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教育学生的故事是赏识教育的典范。赏识教育是正面、积极、鼓励式的教育。加强对赏识教育的认识,对于消除教师对赏识教育的误解,尽快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促进教师践行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钟晖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5):152-155
在高等教育逐步向现代化迈进的新形势下,高校管理离不开赏识教育,而赏识教育成为促进高校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方法。因此,构建高校赏识教育管理模式很有必要。高校用赏识教育来赏识、管理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学生的现状,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增强学生的自信,从而步入良性发展的生态轨道。构建赏识教育模式须坚持爱心信任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科学辩证原则,在不断的“渴望——实践——新渴望——新实践”中不断将“可能”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3.
钟晖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8):148-151
在当今高校的教学教育中,大学生科学发展能力的培养成为高校教育关注的重点,而高校推行赏识教育管理模式。成为培养大学生科学发展能力的重要方法。高校推行赏识教育管理模式。以赏识学生为赏识教育的核心,以学生发展为赏识教育的定位,以学生实践为赏识教育要点,以学习过程为赏识教育评价的重点,引导学生克服心智的阶段性不成熟、学习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不足,能够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为学生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多为"90"后,这一代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学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来开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时期高职院校需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融入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很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符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赏识教育的必要性,赏识教育运用的方法,以期给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周润华 《科技资讯》2012,(8):184-184
赏识教育是激发大学生心身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采取欣赏语言鼓励学生,运用肢体语言关爱学生,用爱的心灵温暖学生,让学生在羽毛球学习中被肯定、认可、接受、表扬和欣赏,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与成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羽毛球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羽毛球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姜新峰 《科技资讯》2012,(33):215-215
四块糖的故事给教师的启示是:对待学生的错误不是唯有批评才有效,而理解、尊重、欣赏和保护学生的效果则更加明显。尤其针对在批评与责备声中成长的中专生,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正面、积极、鼓励的教育手段意义更大。作为教师要践行赏识教育,就要了解赏识教育的内涵,认识赏识教育的前提,对赏识教育充满信心,才能真正践行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7.
刘会玉 《科技信息》2012,(21):215-215
教育学生就要相信和解放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首先就要赏识学生。赏识就是要对每个学生赋予积极的期望,让每个学生充分感受到尊重和满足的愉悦。巧妙运用赏识教育,一定会让你的英语课充满生机与活力。本文就赏识教育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颁布,但新的教育模式还未形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体育教学探讨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方式方法层出不穷。本文从赏识教育的角度入手,论证了在体育课中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使学生充满活力,发挥学生的运动潜能,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体育教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本文着重阐述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思想转变,通过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创设赏识环境,发挥学生的潜能以及在评价制度中渗透赏识教育等。以赏识教育为契机,师生共同努力,积极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力争使每一位学生体会到赏识教育的魅力,发现自己在体育方面的潜能而热爱体育,积极投身于体育运动中来,使师生受益,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涂鸿 《科技信息》2010,(23):342-342,280
赏识教育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一种以尊重、激励、理解、宽容为主要手段的教育理念,它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让学生在爱和赏识中成长。在中国教育领域,赏识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成就也非常大。基于对赏识教育和高三这个特殊阶段的理解,我们可以运用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来加强高三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素质可谓是好、中、差参差不齐。赏识和喜爱优等生是每个老师的家常便饭,而那些中等生或差生,往往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甚至歧视。这样教育的结果势必是使差生更差。因而,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引进新的教育理念,用新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对中差生要更加关爱,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赏识教育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呢?下面结合平时的工作,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相似文献   

11.
赏识教育是把赏识运用到教学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爱心和教学艺术,运用欣赏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学生一言一行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学生心理特点和赏识教育的内涵出发,对中职学校在教育管理中深入推广赏识教育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孙海强 《奇闻怪事》2011,(6):39-40,43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实施赏识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品质和生活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存习惯,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实施赏识教育,让我们面向全体、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我们坚信,学生们都会具有很强的持续发展能力,我们也坚信,在赏识教育中,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作为人才摇篮的学校,也会得到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赏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艺术体现,是促进学生把外在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自觉行为,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一种手段。老师只有真正赏识每个学生,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好和积极性。相信赏识教育一定会在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中结出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朱慧兰 《科技信息》2011,(8):I0186-I0186
现代素质教育的根本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赏识教育是一个肯定学生潜能的教育,教师可借用赏识教育的激励功能、导向功能、评价功能,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5.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在高职学生中开展赏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其心理素质,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在班主任的工作中进行赏识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郑桂芳 《龙岩学院学报》2005,23(Z1):146-147
赏识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心理需求基础上的,对中专生尤其需要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赏识语言,给予学生成功体验,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主动性和兴趣.真实而恰当的赏识能使师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是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8.
曾湘峰 《科技信息》2011,(14):I0298-I0298
赏识教育是与当前教育发展相一致的新的教育理念,但在课堂教学中尚处于基础层面。赏识教育主要是以正面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表扬与肯定,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被激起的状态,使教育效果趋于最好。在数学教学中要正确运用赏识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同时应避免对赏识教育的偏见。  相似文献   

19.
陈萍 《海峡科学》2011,(12):86-87
长期以来,中职英语教学的"冰点",就是学生厌学、逃避。教师普遍反映教学难度大。但在目前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提高职业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果势在必行。用尊重、赏识教育的理念和情感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摸索总结职业中学的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20.
张小兵 《科技信息》2010,(23):I0144-I0144
赏识教育就是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进步;给学生以宽容,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在自信中进步,走出自卑的阴影的教育;因此,把赏识教育理念科学设计成具体的教育环节,以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