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峨眉高桥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剖面构造简单,沉积连续,化石丰富,是我国研究震旦系与寒武系界线重要剖面之一。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峨眉山地区震旦系—寒武系的研究历史,剖面详细分层及岩性和生物特征。论述了本区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初期沉积环境的变迁、生物演化及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划分。本文以首次多门类带壳动物的大量出现作为划分震旦系与寒武系界线的主要依据。寒武系的下界划分在麦地坪组下部以小壳动物Anabarites—Circotheca为代表的化石组合的底界上,并与国内外相当时代的地层及界线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华北其他地区一样,仅发育有寒武系及奥陶系中、下统。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在本区全部缺失。 寒武系在本区发育较全,可分为三统七组,奥陶系下、中统共有四个组,地层系统及主要岩性见表1。寒武系沉积总厚在全区一般为550—650米,奥陶系因遭受剥蚀,残余最大厚度为680米。各剖面地层厚度数据见表2。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所在地的滇东地区震旦系-寒武系边界层中新发现的遗迹化石娄型及新的化石层位,根据生物相和沉积相的综合分析将本区划分为3个沉积相区和Skolithos,Cruziaua,Cuziaua-Zoophycus 3个遗迹相带,最后讨论了遗迹化石在划分震旦系-寒武系界线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天然气组分、稳定碳同位素和氢同位素等地球化学资料,对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气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均以甲烷为主,重烃含量偏低而非烃含量较高,为典型的干气;2研究区天然气热演化程度较高,震旦系天然气中部分乙烷发生裂解,导致残余天然气的δ13C2变重;3研究区天然气以正碳同位素序列为主,仅部分寒武系天然气的碳同位素序列发生局部倒转,可能是高热演化阶段下同源不同期气或同型不同源气混合所致;4氢同位素显示,震旦系沉积环境的水介质盐度高于寒武系,且震旦系天然气为震旦系烃源岩和寒武系烃源岩的混源气,而寒武系天然气母质来源为寒武系烃源岩。  相似文献   

5.
本专题是地质部1980年下达的科研项目《中国晚前寒武纪建系与地层对比研究》的一个分题。具体要求是;“在完成川西(以峨眉麦地坪剖面为重点)震旦系—寒武系界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川西面上研究对比,写出震旦系的研究专题报告”。三年来,我  相似文献   

6.
苏皖北部上前寒武系发育良好,生物化石比较丰富,加之在大地构造上又处于中朝地台的东南缘,目前已成为解决我国南北上前寒武系对比和衔接的关键地区之一。为了进一步对苏皖北部上前寒武系进行深入研究,1981年夏我们和江苏省区测队、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共同对徐淮地区上前寒武系剖面,进行了详细考察和系统采样。在徐淮地区,上前寒武系厚达4200米,以不整合覆于泰山群片麻岩之上,与含三虫叶的猴家山组(下寒武统)则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根据苏皖两省地质局的工作成果,该区上前寒武系由下而上可划分为13个组,即兰陵组(八公山组)、新兴组(刘老碑组)、岠山组(寿县组)、贾园组、赵圩组、倪园组、九顶山组、张渠组、魏集组、史家组、望山组、金山寨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震旦系气藏天然气组分的分析和天然气同位素的研究及计算 ,明确认为震旦系的油气主要来自寒武系。又通过对储层沥青和烃源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 (如正构烷烃、姥植比、三环萜烷和五环三萜烷、10 脱甲基藿烷、甲基藿烷 ) ,不仅证实了资阳、威远地区震旦系储层沥青来自寒武系烃源岩 ,而且指出资阳和威远油气的来源是不同的。研究认为 ,广海陆棚相是主要烃源岩分布的沉积相 ,也是四川盆地生烃能力最强、分布范围最广的一套烃源岩。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高及类型好 ,且有机质演化具有三大特征 :一是成烃高峰期参差不齐 ,供烃时间长 ;二是供烃中心具迁移性 ;三是三叠纪末是大规模油气生成期。根据TSS烃源岩热模拟评价系统对震旦系、下寒武统主要烃源岩生烃计算结果 ,认为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生烃强度最大 ,震旦系灯影组较小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地区的一条连续的前寒武系剖面中,存在着三次构造运动的遗迹。其中神功运动在我国东南地区属首次发现。运用构造运动的继承与上迭原则及岩石建造的对比分析等方法,把本区前寒武系从下向上划分为:双溪坞群,骆家门群,红赤村组,上墅组和震旦系(南方)等四个岩群。并讨论了华南地槽折皱区地层和构造运动的对比问题。  相似文献   

9.
过去孙健初、王鸿桢等人认为吕梁山地区汉高山剖面,是由五台系片麻岩、滤沱系及震旦系的地层所组成,构造简单,三者之间以两个大的沉积角度不整合的关系相接触,因此认为在本区有两个大的构造运动,即在太古代与元古代之间,有一黑疙瘩岭运动;在元古代与震旦纪之间有一吕梁运动存在。并且地层顺序是正常的,由东到西为由老到新依次出露,并建立了吕梁山地区的前寒武系的地层顺序。如下表:  相似文献   

10.
董军  刘树根  卿萍  陈小梅  王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0):12879-12889
川北阆中地区CS1井钻揭震旦系—寒武系地层中发育良好的烃源岩及多套储盖组合,储层含气性较好,揭示良好的勘探前景。为取得进一步勘探突破,本次研究以盆地模拟技术为手段,基于实钻井数据、实验分析资料、地震解释成果等开展研究,深化油气成藏过程认识,指明下步勘探方向。结果表明:(1)研究区筇竹寺组烃源岩发育,热演化程度高,储层以震旦系灯影组四段与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为主,纵向上储盖组合发育。输导体系主要以断裂和裂缝为主。(2)筇竹寺组烃源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为生液态烃高峰,晚侏罗世为生气态烃高峰。其中,灯四段油气充注位于中—晚三叠世和中侏罗世;寒武系油气充注为中—晚侏罗世。(3)对关键生排烃期的古构造和油气运聚分析认为,灯四段成藏期古构造呈现整体北倾、东高西低,逐渐转变为东低西高到两凹一隆。油气运聚趋势表现为由西向东、南北分区到向南调整;龙王庙组成藏期古构造从东倾逐渐转变为东北倾,油气运聚趋势表现为由东向西、南北分区,最后到西南调整。有利区预测表明灯四段勘探前景更优。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详细的岩芯描述及镜下薄片观察,对塔东地区近年钻遇的震旦系至寒武系白云岩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结出该区白云岩主要由结晶白云岩(粗晶、中晶、细晶、粉晶白云岩和粉-泥晶或泥  相似文献   

12.
 寒武系膏盐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以亚洲寒武系分布最为广泛,含盐岩系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伊朗—印度—巴基斯坦—阿曼和中国.东西伯利亚、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均有钾盐发现.构造基底性质对钾盐盆地的形成具有关键性控制作用:稳定构造区在准稳定区有利聚钾;准稳定区在局部稳定构造区利于聚盐成钾,如形成于早寒武世的涅帕钾盐矿床——世界上大型钾盐矿之一,即位于前寒武纪地层为基底的古拗陷区.中国主要的古代盐盆地多发育于以前寒武纪为基底的准克拉通(陆块)中.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查和盐业开发工作,中国上扬子陆块、华北陆块和塔里木陆块相继发现了4个大型的膏盐岩盆地.上扬子陆块与塔里木陆块发现单层厚度较大的岩盐沉积及较好的成钾水化学显示,为在中国寒武系蒸发岩盆地开展成盐找钾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包家捷 《科技资讯》2010,(27):100-101
黔东地区位于雪峰隆起西缘(主要为黔南坳陷)",下组合"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本文通过对"下组合"石油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黔东地区存在两套海相"下组合",一套为以∈1jm暗色泥岩为生油岩,Z2dn藻白云岩为储层,中下寒武统泥质岩为盖层的生储盖组合;另一套以∈1jm、S1-2wx2碳质泥岩、黑色泥岩为生油层,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组白云岩、O1h生物灰岩、S1-2wx3石英砂岩为储层,S1-2wx4段泥岩为盖层的生储盖组合;通过对油气成藏模式的剖析,认为以中下志留统为目的层的麻江—凯里地区及以中下寒武统金顶山为目的层的瓮安地区是近期找油找气的有利地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龙门山-米仓山地区下组合地表沥青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川西、川北龙门山-米仓山地区下组合(震旦系-志留系, 本文含泥盆系)地表沥青发育及分布的研究,发现龙门山构造带下组合沥青多集中在寒武系以及泥盆系内,而米仓山地区则多集中于震旦系.龙门山北段下组合沥青热演化程度低,属典型的氧化沥青;米仓山地区下组合(震旦系灯影组)沥青热演化程度高,属典型的热裂解沥青.表明两区下组合古油藏后期分别经历了隆升氧化降解、深埋裂解+隆升暴露两个全然不同的过程.通过对天井山泥盆系沥青、寒武系沥青脉以及米仓山灯影组古油藏的详细剖析后,认为龙门山-米仓山地区下组合(尤其是灯影组)古油藏的发育不仅具有普遍性,更具有规模大的特点.结合研究区钻井资料认为,龙门山、米仓山前缘地区下组合可能存在较好的保存条件,因此下组合(尤其是灯影组)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万安山地热井井深2 208.72 m,揭露第四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寒武系、震旦系地层。对本区地热井有影响的主要为伊河断层,该断裂属张性正断层,控制了热储层的空间分布,又在后期活动中其断裂带及影响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构成地热流体的储集空间,起着既导水又导热的作用。研究区属层状热储,该区的盖层主要由上石炭系、二叠系沉积地层中的砂泥岩及新近系、第四系松散覆盖层组成。热储层主要为寒武系石灰岩热储层,该地层厚652.3 m。成井后井口水温41.6℃,属低温地热资源温热水。研究区地热垂向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水平方向上地温梯度总体上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王曰伦(1903—1981年)是著名地质学家、我国前寒武纪地质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对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主要贡献是:初步确立西南地区早寒武世地层层序和与震旦系的分界;初步奠定了五台山区早前寒武纪构造地层基础;参与发现、命名和进一步证实“蓟县运动”的存在,正确解决了华北震旦系与寒武系的分界问题;最早发现南北震旦系属同名异纪的上下关系;为全国各地上前寒武系划分和对比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是坚持实践和创新的楷模。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湘南白沙——永来煤田晚二迭世龙潭组,是湖南省的重要含煤建造,不论储量产量都占重要地位。含煤建造的厚度在湘南地区变化较大,一般在300-600米之间,常根据含煤性分为上下两段,煤层主要赋存于上段。各段主要由碎屑岩(中、细粒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组成,砂页岩比略大于1或近于1,共含煤10层左右,各处可见者6-7层,达到可采者为5号6号煤层。煤层厚度沿走  相似文献   

18.
郭炎  林良彪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0):3838-3844
为了探讨四川盆地东南部二叠统龙潭组泥页岩的资源潜力,在总结近年来四川盆地东南部龙潭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野外露头、岩心和测井等资料,以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和层序地层格架,研究了沉积相对岩性分布的影响,总结了龙潭组泥页岩岩性组合特征和泥页岩厚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东南部龙潭组由底至顶依次划分为SQ1、SQ2、SQ3三级层序,SQ1层序由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而SQ2层序和SQ3层序则皆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四川盆地东南部泥页岩组合及厚度受控于沉积环境:滨岸相主要泥页岩组合为泥包砂,厚度大;潮坪相主要泥页岩组合为泥包砂,有效厚度仅次于滨岸相;混积陆棚相泥页岩组合以泥包灰为主,较薄; SQ1段、SQ2段和SQ3段泥页岩厚度总体上表现为西南部厚、东北部薄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用人工地震初探川西地区的地壳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四川渡口及会东的两次矿山爆破的地震波走时进行反演,求得川西地区地壳及上地幔的P波速度结构模型。上地壳厚度约21公里,由中新生界沉积岩、古生界及前寒武系复理石建造和变质褶皱群组成。中地壳厚约14公里为低速层,推测为花岗岩层。下地壳厚约17公里,推测为玄武岩层。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仅7.8公里/秒。地壳平均厚度在龙门山及金河-箐河以东为52公里,一过断层急剧加深到60公里。证据在明地震活动性与甘孜-楚雄菱形块体上地壳向南南东方向运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长山位于江阴县东,北临长江,为一东西向延伸,形似纺锤的山,长约3公里,最宽达1千米,顶高约90米。该山基岩由泥盆系五通组石英砂岩和石英岩组成。上覆下蜀组黄土,从山麓到山脊断断续续分布。山顶一带由于树木、杂草丛生,剖面结构不清,仅粗略看出确棕红,淡黄两层,但未见钙质结核。唯山之西麓的剖面最佳,黄土层内含丰富的钙质结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