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鼠肝癌细胞株细胞的同步化及其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增殖分裂是细胞最基本的生理活动。影响细胞增殖分裂归根到底是影响细胞周欺遥运行,细胞周期失控的超常快速运行将导细胞癌变;停滞不前则常是细胞衰老,凋亡的前奏,以大鼠肝癌细胞株(HTC)的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了HTC细胞的同步化方法,并经流式细胞仪测定同步率,结果表明:在HTC细胞对数生长期,以胸腺嘧啶核苷和秋水仙碱顺序阻断法及胸腺嘧啶核苷双阻断法可分别获得同步率为72.10%的G1期和98.94%  相似文献   

2.
探讨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同步化方法及粘附分子integrinβ1在不同周期肝癌细胞上的表达。采用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秋水仙碱顺序阻断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双阻断后释放培养的方法分别获得G1期和S期的肝癌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周期分析;采用抗体阻断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上integrinβ1的表达。结果发现未同步化肝癌细胞integrinβ1表达的荧光强度为95.70;G1期和S期细胞的同步率分别为74.09%和98.29%,integrinβ1表达的荧光强度相应为76.90和94.09。得知药物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秋水仙碱能较好地将肝癌细胞同步于G1期和S期;粘附分子integrinβ1在SMMC-7721肝癌细胞上高表达,但表达水平呈现周期差异。  相似文献   

3.
取对数生长期的 HepG2 细胞,加入含 TdR 的培养基 28 h 后,收集细胞,用 PBS 洗2次,加完全培养基,分别于 12 h 和24 h 收集各组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百分数.探讨 TdR(胸腺嘧啶核苷)诱导人肝癌细胞株 HepG2 同步化后的细胞周期时相的变化.结果是TdR能较好地使肝癌细胞株Hepc2同步化于G1期和G2期.TdR诱导细胞后,分别于12中 h 获得(63.62±2.82)%的 G2/M 期同步化细胞,24 h 后获得(75.24±0.17)%的G1期同步化细胞.  相似文献   

4.
通过TdR(胸腺嘧啶核苷)调控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细胞周期,运用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技术研究肝癌细胞株HepG2的G1期、G2/M期全细胞蛋白质组表达的差异,探索参与肝癌细胞株HepG2的G1期、G2/M期调控相关的蛋白.以TdR诱导肝癌细胞株HepG2,分别得到同步化的G1期、G2/M期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双向电泳、质谱分析)筛选G1期、G2/M期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TdR诱导后,分别获得(63.62±2.82)%的G2/M期同步化细胞,(75.24±0.17)%的G1期同步化细胞,通过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技术得到2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其中G2/M期表达,G1期未见表达有10种蛋白;存在三倍以上的差异点11个:2种在G2期表达上调,9种在G1期表达上调.说明TdR阻断法能够获得很好的同步化细胞.质谱鉴定得到的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涉及到细胞周期调控、DNA结合、转录调控、mRNA剪接、肽链合成起始、折叠以及细胞代谢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用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掺入细胞大分子内以研究生物分子合成率,己有许多资料.鉴于细胞生物学中核酸的合成代谢有重要地位,我们采用双标记法,即~3H 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和~(32)P 标记的磷酸两种放射性化合物,同时掺入于细胞的DNA 组份,借以观察细胞DNA 分子的生物合成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胸腺嘧啶核苷与Pd(Ⅱ)等几种离子的配位作用,且测定了与几种金属离子的配位稳定常数,提出了过渡金属离子与胸腺嘧啶核苷作用的一般方式,并通过与反式二氯二氨合钯的配位作用的比较,对抗癌配合物的抗癌活性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 MNNG 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的生长、分裂、SCE 及 DNA 合成的影响。MNNG 可明显地抑制细胞的生长,增殖及~3H—胸腺嘧啶核苷的掺入,并使 SCE 频率显著增高,此作用具有剂量效应依赖性。结果表明 MNNG 对 HL-60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效应和诱变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TdR(胸腺嘧啶核苷)调控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细胞周期,运用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技术研究肝癌细胞株HepG2的G1期、G2/M期全细胞蛋白质组表达的差异,探索参与肝癌细胞株HepG2的G1期、G2/M期调控相关的蛋白。以TdR诱导肝癌细胞株HepG2,分别得到同步化的G1期、G2/M期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双向电泳、质谱分析)筛选G1期、G2/M期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TdR诱导后,分别获得(63.62±2.82)%的G2/M期同步化细胞,(75.24±0.17)%的G1期同步化细胞,通过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技术得到2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其中G2/M期表达,G1期未见表达有10种蛋白;存在三倍以上的差异点11个:2种在G2期表达上调,9种在G1期表达上调。说明TdR阻断法能够获得很好的同步化细胞。质谱鉴定得到的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涉及到细胞周期调控、DNA结合、转录调控、mRNA剪接、肽链合成起始、折叠以及细胞代谢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测定氚化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新鲜制备的离体的小鼠脾有核细胞DNA的方法,来判断细胞DNA合成能力,并对影响脾细胞DNA合成的某些基本因素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2毫升pH7.4的Eagle培养液中含4×10(?)个脾有核细胞时,加入1.2微居里~8H-TdR(比活度为5居里/毫摩尔),持续作用4小时,可获最佳实验结果。植物血凝素(PHA)和小牛血清在此实验中可以不用。  相似文献   

10.
将^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注入成年小白鼠腹腔,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有丝分裂,可通过放射自显影在新生社会细胞中以银粒方式显现^3「H」标记,在光镜下观察脑切片中的银粒细胞即为新生社会元,本实验利用放射自显影的方法,在成年小白鼠的海马和嗅球区域观察到新生神经元。  相似文献   

11.
细胞增殖检测在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药物筛选、免疫学以及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等多个领域内均具有广泛的运用.体外细胞增殖试验的检测方法通常有代谢活性物检测,主要包括MTT法、XTT法、MTS法、WST-1法、CCK-8法、CFDA-SE法;DNA含量检测,主要包括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渗入法、2,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法、Edu法、流式细胞术;细胞增殖相关抗原检测包括Ki67和PCNA.对以上细胞增殖检测方法的各自特点展开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BrdU(5-Bromo-2-deoxyuridine)是涡虫再生过程中成体多能干细胞(neoblasts)最常用的分子标记物,然而BrdU标记存在诸多缺陷.EdU(5-Ethynyl-2’-deoxyuridne)是胸腺嘧啶核苷的类似物,可以标记分裂期的细胞.通过对涡虫注射EdU和基于Apollo荧光染料的染色,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到了EdU阳性信号.形态学观察确定其为涡虫成体干细胞neoblasts,从而证明了EdU可以作为neoblasts的分子标记物.同时对涡虫中部再生3h、6h和12h时体内neoblasts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电离辐射对植物的作用,前人做了大量工作。从生物大分子角度研究种子(完整的植物胚体)受照射后机能变化的资料还较少。本文试图以DNA的特定前体~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测定受照射水稻胚早期机能的变化,探讨辐射对水稻胚DNA分子的作用,为辐射生物学的效应机制研究和辐射线的实际应用(杀菌消毒,杀伤生物细胞、改变生物机体的新陈代谢特性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鼠接种Walker 256肿瘤腹水中存在着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经纯化为一组多肽类因子。其中5个因子在SDS-PAGE和HPLC上检测为均一的分子,分子量均为5000~6000;4个因子在微晶纤维素膜电泳时呈现单一斑点。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测定,发现细胞生长抑制因子对小鼠艾氏肿瘤细胞、骨髓细胞和大鼠骨髓细胞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根据细胞抑制专一性的不同,细胞生长抑制因子可分为三类:(1)专一抑制异种细胞;(2)专一抑制正常细胞;(3)对检测靶细胞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DNA 在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原初机制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晚近20年来在微生物和哺乳动物中对DNA 辐射损伤和修复过程的研究极为迅速,但对高等植物种胚DNA 辐射效应的研究报导较少.本文以标记化合物~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水稻胚根DNA 中的量为指标,探索受照射种胚DNA 合成代谢变化,为辐射生物学理论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生命个体来自核酸”.核酸包括核糖核酸(简称RNA)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两类.它们都属高分子化合物,它们分子单元片段的区别在于:①在RNA中不含胸腺嘧啶而含尿嘧啶;DNA中含胸腺嘧啶而不含尿嘧啶.②在RNA分子中,核糖部分的第2’位置都带有羟基(即有氧)而在DNA分子的核糖部分的第2’位置都不带有羟基,即不含氧原子之区别.同时还介绍核糖、核苷、基因、核苷酸等概念及其它们的国际化的蒙文名称.  相似文献   

17.
将 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 (3[H]-thymidine)注入成年小白鼠腹腔 ,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有丝分裂 ,可通过放射自显影在新生神经细胞中以银粒方式显现 3[H]标记 ,在光镜下观察脑切片中的银粒细胞即为新生神经元 .本实验利用放射自显影的方法 ,在成年小白鼠的海马和嗅球区域观察到新生神经元 .  相似文献   

18.
人食管癌癌旁组织12例和正常食管粘膜15例组织块在盖玻上用199培养基培养,并掺入放射性氘胸腺嘧啶核苷.用光镜、显微分光光度计,放射自显影,扫描电镜检查移植块生长上皮层的生长速度,细胞核 DNA 含量,DNA 合成和形态学改变。结果是前三周,癌旁粘膜组织块培养上皮的生长率,细胞 DNA 含量和 DNA 合成高于食管正常粘膜.第四周以后两组上皮出现生长率降低,分化增加现象,在此培养中未能见到癌旁粘膜上皮转化为恶性细胞.本实验正常粘膜的培养,其生长的上皮细胞可以作为食管癌致癌因素研究的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淋巴因子IL-2联合银耳多糖(Tremella Polysaccharide TP)共同激活的小鼠脾细胞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用甲基-3氢胸腺嘧啶核苷标记肿瘤细胞H22,B16,p815,将标记的靶细胞悬液调至1×105/mL,分别以效靶比40∶1,20∶1和10∶1加入效应细胞,混匀后置37℃5%CO2培养箱内培养2h,2h后用γ-闪烁记数仪对上述细胞悬液进行检测.结果 2种效应细胞对B16杀伤作用最强,H22次之,p815最弱,TP-LAK细胞的作用较之LAK细胞更强(P<0.05),且效靶比越高,杀伤作用越强.结论 IL-2激活脾LAK细胞是有效的抗肿瘤细胞,IL-2与银耳多糖在活化脾细胞提高抗肿瘤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超微结构方面对虎斑颈槽蛇胚胎期间胸腺基质细胞的发育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胸腺上皮细胞在胚发育11-12期呈单一的淡染细胞类型,到15期出现深染细胞类型,16期胸腺质和髓质基本形成,胸腺上皮细胞也和成体的胸腺一样分化为被膜上下皮细胞,血管周上皮细胞,皮质上皮细胞和髓质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