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给出了关于单因素方差分析问题的学生氏极差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较一般方差分析计算量减少 ,但其效果与一般方差分析相一致 .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多因素方差分析中去 ,其证明思想与本文基本相似 .  相似文献   

2.
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常规测井相比较,核磁共振测井能够更为准确地估算储层的渗透率。本文介绍了5种利用核磁共振资料计算渗透率模型,并通过胜利油田某一地区的实验分析结果,对5种计算模型进行了优选,利用优选出的模型计算的渗透率与岩心分析渗透率数值非常接近,满足了储层测井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在煤岩封存过程中的渗流变化趋势,视煤岩为双重介质,综合考虑二氧化碳的Fick扩散、Knudsen扩散、表面扩散以及有效应力变化引起的弹性变形和吸附引起的基质膨胀变形的影响,建立煤岩双孔双渗渗透率演化模型.通过二氧化碳注入煤岩的室内实验,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有限元软件COMSOL,将建立的渗透率演化模...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与岩石的孔隙结构、岩石的润湿性之间的关系。以S油田低渗透砂岩储层为例,以油田36块岩心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数据为基础,将相渗曲线形态分为水相下凹型和水相上凸型两种类型。并对两种类型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水相下凹型相对渗透率曲线更有利于注水开发。  相似文献   

5.
斯通利波影响因素分析及渗透率反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孔隙介质声学理论,对斯通利波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系统分析各因素对斯通利波相速度和衰减的影响程度。在利用正演模型进行灵敏度分析后,提出井孔内流体声速标定的方法,并对不同井径条件下斯通利波传播的正演模型传递矩阵进行重新推导,得出以测井间隔长度为变量的传播矩阵。在此基础上,结合利用斯通利波振幅和相位计算渗透率的方法,通过模拟退火算法实现地层渗透率的反演。反演结果表明:渗透率基值越大,反演结果越可靠;用斯通利波反演的渗透率曲线与岩心和常规曲线反映的储层性质以及砂泥岩剖面吻合好,其结果能满足现场工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结构煤的渗透率差异,以焦作煤田为例,对I~V类结构煤进行了渗透率测试,结果表明:渗透率与不同煤体结构关系曲线近似呈正态分布,先是呈级数增大,随后呈级数减小,II类渗透率最大,V类煤体渗透率最小,I、IV、V类煤体渗透率差别不大。引入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级差概念,评价得出二1煤层的非均质性、各向异性较强,而单个类型煤体均质性较好。对饱含瓦斯煤体瓦斯分布的分区分带、矿井瓦斯涌出、煤与瓦斯突出作用机理进行了解释,渗透率变化是孔裂隙的发展过程,是控制瓦斯分布、涌出、煤与瓦斯突出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7.
从煤层在地质历史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多分层特点出发,论证了多分层煤层的总渗透率不仅取决于各分层渗透率的大小,还取决于分层厚度在煤层总厚度中所占的比例。进而分析得出,在采用钻孔注水压裂法提高煤层渗透率和增加瓦斯外排量时,注水压裂钻孔的合理布置位置应位于相对渗透率小、厚度相对比较大的分层中。该分析结果对预防煤与瓦斯突出及瓦斯抽放均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页岩裂缝渗透率是控制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关键参数,而页岩基质渗透率决定了页岩气的稳产和经济开发,研究页岩裂缝和基质渗透率的各向异性特征对于保障页岩气的长期产量尤为重要。以渝东南地区海相页岩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页岩裂缝和基质渗透率各向异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 micro-CT)、高压压汞手段分析了页岩裂缝特征并区分了页岩裂缝与基质,利用立方体样品以及3D打印岩心夹持器技术测定了地层压力条件下页岩三轴方向的渗透率,采用定性观察、定量分析和数字岩心等方法揭示了页岩裂缝和基质渗透率各向异性与孔隙结构特征的关系。研究表明:页岩基质渗透率主要受岩石的微观结构控制,而页岩裂缝渗透率主要由裂缝形态和特征决定;微裂缝的存在增大了水平与垂直方向裂缝渗透率的差异性,但对水平方向间裂缝渗透率的比值影响较小甚至有所降低;水平方向上矿物和有机质呈层排列易形成连通的孔隙微裂缝网络,增大了页岩平行层理方向上的基质渗透率,使其比其垂直层理方向高出1~2个数量级;砂质条带和砂质纹层使得页岩水平方向上的基质渗透率差异性增强,而且页岩3个方向的基质渗透率与...  相似文献   

9.
颗粒床孔隙率与渗透率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孔隙率和渗透率是土壤科学,能源动力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以及环境工程研究中的基本物性参数。采用小流量和低压差实验研究了非固结颗粒床的渗透率和孔隙率关系。研究表明,给定颗粒介质的渗透率k与孔隙率的关系是唯一确定的;流量和压差成正比的达西渗流定律和通常的层流流动规律表现出一致性,但发生在毛细多孔介质内的渗流流动并不同于常规的槽道流动。渗透率不是颗粒或流道几何尺度平方的函数。对粒度d为100~450μm,粒径比为1.25∶1的窄筛分砂土的渗透率建议采用如下带单位的公式计算:k/μm2=1.72×104(d/mm)1.4654.69。  相似文献   

10.
利用泥质含量与孔隙度计算砂岩渗透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超  陈嵘  赵立帅  郭雄 《科技资讯》2013,(8):130-130
砂岩储层的渗透率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单相关模型往往有其局限性,为保证渗透率模型具有优良的解释能力和预测效果,本文提出一种综合利用岩心粒度分析与物性分析资料,根据泥质含量与孔隙度计算渗透率的方法,并且通过实际井资料的试处理验证,说明其计算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拿破仑三角形”的四种证法 ,以及三面角的六个元素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化学平衡计算出发,对四大滴定分析进行讨论,建立确定滴定分析突跃范围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3.
《Nature》1970,226(5249):893-894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发电厂升压主变阻抗参数对短路水平的影响,分析了采用高阻抗变压器对降低系统短路水平的作用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1994年我国实行税制改革,全面推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收制度。由于税收征管和历史方面的原因,农业没有开征增值税。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不将农业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不利于优化税制、公平税负和公平竞争,不利于加强税收征管,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在农业诸方面应及时统一城乡统一税制。本文分析了农业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的不同理论观点,借鉴国外成功做法,提出了将农业农产品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埋藏式钢筋混凝土岔管的计算范围。研究中认为混凝土衬砌及围岩是线弹性体,并考虑了围岩不同弹性模量对计算范围的影响。算例给出了埋藏式钢筋混凝土岔管关键部位的应力受相关因素影响的情况。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得出了埋藏式钢筋混凝土岔管的有限元计算范围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Blake-Kozeny方程推导了聚、油两相渗流时聚合物有效粘度计算公式,并通过兰格缪尔方程引入了相对渗透率下降因子。将有效粘度及渗透率下降因子代入广义达西公式获得了考虑剪切变稀和吸附滞留的稳态法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计算公式。室内通过物理实验对比了新方法与传统稳态法聚合物驱相渗曲线区别,以及水驱和聚合物驱相渗曲线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稳态法相比,受不可及体积和吸附滞留的影响,新方法计算的油相和聚合物相相对渗透率值均较低,其中油相相对渗透率主要受吸附滞留的影响,较传统稳态法下降了12%,聚合物相相对渗透率受不可及体积和吸附滞留的共同影响,较传统稳态法下降了44%。由于新方法不仅考虑了聚合物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体特性,还考虑了聚合物不可及体积和吸附滞留引起的渗透率下降,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CO2驱是改善低渗油藏开发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针对中国石化华东油气田苏北低渗透油藏三十多年的CO2驱油矿场实践,将华东目前注气区块按油藏特点和不同注气时机总结为4种开发模式。详细阐述了每种模式的驱油机理、适合油藏类型和典型实例。其中,深层低渗透油藏同步注气开发模式适合于深层、强水敏的低渗透油藏,能较好地补充地层能量;大倾角油藏衰竭开采后注气(吞吐)开发模式适合于大倾角、薄层且分布稳定的特低渗透油藏,可大幅度提高单井产能;高含水油藏水驱转注气开发模式适合于注水开发效果差的中高含水低渗透油藏,能有效改善水驱开发效果;二次注气开发模式适合于注气开发后再次注气的低渗透油藏,通过对开发层系、注采结构、注入方式和注入剖面的综合调整抑制气窜,可再次提高采收率。该研究成果对于低渗透油藏的CO2驱油方式选择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了解和掌握低渗-特低渗油藏的相对渗透率和水驱油规律,对于准确认识该油田区块流体渗流特征,合理、高效开发油田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以鄯善油田特低渗储层为例,通过室内岩心实验,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于低渗-特低渗油藏的油水相对渗透率和水驱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岩心渗透率、原油粘度的变化都会影响低渗-特低渗油藏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同时,低渗-特低渗油藏的水驱油效率也会随着岩心渗透率、驱替速度和原油粘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20.
长江黄河等江河联网调水与综合利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联网调水方案 ,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增加北方水电比重 ,长江上游和汉江洪水可以向北分流 ,利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