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以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及其序为切入点,分别从创作时间、创作动机、对象选择、五言诗诸问题及从文体论到作家论的转变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江淹对钟嵘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并简要指出这种分析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林莎 《科技信息》2009,(25):123-123,158
本文阐释江淹创作《杂体诗三十首》的动机。笔者认为,南北朝时期盛行的拟古风气是江淹创作拟诗的外部客观条件,而江淹创作这组诗的根本原因则是为了阐发个人之文学观点,即“通方广恕,好远兼爱”。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它基本上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内容———儒释道在思想上初步融合的过程。江淹的作品正体现了儒释道三者的融合,而且这种融合具有比较自觉的意识。纵观江淹现存的作品,其中的儒家倾向非常明显。如忽略此点,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江淹作品的创作思维和艺术成就。我们从确凿的史料出发,论述江淹作品儒家倾向形成的原因及其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它基本上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内容——儒释道在思想上初步融合的过程。江淹的作品正体现了儒释道三者的融合,而且这种融合具有比较自觉的意识。纵观江淹现存的作品,其中的儒家倾向非常明显。如忽略此点,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江淹作品的创作思维和艺术成就。我们从确凿的史料出发,论述江淹作品儒家倾向形成的原因及其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江淹的文学创作深受《楚辞》的影响,其诗、赋大量袭用《楚辞》的语言;并继承了屈原发愤抒情的传统,充分展现了他遭受贬谪时的心路历程;他还大量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强调文学的讽谏意义。江淹自觉的学习《楚辞》和他崇尚复古的创作主张一致,这也正是他在骈体盛行,追求文学的娱乐价值的时代,表现出独特的创作风格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江淹的《杂体诗三十首》(并序),是一篇独特的五言诗专论,《别赋》与《恨赋》,亦为抒情小赋中的“创格”。江淹在藻饰方面比前人愈加追求新奇。佛经中多姿多彩的神幻素材,为江淹的作品也平添一份奇异。  相似文献   

7.
江淹辞赋多以表现悲愁怨恨。为主题,形成了以悲凉为主的风格特色。这种主题的形成既与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和江淹出身孤贫、早年遭遇坎坷、思想抑郁的情形有关,又与汉魏六朝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江淹是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其现存作品多以悲愁怨恨为主题,具有浓郁的感伤情调。从他生活的不幸、仕途的不顺、动荡的时局及其当时的审美风尚几个方面入手,能够揭示其感伤情调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江淹,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人。因独享汉语中两个成语——梦笔生花和江郎才尽而名垂千古。相传江淹在被权贵贬黜到浦城来当县官时,有一天,他漫步浦城郊外,歇宿在一小山上。睡梦中,见神人授他一支闪着五彩的神笔,自此文思如涌,成了一代文章风流魁首,当地人称为梦笔生花。  相似文献   

10.
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评价南朝诗人江淹"诗骚之意居多"壮盛于齐"。"诗骚之意居多"是因为其诗歌常常抒发悲郁侘傺之情,"壮盛于齐"乃指其卓出群伦的壮健诗风。关于江淹如何营造壮健的诗风,笔者总结了五点规律。  相似文献   

11.
嵇康的音乐形神理论是比较成体系的,这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上实属罕见。在他的音乐专论中,他从本体论、创作论和鉴赏论这三个角度,对音乐形神理论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发:在继承老庄音乐思想的基础上,他把音乐的本体定位于具有客体之“神”性质的“和”上;而在创作论上,他又暗暗地肯定了人的主体之“神”对音乐之“形”的影响;从鉴赏论的角度,他又赋予了鉴赏者的主体之“神”以主宰者的地位。经过嵇康的阐发,我国古代音乐形神理论终臻完备。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中诠释现代——废名诗歌理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名的诗歌创作与诗歌主张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以自己的诗歌实践丰富了中国新诗创作的成果,他的新诗理论对当时中国新诗也起着积极的建构作用,对当时中国新诗走向规范化道路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因此,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突破技术创新的主体障碍、资金障碍、体制障碍和运行障碍,探讨技术创新的相应对策,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刘知几的《史通.言语》篇中体现刘知几对于史传文的创作观:在语言风格上讲求"体质素美",同时反对骈文入史,在创作上强调史传文创作的真实性。在实践上体现出不盲目崇古,并且大量使用当代口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用模糊决策理论判断发明创造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糊决策理论,将发明专利申请、审查过程中发明创造性的判断置于统一量纲之中,提高科学决策的程度和水平,试图完成由定性到定量判断发明创造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韩愈等倡导的古文运动取得重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韩愈确立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创作理论。而且他躬身实践,创作了一大批具有典范性的古文作品。他的创作和理论在其作品中得以统一。文章从韩愈的《答刘正夫书》探究他的文学思想与创作。  相似文献   

17.
以审美特征论、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为主要观点的审美文论,是新时期国内学人的重大理论创新。审美文论的确立与逐步深化,使文学研究由外部转向内部,由“工具论”转向“审美论”,由“他律论”转向“自律论”。文学重新回归自身。为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同时对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8.
将文艺民俗审美理论引入与转向当下的创作视野、研究视角与评价体系,可以对以往与当下的理论成果与文艺创作有新的反思和新的见解,因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明相关的理论和观点:文艺作品的人物形象代表的时代倾向和历史潮流主要还是广大民众的情感与风俗;习俗在形成英雄人物性格的中心地位;“中间人物”的民俗审美特征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现实生活向艺术文本的生成--美学源构关系的发生及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是文艺美学的基本问题。就艺术创作来说 ,艺术源于现实、贴近生活的特点决定了艺术文本的生成离不开现实生活 ,但这一过程绝非传统的再现 /表现理论那样简单。在当代文化视野和理论背景上 ,揭示艺术与现实之间源构关系的真实存在 ,将有利于避免固有的美学观念和方法所造成的在艺术的本体及创作等理解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20.
陆机的《文赋》是一部古典的文学艺术创伤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特征的规律。特别是对艺术构思论述得更为精辟,许多观点至今还有它的理论价值,如“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等。陆机认为艺术构思是文学艺术创新的核心,抓住了这个核心,就抓住了创作的根本。他从艺术构思的基础、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论述。它是我国第一部文学艺术创作论。值得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学理论研究家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