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梁江艳  张毅 《创新科技》2021,21(6):41-50
2018年国务院批复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需要进一步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建成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和美丽宜居的生态经济带.基于2009—2019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地级市数据,以"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揭示淮河生...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课题组在利用熵值法测算2008—2018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整体上,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U"型关系;区域异质性表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U"型关系,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抑制作用。因此,应动态处理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差异化制定产业升级政策。  相似文献   

3.
4.
为探究环渤海港口群发展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法,从内控、外生和潜力三个方面构建港口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软件,考察2000-2018年间环渤海港口群发展的时序特征和空间差异,并结合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剖析制约港口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环渤海港口群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各港口发展差异显著,但整体发展潜力较大;不同发展阶段制约港口群及群内港口发展的因素有所差异,但主要集中在集装箱吞吐量、外贸进出口总额以及外贸吞吐量等,近年来城市发展情况及资金支撑影响逐步加强.研究结果有助于明确环渤海港口群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为实现港口群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选取贵州省为研究样本,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空间探索性分析(ESDA)、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借助Open GeoDA、ArcGIS等工具从时空两个视角分别探究贵州省旅游经济时空演化特征以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 2009年-2018年贵州省各市州间旅游经济差异明显且总体差异上有扩大趋势,旅游经济发展非均衡性格局特征明显.2) 整体上贵州省东南部各州市旅游经济发展优于西北部地区,空间结构实现了从“贵阳-黔东南”双核结构向“贵阳”单核结构的转变,贵阳市“一枝独秀”的发展趋势日益凸显.3) Moran's I为正且随时间推移呈现出波动下降的演变趋势,局部自相关随着时间的变化,H-H型的市州数量变少,L-L型市州数量先增后减,L-H型数量从无到有,旅游经济发展表现出离散型发展趋势.4)旅游资源、接待能力、交通条件、科技创新、政府投入、人力资源和经济水平对山地省区旅游发展均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空间回归模型SLM检验发现,政府投入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调控力表现最为强劲,人力资源、旅游资源和经济水平等动力因素保持持续正向驱动,科技创新助推智慧旅游建设由负转正,交通条件因区域协作不充分转为负向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以湖南省2011—2020年14个市州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湖南省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市州的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在样本区间内基本都呈逐步增长的趋势,但从空间来看,两者各自的发展都是不均衡的。比较发现:湖南省除长沙属于科技创新优先经济高质量发展滞后型外,其他市州都是科技创新滞后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先型;湖南省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大,但除长沙外的其他市州对两者的协调关系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国经济新旧动能的空间演化特征及效应,为加快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促进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重心迁移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对中国经济新旧动能演化的空间特征及效应进行多维分析.[结果]中国经济新旧动能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地理重心从东部向西南方向迁移,...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对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赋值,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水平是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显著因素;但前两者的交互作用在当前阶段可能会起到负向作用;此外,政府财政的合理支出、生态资本的改善以及人们消费水平和人力资本的提高都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依据实证分析结果得出建立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技术创新环境是今后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的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用熵权法、相关分析等方法对2012—2017年环渤海地区17个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特征:滨海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城市间差异呈缩小的趋势,3个湾区的人居环境得分均波动上升,莱州湾区保持高质量发展.沿海开放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较为显著,并对相邻滨海城市起到较强带动作用.(2)空间特征:渤海地区滨海城市人居环境表现出东优于西、南优于北的明显区域分异性特征,"双峰"式空间结构特征鲜明,并且整体"大双峰"与区域"小双峰"并存.依据不同的优势系统,滨海城市分为人口优势型城市等4种高质量发展类型.(3)影响因素:社会经济是滨海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生态与文化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沟通交流的便利程度与就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构建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18—2020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对全国、区域、经济区、分维度指标4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分析,发现:全国各地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偏低,省域间存在明显的“东高西低”空间差异,不同经济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也差异显著;创新发展与开放发展带动了省域总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东部地区在二者上具有相对优势,而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的竞争着力点将落在协调、绿色和共享发展水平的提升上。据此,提出各省区市需要抓住政策机会,有针对性地找寻着力点,根据自身情况实施开放创新或绿色协调等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李春彦 《甘肃科技》2022,(17):61-66
本研究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TOPSIS法测度了甘肃省2010—2019年各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对各州市高质量发展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与甘肃北部和黄河流域的城市相比,甘肃南部和山区的城市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经济规模低、开放经济水平低和社会发展落后的问题。因此,实现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注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既要考虑量也要考虑质,在扩大经济规模的同时也要提升质量和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在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作为发展龙头的山东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山东省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5-2020年山东省16地市数据,利用熵权法对两大系统的时空耦合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山东省生态保护水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从2005年的0.37上升到2020年的0.90,2014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反超生态保护水平的转折点;省内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明显,总体上表现为由东向西递减、中部隆起的分布格局,沿海地区以及省会城市高于鲁西北、鲁西南地区的城市,且研究时段内部分地市耦合协调等级波动较大.最后,从发挥本地区优势,加强地区间合作和增强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运用Moran’sI和Getis.OrdGf’指数,以某区县域单元为对象,选取2000-2010年人均GDP及其相对增长量为指标,对研究区经济时空集聚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人均GDP县域经济总体上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空间自相关态势在2000--2010年间逐年加强(Moran’SI从0.18增长到0.41),区域形成了北部高经济发展水平集聚区,而南部各县市单元则组成了低经济发展水平集聚区;(2)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呈现出较强的不稳定性,但与人均GDP的演化趋势较为一致.通过研究发现Moran’S,和Getis.OrdGf+指数能够较好透视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时空演化过程,也肯定了空间自相关方法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运用ESDA和空间计量方法对1996年~2015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县域经济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6年~2015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县域经济整体集聚的现象较为显著,但区域差异呈现总体扩大的趋势,全局相关性在减弱.热点区数量和范围扩大趋势明显,特别是南部的次冷点区转化为热点区的变化最为突出,冷点区数量和范围有所减少.经济发展重心位于平遥县与介休市相交界的区域,其中1996年~2004年移动轨迹由北沿西南方向向南移动,2004年~2015年轨迹方向呈现出由南向北移动.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两阶段县域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矿煤炭销售量分别是两阶段对县域经济发展最大的影响因素,工业化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提升,财政收入产生的影响在显著减弱,消费状况产生的影响从不显著变为显著,财政支出在两阶段都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正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乌蒙山区县域“三生”空间功能间的时空特征与互动关系,研究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以鲁甸县2009、2014和201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矢量数据库和DEM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源,采用耦合协调度与反距离权重插值法,解析三生功能之间的耦合协调性,并分析不同海拔、坡度和坡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空间面积构成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以生产功能为主且空间分布较为均衡;生活功能主要以带状和点状分布于研究区坝区、农村居民点与建制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趋于集中;生态功能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西北部和中部富集林地和草地的高寒山区,与生产功能、生活功能表现出明显的空间互补性。2)研究区“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呈现5种类型,以高度协调区与中度协调区为主基调,空间上呈现出中部和中南部较高的格局特征,时间尺度上变化特征较小,仅西南部增加几块团块状低耦合协调区。3)在地形特征上,2009和2014年耦合协调高值区分布于2 000~2 500 m海拔之间,2018年则在海拔2 500 m时耦合协调度高值区面积占比最大;以坡度在小于5°时中度协调和高度协调区组合所占国土面积最大,随坡度的增加,耦合协调度等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文章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出发,结合演化经济地理理论与进展,分析了演化视角下高质量发展对发展观念、区域新路径和各方主体的要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北京高质量发展策略。在演化视角下,区域高质量发展可以被认为是打造区域相关多样化、适应性强、绿色转型、更新迭代能力强的产业路径。北京应从推动内生性的相关产业多样化分化与颠覆性创新着手,重点发展处于技术前沿领域的短周期技术,通过构建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和引导京津冀产业链分工等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选取湖北省县域2001年~2012年份人均GDP数据,基于ArcGIS9.3空间分析模块,采用相对发展率、锡尔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Getis-Ord Gi*指数、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与演化进行定量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较大,且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其相对差异在波动中递减,且各地经济运行较为平稳.(2)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并随着年份的增长其空间正相关性也在波动中加强,这表明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其相邻县市区之间的相关性随着年份的增加也越来越强,同时也说明各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是逐渐趋于收敛的.(3)湖北省县域经济呈现出"西低东高"、"中部高,周边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热点地区基本集中于鄂东环武汉城市圈,且从年份的变化来看,热点地区有向荆襄宜城市群地区转移的趋势;而冷点地区则基本位于鄂西北、鄂西南、鄂东北、鄂东南山区,且随着年份的增加,热点地区增多,冷点地区减少,反映了湖北省县域经济整体趋好.(4)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基本呈现西北-东南格局,12年间其重心东西移动的距离大于南北方向的距离,且2005年~2008年的偏移速度快于其他年份.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泰尔指数、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了2005年以来山东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时空特征,运用面板空间杜宾模型从直接、间接与总效应3个方面探讨了各影响因素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1)山东省城镇化水平重心向西南部转移,东北—西南向格局特征明显,东北—西南方向趋于极化,西北—东南方向趋于扩散,方向性逐渐减弱;区域总差异、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逐年缩小.(2)城镇化水平存在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但集聚态势减弱,LISA集聚图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3)城镇化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但本地要素投入仍是影响当地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方面.产业结构调整、建成区面积扩大对本城市、邻近城市及山东整体城镇化水平提高均有显著促进作用,是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展现2020年1月20日到3月14日之间湖北省各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时空变化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利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直观定量地展示新冠病毒疫情在湖北省的时空变换过程和其相关影响因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湖北省确诊人数空间变化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状态.2)新冠肺炎初期分布为一核强集聚,聚集核心为武汉和鄂州交界处,多核弱集聚;后期弱聚集区域逐渐缩小减少,强聚集区逐渐分化为武汉和鄂州两个聚集核心.3)湖北省西部大部分县市呈现低-低聚集的态势,东部以武汉市为核心与相邻县市形成高-高相邻或高-低相邻.4)交通因子对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其次与新冠病毒传播和发展有显著相关性的因素是地形因素和当地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生产要素和发展环境是影响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比较优势评价体系,利用计量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比较优势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和产业集聚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逐步便利的背景下,发展环境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同时,发展环境比较优势能够促进产业集聚,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