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糊是指事物的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不明晰,模糊性就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也就是中介过渡性。模糊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模糊语言是指那些表达了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即中介过渡性的词语。广义的模糊语言还包括具有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即中介过渡性的语音方面和语法方面的现象,即模糊语音和模糊语法。模糊语言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集理论与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语言各要素的模糊性为对象的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边缘科学。模糊语义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集理论与现代语义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语义的模糊性为对象的、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它既是语义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模糊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模糊修辞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以那些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有关的模糊语言材料为对象,研究如何在言语交际活动过程中精心地选择模糊语言材料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原则和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修辞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模糊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既是一门具有交叉性的科学,也是一门边缘科学。  相似文献   

2.
模糊是指事物的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不明晰,模糊性就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也就是中介过渡性。模糊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模糊语言是指那些表达了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即中介过渡性的词语。广义的模糊语言还包括具有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即中介过渡性的语音方面和语法方面的现象,即模糊语音和模糊语法。模糊语言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集理论与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语言各要素的模糊性为对象的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边缘科学。模糊语义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集理论与现代语义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语义的模糊性为对象的、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它既是语义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模糊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模糊修辞学是一门主要运用模糊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以那些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有关的模糊语言材料为对象,研究如何在言语交际活动过程中精心地选择模糊语言材料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原则和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修辞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模糊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既是一门具有交叉性的科学,也是一门边缘科学。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语言是广告所采取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形式之一,因而模糊性在广告语言中同样存在,它借助于不确定语义的模糊词语和在特定语境下表达模糊语义的精确词语等方式,赋予并传达出广告语言的和谐美、朦胧美、含蓄美、意象美等美学特征,实现广告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
杨郭婷 《科技信息》2012,(36):I0097-I0097
自然语言具有模糊性,模糊语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交流中的语言现象。数字/词的模糊语义生成了人类思维的模糊性。诗歌中,数字使用频率高且寓意深,解读数字模糊语义必须弄清数字的表义以及它运用于诗歌中的文化意象。本文运用模糊语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解析,探讨数字模糊语义生成的意象。  相似文献   

5.
模糊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具有不确定性、不精确性及相对性等特点;它以各种表达方式被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中,达到一种积极的修辞效果,使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含蓄、幽默,留给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的模糊空间,获得文学审美的愉悦。探讨英汉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及其语用功能,可以深化对语言现象本质的认识,提高文学赏析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模糊语言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必然属性,具有语义不明确、内涵丰富、概括性较强等基本特征。在文学作品中运用模糊语言,可以增强文学表现功能:一是可创造一种意境,产生凝练、生动、形象的语言魅力;二是可使艺术形象和生活画面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给读者以朦胧含蓄、扑朔迷离、不可穷尽的想象空间;三是可为读者欣赏作品时的想象、审美、再创造提供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了语言。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从模糊到精确的认识过程,因而,语言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模糊性。本文从七个方面探讨英语的模糊现象,即:语义范围不确定;上下文词义不确定;模糊限制语;修辞语言模糊;语法模糊;指示语模糊和语音岐义等。  相似文献   

8.
任何语言都具有精确和模糊两大属性。而语言的模糊性更加引起人们的关疰。对语言的模糊性的研究主要是对语义的研究,而模糊语义主要体现在词的意义上。一切自然语言的模糊语义都具有如下特征:主观性、客观性、自身模糊性、不可消除性、相对性和传递性。  相似文献   

9.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传递艺术信息的。由于现实世界中虽有许多事物的概念是明晰的,然而不少事物的界限是不清的,甚至是很模糊的,还有一些事物明晰中又有模糊的一面,这就决定了文学作品塑造的形象、传递的感情,既有明晰性,又带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对于那些表达模糊的形象、感情,人们就常常要运用人脑的模糊识别能力,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捉摸它,去感知它,去丰富和补充它,并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引人入胜、豁然开朗、心悦诚服的美感,这就形成了文学作品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10.
孟春梅 《科技资讯》2007,(22):228-228
模糊现象广泛的存在于语言交际中,语言的模糊性可以借助于词语本身的模糊性、精确词语表达模糊含义、添加特定模糊语义词等手段来表达,本文将从六个方面来分析可以运用模糊语义的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模糊语言学自20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者多关注模糊语言在语音、语义、句法、句子等层面的模糊现象,并从心理学、语言学等不同视角来探讨模糊语言的成因.然而,对模糊语言的哲学性思考并不多见.本文尝试探讨模糊语言的功能以及从哲学视角对模糊语言的成因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2.
梅玲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1):124-126
当今,模糊语言存在于各个领域中,在广告领域中模糊语言被大量使用以达到促进商品销售、树立企业形象和迅速传递商业信息的功能。本文以大量广告英语为实例,分析其中存在的语义模糊和句法模糊,及其翻译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模糊性是语言的自然属性,它和精确性同样重要。模糊语言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大学英语阅读教材中亦存在着大量模糊语言。本文就模糊语言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模糊语言既能帮助学生拓展想象,展开联想,又能让他们享受审美乐趣,获得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有效地表达语义Web中的模糊知识,将模糊概念与关系引入到传统的模型中,提出新的模糊本体:模糊领域本体与模糊顶层本体.模糊顶层本体从语言变量的形式化表示入手,考虑模糊概念间的语义关系:集合关系、序关系与等价关系.用模糊本体对智能交通领域的知识进行建模,通过模糊语言值描述交通概念的属性信息,有效克服现有模型的一些局限.结果表明,该研究有利于语义Web环境下模糊系统的知识共享与重用.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模糊语言学发展的历程出发,以俞东明、何自然和李秋梅及其他学者在语用模糊性方面的研究为基础,尝试着从语言模糊性的产生根源、语用模糊的定义及其与语义模糊相区别三个方面,为许多学者对语用模糊作各种各样界定的现象作一个总结,还语用模糊在语言研究中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6.
1965年扎德的“模糊集合论”的诞生,引起了语言学的变革,为模糊语言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将根据扎德的模糊集合论的观点,用模糊隶属度、模湖隶属函数等模糊分析的方法来讨论语言和言语中存在的模糊现象,即根据扎德的模糊集合论的基本观点:语言的各种范畴中既有清晰的中心区域,又有模糊的边缘区域。结论是:语言、言语系统的各个层面即语言、语义、词汇、语法都存在模糊现象。  相似文献   

17.
语用模糊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模糊语言学发展的历程出发,以俞东明、何自然和李秋梅及其他学者在语用模糊性方面的研究为基础,尝试着从语言模糊性的产生根源、语用模糊的定义及其与语义模糊相区别三个方面,为许多学者对语用模糊作各种各样界定的现象作一个总结,还语用模糊在语言研究中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8.
分析诗歌语言的模糊性。探讨对照诗歌汉英文本,用对等模糊语义、省略模糊语义,使模糊语义具体化,精确化,纳入英语表达习惯来分析、处理汉语诗歌词义的模糊;用"形合神通"、"离(易)形得似"来分析、处理汉语诗歌篇章义的模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将模糊本体进行语境化,即语境化模糊本体. 具体来说,提出了一种语境化模糊OWL(Web Ontology Language)本体的方法,讨论了如何扩展模糊OWL(F-OWL)本体的语法和语义来处理F-OWL本体无法处理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模糊语境OWL本体语言FC-OWL. 该本体语言FC-OWL是一种扩展的模糊语言,具有丰富的语义,并且允许对模糊本体进行语境化表示.  相似文献   

20.
在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总能以其多样灵活的表现形式以及独特的语用价值,向读者呈现其含蓄美,从而达到特定的审美效果。接受美学理论从文学作品文本意义的实现和译者的创作自由两方面给文学翻译以启示,并为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为研究文学翻译中模糊语言的审美再现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继而,总结出以模糊译模糊、以精确译精确、以模糊译精确三种具体的翻译技巧,以成功地实现文学作品模糊美的语际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