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根据铁的熔化热数据,校正了铁碳二元相图富铁端的固相线,并根据校正后的固相线,求出H点的碳含量为0.064%,结晶时碳在固、液相中的分配比为0.12。  相似文献   

2.
根据铁的溶化热,校正了铁碳二元相图图富铁端的固相线,并根据校正后的固相线,求出H的碳含量为0.064%。结晶时碳在固,液相中的分配比为0.12。  相似文献   

3.
三维凝固数值解析的研究及其对铝合金铸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将直接差分法用于铸件的凝固数值计算,在原来二维凝固计算的基础上加以扩充,编制了原则上适用于任意复杂形状铸件的三维凝固解析通用程序;为使需要输入大量数据的三维计算付诸实用,还研究编制了数据自动形成预处理程序.从L形纯铝及铝硅合金铸件的计算结果说明,这种形状的铸件不能采用二维计算,而三维计算结果接近于实验值.作者又在L形铝合金铸件的底部按置冷铁进行了实验和计算,结果指出:对具有一定凝固范围的共晶型合金,凝固过程中的固相线推进速度与微观缩松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因而提出:在补缩方向的固相线推进速度可以作为此类合金微观缩松程度的判别参数,并有可能在采用工艺措施控制固相线推进速度的同时,通过数值计算来确保获得组织致密的铸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测试了不同合金元素加入量、经不同等温淬火工艺处理的奥贝球铁磨粒磨损性能,研究了其磨粒磨损机制,发现在低应力的疲劳磨粒磨损条件下,奥贝球铁以切削机制磨损,通过减少合金元素镍加入量、降低奥氏体化温度和等温淬火温度,都使得奥贝球铁的磨粒磨损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试了不同合金元素加入量、经不同等温淬火工艺处理的奥贝球铁磨粒磨损性能,研究了其磨粒磨损机制,发现在低应力的疲劳磨粒磨损条件下,奥贝球铁以切削机制磨损,通过减少合金元素镍加入量、降低奥氏体氏温和等温淬火温度,都使得奥贝球铁的磨粒磨损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6.
应用原子参数-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研究了过渡元素二元合金相图中的有限固溶度问题.选择了原子体积、平均族数、元素熔点等影响固溶度的原子参数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值,使用已知的过渡元素二元合金相图的固溶度作为输出值,训练人工神经网络,应用“留一法”估计了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报误差,并用训练好的网络对全部未知的过渡元素二元合金相图的固溶度进行计算机预报,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7075铝合金凝固过程中施加频率为50Hz的交流磁场,磁场强度的变化范围为0 06T,0 09T,0 12T·运用双电桥法分别测定了上述凝固过程的电阻 温度曲线,确定了合金在不同磁场条件下凝固的液相线和固相线温度·实验结果表明:在交流磁场中凝固的合金,其液相线和固相线温度均明显提高,并且结晶温度间隔变小,磁场强度越大,这种变化越明显·与未加磁场的合金相比,经交变磁场处理后的合金,其液相线温度上升了7 5~12 5℃,固相线温度升高了10~20℃·交流磁场作用改变了固液界面前沿液相中的原子团簇向固相跳动时所需克服的势垒,最终导致合金熔点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利用SAM、XPS和SEM技术,研究含铈的铁-18铬合金的氧化膜的形貌特征,测定每间隔数个纳米的不同深度的氧化层的组分,分析它的结构状态,动态分析结果,获得了铬向外迁移、改变氧化膜成分和结构、以及铈向界面扩散和偏聚的试验数据。根据结果进一步探讨了添加微量元素铈对合金元素铬在氧化过程中扩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在复杂多元铁基高温合金中判断σ相析出倾向的相分计算方法。对相当数量的工业合金和试验合金的验证,说明提出的方法是可靠的。进而简化处理的相分计算方法也是可行的。以15Cr/25Ni型铁基高温合金为例。提出的△N′_v=Ni-3Ti-3.5Al-1.7Si-0.9Cr-4.7计算式可以方便地根据△N′_v<0,或>0,来判断650℃长期时效时σ相的析出与否。同时,还可以应用△N′_v的值来分析σ相对合金有关性能的影响。 相分计算(PHACOMP)是一种预测合金中产生TCP相主要是σ相的方法,目前已广泛采用指导生产。镍基合金的相分计算方法已有许多研究[1-13],但铁基合金相分计算方法却研究不多,早期有一种经验公式[14],它规定不产生σ相的条件为:此公式既不准确又太定性,对于复杂的铁基合金是不能应用的。本文以15Cr-25Ni类合金为典型,结合其他含Ni量不同的铁基合金,试图找出一种适用于铁基合金的相分计算方法。研究的实验根据为650℃、1000~2000小时长期时效和700℃、3000小时长期时效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600-800℃温度范围内,钨(~6%),铬(5~10%),合金元素对α-铁抗氧化性的影响。钨提高铁的抗氧化性,铬的加入进一步提高铁的抗氧化性,且温度愈高,作用愈显著。金相、X光分析表明:钨、铬合金元素对α-铁抗氧化性的影响是由于在氧化物内层形成了含钨、含铬或含钨铬的氧化物,减慢或阻止氧化亚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为在干扰环境实现实时精密定位、测距和姿态测量等应用,需要尽可能降低天线阵相位中心引起的误差。建立了抗干扰天线阵相位中心补偿模型,每个阵元视作多相位中心天线,推导了自适应抗干扰天线阵等效相位中心位置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抗干扰RTK系统中由相位中心偏移引起的误差。通过补偿载波相位观测量,实现了天线阵相位中心校正。仿真结果表明,GNSS接收机抗干扰天线阵等效相位中心的位置与干扰环境及所用抗干扰算法有关,不能通过预先建立固定查找表的方式进行补偿,只能根据抗干扰计算结果实时计算出等效相位中心位置,再补偿载波相位观测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基于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露天矿边坡监测原始影像干涉相位误差改正不准确导致形变数据精度偏低的关键问题,以马兰庄露天铁矿GB-SAR原始影像为数据源,对原始影像干涉相位误差来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利用三重阈值提取PS点和高质量PS点的方法,并基于高质量PS点相位与像元坐标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依据该模型对PS点进行相位改正以获取准确形变相位和单幅影像形变量,并在时间序列上进行叠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GB-SAR形变监测误差改正方法可以准确改正GB-SAR形变监测误差,提高了形变监测数据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在铸铁短纤维中加入铜元素的方法.研究了合金元素Cu对铸铁短纤维烧结体致密度、显微组织、相组成和性能的影响.铜元素的加入,在一定的铜含量区间内可引起铸铁短纤维烧结体发生膨胀.但与Fe—Cu粉末压坯相比.其膨胀量和产生最大膨胀的Cu含量均减小.铸铁短纤维发生异常膨胀的机制是富铜液相向γ中的体扩散.  相似文献   

14.
铝硅合金中的六角形铁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亚共晶成分的铝硅合金Al-4%Si-2?-1%Mn中铁相形态与熔体处理的关系,发现六氯气烷精炼强烈促进初生α铁相的产生。在未经精炼处理时,合金微观组织中的铁相基本呈发达的树枝状,只有少量为初生汉字状铁相。用六氯乙烷精炼后,合金的组织中开始出现大量六角形的初生相。这种六角形铁相的形貌受冷却速度的影响较大。在精炼以后对合金长时间保温对该六角形铁相的出现和形态没有影响。由六氯乙烷精炼导致合金中大量六角形初生α铁相出现,可能是六氯乙烷精炼提高了α铁相的形核温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鲕状赤铁矿石深度还原过程中有害元素磷在金属相中富集的问题,对深度还原过程中磷富集过程进行了研究.在配碳系数为2.0,还原时间80 min,还原温度分别为1 200,1 225,1 250和1 275℃条件下,分析了磷元素在还原物料中的分布规律及还原过程中磷元素的迁移路径.试验结果表明:在1 225℃以下时,磷元素含量由渣相内部到相界面逐渐升高,由相界面到金属相内部逐渐降低;1 250℃以上时,磷含量由渣相到金属相内部逐渐升高.此外,还原过程中磷元素的走向为:磷元素最初主要存在于磷酸盐中,反应开始后磷酸盐与C反应,磷元素被还原为单质磷溶入铁,并在金属相中富集.  相似文献   

16.
鞍山式赤铁矿石反浮选尾矿铁品位偏高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鞍山式赤铁矿石反浮选流程中存在的浮选尾矿铁品位偏高的问题,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化学多元素分析、粒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检测手段,对选别流程中样品的化学多元素组成、物相组成、粒度分布及矿物的单体解离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各扫选尾矿中存在着一些单体解离高的微细铁矿物颗粒,其吸附在粗粒级脉石矿物表面,形成“载体浮选”进入到尾矿中,造成尾矿铁品位偏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相位解包裹中运用二元光栅编码结构光技术计算相位级次时,因受背景光强、噪声、被测物体表面不均匀反射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光栅黑白交界处部分像素点的误码问题,提出了一种可纠错的二元光栅编码方法。从光栅编码方法的角度出发,依据信息论中的纠错码原理,采用汉明线性分组码,通过增加一定数量的校验元编码图案的投影,对二元编码光栅黑白交界处的误码问题进行检测并纠正,并从理论上验证了其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仿真实验表明对于只发生一位误码的像素点能予以100%检测并纠正,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Isotopic homogeneity of iron in the early solar nebula.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X K Zhu  Y Guo  R K O'Nions  E D Young  R D Ash 《Nature》2001,412(6844):311-313
The chemical and isotopic homogeneity of the early solar nebula, and the processes producing fractionation during its evolution, are central issues of cosmochemistry. Studies of the relative abundance variations of three or more isotopes of an element can in principle determine if the initial reservoir of material was a homogeneous mixture or if it contained several distinct sources of precursor material. For example, widespread anomalies observed in the oxygen isotopes of meteorites have been interpreted as resulting from the mixing of a solid phase that was enriched in 16O with a gas phase in which 16O was depleted, or as an isotopic 'memory' of Galactic evolution. In either case, these anomalies are regarded as strong evidence that the early solar nebula was not initially homogeneous. Here we present measurements of the relative abundances of three iron isotopes in meteoritic and terrestrial samples. We show that significant variations of iron isotopes exist in both terrestrial and extraterrestrial materials. But when plotted in a three-isotope diagram, all of the data for these Solar System materials fall on a single mass-fractionation line, showing that homogenization of iron isotopes occurred in the solar nebula before both planetesimal accretion and chondrul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在高碳和高碳当量(C·E≈4.7%)的情况下,生产铸态奥贝球铁的可能性。在铜钼加入量一定时,得到了降低镍加入量获得奥贝组织的极限值,得出镍是有效推迟奥氏体相交和获得贝氏体基体的元素。为了在低镍含量下获得较高强度的铸态奥氏体贝氏体球铁,探讨了加入微量硼提高基体淬透性以获得以下贝氏体为主的基体的可能性,得出微量硼是降低镍的加入量,较大幅度提高球铁的强度和硬度的有效元素。通过四元两水平正交实验法,得出镍铜钼硼在一定的配比下可获得高强度的铸态奥贝球铁。  相似文献   

20.
在粗锡精炼过程中引入超重力场,运用超重力技术研究Sn-3%Fe(质量分数)熔体中杂质元素铁在超重力场中的定向富集和过滤分离的规律,达到提纯净化粗锡的目的.结果表明,对于超重力场G=500以10℃·min-1冷却速率凝固后的Sn-3%Fe熔体,超重力场极大强化富铁相在粗锡熔体中的沉降运动,使先析出富铁相全部富集到试样的下部区域,上部几乎找不到富铁相颗粒.下部尾锡中的铁质量分数达到4.817%,而上部精锡中的铁质量分数降低到0.036%,精锡中铁的脱除率高达98.78%.在超重力场中过滤的Sn-3%Fe熔体可实现富铁相杂质和精锡液的有效分离,当重力系数大于30时,精锡的回收率随重力系数的增大而提高.在超重力场G=100,240℃条件下,Sn-3%Fe熔体过滤1 min后,精锡液几乎全部被分离到坩埚底部,富铁相杂质被截留在过滤碳毡上部,下部精锡中找不到富铁相杂质的颗粒,精锡中铁质量分数降至0.253%,富铁渣中铁质量分数高达11.528%.精锡中铁的脱除率高达91.44%,超重力场中精锡的回收率高达82.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