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与北方 ,是潜藏于黑衣壮灵魂中的集体记忆 ,是黑衣壮那个关于蓝靛的传说遮蔽了的黑色的真实意义 ;黑色是植根于这个族群文化和历史深处的记忆和梦想。所以黑衣壮才更崇尚黑色 ,更有效地保持了衣黑的传统。  相似文献   

2.
黑衣壮文化如何物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是黑衣壮族群的标志;崇黑,浓缩了黑衣壮人的族群意识,也是黑衣壮文化的精髓。黑衣壮文化研究开发的重点应转移到它的物化上来,要让它物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让物化的黑衣壮文化产品给黑衣壮群众带来长久的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3.
那坡黑衣壮民俗文化村旅游项目策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支系,高度聚居在广西那坡县,至今仍保留着原始淳朴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随着广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黑衣壮民族文化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已形成了明显的旅游吸引.其旅游开发应充分利用该资源优势,重点开发民族文化,以壮药材GAP种植基地为依托,注重结合当地秀丽的桂西风光,突出地方特色,开发以黑衣壮民族文化为品牌的民族文化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4.
宜州山歌文化源远流长,山歌成为当地壮、侗等民族的精神生活需求。传统的山歌文化推动了今天新型歌圩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西那坡县黑衣壮特有的多声部民歌“虽敏”的音乐风格深沉、古朴,极具个性。“虽敏”的产生和发展与黑衣壮的历史背景、族群性格及审美意识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从传播学视野观照黑衣壮民歌的生存与发展,并着力探讨如何优化整合黑衣壮民歌的各传播要素,促使其自身走向艺术传播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在广西壮族地区,有一种文字很象汉字,但它的意义不是汉字,有一部分连读音也不照汉字来读。这种文字,人们叫做方块壮字。这种字在壮族山歌中用得最多,师公的唱本和道公的道书也用这种字来抄写。下面谈谈方块壮字什么时候造出来,它有什么作用,同时说说方块壮字和壮山歌的关系,还有方块壮字的缺陷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往对刘三姐山歌文化的解读,学术界多从历史的时间的维度进行,这固然可以多少触及到其流传原因,但固守这种维度的直接后果就是很难揭示出刘三姐山歌文化的深层底蕴。而空间观念的引入,则为刘三姐山歌文化的深层底蕴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有力维度。其实作为壮民族文化代表的刘三姐山歌文化就是壮民族及其地区文化空间建构和认同的巨大隐喻,其生命力与流传至今且经久不息的真正原因,都可从空间这一维度得到解读。  相似文献   

9.
刘三姐山歌文化为壮民族建构了一个巨大的身份、民族和文化的非对抗性的认同空间,这一文化认同空间决定了壮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血脉联系及和平共处的历史与现状。它不仅是刘三姐山歌文化富有生命力的深层底蕴,亦为解决当今世界的国家、民族、地域的文化冲突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赵兴元  徐琨  张小军 《科技信息》2007,(32):190-190,252
西和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西和各种民间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滋养着西和山歌,使西和山歌在调式、曲式、节奏、旋律等方面风格鲜明,有其显著的特点。本文对西和山歌的音乐特点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揭示西和山歌的地方属性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正>梅州客家山歌是广东省梅州市境内用客家方言演唱的客家民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流传于广东省东北部客家地区及海外梅州籍客家人聚居地。梅州客家山歌种类繁多,大致有山歌号子、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字山歌、五句板山歌等。梅州客家山歌取材广泛,大至客家人辛勤劳作的生活场景,小到细致入微的情感宣泄,无不展现着客家人厚重淳朴的民风。在  相似文献   

12.
作为壮民族的文化代表之一的刘三姐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是与壮民族的文化空间建构与文化认同分不开的。刘三姐山歌文化现象的深层底蕴其实就是壮民族及其地区文化空间建构和认同的巨大隐喻,她的形成与流传过程就是壮族独特的“他者文化空间”、“身体文化空间”、“公共空间”、“认同空间”、审关及其他空间的建构和认同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畲族小说歌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是畲族民间歌手们根据本民族牛活习俗、心理素质改编创作的独特文学样式。小说歌滥觞于清代,分叙事歌、小说歌、传统山歌和现代山歌四种类型,并按着这几种类别的产生演义着畲族的历史。其内容主要为歌手将汉族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为本民族山歌口头唱本和手抄唱本;后演变为在本民族流畅的英雄人物事迹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生活、心理、语言特点创作了诸如《高皇歌》《历期歌》《钟良弼》等,进而形成小说歌。  相似文献   

14.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是客家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它渗透着浓浓的、清新质朴的自然气息,体现了客家人亲近自然、歌唱自然和呵护自然的山歌创作,传达着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15.
广西那坡县黑衣壮神灵崇拜呈现为多层累结构,具体表现为把自然神灵崇拜例如黑神、火神、树神、石神、花神等与祖先神灵崇拜、道教神灵崇拜等结合起来,集中体现为神庙的建造、在神庙举行的活动、安花仪式活动以及抹黑、画脸、巫傩等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爷爷养了一条小黑狗,它身上的毛黑得发亮,光滑得像擦过油似的。它的眼睛可亮了,好像时刻都在注意着周围的动静。它对主人忠心耿耿,我们全家都管它叫"黑衣警察"。"黑衣警察"最喜欢啃骨头了。我们吃饭时,我就把吃剩的骨头挑给它吃。记得有一次,我恶作剧地把它碗里的骨头扔掉,悄悄地换成石头。等它想饱餐一顿时,发现"骨头"不对味,它感到奇怪,就又伸出舌头舔了一下,我在旁边看得哈哈大笑。"黑衣警察"觉得我在耍它,便生气地走开了。  相似文献   

17.
吴语叙事山歌是指流行于吴语地区民间,用吴方言演唱的,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有两个以上人物出场的韵文作品。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郑土有的《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从吴语叙事山歌的演唱传统出发,以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结合文本分析,为求深入到它的“本体世界”之中,探求它的传承、编创规律,给它以合理的定位。该书共分七章。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主要是吴语山歌、吴语叙事山歌发展史、搜集整理史、学术史的回顾,是一种学术上的梳理(第一章)。2.对吴语叙事山歌基本情况的分析和判断,根据现已发掘的三十多首中长篇叙事山…  相似文献   

18.
守护差异性寻求发展的壮剧,面临着由传统单一的地域特色发展为更为丰富的综合性戏剧风格的转型问题。对于壮剧的保护就是要充分发挥原有文化的特长,在民间文化生存演变的规律中营造有利于壮剧发展的文化环境,建立一个充满审美精神和艺术氛围的人文世界,促使壮剧形成一种自身调节的动态机制。  相似文献   

19.
客家山歌具有中原传统文化的特色,尤其在语言方面,承继了中国传统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并且运用得很得当,由客家山歌入手,研究中原文化的承继,较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地图上,我们在左,日本在右。许多宣传中,"日本右翼"成为反华派的代名词。许多人不知道,日本的右翼组织和右派政治家实际上是两类人。右翼组织很好辨认,成员通常一袭黑衣,全部开着黑色的车,在街头用高音喇叭大声宣传自己的主张,无外乎"拥护天皇"、"回归传统"之类。这些人看起来颇似黑社会,实际上多属于民间底层人士。街头宣传虽然有时不免扰民,但他们对老百姓不会有什么过激的行为,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