硅酸盐菌剂与有机物质相配合制成生物有机肥料,可以使土壤中被固定的磷、钾释放出来被庄稼吸收,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可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良土壤;(4)缓释肥配方与专用肥配方相结合,与化学控释肥和包膜缓释肥明显不同,矿物缓释剂在当季作物养分吸收释放完后,可停留在土壤中,对后来施入土壤中的化学肥料继续起吸咐和缓释作用,是一种多功能长效缓释肥;(5)结合测土与配方施肥,形成了一整套测土、配方、生产、施用的新技术.它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产率达15%~45%,肥料利用率提高30%.与传统化学肥料相比,每季作物每亩可节省10~20元.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果树施肥量大约是发达国家的2倍,肥料利用率在15%~30%,分次施肥和缓控肥是世界发展趋势,但分次施肥用工多和包膜缓控肥价格高的缺点限制了其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5.
长效复合肥的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肥料的发展概况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各国组织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展了大量工作,并进行了广泛研究,先后提出了缓释肥、控释肥及稳定性肥料等一系列各类产品与技术,部分已在生产中得到了较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缓控释给药系统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热点及难点。在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的支持下,本课题通过对适宜于中药复方多组分特色的缓控释给药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促进了缓控释制剂新技术在中药领域内的应用,为解决中药复方现代制剂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利用膜下滴灌系统调控水肥和温室湿度,将养分综合管理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环境友好技术整合打包,综合配套,达到水、肥、农药、产量、品质、环境等要素的耦合,实现设施黄瓜生产的“节水、节肥、节药、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08,(20):54-55
“纳米肥料关键技术”是国家863计划课题(2001AA218041,2003AA217022),从3个方向进行研究:大田作物专用缓/控释肥料,纳米一亚微米级多功能肥料修复荒漠化土地技术,利用废弃物制备纳米一亚微米级缓释材料技术。通过本课题的实施,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0项,其中已授权17项;省部级科技鉴定成果3项;纳米一亚微米级缓释材料品种11个,大田作物专用缓/控释肥料品种8个;修复荒漠化土地多功能肥料品种3个;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5篇。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1,(15):19-19
许多疾病需要长期持续的药物治疗。采用生物降解聚合物包埋药物的长效控释微粒,是实现长期持续给药的重要和先进手段。为推进长效给药微粒的广泛应用,需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主要是:①释药速率波动大,特别是注射初期和降解后期的两次突释,对药物安全使用造成重要影响;②溶蚀、降解过程个体差异大;  相似文献   

10.
该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安全、高效、环保型”肥料和生产技术。笔者针对化肥、传统有机肥和生物肥的优缺点,通过自主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特殊工艺实现了无机肥、有机肥和生物肥的良好结合,共同作用而又互不影响,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产品市场前景广阔,该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0):51-51
木质素是第二大可再生的天然有机物,来源于农林废弃物和造纸黑液,是一种可降解的廉价天然资源。用木质素作为包膜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对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及普通复合肥颗粒进行包衣,制备成具有缓释功能的新型有机复合肥料。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超级稻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重庆高温伏旱区水稻种植区域生态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通过对超级稻品种引进筛选和配套机械化育插秧、免耕抛秧、规范手插、再生稻栽培等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及集成示范,确立了适宜丘陵山区的超级稻主导品种,形成了超级稻及再生稻配套标准化栽培技术规范。创新形成了集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劳于一体,有效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节能减排、集约高效的超级稻+甘薯共生育苗新型低碳农业新技术。并通过技术推广扩散机制创新,创造了重庆水稻生产多项高产纪录,有效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围家测土配肥工程的启动,BB肥以其成本低、针对性强、配方灵活的优势,将成为测土施肥的首选肥型。石家庄中科涂层肥料研究所的阎宗彪研究员向我们详细阐述了助我国农业发展一臂之力的BB肥的研究背景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简介 农田作物生长需要理想的水、肥、气、热环境。GPRS传输速率较快,全部站点可以同时采集,基本上能够实现实况采集。为此,本项目开发了一套基于自动气象站的实时监测与报警系统。它具有部署方便、成本低廉、传输稳定、用户友好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该项目以解决酿酒葡萄冬季冻害为中心、提高葡萄水肥利用和葡萄生态园建设为重点,实现酿酒葡萄优质高效栽培为目标,通过抗寒新品种的引进、葡萄砧木和酿酒品种抗逆性研究、葡萄不下架埋土防寒技术研究试验、节水节肥根域限制抗寒栽培技术的实施、酿酒葡萄不同埋土防寒效果比较、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高产优质栽培的肥力基础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酿酒葡萄抗寒性的作用和宁夏风沙土生态葡葡园建设等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由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独立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率先通过国家相关部门认证的新型有机抗病肥于2007年10月10日正式全权授予浙江硕微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营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任天 《科学大观园》2013,(19):30-31
杜克大学通过一项对肥尾鼠狐猴(学名:Cheiroga leusmedius)休眠机制的研究后称,该研究或许将有助于人类未来进行远距离太空探索。或治疗心脏病、中风、头部外伤等造成的身体损伤。  相似文献   

18.
方以智"光肥影瘦"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模拟实验指出 ,方以智在“光肥影瘦”说中所做的实验并不是描述光的衍射现象 ,而仅涉及了小孔成像和光的散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21-22
中药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中药制剂现代化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前提与基础。近三十年来,中国中药制剂学的理论和生产实践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多数中药制剂仍存在药效物质基础不清、质控水平低、制剂工艺相对落后等问题,影响了中药临床疗效、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因此,该项目针对中国传统中药制剂剂型落后的问题,结合国际制剂学发展趋势,将吸收促进技术、原位凝胶技术、纳米技术、缓控释技术等现代技术,运用到中药制剂学领域,设计了多种中药先进制剂,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升了传统制剂的技术水平,促进了多学科的融合和新学科的产生,为开展中医药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缓控释肥料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缓控释肥料的意义 1949~1998年50年中,世界化肥消费量每10年翻一番,1998年化肥总消耗量已达1.4亿吨.近50年来,世界粮食单产由1000kg/公顷提高到2500kg/公顷,化肥对农业的贡献已为人所共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