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湘西地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湘西地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分布区类型和观赏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湘西地区共有野生观赏植物127科234属 323种,其中,蕨类植物21种、裸子植物11种、双子叶植物248种,单子叶植物38种.根据本地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区系成分和特征、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对湘西地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安徽黟县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黟县位于皖南山区,是旅游景点之一,植物种类非常丰富,该文在广泛深入地调查,采集,整理,鉴定的基础上,研究了黟县野生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分布区类型和性质,本区有野生观赏植物(种子植物)117科,370属,821种(变种,变型),其中乔木178种,灌木187种,藤本111种,草本365种,根据本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区系成分和特片,开发与保护现状,对本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召宝天曼辖区,位于伏牛山南坡,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区域.该区有野生维管植物173科,878属,2696种.对该区野生植物区系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其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华中成分为主,区系地理成分多样、起源古老。  相似文献   

4.
对重庆武隆白马山自然保护区观赏植物资源及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保护区观赏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有维管植物143科380属749种;②保护区观赏植物有4种生活型,其中乔木155种,灌木299种,草本246种,藤本49种;③保护区观赏植物优势科、属明显;④保护区观赏植物地理成分比较复杂,起源古老;⑤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在科级水平上具有明显热带性质,在属级水平上具有明显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5.
吉首市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吉首市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野生观赏植物280种,隶属152属,79科.根据性质和用途对其进行分类,结合生态类型进行分析,进而对对野生观赏植物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云南文山吊石苣苔属植物引种驯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吊石苣苔属植物是苦苣苔科具有较大观赏和药用价值的属之一.通过实地调查与园地引种栽培等方法,获得了文山州吊石苣苔属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初步的引种栽培技术.阐述了文山州吊石苣苔属的种质资源、利用价值、引种及相关的栽培管理技术,为以后的继续研究开发利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根据本次调查统计,铜鼓县野生木本植物536种(含种下等级,下同)隶属于228属92科,其中裸子植物5科7属9种,被子植物87得221属527种,本文通过分析该木本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和区系特征,指出本区具有地理成分的复杂性,区系过渡性和古老性以及地理分布的特有性4个特点,在与邻近地区木本植物区系的关系比较上,本地区与庐山,黄山,武夷山,井冈山,龙栖山,星斗山“二南”属的相似系数依次为87.5%,81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菊科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共有32属46种.区系成分多样,其中温带成分有7属,占21.9%;热带成分有6属,占18.7%;世界分布有3属,占9.3%;地中海—西亚—中亚分布有3属,占9.3%;东亚分布有3属,占9.3%;外来栽培属有10个,占31.6%.可见,陕西菊科观赏植物区系成分中温带性质明显,热带分布占相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选取北京地区11个自然植被保存较好的地区,通过查阅资料和现场踏查对野生草本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野生观赏草本植物共有54科166属289种,含属、种数较多的科有菊科、唇形科、毛茛科,其区系成分主要分布于北温带、旧世界温带等15个分布区类型,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明显温带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统计了十八重溪维管束植物,计有159科,479属,829种。其中蕨类植物35科,53属,93种;裸子植物6科,6属,6种;被子植物118科,420属,730种,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种子植物各属的区系成分。根据野生经济植物的用途,把区内野生经济植物分为8类:油脂植物、淀粉及糖类植物、芳香油植物、纤维植物、鞣料植物、观赏植物、药用植物和蜜粉源植物。在此基础上。提出野生经济植物合理利用与保护的设想,为进一步研究十八重溪野生经济植物,以及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及国家保护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中国植物红外皮》(第一册)和1999年8月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云南省有珍稀濒危植物及国家保护植物共计83科152属191年,对其区系成分进行深入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区系成分特点及地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及国家保护植物具有起源古老,特有性强,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水平和垂直分布不均匀的特征,同时还的提出了的几种简要的保护意见。  相似文献   

12.
秦岭石瓮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瓮地处秦岭南坡柞水县境内,共有野生种子113科,421属,813种。通过对该区种子植物的科、属、种分析统计,归纳该区种子植物区系特点如下:1)植物种类较为丰富;2)地进成分复杂,分布类型多样,区域联系广泛,与世界各大洲有密切的联系;3)区系起源古老;4)区系性质明显是温带性,且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区系过渡性明显;5)本区植物区系80.44%的成分与华中植物区系共有,具有华中植物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查阅文献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江西省唇形科植物多样性及区系地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唇形科植物种类丰富,有37属142种(含变种);优势属明显,单种属所占比例最大,占总属数的37.84%.江西省唇形科植物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区系起源古老,特有植物少.江西省唇形科植物功能多样,可作药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区系成分的聚类分析和排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外来入侵植物区系的研究对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利用大尺度的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数据和区系信息,采用聚类分析和多因子排序的方法探讨影响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区系成分构成空间分异格局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区系总体构成以热带区系成分为主,其次为温带区系成分和世界分布成分.按照各研究单元内外来入侵植物的区系组成,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三个地区,即低纬度的南部地区,中纬度的中部地区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其中,低纬度南部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区系组成以热带区系为主,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区系构成以温带区系成分为主.基于地理因子的多因子排序表明,在纬度梯度上区系成分的空间分异最为明显,其次为海拔梯度和经度梯度;基于气候因子的多因子排序表明,影响区系成分空间分异最强烈的气候因子为1月均温,其次为无霜期和年降水量.  相似文献   

15.
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程渡的地带,植物种类丰富,据初步统计,有种子植物92科,379属,910种,通过植物区系资料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种类组成比较丰富,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是典型的北温带性质;该地区是多种植物区系成分的交汇地和区系结,特别是中国-日本及中国-喜马拉雅区系成分的交汇地带和分界线;植物区系隶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横断山  相似文献   

16.
广东南昆山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昆山植物区系组成很复杂,归纳如下几点:植物种类丰富,维管植物共220科,817属和1925种,分别占广东相应的80.6%,52%和35.5%。地理成分复杂,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这此南昆山地理位置和气候关连。原始和古老的种类较多,特有成分较少。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采用线路调查、样方调查、访谈等方法,调查青海省互助北山野生木本植物资源现状.结果表明,研究区有208种野生木本植物,分属32科66属.其中,乔木类占比17.79%,灌木类占比74.04%;科属分布集中在少种科(37.50%)、单种科(31.25%)以及单种属(50.00%)、少种属(33.33%)中,说明研究区野生木本植物科属分布具有狭窄性;在属的区系分布中,研究区野生木本植物具北温带特性(50.00%).在用途分类中,观赏类占总种数比最高(35.10%),其次为药用类(31.25%)和食用类(12.98%).观赏类中灌木占比87.67%,乔木占比12.33%,观赏部位主要是株形;药用类资源中,叶入药(30.77%)、寒性(32.31%)、苦味(44.62%)、清热类药(18.46%)占优势;食用植物以果实类(77.78%)为主.调查结果可为青海省互助北山野生木本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